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赫尔辛基的气候特点是什么类型
赫尔辛基的气候特点是什么类型 篇1
赫尔辛基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
赫尔辛基地处北纬60度,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首都之一,冬天最低气温会达到零下20多℃,最高气温也在零下4-5℃。但由于受到波罗的海影响,气候比较温和。赫尔辛基夏季的白天格外长,一天中阳光普照的时间达20个小时,人们纷纷走出户外游玩,相反冬天就仅有4个多小时的白天,城市也仿佛安然睡去。
赫尔辛基的气候特点是什么类型 篇2
芬兰的赫尔辛基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和原因,使得赫尔辛基的气候,形成了典型的三大气候的结合物即赫尔辛基的中间气候。它是由大陆气候﹑海洋气候﹑和当地气候形成的。本来临近北冰洋的芬兰极为寒冷,但因为有了来自北大西洋墨西哥湾暖流的注入,所以使得芬兰本国的全年的气温一直很温暖。
这里的夏天阳光明媚,光照时间最长的时候是在每年的6月份。太阳会一天之内在地平线上停留将近19个小时。多么奇特的自然现象啊。夏日的赫尔辛基城就像个日不落的天国一样。
芬兰的赫尔辛基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国家十分重视森林的绿化,和植被的种植,这里草地绿化比例加上树木种植比例的可达百分之七十多。它因此被称为欧洲最著名的绿色城市。假如外出游玩观赏风景,只需10分钟的路程,便可以从市区中心到达目的地-大自然的森林。让你能立刻呼吸到真正大自然的味道。一路上最经常见到绿化植物是玫瑰花,这种花遍布在城区的大街小巷。因为赫尔辛基的每个居民家里几乎都种植着玫瑰花。玫瑰花的功效非常多,它给与人的直观感觉是平抚情绪﹑提振心情﹑让你舒缓神经紧张和压力。让你始终保持一种快乐﹑豁达﹑善美的心态。这可能也是赫尔辛基的居民对待事物观念的一种心态表现吧。
在每年的金秋时节,外出的人们感觉到了秋高气爽带来的气息,那样色彩斑斓的秋,渐渐离人们越来越远,夜里的温度开始慢慢下降,白天的时间明显的缩短了很多,变成了昼短夜长的天气。它提前预示并且告诉大家漫长的冬季马上要到了。赫尔辛基的冬季终于在每年的11月来临了,这时气温开始在0摄氏度上下来回跳动,人们脱去了秋装换上了厚厚的外套开始准备抵挡严寒的冬天.最早的一场降雪让整个赫尔辛基的大地换了上了白色的冬装。进入12月份才开始正式的进入冬天的严寒,这样一直持续到来年的4月份.这里的平均气温大多在零下4度左右。 在严寒的冬季,芬兰北部经常可以看到壮观的北极光,在赫尔辛基的上空也偶尔的能看到。
严寒的冬季终于在四月份结束了,赫尔辛基又重新焕发了青春的气息,展开春天的笑容,春天里的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脱下了厚厚的冬装,走出家门,走向大自然去尽情的享受春意盎然的大自然,这就是赫尔辛基的气候特征。
赫尔辛基的气候特点是什么类型 篇3
大教堂
开放时间:1~5月及9~12,周一至周六10:00~16:00;其它月份则为周一至周六09:00~18:00,周日为12:00~18:00。
交通:1、2、3T、3B及4号电车 上议院广场-Senaatintori (Senate Square) 所 在 地 区 赫尔辛基 乘 车 路 线 景点地址:Senate Square如何到达:有轨电车:1,3B,3T,4,7B路,开放时间:全天
在卡乌帕多利广场北边,是一处正方形的美丽广场,广场中央有俄帝时代统治芬兰的亚历山大二世铜像,广场四周的许多建筑物与卡乌帕多利广场附近的建筑物同为十九世纪名建筑师C.L.Engel所设计的。
广场北侧的大教堂Tuomoiokirkko,颇似伦敦的.圣保罗教堂。登上堂前数十层阶梯后,可欣赏到希腊神殿式的柱廊。教堂高耸的青铜圆顶,在市区四周皆可望见。广场西侧为赫尔辛基大学,东侧为俄帝统治时代的参议院。
露天博物馆
塞拉沙里露天博物馆Seurasaari Folison 位于赫尔新基西北郊,创立于1909年,主要是为了保存芬兰传统建筑而设的,其型态与斯得哥尔摩的史堪森(Skansen)露天博物馆相去不远。博物馆展示有收集自芬兰各地的古典木造建筑约100座,占塞拉沙里岛的1/3。其中,较大的建筑有11座,最古老的建筑则为1686年所建的木造教堂,其馀的农舍及仓库多为18、19世纪所建,内部摆设的家具则年代更久。大部份的建筑物内,皆有精通英语的管理员解说,有些馆内还有身穿传统服饰的专人表演手工艺。此外,岛上处处可见可爱的野生动物,如温驯的野鸭、栗鼠等等。在岛上的餐厅或咖啡屋休憩饮食,仿佛时光倒流,走回了18世纪。
塞拉沙里露天博物馆开放时间:6~8月,星期四~二,11:30~19:00,5、9月,dse星期一~五:0930~15:00。
市集广场
市集广场market square 在生活步调极悠闲的赫尔辛基,就连位于艾斯普那帝大道(Esplanadikatu)底端、赫尔新基最大的露天市场,也是找不出丝毫的杂乱与匆忙,一个个小摊位贩卖着花草、家常食物、一般用品、手工艺品等,充满芬兰的生活风情。
