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为工厂餐厅怎么样

偶尔吃吃味道还是可以滴,您如果家里吃腻了,可以来这里尝尝鲜!!

二、华为工资待遇怎么样

荣耀公司员工平均工资在一万元以上

荣耀公司员工平均工资是11544,低一点的工资在6000元左右,13%的员工高于平均薪资,低于同行业公司。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于2020年04月01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万飚,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佣金代理;货物或技术进出口等。2022年9月6日,入选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榜单,排名第20位。

三、华为员工的薪资水平如何,工作压力有多大?

以前在华为工作四年,大概谈谈华为的收入情况:

1.职级高 薪资高

(1)13级是个分水岭

华为内部都分岗位级别的,13级以下是操作族员工,从13级开始是研发市场等员工,刚毕业的本科生是13级,刚毕业的研究生是14级!待遇也是差很多的!而且操作族也很难升到13级!

(2)每级收入差15万

差不多是每个职级相差15万收入(税前),也就是13级年薪在20万左右,14级在年薪35万左右,15级年薪在50万左右!

现在职级升起来也快,刚毕业本科生工作四年,优秀的可以升到16级了!

2.绩效好 收入高

(1)绩效决定年终奖

华为绩效分为五个等级,A是优秀,B+是杰出贡献者,B是一般贡献者,C是被淘汰者,D是贡献低下!

绩效A的年终奖是绩效B+的1.5倍,是绩效B的2倍!

所以必须好好干,绩效好一点年终奖好很多!

(2)绩效决定加薪配股

绩效也决定来年是否给予加薪,一般加薪幅度在2000以上!

绩效也决定来年是否配给TUP,虚拟受限股票好像只有管理岗位才配给!

所以说,普遍压力都很大,混日子也比较难,因为华为讲究量化和晾晒!

华为是国内最成功的企业之一,也是很多求职者向往的地方。人都是趋利的,越多人向往的地方,肯定是有利可图,比如钱,比如名,比如权。但同样的,老板给予你的越多,你要付出的肯定也是越多。

认识一位研究生毕业的朋友,他于2003年加入了华为,一直在华为工作到现在。他有两个小孩,太太是全职妈妈,在深圳买了三套房子。他在国内的工作时间很短,一直都是被外派到不同的国家,印度、泰国、英国、美国等地方。现在是被外派到英国,他把太太和孩子都接到了英国,小孩在英国读书,据说公司有一定的补贴。每年的工资加上股票分红,活得很滋润,可以算得上是人生赢家之一。

前几年,流传着一个故事,华为某高管因为家庭的原因提出离职,任总劝说他离婚,全力专注工作。这事情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华为的文化的某些点。狼性,是华为很早之前就提出来的,也一直奉行。对自己狠,对自己凶;对敌人要更加的狠,更加的凶。加班是华为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压力是华为工作的必要元素。

认识了很多的校友,加入华为没多久就离开了。因为熬不住,感觉没有了生活。华为常年都在招聘,不断的招聘。一是因为业务一直在高速发展,另外一方面也是人员流转率真的高。

员工需要拿到高薪,但老板每支付的一分钱都是需要回报的。有能者,吃得苦的人,或者更适合华为的工作。

先从华为的校招定级说起。

校招应届生一般13级起步,对应最普通的本科生。14级一般对应普通的硕士生,优秀的硕士生或者说名校的硕士生(比如清华、北大)能给到15级。普通的博士生定级16,优秀的博士生则能拿到17级。而天才少年也是年薪100万起,最高有200万。

再说下校招应届生工资。

13级大概总包接近20万,14级20万+,15级30万+,16级40万左右,17级能到45万。

最后,我们来看下华为老员工们的工资。

这个浮动范围就很大了,主要是因为股票、tup、年终奖的不确定性。这么说吧,一个常年绩效拿A(比例10%)的16级老员工,也就是所谓的“火车头”,所有收入加起来能接近100万。16级、17级差别不是很大,而18级往上,年薪就有质的飞跃了,具体多少,不得而知,但这些人应该属于中高管了吧。

最后说下工作压力。

不同产品线,不同部门加班情况是不一样的,在我之前的回答中提到过。总体来说,压力都很大,因为有绩效压力,还有年龄压力,大龄绩效差的员工,是公司重要“优化”(裁员)对象。

