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最有名的饭馆

LA pizza

地址:三里屯路33号33室

parm ham salad

上面铺了作为意大利美味代表的生火腿,切成薄薄的半透明盖在上面。先吃一口菜,缓缓的唤醒味蕾,再夹起一片生火腿,带着奶酪碎浓郁丰饶的滋味像长了小触角一样爬满舌头。在咀嚼之后悄悄的消失,缓慢的离去,步调和它到来时一样不徐不疾,意犹未尽的顺着喉咙再来征服我的身体。

等待主菜上场的短短时间里,一盘沙拉被迅速瓜分,他把最后一片生火腿夹到我的碟子里,表情里带着一种溺爱,说,看你吃的这么高兴,最后一片是你的。

我欢快接受。

玛格丽特披萨

这家的意大利pizza,在高温的炉子里烘烤一分半钟即可上桌。 起先热热闹闹的聊天,然后就被服务员打断,pizza摆在桌子上,面前呼啦一下子就是香喷喷的热气。两个人一下子都忘了刚才的对话,迫不及待的抓起一角pizza,把长长的拉丝扯断,放到自己的盘子里。

他说,好吃的pizza就要用手抓着吃,指尖感受着炉子里带出的热气,嘴巴品尝着芝士的浓香和芝麻菜的清爽,牙齿咬着烤的脆脆的饼边,才是享用pizza正确的姿势。

我把pizza像卷饼一样卷着吃,咬一口,奶酪混着浓浓的番茄酱汁流入口中,微微的烫口,却让我觉得甘愿。有些美味的享受,你是乐意去承受它所负载的小缺陷的。

我吃的速度慢,很快pizza就被他吃去了大半,他趁着芝士变冷变硬之前,把最后一角pizza拿给我说,快些吃,最后一块也是你的,再慢味道就不好啦。

提拉米苏

完美的约会,绝对不能少了餐后甜点的。点了提拉米苏,端上来的时候上面撒了一层薄薄的咖啡粉。一人一只小勺子,一小口一小口的吃,那姿态比刚刚吃pizza的样子优雅的许多。层次分明的酒香、奶香、咖啡香、巧克力香,每一口都掺着拇指饼干碎融化在口中,让冬天的寒冷和阴郁都统统远离。

老井俄式餐厅

地址: 西羊管胡同甲1号御嘉置地1层

在北京想吃到地道的外国菜,在使馆区周边的小街里,跟随着那些最懂“家乡味儿”的老外们走保准没错。

这天晚上,和朋友一起走过俄罗斯大使馆附近,遇到老井的时候就再也迈不动步子。

温暖柔和灯光从木格子窗户照出来,打开厚重的木质大门,被服务员迎进去,眼里看到的酒红和原木色的装饰,空气里散发着热汤的香味儿,忽然有种走进森林里奇妙小木屋的童话感。

餐桌上有复古的凹凸纹路,白色的餐盘,银色的餐具,透明的高脚杯。每个桌子顶上都有个顶灯,仅用光线就营造出一股舒适自在的私密感。拥有了木桌前的一切,门外的烦恼和寒冷和自己再无关联。

看着身边不少高个子高鼻梁的白皮肤食客,听着陌生的语言,看着菜单上一个又一个新鲜的菜名,感觉一下子开启了关于俄罗斯的异域旅行。

男孩沙拉

一直好奇为什么取这样的一个名字,也没有细致问过。不过由于它的特别倒是永远不会与其他混淆,每次入座后点的第一道菜。

过油炸过的土豆丝和胡萝卜、烟熏猪肉、酸黄瓜丝拌在一起,乳白的沙拉酱给的一点也不吝啬,满满的拌在一个大碟子里。它的颜色并不那么诱人,但吃上一口,在未来某个失落的日子,你会回忆甚至渴望起这种味道。