阳光明亮的夏天时分,可看到色彩缤纷的小棚子底下,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新鲜鱼类、蔬果及鲜花等。在广场中央,还有一座古埃及式的纪念碑;这座纪念碑是1833年,为了纪念俄皇尼古拉一世及其王后访问而建的。一般昵称为“女王之石”(The Stone of the Czarina);另外,广场西侧有一座喷水池,中央为Havis Amanda铜像,在这座人鱼像的四周围绕着海狗铜像,设计颇为精巧。广场北侧则为政府机关林立的街道,其右后方为总统官邸,门前有着灰色制服的卫兵站岗。 在市集广场的尽头,便是风光明媚的南边码头(South Harbour),北欧著名的诗丽雅号(Silja Line)及维京号(Viking Line),都是在此泊岸。
上议院广场
上议院广场The Senate Square 位于卡乌帕多利广场北边,是一处正方形的美丽广场,昼长夜短的夏天,此广场常是许多露天音乐会或其它表演的最佳场地。
你可以说,上议院广场就是芬兰的历史中心,也是芬兰新古典主义的中心,其于1818年至1852年间完成,由C.L. Engel所设计。包括大教堂、参议院、都市管理局和赫尔新基大学及其图书馆,都是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作,赫市最古老的岩石建筑也位于此。广场中央有一座帝俄时代统治芬兰的亚历山大二世的雕像,乃是1894年帝俄时代的作品。
19世纪时,赫尔新基的一场大火烧掉了许多重要建筑,负责都市规划的C.L. Engel,决定放弃木材材料,今日的赫尔新基,便是他与其同伴Ehrenstorm的杰作。来到上议院广场,没人可以忽略北侧的大教堂(Tuomiokirkko),其希腊神殿式的白色柱廊,及醒目的青铜圆顶,高高的耸立在上百阶的阶梯上,无论你走在市区的那一个角落,四周皆可望见其独一无二的身影,颇似伦敦的圣保罗教堂。
当你登上阶梯,眼前的视野便为之开阔起来,广场西侧为赫尔新基大学,东侧为帝俄统治时代的参议院。另外,广场附近的芬兰银行前,有J.V. Snellman的铜像,其在帝俄统治时代,促使俄国准许芬兰人使用芬兰语及该国通用货币。
游玩攻略
景区介绍:
芬兰赫尔辛基市(Helsinki)有北方洁白城市之称,是一座都市建筑与自然风光、古典美与现代文明巧妙结合在一起的花园城。城市中处处流露着大都会的魅力与北欧式的优雅,富有特色的建筑和博物馆数不胜数,繁华的港口也使得赫尔辛基被赞美为波罗的海的女儿。在市内漫步,芬兰过去的辉煌传统与现代生活的品味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让人陶醉的迷人风景。
赫尔辛基位于芬兰南部的芬兰湾沿岸,建立于1550年。市内以参议院广场(Senate Square)和曼纳海姆大街(Mannerheimintie)为两大重点地段,建有赫尔辛基大教堂(Helsingin Tuomiokirkko)、国会大厦、总统府、赫尔辛基大学(University of Helsinki)、中央火车站(Helsinki Central Station)、国家剧院、乌斯佩斯基大教堂(Uspenski Cathedral)等。在众多的博物馆中,以国家博物馆、雅典娜美术馆、当代艺术薄雾馆(Kiasma)、摄影博物馆等为主要参观重点。著名的南码头有海的女儿—阿曼达铜像及特色的露天集市,还可乘坐豪华游轮前往相邻的国家或地区。距离市区较近的芬兰堡(Suomenlinna)、西贝柳斯公园(Sibelius Park)和岩石教堂(Temppeliaukion Church)也是非常著名的旅游胜地。
旅游攻略:
1.国家博物馆每周五16点-18点免费入场。
2.大教堂每星期日晚上都会举办管风琴独奏会和音乐会。
3.西贝柳斯公园在每年6月的西贝柳斯节期间,会进行7-10天的古典音乐会。
4.每年4月30日,芬兰的大学生都会在阿曼达铜像旁举行隆重的带帽狂欢活动。
5.市内的巴士、火车等有单日票和多日票,若在赫尔辛基停留多日的游客,可以选择3日票或5日票等,非常划算。
6.主要景点信息:
国会大厦:web.eduskunta.fi/,+358-9-432 2027。
国家博物馆:,+358 (0)40 128 6469。
游览路线:
一日游:大教堂 → 议会广场 → 岩石教堂 → 西贝柳斯公园
两日游:D1西贝柳斯公园 → 国会大厦 → 岩石教堂,D2库奥皮奥 → 国家博物馆 → 普幽山。
门票价格:
国家博物馆:成人8欧元,18岁以下免费;赫尔辛基卡免费。
芬兰堡:9欧元,儿童4欧元;各个博物馆单独收费。
各个教堂均免费。
开放时间:
国会大厦:周一至周五09:00-16:45,7月关闭。
国家博物馆:周二至周日11:00-18:00,每周一闭馆。
大教堂:冬季09:00-18:00,夏季09:00-24:00。
岩石教堂:9月-5月:周一至周六10点-17点,周日11点45分-17点;6月-8月:周一至周六10点-17点45分,周日11点45分-17点45分。
芬兰堡:9点-18点。
乌斯佩斯基大教堂:周二至周五09:30-16:00,周六、日12:00-15:00。
最佳游览时间:
6-8月
到达方式:
飞机:赫尔辛基万塔机场(heisinki-vantaa airport),距市中心约19公里;可以乘坐机场大巴、出租车、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到达市中心。
火车:赫尔辛基中央火车站(Helsinki Central Station),有5种列车可往返于芬兰国内的各主要城市,也有3种专列往返于俄罗斯。
巴士、地铁:非常方便,是市内主要的交通工具。