华为不同部门,工作压力是不同的,一个人的能力大小决定能不能胜任?华为的等级,还有技术等级,除了工资,还有股票分红和奖金,所以就算同一等级收入也可能差别很大,股票是每年有配额的,华为土著和社招,华为的就算同等级的收入差别都是很大的。

曾经在华为工作五年多时间,那个时候工作压力较大,收入还可以,也确实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认识了不少朋友;现在的工作环境比我们当时好很多了,待遇在国内以及外企都是不错的,谢谢。

华为是任正非一手创建的,但他占的股份只有1.01%,其余98.99的股份都属于华为的员工,每年还有分红,那么华为2017年财报显示,2017年华为销售收入为6036亿元,支付员工工资福利,及奖金1402.85亿元。

华为有18万员工,平均到每个人头上是77.94四万元,2016年华为在南京高校招聘的合同显示,一名应届毕业生的年薪达到28.8万。华为高级副总裁,陈黎芳说:我们从14万到17万起薪,最高到35万每年,那么更霸气的是华为年薪超100万的有1万人。年薪超500万的有超过1000人!

工资只是一个公司的一部分。以前电视里不是经常说“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那怎么可能呢!毛主席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要想马儿跑得快,就得马儿狂吃草,不仅要吃得饱更要吃得好”

做为中国企业500强的华为通信技术一直领先国内,华为员工在这样的狼性文化发展的企业中斗争激烈。华为这几年发展越来越壮大,世界各地都有华为的产品而且特别受亚洲当地人的喜爱,华为这么快速的发展是离不开员工在背后的辛苦付出的。华为员工需要加班是人尽皆知,但是华为的福利高呀,华为不仅工资高,食堂的伙食特别好,不然员工怎么顶得住每天的激烈的斗争呢。

做为一个上班族,每天的烦恼就是今天吃什么?但是在华为工作,你绝对不会为了今天吃什么而发愁!华为的食堂拥有全国各地当地的 美食 ,每个小窗口都有不同的菜系,湖南菜、粤菜、川菜、重庆菜等等,不仅好吃价钱也很公道。

走进华为的餐厅的内部,你感觉到的不是到了一个公司的食堂而是到了酒吧。华为的餐厅装饰很现代,整体看起来干净优雅,员工的就餐环境好了,才有好的胃口吃饭嘛。

看这椅子和吧台式的桌子,只要每天上班一到吃饭点就想冲到餐厅吃饭的冲动。

这大虾上面布满了各种萝卜、菠萝、菜椒等,不仅颜色多彩,口味酸甜,让人看了就直流口水啊。见过这么多公司食堂,但也没有公司的食堂能用心做这种大虾的,而且价钱肯定比外面餐馆便宜。简直羡慕华为员工了,天天能吃大虾!

北京烤鸭是全国闻名的,在华为的餐厅也能吃到!这外脆里嫩的北京烤鸭,香味四溢,简直能让你吃下一整只!

还有各类焖菜,烩菜,干锅,这些菜,在外面的餐饭价钱不仅贵而且肉特别少,但在华为餐厅,口味地道,价钱还便宜。

还有碗碗香的家常菜,吃上这些家常菜,让你感受家里的味道。

这是一外华为员工点的餐,有荤有素,还主食糯米饭,看得人都饿了。看到华为伙食这么好,福利这么好,是不是想去华为应聘就业了呢。

月底拿得多,三餐吃得好。

压力是个啥?至今不知道!

就算有压力,减肥挺费力。

华为有了你,定会出奇迹!

看到华为的餐厅和工作餐是不是也想去华为工作了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评论!

这个问题回答的人居然不多呢。您是想去华为工作?

华为是我的前东家,虽然因为一时冲动而离开,一直对前东家心存感激。没有在其他TOP级公司呆过就没有特别贴身的比较,华为的待遇包括工资+奖金+分红,N年前老板说工资是零花钱,钱多得在阳台上晒,他确实也实现了这个诺言的前半部分,华为员工每年的奖金和分红大概和工资相当,工作到一定年限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反正在华为呆了以后,出来想找到同等待遇的公司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当然特别出众特别厉害的除外。如果你能够到海外艰苦地区做销售或者服务待遇又高一截。华为这几年很有钱,员工消费奢侈品的也越来越多,不像我们那几年土大帽。

至于辛苦的问题,想离家近,事儿少,下班早,钱多的工作是大家的想象而已,谁都想找到,但是那是不可能的。华为默认加班,很难听说刚进去几年的员工按时下班的,新员工啥都不会当然要学习了,其他老员工晚上当然会有很多会议啦,没有完成的工作呀,不投入怎么可能有收成。