像是记忆里永远存在的一个男孩,是一种安慰。

金枪鱼沙拉

造型可爱,色彩丰富,味道清爽。三层是金枪鱼胡萝卜和鸡蛋,荤素营养搭配用心,反正每次都舍不得破坏漂亮的造型,一旦开吃,又舍不得浪费一点点好味。

奶油烤杂拌

芝士控最没抵抗力的一款。端上来就看到一层被烤的带着焦焦的金黄的表皮的cheese,用叉子拨开,里面确实藏了太多小惊喜。

软糯的土豆块,熏火腿,牛肉,蘑菇还有鸡蛋。浓郁的奶油香往上冒着,刚从烤箱里取出来,一切都是滚烫的。随便叉起一块,把丝拉的长长的,再沾上些番茄酱,吃着爽口。

反正,我所理解的幸福,就是被奶油挂在舌尖的感觉。

像欲说还休的一句情话,都藏在肚子里。

罐焖牛肉

战斗民族的经典菜式。分量给的足足的,食肉动物的最爱。牛肉炖的软软烂烂的足够入味,吃起来不会塞牙。附送一碗米饭,饱餐一顿连汤汁都不会浪费,非常治愈系的温暖口感。

红菜汤

口味地道的俄菜,红色的汤看着就让人高兴。汤头很香的淡奶油的味道,还有很多牛肉块和红菜丝,土豆长条很入味,搭配起来的口感层次很多样,喝起来暖洋洋的。搭配蒜香面包吃最好了。

蜂蜜蛋糕

俄罗斯的甜品,和朋友们最后分食一个,软软糯糯的一扇,可以咀嚼的木糠,柔软的面包,夹层里是甜甜的蜂蜜。愿意所有的好日子里都有它。

黑土印象

地址:北京市东三北路环南小街三源里小区6号楼

一说起东北菜,为什么一定是穿着红棉袄的翠花端上来的酸菜?

或者是穿着绿色军大衣在冰天雪地里几个人一起热热闹闹吃的杀猪菜?

NO NO NO~

东北风除了农业重金属的纯朴气息,也有既fashion又高冷的时尚范。

气质高冷,但内心火热的东北馆子,自然是不会让你一个人来这里享受“一人食”的,这家店的分量,一定要带胃口最好的吃货小伙伴一同分享。

进门这装修,头一回来的以为是去了哪家挂错了牌子的酒吧。

半透明的高脚凳和优雅的吧台,那是好看的。

再往里面走,敞亮的灯光底下,颇有现代感的桌椅,才是这一天用餐的地方。丝毫没有其他东北餐厅扑面而来的大红大绿。

好了,到这就先上菜。

豆角焖卷子

这菜和东北人一样实在,大盘上来,有菜,有主食,恨不得分分钟填饱肚子。豆角炖的软烂软烂的,混着汤来上一勺,一吃就停不下来。里面的长条卷子得在热汤里多泡一会,劲道也不会消散,等到泡的变深了颜色,吃下去有韧劲,还有豆角和肉汤的鲜美。

杀猪菜

在东北,杀猪菜在过去是过年才吃得上的大菜。丰盛又温暖,血肠,酸菜,再配上些猪的零碎内脏和肉,在慢火上炖着。咕嘟咕嘟的沸腾,热气往上冒着,似乎什么烦恼都给咕嘟咕嘟的冒走了。

酸菜炖出的高汤很醇厚,喝下去更开胃了。血肠吃起来浓香,猪肉吃着过瘾,这么一大份,小伙伴们一起肯定能吃的畅快。

锅包肉

食肉动物的最爱,东北菜的杰出代表选手。

外酥里嫩的锅包肉,炸得金黄,滚烫的端上来,外面裹的糖醋汁酸甜可口,最好的是肉要肥瘦兼有,一口下去软的硬的酸的甜的,瘦肉吃着结实,肥肉也不再油腻,喜欢的滋味都不少。

趁着热气和朋友们一起抢着吃,只是小心,这脆皮里的肉常常会让人烫了舌头。

大花卷

店里的必点主食,拍照晒朋友圈的装逼利器,通常都是大家手机先“扫毒”,再开动。

为什么叫“大花卷”,因为大呗。带上个小脸的姑娘去,没准和人家的脸一样大。

够大够分量,一起分着吃过大花卷,天南海北是朋友。

韭菜盒子

能够胜过一切香水的韭菜盒子,吃过了肉觉得还不过瘾的时候的黄金配角。

封边捏了好看的褶子,吃的时候,轻轻的把薄薄的面皮咬开,韭菜拌着鸡蛋的鲜味带着噗的声音冒出来。

一口一口又一口,分分钟一个下肚,任务完成。

拔丝地瓜

完美的聚餐怎么能少了餐后的甜品?