轮渡:可前往爱沙尼亚、瑞典等国。
可以购买的礼品:
(购物)手织毛线制品、玻璃陶瓷器皿、特色古董等小商品。
(购物地点)
1.商业街:曼海姆大街(Mannerheimintie)、亚历山大大街(Aleksanterinkatu)、滨海大道(Esplanadi)、中央车站周边。
2.特色街区:古董商店—Kruununhaka街、Ullanlinna地区;设计精品店—日报大楼(Sanoma Talo)、Design Forum;小型服装店—Fredrikinkatu大街、Korkeavuorenkatu大街;跳蚤市场—南码头。
(美食)小龙虾、波罗的海青鱼、菌类、驯鹿肉、浆果。
(美食地点)赫尔辛基菜单(Helsinki Menu)—最具代表的推广芬兰饮食文化的餐厅。
景区服务:
多数博物馆内设有纪念品商店、餐厅等;芬兰堡有导游。
注意事项:
可以饮酒的年龄在18岁以上,因此有可能在买酒时会被要求出示护照。
二、芬兰哪些地方非常值得去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国土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有1/3的区域处于北极圈内,与冰岛同属世界上最北的国家。因为它的国境内有大大小小湖泊18.8万个,占国土面积的10%,素有“千湖之国”之称。最大的湖是西南部的塞马湖,其余较大的湖还有派扬奈湖、伊纳里湖和皮埃利斯湖等。我们熟知的桑拿浴始于芬兰,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目前全国有100余万个桑拿浴室,平均3—4人一间,由此可见芬兰民众对其喜爱程度。
芬兰境内雄厚的森林资源,早年曾是芬兰最大的经济资源。芬兰全国可分为四大地理区。中北部高地占全国40%,但人口稀少。区内气候酷寒,土壤贫瘠,中部还可见到一些森林,越往北植物越稀少,取代的是大块的沼泽及苔藓湿地,到拉普兰区只剩荒漠苔原了。内地湖泊区有芬兰最特殊的景观,成千上万的湖泊、岛屿、运河交织成一幅水国风情画。海岸低地区是芬兰气候最温和,土壤最肥沃,人口也最稠密的地区,此区的森林较少,大都是已开垦的田野平原,呈现繁荣富足的景象,首都赫尔辛基正位于此区。另一区为海岸群岛区。
芬兰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53%的人口完成高中学业,12%的人拥有大学文凭。有350多年历史的赫尔辛基大学是芬兰最著名的高等学府。芬兰是世界上图书馆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平均2000人就拥有一个图书馆。首都赫尔辛基,素有“波罗地海明珠”之称。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赫尔辛基有很多景观及活动适合于各种年龄的游人,因此赫尔辛基是家庭度假的极佳选择。不论是儿童还是老人,市内生活起居非常方便安全。
据历史传说,芬兰是最早迎接圣诞老人安居的故乡。芬兰儿童故事大王玛尔库斯从中获得灵感。他在电台讲故事时说,圣诞老人和两万头驯鹿一起住在这座“耳朵山”上,正是有“耳”,圣诞老人才能在北极听到世界上所有孩子的心。他这种颇有感染力的浪漫推理获得了世人认可。从此,“耳朵山”就成了圣诞老人的故乡。
一般说来,到芬兰旅游的最佳季节是每年的6-9月。在这个季节来芬兰可以看到世界罕见的“极昼”奇观,还可以看到人们欢庆“仲夏节”的欢乐场面。此外,北极村这个旅游景点是在美国总统罗斯福夫人启示下设置的。北极村里有许多美丽奇妙的自然风光。夏季到这里,你可以观赏难以忘怀的午夜不落的太阳;冬季到这里,你可以在昼夜不见太阳的晴空中,看到世界上罕见的北极光。
芬兰有一座独具特色的航海博物馆,坐落在阿赫韦南马群岛马里安哈米纳市。馆内所藏展品丰富多彩,使游人大开眼界。在博物馆外边的码头上还停泊一艘“波默恩”号远洋帆船。这是世界上最后一艘远洋帆船。
日不落城——赫尔辛基
首都赫尔辛基市内湖泊星罗棋布,遍布于街间巷尾。赫尔辛基的夏季格外长,一天中阳光普照的时间达20个小时,因此人们把赫尔辛基叫做“日不落都城”。这里有北欧最大的大学——赫尔辛基大学,还有著名的赫尔辛基技术大学、赫尔辛基经济管理学院等等。
赫尔辛基市内街道宽阔,美丽清洁,到处是苍翠的树木和如茵的草坪。市中心大街的街心花园里繁花似锦。市内建筑物风格独特,多用浅色花岗岩建成,故赫尔辛基有“北方洁白城市”之称。
市中心的议会大厦台基高大,石柱耸立,雄伟壮观。大教堂的柱廊和大小圆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赫尔辛基火车站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钟楼和大厅两旁有巨大的人像浮雕。市政府、总统府、国务院都在古城中心的广场附近。城里有许多小公园,在阳光下的公园里到处是人,因为北欧的阳光极为珍贵,人们舍不得让阳光白白浪费。街边的咖啡茶座有不少人在慢慢品饮。有些广场的利用率极高,晨间开办有“早市”,许多农妇前来出售水果、蔬菜、鱼类等各种食品。人群离去后,便有清洁车前来冲洗,洗刷得干干净净。下午3时后卖日用品的商贩们又占领了广场。晚间这广场又成了青年男女散步的好地方了。