压力,所有人都有,除了业务上的压力,你可能还会有很多各种压力与压抑,考评,人事关系等等。

但是,人总有付出才有收获 不可能什么都占到。华为作为家境一般的年轻人的首站积累是一个非常推荐的选择。

华为21年。。。这个问题没标准答案

虽然没有在华为待过,听说华为薪水很高,只能说现在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事少钱多的工作了,薪水跟压力永远是成正比的,如果你的作用或者压力不值这个价,公司凭什么给你这个薪水,个人愚见。

累、压力大,是肯定的。薪水高,也是肯定的。

四、逛一逛华为松山湖餐厅一角

夜幕降临时,华为采购大楼的灯准时亮起,华为的奋斗者门开启加班模式,但是加班之前总会去餐厅转一圈找点适合垫吧自己肚子的东西。

松山湖新城路边上华为工业区内最高的一栋大厦是华为牌号D5的采购大楼,D5后面是两层楼牌号D6的餐厅,每到饭点时这里人头涌动,各个档口都排很长的队伍。

华为的餐厅环境装修非常雅观,布局不亚于美食节,因为在这里你可以找到自己想吃的东西,大类有北方的面食,也有南方的米饭,我不习惯吃面食中午和晚上都是选择中式快餐,简单点一荤一素一汤大概12元-15元左右,根据不同的菜品价格不一样。

    华为餐厅一共两层,整个设计布局都非常精致,上下两层聚集十几个档口,员工都是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不同的档口,各个档口不仅仅做质量还要做服务,由于晚上大部分员工下班后回家吃饭,所以基本上到7点钟基本上餐厅只剩下工作人员用餐了。

    华为人用完餐后可以到餐厅后面的休闲小广场逛逛,有一些小板凳可以坐着休息一下,广场对面是一个湖,围绕湖的一圈有散步的石阶,还有草坪和小山坡,如果晚上加班之前在这里溜达一圈,面对大自然心情或许放松许多。

这个季节走在湖边还可以听到蛙声一片,如果是白天在湖边浅水的位置还可以看到小蝌蚪和小青蛙,蛙声此起彼伏,在这繁华的都市里听到这样的蛙声时常想起小时候乡下农村生活来。

民以食为天,华为之所以成长这么快是因为抓住了员工的胃,了解员工的需求,激发员工潜能,企业做强做大是迟早的事。

五、西安华为食堂餐饮有哪些公司承包

陕西玖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陕西玖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是西安华为食堂餐饮五星合作供应商,西安华为只与该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陕西玖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为主要承包对象,在2008年签订了合作承包项目。

六、华为或将介入咖啡赛道,已申请注册咖啡商标

华为或将介入咖啡赛道,已申请注册咖啡商标

华为或将介入咖啡赛道,已申请注册咖啡商标,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近日申请注册了“一标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商标,分类为餐饮住宿,目前状态为等待实质审查。华为或将介入咖啡赛道,已申请注册咖啡商标。

华为或将介入咖啡赛道,已申请注册咖啡商标1

近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注册“一标咖啡吸收宇宙能量”(下称“一标咖啡”)商标,国际分类为餐饮住宿,当前商标状态为等待实质审查。

华为申请咖啡商标

近两年,可能没有哪个服务业能像咖啡这行,能吸引这么多圈内大佬的觊觎。这个千亿级市场中,不仅有瑞幸、Seesaw、Manner等这些“职业选手”互相“battle”,也有中国邮政、“两桶油”、同仁堂、万达等圈外行业巨头跨界进入咖啡赛道。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咖啡相关企业32万余家,一年内新增注册企业1.5万家。

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国内咖啡品牌的融资事件数量分别为24、25和32,交易金额分别为15.99亿元、15.82亿元及39.36亿元。仅今年1月以来,咖啡赛道已发生融资事件12起,融资金额超30亿元。

而就在刚刚过去的5月,瑞幸咖啡自创立五年来首次实现盈利;知名运动服装品牌李宁已正式开出咖啡门店;现在,移动通信巨头华为也来了。咖啡市场的热度,可想而知。

图片来源:企查查

华为为什么要介入咖啡赛道,与华为近年的外部环境变化有一定关系。

近年来,华为相继成立了海关和港口、智慧公路、数据中心能源和智能光伏等众多军团组织。这些举措都是基于华为新的“多打粮、求生存”发展目标推进。当下火热的咖啡市场,也许就是华为的下一个“小目标”。