端上桌就没人顾得上拍照了,趁着能拉起长长的丝,来上一块才不辜负的厨师的恩情。

软糯的地瓜外皮炸的金黄香脆,迅速夹起来沾下凉水,甜蜜蜜的吃下去,笑的也要甜蜜蜜。

石塘咀

地址:工人体育场北路4号机电研究院十号楼1楼

石塘嘴外面的装修极低调,简单的木色,屋顶一个黄色的招牌。用香港的地名来做店名,比起习惯用X记做名字的粤菜馆,更显得有香港气质,好像进了这道门,就到了这个地方一样。

我们了解任何一个陌生的城市,不都是从嘴巴开始的么。

室内也是老式港风的装修,怀旧的大理石地面,墙上挂框贴着香港的广告或者电影海报,背景音乐也是粤语歌。

好的就餐环境需要一种情境,在点完单的等候时间,听到周围几桌人在用粤语聊天。轻轻松松就让人回忆起香港那些密集狭窄的街道,里面迅速穿行的人和车,挤挤挨挨的高楼,还有街边茶餐厅透出的时光留下的沉淀。

金牌豉油鸡

鲜嫩的鸡肉浸在汤汁里,咸甜口的滋味。甜酱油的使用比例得当,让人爱不释口。一直觉得能做出好吃的鸡肉是很难的,因为很容易造成肉质发柴或者腥气过重,这里的金牌豉油鸡把这些雷完美的规避过去,我们欢欢喜喜的吃个不停,恨不得把空盘里剩余的汤也拌进米饭里吃干净。

菠萝咕咾肉

店里的招牌菜,放眼过去,几乎所有桌都来上一道。首先色彩亮丽鲜艳,颜值可打高分。酸甜的比例和谐,谁都没夺走谁的光芒。大块的肉被裹在酥皮里,口感很嫩也入味。酥皮带着浓稠汤汁微微的酸味,很是开胃。菠萝块和青椒块吃着爽口。一道菜能吃到许多种味道的综合,意犹未尽的时候,也吃的见了底。

金沙豆腐

算是一道有创意的菜品。外皮金黄酥脆薄薄的一层是面包糠,里面是嫩豆腐,要很小心的才能盛到自己的碟子里,用筷子不小心就把柔嫩的豆腐夹的粉身碎骨。吃起来有以往吃炸鲜奶的感觉,香香脆脆的入口,里面的嫩豆腐流淌出来,都是幸福的小惊喜。

腊味煲仔饭

在北京难得能吃到的好味的腊味煲仔饭,心甘情愿的等它迟迟才能上桌。如果肚子装得下,我恨不得一个人吃光一整份。面前的煲仔饭滋味十足又热气腾腾,米饭粒粒分明,劲道有嚼头,腊肠腊肉的香味满满的,倒上酱油,服务员帮忙均匀的拌好。吃到脆脆的锅巴像是中了奖一样的开心。

冰皮榴莲

港式的点心永远都是值得留下肚子在餐后去品尝的。石塘嘴的冰皮榴莲一定不会让榴莲控们喜欢,软糯的冰皮里面包裹的是整块榴莲,而非榴莲泥。这样需要自己慢慢咀嚼,花更多的时间用嘴巴和舌头去品尝榴莲的香味。哪有什么好味道是一步到位的,一百个人有一百种对榴莲的评价。

喜欢与不喜欢,都是各自的选择。

东四民芳餐厅

地址:朝阳门内大街79号

在北京,总有些历史悠久的京味菜,怎么吃都吃不腻。北京朝阳门一带的东四民芳餐厅,听说已经营业超过20年,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家民营餐馆。不大的门脸,每到饭点就开始排长长的队,屋里的装修已经很旧了,但这并不会给菜品味道打什么折扣。