有人说,欧洲城市建筑中最漂亮的是教堂。这话一点不假。当游客乘船从海上来到赫尔辛基,远远眺望这座美丽的港口城市,十几座高耸的尖顶和带钟塔的建筑点缀在绿阴掩映的城市建筑之中,这些就是建于12世纪到19世纪的风格不同的教堂。赫尔辛基最著名的建筑群,要属位于市中心参议院广场上的赫尔辛基大教堂,及其周围淡黄色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乳白色的大教堂建于1852年,其结构之精美,气宇之非凡,甚称芬兰建筑艺术上的精华。大教堂机端正带淡绿色圆拱的钟楼,高出海平80多米,在大海上一眼便能看见,使之成为赫尔辛基的象征。大教堂前是参议院广场,东西两侧分别为内阁大楼和赫尔辛基大学,南面不远处是总统府、最高法院和市政厅所在地。教堂前的参议院广场更是来此旅游者的聚集地。
另外,还有一座教堂是近代修建在岩石中的地下教堂。凡到赫尔辛基观光的外国游客,都不能不到这座将整块岩石炸穴而成的教堂中感受一下其特有的风韵。这座闻名欧洲的“岩石教堂”叫坦佩利奥基奥教堂,位于市中心的坦佩利岩石广场。整个广场被一块起伏不平的巨大岩石覆盖,岩石比旁边的街道高出8至13米,顺其自然地保留下来,环绕四周的建筑是不同年代修建起的住宅楼。
古都——图尔库
图尔库是芬兰最古老的都市,也是第三大城。曾经是芬兰的首都,拥有两座大学,其中一所还是芬兰惟一的一所瑞典语大学,也因此成为学术与科技重镇,今天它依然是芬兰西南部最重要的城市。Turku(图尔库)这个字的斯拉夫语原意就是市场的意思,如今图尔库的市中心也称为Market Place(市场)。
12世纪时,图尔库就是波罗的海的贸易据点。13世纪,图尔库最重要地标的“图尔库城堡”及“图尔库大教堂”开始兴建。往后300年,这座城市与瑞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成为芬兰领土的首善之都。17世纪,芬兰第一所高等学府“图尔库大学”也在这里设立。可以说在芬兰独立建国迁都赫尔辛基之前,图尔库才是芬兰的都城。
图尔库滨临瑞典,承袭了瑞典风格的建筑,成为芬兰与俄罗斯文化分庭抗礼的城市。除了这项代表性外,近800年的悠久历史也成为最受欢迎的观光名胜。芬兰文化包含两个源流:一是瑞典,另一是俄罗斯,而古都图尔库就是偏向瑞典的一个典型。建国不到100年的芬兰在历史上一直徘徊瑞典与俄国两强之间,芬兰东部不难嗅出些许的斯拉夫情调;西、南海岸地区至今仍居住几百年前的瑞典裔移民,瑞典语通行于此,就连文字都有芬兰文和瑞典文并陈标识。
2004年图尔库将作为惟一的芬兰城市参加并主持现代汉萨同盟会议,同样在当年图尔库将庆祝她的775岁生日。此外,图尔库经常被认为是芬兰惟一的西欧城市,因为一般中世纪欧洲城市有4个共同点:有一条运输作用的河 一个大教堂显示宗教权利 以及代表世俗力量的城堡和一个交易的市场。而图尔库4样都有。
内陆城市——坦佩雷
坦佩雷市是拥有20多万人口的北欧最大的内陆城市,位于芬兰西南部,距首都赫尔辛基180公里,也是芬兰第三大城市。坦佩雷位于两大湖泊之间的狭长地带,风景优美,贯穿市中心的坦梅尔河是坦佩雷工业的发源地。1779年建立在坦佩雷急流之畔,在19世纪发展成芬兰最工业化的城市,由于新的城市计划,以前的工业区又再次恢复活力,餐馆,商店,运动减肥中心以及博物馆都在这里建立起来。坦佩雷也是一个国际度量教育和研究中心,这里有两所大学和很多研究机构,是芬兰南部的中心城市。
坦佩雷城区及周围的自然风景使之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城市。市中心附近耸立着芬兰最高的了瞭望塔,塔高168米,塔顶有旋转餐厅,可俯瞰市区全景。塔的底层设有天文馆和水族馆。附近有一儿童动物园。皮斯帕拉是城区最美丽的风景区之一,这里陡峭的蛇形山坡上,各种造型的楼房鳞次栉比。登上山顶,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湖光山色。1959年建筑的露天夏季剧院,带有旋转的观众台。坦佩雷有包括列宁博物馆在内的许多博物馆,其中娃娃博物馆展出世界各地的布娃娃竟达1200多种。
圣诞老人的故乡——罗瓦涅米
罗瓦涅米是芬兰北部拉毕省省会,世界上惟一设在北极圈上的省会,林木青葱,秀丽而宁静。罗瓦涅米扮演着通往“拉普兰的大门”的角色,是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与旅游中心,人口5.5万人。
自从石器时代,这里就已经有人类生活的痕迹,大约公元前750-530年,这里已经有了周期性的农业劳作习惯。同时,根据现存的石像显示,当时在东部已经出现了从俄罗斯的卡累利阿与芬兰接壤来的游客。没有人能知道罗瓦涅米城市是什么时候命名的,最早发现城市名字的记录是在1453年9月7日。城市的名字通常认为起源于拉普兰方言,意思是一个草木丛生的山坡或者一个老的森林火场。二战期间,罗瓦涅米遭到严重的破坏,曾被夷为平地。战后,按照芬兰著名建筑师阿尔托的设计进行重建。据说,阿尔托是仿照北部驯鹿的外形设计这座城市的重建蓝图。如今,市内随处可见这位建筑大师的设计作品。
有趣的是,罗瓦涅米被称为“圣诞老人的故乡”。小城景点不多,只有拉普兰人自然博物馆、市集、野生动物园,而不少游客都是冲着圣诞老人村而来的。然而此镇虽传说是他的故乡,但村庄是否就是他从前的居址,都无从考究了。
圣诞老人村位于市郊边缘,自成一隅。通过高高的牌坊入口,赫然见到一条粗白线横躺地上,写著北纬66度33分。原来这线正是北极圈的分界线,过了这线以北的地方便属于北极范围。圣诞老人居所是一组木建筑群,包括有正门的尖顶、餐厅、花圃、圣诞老人办公室、居所、邮局、购物商场、鹿园等。