华为做咖啡是另有所图

当然,作为华为这种体量的企业,咖啡千亿级的市场规模很难成为其战略级项目开发,所以华为在咖啡赛道应该另有所图。

对华为有所了解的人,对“一标咖啡吸收宇宙能量”这个奇怪的商标名不会陌生。华为有一个战略思想:一桶糨糊黏结华为力量,一标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任正非曾不止一次在公开的谈话中提到关于咖啡、咖啡馆和咖啡文化的话题,并将咖啡和咖啡文化直接融入到了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哲学,比如他对“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的一系列论述,以及他对华为工作环境中咖啡元素的重视,甚至他还直接鼓励和号召华为的科学家多去外面喝咖啡。

所以,咖啡这一全球化的社交功能或许才是华为要涉足这一领域的重要原因之一,华为看中的或许正是咖啡的全球性媒介功能。

像华为这种级别的全球化企业的思维里,许多全球品牌其实都有一个咖啡厅逻辑,这个逻辑除了对既有渠道和品牌的价值外溢考量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诉求就是,都看到了咖啡厅的消费场景和服务,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通过咖啡厅这一场景的拓展和布局,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企业的既有优势,而且,也增加了企业与年轻人对话和连接的可能。

华为的咖啡应用已有先例

事实上华为数年前就在尝试在咖啡消费领域提供技术支持,2018年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与瑞幸咖啡联名推出一种运用AI技术,让现场观众在设备前比划爱心手势就能点咖啡。

这个技术主要依靠华为云EI(企业人工智能)技术。华为云特别针对瑞幸咖啡构建了专属爱心手势数据库,每一款咖啡都有一个独特的手势密码,观众只要模仿手势就出点到相应咖啡。

在2020年华为就在国内开了一家华为智能生活馆。据了解,在这里消费者不仅可以体验华为的“全场景”黑科技产品,还可以品尝现调咖啡。

咖啡厅内还引入了AR技术,为到店的消费者提供了在星空下喝咖啡的梦幻场景,去体验产品之间智慧联动带来的“未来感”。这是华为首次尝试用咖啡做媒介,推广其IT技术。

2022年4月举行的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宣布推出线上黄大年茶思屋,希望建设成一个科学和技术交流的通道。

目前,黄大年茶思屋网站已上线,包括学术热点、精选论文、咖啡茶话、技术难题等版块。也是以中西方熟悉的饮品为媒体,串联全球科技精英在线聚会。

华为做咖啡并非从零开始

一家以移动互联软硬件为主业的国际化大企业转身做咖啡生意,就好比学霸型理工生说要写言情小说了。听上去匪夷所思,但仔细分析一下,其实华为是有做咖啡的基础的。

首先论品牌力,华为的品牌美誉度正在高峰期。因为华为在手机领域的出色表现,已经在广大消费者的心智中树立起非常正面的形象。这个影响力即使在饮品圈内,也是很多品牌投入巨资都难以达到的。

其次是管理执行能力,华为堪称行业标杆。无论是华为的狼性企业文化,还是最新的`军团打法,华为不仅战斗力强悍,而且贴近市场一线。

论供应链,华为虽然现在还没建立自己的餐饮物料供应体系,但华为的业务遍布世界,采购能力也不可低估。

最后提一下,其实华为在餐饮领域的作为并非一张白纸。

华为全球十佳餐厅评选

2019年,华为搞了一场“华为全球十佳餐厅”评选,从110个国家的149个自有员工餐厅中评出十佳餐厅,不含国内餐厅。

在这场比赛中,他们从口味、环境、贴心服务、团队活动、品牌提升、用户评价六个关键要素,细化成22个标准执行。经过初选,全球专业评审团多轮评议,86天决出最终名单。其豪华度不亚于米其林。

之后数年,华为连续举办了同类型评选活动,每次都是热评不断,每次有人晒出华为的评选图片,一上线就迅速成为热门话题,网友点评满是羡慕,称这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食堂”。

手机、数据交换机或许离咖啡太远,但餐饮与咖啡饮品则是一脉相承。以华为的执行力,做好这杯咖啡应该不算天方夜谭了。

华为或将介入咖啡赛道,已申请注册咖啡商标2

华为任正非曾在多个场合公开谈论关于咖啡的话题,多次号召华为科学家多去外面喝咖啡,坊间也曾被激起华为进入咖啡市场的传言,但是,久而久之因华为也没有最新动作,一度被认为是任正非逞一时口舌之快。其实,并不是,华为已经将咖啡厅搬到了自己家。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近日申请注册了“一标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商标,分类为餐饮住宿,目前状态为等待实质审查。

华为申请咖啡商标:会是下一个小目标?

