一、澳门产茶叶吗?
不产的.
他们喝的茶的来源大部分来自内地.奥门的赌博业很发达,也是奥门的主要经济来源.
二、澳门英记茶庄和华联茶庄哪个
你问的应该是澳门英记茶庄和华联茶庄哪个好?澳门英记茶庄好
因为英记红茶栖身的十月初五街,保留了澳门朴实无华的本真。店铺栉比、茶楼林立、饼味飘香,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澳门人成长的记忆,所以澳门英记茶庄好。
庄则是以经营茶叶茶具等为主的茶店的一类通称。
三、澳门一条叫十月初五的老街,老字号林立,记录了百年澳门风云
澳门给人的印象是高楼大厦,纸醉金迷,大三巴和葡国文化,数不尽的小吃等等。在澳门游客越来越多的同时,少数景点酒店越来越热,反而有一些曾经繁华一时的老街,却相对冷清了不少。其实,澳门很多街头巷尾,都是很值得去逛的,和内地不同的是,这些老街都保存得相对比较完好,有的已经有了上百年的 历史 了。行走在老街之中,看到的不只是澳门的 历史 ,也是中国人的 历史 。
澳门有一条街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因为这条街的名字就很有趣,叫十月初五街,是葡萄牙人起的,为了纪念1910年10月5日的葡萄牙大革命。除了名字以外,这条街上的老店也充满了 历史 。因为靠近码头,这条老街曾经是澳门最繁华的街道之一。著名的香港TVB电视剧《澳门街》,其故事讲述的就是这条老街。
如今虽然看起来冷清不少,但是那些难得一见的老字号商店,还是叫人驻足。这一点澳门和日本有点像,很多人一生都在经营自己的小店,甚至几代都在耕耘。这似乎是冥冥之中的使命。
比如街上的老店南屏雅叙,就是从1969年开始做到今天,也是澳门第一家有空调的餐厅。南屏是故乡的名字,而雅叙则更增加了风雅的韵味。店里淡绿色的装修,很多人喝着茶,吃着小糕点,看着报纸,任时间缓慢地流淌。
老街上,人们喜欢去品芳饼店买糕点,看着夫妇二人不怎么爱说话,一门心思干活。却不知他们已经是这家店的第三代传人,老店已经有了85年的 历史 了,而这家店的味道却始终如一。这家店的月饼也是最出名的,几乎每次端午节还没到,就已经卖断货,当地的老澳门人非常认这家店。不过,店主自己也不知道会不会有第四代人继承下去,一方面自己没有后代,只能传给侄儿,另一方面,现在的年轻人,恐怕都很难把精力放在这些传统手工艺上,恐怕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从1936年至今,这家店是澳门 历史 的见证。
在老街上,有一个特别不起眼的摊位,卖烧腊饭,说是名叫芬记烧腊,我甚至都没找到这个牌子在哪儿。这家老店被称作是澳门最牛X的烧腊店,陪我们去的澳门朋友说,这是全宇宙最好吃的烧腊。若不是疫情,这里通常会排大长队,中午也只卖两个小时。店里的老爷爷做这家店已经40多年了,他从14岁开始跟着做,到现在亲自做,看着他在菜板子上“当当当”切鸡鸭的速度极快,光是看就很有意思。
老街上还有个老茶馆叫“大龙凤”,在粤语里,大龙凤就是大场面的意思。这家茶馆也有七十多年的 历史 了,如今每天下午三点到晚上七点,都是粤语的演出。这可能也是澳门硕果仅存的粤剧茶楼了。我们没有等待看戏的时间,仅仅是在店里转上一圈,看着墙壁上挂着的名角照片,就已然对这家店充满了敬佩之情,这是岁月沉淀的见证。
在这条老街上,几十家餐厅、饮品店,都非常有人气,还有各种的百年饼店、药店、茶店等等。我们在这儿还遇到一家卖茶的店,华联茶铺,这里居然是“澳门茶王”开的,而老先生就在店里。老先生曾志挥85岁了,神采奕奕,他年轻时20多岁就崭露头角,利用澳门的平台,将中国茶叶销往全世界,为中国茶叶外销获得外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趣的是,在卖茶之前,他是卖酒的,被认为是“澳门酒王”。华联茶叶公司,从1965年建立,直到今天。
十月初五,这条老街似乎每个角落都充满着故事,每个店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在老街还有个地标景点:康真君庙,同样 历史 悠久。据说,1860年时这里是临海的海湾,有人在海边捡起一个木制神像,于是兴建祠庙供奉,逐渐香火旺盛,小有规模。我看到两个孩子在里面写作业玩耍,不由得感慨,岁月见证下,一代又一代人在这里长大。
PS:在澳门南端路环也有个十月初五马路,如果前去游玩,注意不要走错了。另外附近的皇都酒店性价比极高,当前疫情刚过,价格很便宜,套餐也很合适,葡国菜也值得推荐。
PPS:澳门对疫情的防护非常严格,当地去哪儿都要戴口罩,查 健康 码。往返澳门除了中高风险地区外,都不需要隔离。
四、本地人说,这是澳门最地道的葡国菜,藏在小巷,主厨是葡萄牙后裔
大概每一个去过澳门的游客,都希望再去一次。吃喝玩乐游娱购的澳门,足以让游客在这度过一个难忘的假期。
这里的每一座豪华酒店,都是一个超大的 娱乐 综合体。但是,欲望都市只是澳门的一面,更喜欢澳门的小巷和 美食 。四百多年来中西文化的潮汐在澳门激荡飞扬,造就了这座风貌独特的城市。
相比香港,我更喜欢澳门,这里更适合闲逛。
那个傍晚,我站在澳门博物馆的天台,从另一个角度俯瞰澳门地标大三巴牌坊。夕阳下,对面珠海的高楼大厦,映衬着澳门旧旧的彩色居民楼。
质朴中见堂皇,繁华中有宁静,这就是澳门。
气温二十多度,很适合闲逛。发现澳门的小巷,真的是卧虎藏龙。
动不动,你就会遇见开了55年的华联茶叶店,开了52年的芬纪烧腊铺,开了70多年大龙凤茶楼,开了150年的同福堂药房,开了85年的品芳饼屋...