圣诞老人办公室是所单层平房,是圣诞老人一年四季“长驻候教”的地方,屋内布置像煞家居环境,墙饰摆设充满圣诞色彩。圣诞老人的“工作”主要是跟客人拍照,10美元一帧电脑相。办公室一角是出售圣诞卡的地方,款式漂亮,不妨买几张寄给自己或亲友,在圣诞老人故乡寄出的圣诞卡可是意义重大,何况还会印上稀有的圣诞老人邮戳。走出办公室,隔邻是购物商场,里面货品色彩缤纷,圣诞钟、圣诞树、圣诞花、挂饰等,样样具备。最可爱的还有那些圣诞老人及罕见的圣诞婆婆。此外拉普兰民族住宿的篷帐、毛公仔、鹿角等亦是颇有意思的纪念品。
除了圣诞老人村,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那就是于1998年11月28日开幕的圣诞公园,与罗瓦涅米机场只相距两公里,与圣诞老人村有穿梭车连接。圣诞公园是一个主题公园,一切都环绕圣诞节而设,环境布置活像卡通世界,机动游戏、运用高科技让游客感受四季景致及温度的设备、驯鹿雪橇、圣诞酒会、讲述圣诞老人故事的多媒体表演、木偶剧场、纪念品商店、餐厅等。
此外,在圣诞公园和圣诞老人村之间还有新的驯鹿公园开幕。公园广达30公顷,周围用篱笆围住。游客可以搭一种看起来像火车的汽车在圣诞公园和圣诞老人村之间来往。
冬季运动之乡——拉赫蒂
拉赫蒂位于首都赫尔辛基以北100公里,是芬兰的著名冬季运动之乡。萨尔帕乌斯山脊从西到东贯穿拉赫蒂全城,从地形上说,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滑雪场地,高高耸立在那里的跳雪跳台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每年冬天这里都举行芬兰全国和国际性的滑雪、跳雪比赛。
拉赫蒂的冬季体育比赛始于1901年的梅西莱滑雪赛。在此之后,拉赫蒂先后5次举行世界滑雪锦标赛,两次举行现代冬季两项赛,并每年在这里举行芬兰滑雪赛。拉赫蒂也是2006年冬季奥运会的候选地之一。
拉赫蒂不仅是芬兰的冬季体育运动中心,也是一个工业、商业和旅游城市。在它的工业行业中,家具业最为发达,是北欧的最大的家具产地。阿斯科和伊斯库是芬兰最大的家具公司。该市卡里湾畔的拉努公园,也以其特有的雕塑艺术吸引游客慕名而来,公园中的雕塑作品蕴藏着与其他城市中常见的雕塑风格迥然不同的韵味,成为拉赫蒂最富有特色的风景点。
旅游提示
气候:
地处高纬,冬季长而酷寒,夏季短而温暖。沿岸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候较温和,在北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的现象。旅游以6至9月较为适合。
时差:
慢6小时
电压:
220伏特的交流电、60HZ
饮食:
芬兰注重餐前的开胃菜,几乎只凭这些菜就能填饱肚子。独特的一道菜是克拉普监炖螫虾。
货币单位:
基本单位是芬兰马克Markka(以下用Fmk 表示),1Fmk是100贝尼斯Pennis。纸币有5、10、50、100、500Fmk等5种。硬币有:1、5、10、20、50贝尼斯和1Fmk等6种
语言:
芬兰语为主,与瑞典语同为官方语言,部分人使用拉普语。英语和德语也可畅通无阻。
电话代号:
358
小费:
餐厅10——15%,TAXI不必给小费。
出入境检查:
入境:所有入境旅客无需疾病免疫证书,可带入不超过600芬兰马克的礼品。
出境:本国货币或外国货币出入境无限制。
芬兰旅游拐杖
签证:芬兰属于16个申根公约国之一,有申根国的有效签证即可。
气候:降雪从12月开始,首都赫尔辛基12月至来年1月气温为零下4至零下10度。
交通:北京到赫尔辛基———中国到欧洲最短的一条航线。
美食:鲑鱼、白鱼、驯鹿肉、野蘑菇、极地野草莓、黄莓等。星期四是芬兰全国“豌豆汤日”,豆汤配甜饼,风味独特。特产:裘皮服饰、芬兰刀
三、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豪华五星级酒店排行榜享受人生的好地方
; 以下是2017年全球十大最受欢迎的豪华五星级酒店名单。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假期。我们需要摆脱单调的日常生活、繁忙的日程、工作压力、老板、带着尖叫的孩子的卡车,以及你盘子里的其他东西。没有什么比住五星级豪华酒店更好的了。这家五星级酒店不仅提供最好的设施,而且有友好热情的员工等着让您的住宿愉快而难忘。
10.芬兰赫尔辛基皇冠假日酒店
在芬兰赫尔辛基皇冠假日酒店,优雅和时尚首先映入眼帘。您将享受这家精致酒店的方方面面,从酒店房间的入口,从精致的用餐体验到友好和专业的员工。健身、健康、娱乐和放松是假期成功的关键。忙碌的工作和日常的家庭生活之后,在芬兰赫尔辛基皇冠假日酒店度过一个美好的假期,是你需要精神焕发、精神焕发和平衡的时候。拥有一个完整的健身中心,有氧运动,室内游泳池,自行车课程,心理训练,水疗,无以复加。为了让你的感官快乐,你可以去酒店餐厅,在酒店餐厅享受美味的食物。如果你要离开这个迷人的酒店,你会发现附近有很多景点,包括已经完工的国家歌剧院。奥林匹克体育场和赫尔辛基音乐中心。
9.意大利拉帕洛爱克赛希尔宫殿酒店
位于波托菲诺海岸的豪华酒店是一家独特的五星级豪华酒店。俯瞰大海,这家豪华酒店提供令人惊叹的服务。惊人的观点。这家酒店散发着美丽优雅的气质,是优雅婚礼的热点。从沙滩俱乐部出发,您可以站在平台上俯瞰大海,欣赏小屋的风景,品尝美味的食物,在按摩躺椅和室内游泳池中放松,感受您的烦恼,用专业而平静的按摩融化。