菜单上的菜名没有什么浮夸与陌生,都是耳熟能详的家常菜,但是可以一吃再吃。

许久不来,还会想念,总是惦记着什么时候再回去解馋。

这些年在北京生活,几乎把菜单上的菜品尝了个遍。即便如此,每每走到附近,还想再去坐坐。

东北拉皮

冬天吃了爽口,夏天吃了爽口。端上来一盘拉皮觉得无功无过,用筷子拌起来发现惊喜都藏在下面。芝麻酱味道调的足够,加上萝卜丝、黄瓜丝、胡萝卜丝,和弹滑的拉皮拌在一起吃,多种口感的融合可以当做一个好的开端。

鱼头泡饼

真够味的鱼头泡饼,贴心的有大份和小份,可以根据饭局人数多寡来定。大大的一个盘子上桌,几乎要把桌子占满,还没吃到口中,心里已经得到美味的满足。大鱼头炖的香浓的汤里,泡着五花肉片、粉条和豆腐,吃起来都格外鲜美。烙饼都是现做的,金黄的切成菱形,外皮酥脆,泡到汤里浸软,鱼汤的味道全部渗进劲道的饼中,一份饼渐渐就会觉得不够吃,总要多加一盘。

如果是南方的主食党不习惯吃面食,点一份米饭浇上鱼汤也会很快吃到见底。

鱼香肉丝

几乎是所有厨师都会做的一道菜,但真正做的好吃的餐厅却为数不多。好像大家都觉得太普通了,反而很少在正式的筵席上见到它露面,而更多追求花哨的厨师,做出来的味道也并不可口。

民芳的鱼香肉丝,配菜的比例得当,鱼香汁的味道刚好,和老朋友聚会的最佳选择,没有什么虚伪和掩饰,大家都坦诚相待在饭桌前,吃最经典的菜肴,讲最真实的故事。

不会出错也不会遗憾。

宫保鸡丁

喜欢的人可以很多,爱的人很少。菜单上的宫保鸡丁很多,好吃的很少。如果不知道下一个选什么才好,那就吃宫保鸡丁吧。花生米炸的喷香酥脆,鸡丁软嫩可口,还有脆脆的青椒片,为什么不试试呢。

炒合菜

算是老北京菜的代表作品吧,豆芽粉丝和韭菜炒在一起,经典的蔬菜滋味搭配的鲜香美味,盛产韭菜的季节来上一份,尝尝舌尖上的北京的春天。上面来一个摊鸡蛋,配上个春饼卷着吃,刚好。

芝麻酱糖饼

我给芝麻酱糖饼的评价是,这是全北京我最爱的甜点,没有之一。

经典的味道像是一个体己的好朋友,无论多久没有见面,永远真诚,永远贴心,一张口,还是过去熟悉的老味道。

念旧的人觉得亲切,尝鲜的人觉得可口。

二、北京汉文化是不是传销

北京汉文化是传销。在北京找不到这家公司,他是打着北京的名义去那边传销的,所以大家不要相信。

三、北京特色餐厅大盘点,好吃经济又实惠

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不仅仅是历史上的文化传承,也包括了饮食方面的文化传承,在首都北京这个城市,一直都是人们非常想去奋斗,也想去游玩的一个城市,在这个城市里,有着怎样的饮食文化呢,让我们一起来盘点北京特色的十大餐厅。

一、汉风唐韵文化生态主题餐厅

汉风唐韵文化生态主题餐厅坐落在昌平区温都水城内,是以汉代文化为主调的主题餐厅。餐厅内部的装潢以汉代建筑风格为主,阙台楼阁林立,灰色方形的亭子配以绿水显现出餐厅的汉代文化氛围。

餐厅内的一些包间及景观也以汉代地点名字命名,如铜雀台、听鹂馆等。此外,餐厅内摆放的一些景观也是根据其文化氛围选定的。目前餐厅有上百个餐位及15个包间可供使用。

四、北京汉舍中国菜馆资料?