在一条旧旧的巷子里,还遇见谢霆锋吃过面的联纪面家,真的很小的一家店。它的对面,还有一家开了56年甜品店杏香园,午后我去喝了一碗蛋白杏仁百果。
澳门是世界 美食 之都,全球一共就有八座城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了“ 美食 之都”称号,中国有四个,其中之一就是澳门。
这里 美食 众多,比较有名的有葡式蛋挞、澳门豆捞、猪扒包、老婆饼、葡国鸡、猪油糕等等。
很喜欢去的一个地方,就是澳门的一个特色街区,叫做福隆新街,拍摄《2046》的新华大旅店就在这条街上。
福隆新街上有很多特色 美食 。碗仔翅,咖啡馆、老字号饼屋等等。这条街还是迄今保存得最完整的中国青楼建筑群,也是澳门博彩业的发祥地之一。
小小的街巷,沿街都是二层楼的小屋。二楼大多是红色的窗户,曾经青楼小姐们就站在二楼的窗户旁,和楼下人来人往的男人们打招呼。或者故意扔下手帕一枚,懂得的人会捡起来上楼。
今天要分享的,是一家曾经的青楼改造的餐厅,就在福隆新街上,名字叫做“老地方”。
这家店还录制过记录片《风味人间》,据澳门朋友说,这家餐厅是澳门最地道的葡菜餐厅,便去一探究竟。
主厨安娜在门口站着。安娜既是主厨,也是餐厅老板娘。
她是葡萄牙人后裔,会说葡萄牙语,粤语,和不太流利的普通话。据说,还十分喜欢跳舞,性格开朗。
在澳门,有一种菜系叫做“澳门土生菜”。澳门以前是个小渔村,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门的居住权,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正式通过外交文书的手续占领澳门。迥然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在岁月中彼此渗透,诞生出新的风味。
16世纪初,葡萄牙人航海来到澳门,厨师们用澳门当地香料食材结合葡萄牙、印度、马来西亚及中国广东烹饪方法,形成颇具特色的“澳门土生菜”。
上了又窄又陡的楼梯,在二楼就餐。当地的澳门朋友开玩笑的说,你现在坐的地方,曾经摆放的是青楼的床,惹我们都笑了。
整个二楼摆放着一张长桌,可以容纳十几个人就餐。
主厨安娜还亲自为我们演示了木糠杯的制作全过程。饼干碎,淡奶油,炼乳,非常简单的材料,十几分钟便可以做好,这是在葡萄牙很家常的甜品之一。
虽然材料简单,但是等我们享用午餐后,端上来的这杯经过冷藏后的木糠杯,吃起来真心不赖。
餐具很家常,感觉是到葡萄牙人家中吃饭似的。首先上来的是一碗石头汤,粘稠浓郁。
马介休球和咖喱角,每个尝了一样,都很喜欢。马介休是用鳕鱼经盐腌制并不风干保存而成,可以烤、烧、焖,甚至生食。
这是航海时期方便在船上保存和烹饪的食物。把它和土豆混合炸成球,便变成了马介休球。
土生焗肉饼,超级大的一份,培根下面都是肉末。
奶油焗马介休,里面还有厚厚的土豆。葡国菜很多菜都像主食一样,非常具有饱腹感。对于一个女子来说,吃到这里已经快饱了。
这是安娜拿手的Tacho,也叫葡式烩菜。里面炖了鸡肉、后蹄、腊鸭腿、腊肠、炸猪皮、洋白菜。
Tacho在葡语中是“大盘子”的意思,这道菜,有点像东北乱炖有没有?
还点了瓶来自葡萄牙的餐酒,很少有机会中午就喝点小酒。
葡国鸡也是“澳门土生菜”的代表,加入椰浆、腊肠、番茄、咖喱焗烤,上面用鸡蛋装饰,满满的一大份。
羌蓉焗鸡饭,米饭里面藏着鸡肉,味道很棒,就是每道菜的热量都很高,减肥两字怎么写?
免治猪肉饭,有点类似于我们的盖浇饭,也有点像台湾的卤肉饭。把肉末拌在米饭上吃,很香。小伙伴们都大呼,这分量也太大了,吃不下了。
不过虽喊着吃不下,木糠杯端上来的时候,还是很诚实的吃了大半杯。
澳门旅行,就为了 美食 ,也值得来一次。大多数人对澳门念念不忘,都是对澳门 美食 念念不忘。
对了,目前是去澳门旅行最佳的时间,机票超级优惠,酒店价格跌到谷底,游客又少,购物季促销很多。
中国内地低风险地区去澳门,只需要做一个核酸检测,一个澳门 健康 码,有效澳门签注就可以啦。
出境入境都不用排队,相当的方便。心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