8.奥地利皇家酒店
皇家酒店是一家豪华酒店,看起来像一座宫殿。在这个原本为王子建造的豪华酒店里,你会觉得自己是皇室的一员。当你住在宏伟的皇家酒店时,你不仅会成为维也纳的中心,而且会成为维也纳的文化中心。你会被一百多个博物馆和五十个歌剧院包围。皇家酒店的员工想取悦他们。他们提供最好的食物、精致的鸡尾酒和美味的甜点。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五星级酒店提供的建筑美感。
7.德国肯尼格索夫酒店
酒店是德国慕尼黑的豪华五星级酒店,会让你大吃一惊。这家颓废的美食餐厅获得了米其林星级,客房和套房豪华迷人。在碧萌你不能要求更好的阳光环境。当你走出豪华酒店时,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在你的假期里,有一些历史地标,动物园里充满了动物、旅游、马戏团和其他节目。最重要的是,这家豪华酒店的小尺寸意味着酒店的每个细节都会得到更多的关注,每个客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时间。
6.西班牙香格里拉博瓦迪利亚酒店
西班牙香格里拉博瓦迪利亚酒店是一家豪华酒店。这家独特的五星级酒店提供了不同的度假体验。巴塞罗那的酒店不是普通的酒店,是逐层的房间。它建在一个西班牙别墅里,每个房间都不一样。这给你提供了一个完整而真实的西班牙假期。在这里,你会体验到精致的美食,像室内室外游泳池,等着你的加入。在露台上吃饭,欣赏美丽的风景,享受浪漫的夜晚,最后在精致的大理石浴缸里,沉浸在周围的文化氛围中。这是2017年全球十大最受欢迎的豪华五星级酒店之一。
5.法国丽兹酒店
领先的五星级酒店之一是丽兹酒店。阶级和复杂的人渗透进这个优秀机构的墙壁。正如人们常说的,“巴黎丽兹”在19世纪恢复了它的魅力。你会觉得回到了一个更简单更安静的时代。无论你住在哪个房间,这家酒店的优雅魅力都是惊人的,就像你在户外看到的美丽花园一样。除了优雅的装修,这家一流的酒店还提供了一个健身中心来帮助您保持身材,游泳池,美食烹饪课程,三个精致的餐厅,三个酒吧和全面的水疗服务。
4.瑞士尼拉阿尔皮纳酒店
当您入住瑞士的尼拉哈尔皮纳酒店时,请做好惊讶的准备。舒适是这家五星级酒店的首要考虑。这家舒适的酒店位于山的中心。时尚度假,不用担心有时间做活动。相反,你可以创造自己的浪漫之旅或家庭度假。掏出你的心,然后进去,放松,坐在火边。拉哈尔皮纳酒店(Hotel Pina in Rahal)为每个人提供了一个度假的机会,可以去远足、骑自行车、看儿童滑雪板、大胆地去滑翔和享受浪漫的滑冰。你可以一次又一次地享受快乐的假期。
3.纽约市格拉梅西公园酒店
哇!当你踏上这个美丽的五星级酒店,你的反应就是你的反应。明亮辉煌的装修、令人惊叹的氛围和这家酒店的美丽使纽约格兰德公园酒店成为2017年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五星级酒店之一。没有其他酒店能提供来自遥远国家的珍贵手工家具。酒店以一系列当地和纽约艺术品为特色,用餐体验因此而消失,其位置也是完美的。格兰迪公园酒店位于一个安静的街区,在一条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在一个充满文化多样性和历史的城市里,是一天、一个周末、一周或更长时间的完美逃避。
2.意大利Arosea生活平衡酒店
这家酒店提供了一种新的假日体验,安静、宁静、放松和清新。生活和工作可能会让你感到畏缩和疲惫,也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更糟。这家独特酒店的客人来到这里寻找内心的平静,恢复快乐。为了达到这种身心体验,你只会找到最好的、自然的、高品质的食物和治疗。当你呼吸到新鲜的山间空气时,你会享受到美味的新鲜有机食品、当地食品和健康食品。冬天,你可以享受滑雪、雪鞋徒步旅行和高山滑雪。在夏天,有很多活动,包括钓鱼、徒步旅行、山地自行车、高尔夫球和运动。人体疗法主要以自然香味为主,放松瑜伽、桑拿、排毒、清新泳池、美丽天然湖,这些都是这家五星级酒店提供的一些设施。
1.苏格兰哥格伦伊格斯
宏伟、复杂、豪华,瑞士的格伦伊格尔斯酒店只有几个字。它坐落在850英亩美丽、茂盛和起伏的土地上,任何住在格伦伊格尔斯酒店的人都会体验他们梦想中的假期。从来不是一个,不是两个,而是三个冠军高尔夫球场。体验越野和骑马的刺激。在这家酒店的两个室内游泳池,你可以放松,放松,放松。如果您渴望享受终极水疗体验的宁静和安宁,格伦伊格尔斯酒店将超越您,创造终极的宁静和宁静氛围。
体验各种水疗、按摩、疗伤水,会让你的压力彻底消失。生活方式疗法、替代疗法、健康和健身专家可以帮助你找到并感受你的最佳状态。当然,你忘不了那些豪华、豪华、典雅的套房。经过一整天的娱乐、兴奋和放松,你会平静下来。在回到你的房间之前,有几个美食餐厅可供选择。在格伦伊格尔斯酒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你会感到精神焕发,精力充沛,为这个世界做好准备。这是世界十大最著名最豪华的五星级酒店之一。
四、舌尖上的盛宴(一),“色香味”与营养健康
生活在国外的中国人,吃上一碗粥、一碟小菜,甚至一包泡面,都会让人想起家乡那熟悉的味道。
即便走到天涯海角,中国人那份自小舌尖的记忆,也是挥之不去的。