北京汉舍中国菜馆:虽然“汉舍”并不代表汉文化餐厅,但中秋来这里聚会也是不错的选择。汉舍的主人是重庆人,热爱旅行,30岁以前玩过艺术,30岁以后从事餐饮业,每一家餐厅都是她的一次创作。 环境是北京汉舍的最大卖点,以简洁的白色构筑出清雅的整体观感,天花板悬挂的灯具和繁杂的管道被漆成白色,背景中的大型绿色龟背竹与桌面上色彩缤纷的洋菊梗,透露出一静一动的曼妙感觉。 菜单则以浅淡素雅的粉色和绿色装饰。不薄不厚的菜单里,既有毛血旺、宫保鸡丁这样热闹的传统菜,也有九层塔牛肉这样的异域风情;甚至还有豆腐冰淇淋这样的创意甜点,几乎能够满足任何人在任何场合的胃口。 不同于其他餐厅偏向某地菜系,汉舍集中了南北各地的美味佳肴的精华,主人定期携制作人员去各地采风,根据各处风味中得到的灵感来丰富菜谱。虽然,汉舍的川菜肯定是主打,但他们更希望做成一个呈现美食的客厅,菜肴不要有菜系和门户的界限,“一物各献一性,一碗各成一味”。除了川菜,粤菜、上海菜、果木烤鸭、创意菜,什么都有。 凉菜中必点的有老上海葱油鸡,大片的青葱覆盖了整个盘子,用筷子拨开泛着油光的软嫩鸡肉,淡淡的葱花香味合着鸡肉的柔软,透出油润的口感。而喜爱微辣口感的人,不妨点青椒鸡杂,用来自四川的青花椒混合着独特的汤汁,鸡杂清爽而适口。 Tips:北京汉舍中国菜馆 地址:朝阳区朝外大街甲6号万通中心D座一层

五、北京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传销吗 怎么分辨是不是传销骗子

有没有商务部办法的直销营业执照!最好的鉴别方法。

看是否有产品?

是否发展下线。拉人头

六、北京特色餐厅排行榜

北京特色餐厅排行榜如下:

1、莫斯科餐厅

虽然如今北京的俄式餐厅并不少见,但说到最“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还要属在北京年份最久、品牌影响力最大的莫斯科餐厅。半个多世纪以来,无论是北京居民还是外地游客,几乎都会知晓“老莫”这个亲切的称呼。

2、护国寺小吃(护国寺总店)

除了各种知名的菜品,小吃是老北京文化的一道著名风景线,在喧嚣的店中买上几种小吃,寻得一个安静的角落慢慢品味,一定会对老北京文化产生别样的理解。所以护国寺小吃(护国寺总店)是游客一定不能错过的美食场所。

3、烤肉季(什刹海总店)

当游客游览后海之时,一定会经过一家排着长队售卖肉串的窗口,这多半就是老字号烤肉季的店面了。其实除了方便过往游客品尝美味外,如果想品味烤肉季真正的特色美味,那就一定要走进门店。

这里的“三绝”久负盛名:一是烤肉,烤肉季的烤肉精选原料,经过加味腌渍,在特制的炙子上烤熟后含浆滑美、不腥不膻;二是景观,其店面旁边的银锭桥是北京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银锭观山;三是赏荷,夏秋季落座烤肉季,可见后海满池荷花,别有一番情调。

4、全聚德(和平门店)

来北京一定会想到烤鸭,一提烤鸭就一定会联想到全聚德,而选择全聚德又多会走进和平门店。其实不光外地游客,这里每天也会有很多北京居民去品味地道的烤鸭。

全聚德如今已经是最著名的老字号品牌之一,目前这里已经形成了以全聚德烤鸭为龙头,集“全鸭席”和400多道特色菜品于一体的全聚德菜系。来北京游玩,不来这里品尝一番,是否会给旅途带来遗憾呢?

5、鸿宾楼

北京的清真餐馆不少,但真正能被称之为“第一楼”的却只有鸿宾楼一家。这里的红烧牛尾、芜爆散丹等早已成为京城内外都非常知名的菜品。鸿宾楼饭庄内的整体环境风格古朴典雅,大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圆形穹顶碧若静湖,颇具伊斯兰清真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