有位在赫尔辛基打拼多年的好友,总想把父母接到身边,一家团聚。父母第一次去时,住了近一年;第二次去时,只待了四个月;第三次去时,不到两个月,便闹着要回国,怎么也不肯再去。
赫尔辛基纵然有令人羡慕的自然环境,清新空气,可在父母眼里,这些都不足以留住他们。没有朋友,语言不通,甚至一日三餐都变了味。
虽也每天做中餐,可超市里翻来覆去的几样蔬菜,早已没了新鲜感;佐料也与中国不同,醋不太酸,酱油也少了纯厚。这让他们每到吃饭,便想起了国内。
1
西方人对吃的草草了事,让中国人怎么都难以接受。纵有好山好水,但饮食不习惯这一条,便已拦住了很多美食者的脚步。
中国人对吃的热爱,是渗透到血液里的。美食对中国人,是有治愈性的,像是桑拿于芬兰。
逢上喜事,以吃庆祝;遇到烦事,以吃消愁。考试失意、情感受挫,饱享一顿大餐后,乌云密布便开始烟消云散。
中国人把对吃的问候,当作嘘寒问暖的关爱方式,看成拉近距离的搭讪用语。
以前邻里见面,第一句话常是,“吃了吗?”“吃什么了?”像是西方人见面以天气作话题。曾经慢节奏的生活,准备一天三餐,占据了每天大部分时间,可人们却乐此不疲,觉得这就是生活。
广东人喜欢煲汤,汤的好喝靠的是工夫、是食材、是火候。备好棒骨、鲜藕,小火慢炖,炖上一晚上,第二天早起,骨头酥软,肉浸于汤中,汤味醇厚。再以汤作为炒素菜的汤底,做出“上汤菠菜”“上汤白菜”之类,蔬菜也一样有了肉的浓香。
《红楼梦》里,描写最详细的一道菜是“茄鲞”。刘姥姥吃过后说:“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样的味儿来了。”
凤姐笑道:“这也不难。你把四五月里的新茄包儿摘下来,把皮和穰子去尽,只要净肉,切成头发细的丝儿,晒干了,拿一只肥母鸡靠出老汤来,把这茄子丝上蒸笼蒸的鸡汤入了味,再拿出来晒干。
如此九蒸九晒,必定晒脆了,盛在磁罐子里封严了。要吃时,拿出一碟子来,用炒的鸡瓜子一拌就是了。”
刘姥姥听了摇头吐道:“我的佛祖,到得十几只鸡儿来配他,怪道好吃。”
2
中国人自古便喜欢在“吃”上花心思、下工夫,这常令一些老外不解,“吃饭这事,干嘛要花那么多时间”。
可在中国人眼里,吃是生活的头等大事,给人无穷乐趣。
它不只是填饱肚子,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自古以来,中国人便不吝惜时间与精力,将各种聪明才智,各种创新想法,都放在了“饮食”上。
3
芬兰人花在“吃”上的时间,显然吝啬得多。
长期以来,单一的食物,简单的饮食习惯,让他们的“舌尖上的触觉”,显然没有中国人敏感。
芬兰人的日常饮食都很简单,在他们眼里,有很多比吃饭更重要的事,省下吃饭时间,放到自己喜欢的事上,更有意义。
不同行为,多是来自不同认知,吃的差异,也来自人们对“吃”的不同理解。
我曾在芬兰朋友Jussi家小住过一段。以前只觉芬兰人吃饭简单,可真正走进后,才更加刷新的我的认知。
在Jussi家,“吃饭”几乎是件被遗忘的事,甚至还没有他们去“遛狗”按时按点。
Jussi是位摄影家,妻子Ritta是残疾学校的校长,两人年近六十,依就忙碌,早出晚归。
早上两人出门时间不同,Ritta忙着去学校,早早吃完饭便出门了。Jussi则先去遛狗,回来后不急不慢,吃完早餐后,再带上器材,去工作室。
他们的早餐多是周末从超市采购回的食料,储存于冰箱中,或是直接放在厨房操作台上。黑麦面包、牛奶、黄油、奶酪、坚果、粗纤维薯片,想吃时,便自己搭配,在案板上切好面包,涂上黄油或是奶酪,自制一个三明治,再倒上杯牛奶,配些水果,早餐便解决了。
晚上下班,两人很少在同一时间到家,基本是谁回来谁先吃,而吃的内容,也与早餐差不多。
只不过晚上更加从容,有更多时间煮杯咖啡或是红茶,拿上份报纸,在餐桌前享受一份休闲时光。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Jussi家厨房的案板几乎从来没有竖起过,永远是平摊着,旁边放有切刀,随时准备切那咬不动的全麦面包、黑面包。
他们的薯片,味道也不同于国内,没有烧烤烘焙的香味,没有佐料的味道,不咸不淡,毫无口感,而冰箱里的奶酪与黄油,从来没有断过。
到了周末,即便是家庭聚会,也不会像国内,来一顿丰富的大餐,有时烤个蛋糕,大家围在一起吃,便是庆祝了。
我曾在一个周末,一展我的手艺,烧几个中国菜。即便是盘土豆丝,也很快被一抢而光。可我说到教他们做中餐,他们却各个摇头,说中餐太花时间。
4
中国人的“请客”,是一种舌尖上的盛宴。
有朋自远方来,常会找个体面的餐厅,宴请以待。优雅的就餐环境,丰富的各种菜品,都透着主人的热情。可在芬兰不同,好友间即便请客,也多很简单。
一次出差去芬兰,一位芬兰朋友请我和领导喝海鲜汤。在去前,他像我们描述那里的三文鱼如何之多,各种贝壳类如何丰富,听完后,我们的大脑里已绘出一幅画面。
一个暖日的午后,我们坐在海边一个设计别致的餐厅里,在海风清风拂面中,享受着舌尖上的海鲜盛宴。
可实际情景是:我们到了约好的地点,在一个菜市场里。一侧卖各种肉类生鲜,一侧卖各种工艺品,市场的尽头,有一些小吃摊位。
我们有些质疑,是否找错了地,直到看到在一个摊位上,芬兰朋友已经等在那里。
芬兰朋友点了三份“海鲜汤”,不过一会,三碗汤外加一份切好的蒜蓉面包,一起端上来了。
碗里三文鱼、鲍鱼、海螺,各种贝类,的确满满一大碗。配着送的面包喝海鲜汤,芬兰朋友吃得不亦乐乎,告诉我们他是如何发现这里,在他眼里,这是赫尔辛基最好喝的海鲜汤。
我的领导一脸无奈,似乎写满了她的心里落差。
5
几天后又聊起这次吃请客,领导终于按捺不住,说道:“好吃是好吃,可芬兰人请客也太不讲究,连个正式餐厅都没有,竟在菜市场!”
我只好安慰她,这是文化差异。
相比法国大餐、意大利大餐,芬兰的饮食的确寡淡很多,吃饭同他们极简主义设计一样,已经被最大简化。
街头多是快餐店与咖啡店。一杯咖啡,一个三明治,便是一顿饭。
6
芬兰饮食中的“味”与中国不同。
中国讲究“五味”,酸甜苦辣咸,皆清晰可辨。仅是“醋”,也可分出微差。
喜酸味者用山西陈醋,好香醇者放镇江香醋,而无色的白醋,最适合调制各类凉菜。以不同醋烹制的菜肴,味道也会有些差别,这种微差,也正是中餐里的讲究。
而芬兰的醋,与欧洲很多国家一样,曾被当作酿酒失败的副产品,只不过芬兰不产酿酒的葡萄,多是用蓝莓等水果酿制成醋,与中国以谷物酿醋原料不同,味道也自然不同。
在凉拌菜或是做沙拉时,他们有时浇上些醋;而做肉时,则喜欢以柠檬取代醋,柠檬的酸味与肉调和,去腥的同时,还使肉有了清香。
7
人类对五味中“甜”的偏爱,是与生俱来的。
早在古罗马和中国古代,帝王们曾热衷服用一种“丹丸”。它实际上是一种铅物质,可却因为有“甜”味,让古代帝王不惜损伤身体,只为一解味蕾之瘾。
甜对人的天然亲和感,受文化影响不多,是基因里携带的。
甜味最早取自蜂蜜,直到十字军东征,制糖技术才传入欧洲。除了食用,糖还是医药界的良药,曾在欧洲大范围流行的黑死病,糖被用来治疗黑死病的热症、咳嗽等,效果显著,被看作当时的灵丹妙药,可惜那时一糖难求。
英语里,甜与糖都是“sweet”,而人们也以糖的甜蜜,作为祝福语。“sweet day(甜蜜的一天)”“have a sweet dream(做个美梦)”。
在五味里,只有“甜”一词,直接关乎幸福,作为一个常用形容词,频频出现在日常生活。欧洲人爱吃的巧克力、蛋糕、冰激凌,入口的瞬间,让人心情愉悦,对甜的痴迷,似乎代表了他们对生活的某种期望,像糖一样甜蜜。
含糖物质是一种高价值的能量载体,它还能消除人的饥饿感,在饥荒战乱年,能吃上糖,更是被当作生活里的奢侈。
糖消费量的增加,曾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一把尺子。
每当芬兰经济不景气时,糖制品(糖果、果酱和食糖等)消费在食品中的占比便有所上升,而水果的消费比例则会下降。
可糖摄入量的增多,令人心情愉悦的同时,也带来了烦恼,血脂高、血糖高,包括龋齿等一些列问题,纷纷而来。
在世界人民享受着糖带来的甜蜜,又苦恼于过量摄入糖带来的身体隐患时,芬兰人发明了“木糖醇”。
木糖醇是从桦树树皮中提炼出的天然糖醇甜味剂,口感甘甜如蔗糖,可满足人们的味蕾所需,给了人们更为健康的甜味选择。
木糖醇的热量低于蔗糖,而同热量的木糖醇甜度,却是蔗糖的两倍。它的代谢不需要胰岛素参与,可透过细胞被人体直接吸收,对血糖的影响很小。
这让木糖醇成了健康佳选,它是“三高”人群的甜味替代品,对糖尿病人一样非常友好。
在芬兰,90%以上的糖果中都使用了木糖醇,木糖醇也作为健康甜味剂,被广泛用于食品中。
拥有丰富白桦树资源的芬兰,一直是木糖醇的生产大国。芬兰儿童从长牙开始,便开始养成护齿习惯。
在世界各国儿童中,芬兰儿童龋齿患有率最低。这与他们所食糖果主要为木糖醇成分有关。木糖醇既让孩子们既获取了甜味,也成为他们最爱的健康护齿伙伴。
8
“五味”里的“辣”,俘虏了中国大半个疆土。
“湖南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川菜馆遍及全国各地,除了少数省分对辣不感冒外,中国大部分省市,都被浓郁的麻辣味所降服。可以看到无辣不欢者,享受着火锅的色泽浓郁、味道浓厚。
川菜有“七滋八味”之说,“七滋”指甜、酸、麻、辣、苦、香、咸;“八味”则是鱼香、酸辣、椒麻、怪味、麻辣、红油、姜汁。重用“三椒”和鲜姜的川菜,麻辣是川菜最具特色的口味。
对于“辣”,芬兰人显然没那么友好,接受程度因人而异,可普遍望尘莫及。
赫尔辛基也有些中餐馆,有以川菜为主打菜系,麻辣原料、烹饪方法,甚至厨师,都来自中国四川。
一份夫妻肺片,虽只是个冷盘,却也有多道烹饪工序,这是川菜的精髓。
喜欢原汁原味“辣”口味的,很多是当地的中国人,毕竟从小留下记忆的胃,即便远在异乡,也还是会惦念起家乡的那道口味。
而对赫尔辛基本地人,吃辣常是他们的一种挑战。
9
各个民族,长年累月积淀下的饮食习惯,已将味觉喜好写于基因。
同一食材,各民族人们的味蕾喜好不同,使用方式也大不相同。
“大料”在中国是佐料,炖肉时放上几块,去腥的同时,也给菜肴增味。而到了芬兰,这种味道被用于糖果中。
芬兰乃至北欧,人们都爱吃一种名为“甘草糖”的糖果。浓厚的味道和中国的大料很像,且糖里实际上也含有大料成分,因此也被称为“大料糖”。
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种类的甘草糖,但北欧的甘草糖,以氯化铵代替氯化钠,突出咸甘草味。加的氯化铵越多,意味着糖的口味越重、越咸。
刚到芬兰时,还没有领教过这种“甘草糖”的味道,只觉超市里花花绿绿的包装,总能吸引我的眼球。直到有一次,我从货架上取下两袋外包装最吸引我的“甘草糖”,包装设计是黑白色的大图形,很有视觉冲击力。可到家一尝,咸里带苦的味道,比中药还难吃,我实在想不明白,为何那么多人对它情有独钟,或许这正是不同民族味觉喜好的差异吧。
薄荷味,在中国食物里,多见于口香糖或是薄荷糖。它们总是清新爽口,令人想到口腔健康。可在芬兰,超市里各种口味的巧克力中,有一种薄荷口味巧克力,而很多菜肴里,也常有薄荷的身影。有时食物的味道令我们说不清道不明,只觉有限奇怪,这有时也是食料用法与我们的差异。芬兰人对薄荷味的喜爱度,远超于中国。芬兰著名巧克力品牌Fazar里,一款白色包装的薄荷味巧克力,在众多浓郁色彩的包装里,像是一股清流,摆在货架上总是很惹人眼,也深得芬兰人喜欢。可不少中国人却对薄荷味巧克力并不感冒,总觉有种吃口香糖的感觉。
五、赫尔辛基有什么值得推荐的中餐馆吗?怕随行的老人只吃得惯中餐。
赫尔辛基是个美食都会,除了传统佳肴和现代菜式,各国风味的餐厅也很多。中式餐厅推荐:China(中国楼)粤菜餐厅,Dragon Inn(龙馆),Hong Kong(香港楼)还有许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可以前往芬兰旅游局的官网找一找。
六、有没有在 赫尔辛基的小伙伴 推荐一下北欧菜系的餐厅呢?
《大琴师》纯古风音游,玩音游的强推。 《梦间集》刚测试完,估计快公测了,有剧情、日中双语配音,回合制平面游戏,全古风人物。 3D游戏其实也不太怎么玩,剑侠情缘、倩女幽魂之类的大概都听说过了,仙剑奇侠传幻璃镜画面也挺好的。 《九州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