咖啡市场有多香?看看最近的圈子就知道了。不仅有瑞幸这样的大佬存在,就连邮政、中石油中石化、同仁堂这样的行业新手跨界,就说现在在办公室没有一台咖啡机都会被别人戏称“谈不成生意”。对于外界流传的“进口豆汁”,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高端”的代名词。小情侣出门去哪,奶茶or咖啡,显然咖啡的“涵养”更高。

华为为何会进入这个赛道呢?可能与华为近年来的外部环境有关。首先就是华为的目标用户,本就主打高端和商业的华为,很适合咖啡的定位。还有就是咖啡这一“全球化社交功能”很符合华为的未来,相继成立的“军团”也是基于华为新的“多打粮、求生存”的发展目标,而科技转向咖啡,也或将成为华为的下一个“小目标”。

对于华为来说,其本身的影响力、管理能力和供应链体系,在咖啡市场或许能掀起一股波澜。对此,你怎么看呢?

华为或将介入咖啡赛道,已申请注册咖啡商标3

启信宝数据显示,近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申请注册“一标咖啡吸收宇宙能量”(以下简称一标咖啡)商标,国际分类为餐饮住宿,当前商标状态为等待实质审查。这一消息不禁引起市场猜测,华为也要入局咖啡赛道了?

图片来源:启信宝

如果评选消费端最容易被大佬们pick的赛道,咖啡应该名列前茅,华为申请注册“一标咖啡”商标前,已有众多巨头争相入局。过去一个月里,赛道内更是消息不断——前有瑞幸实现创立以来的首次盈利,后有中国邮政把咖啡开进大学,就连运动品牌李宁也跨界做起了咖啡生意。

纷纷入局的巨头们

2022年的咖啡赛道颇为热闹,新旧势力轮番上场,竞争激烈。前不久,瑞幸发布了2022年一季度业绩,第一季度其总净收入为24.046亿元,公司季度经营利润首次转正,实现整体盈利,这为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咖啡赛道的火热有目共睹,跨界卖咖啡的连锁巨头更是不胜其数。上个月,知名运动品牌李宁(HK02331,股价66.05港元,市值1729亿港元)被曝出正申请注册“宁咖啡NING COFFEE”商标。对此,李宁公司公开回应称,希望通过优化店内服务,提升顾客在购物时的舒适度和体验感。在店内提供咖啡服务,将会是李宁针对零售终端消费体验环节的一次创新尝试。

今年2月,中国邮政宣布全国第一家邮局咖啡店将正式落地厦门,门店售卖产品包括咖啡、茶饮、甜点和邮局周边。之后,其还将咖啡门店开进来了校园。据“邮局咖啡”官方消息,本月旗下首家校园店落地东南大学。在中国邮政宣布入局咖啡赛道后,天津“狗不理包子”也加入混战,成立高乐雅咖啡食品(天津)有限公司。

而比上述二者更早入局的还有“两桶油”——早在2018年,中国石油(SH601857,股价5.64元,市值1.03万亿元)昆仑好客咖啡项目即成立,开始在旗下的昆仑好客便利店铺设现磨咖啡。公开资料显示,其2021年销售额超1亿。2019年,中国石化(SH600028,股价4.51元,市值5460亿元)易捷发布全新品牌“易捷咖啡”,并将首家门店落户苏州。

真香的咖啡市场

那么,巨头们争相入局的咖啡是否“真香”?答案无疑是肯定的。星巴克、瑞幸们的背后是潜在的千亿级现磨咖啡市场。

有国际机构研究表明,人均收入增长会促进咖啡消费,国民收入每上升5%,咖啡日常消费会增加2%~3%,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与消费者咖啡消费习惯的逐渐培养,我国咖啡的潜在市场空间巨大。Frost&Sullivan预计,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到1806亿元。

千亿级的潜在市场空间自然引得新旧势力争相入局。2018开始,咖啡成为资本重点布局的赛道之一。IT桔子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国内咖啡品牌的融资事件数量分别为20起、17起和21起,交易金额分别为15.1亿元、10.2亿元及59.21亿元。

资本助力下,充满互联网色彩的连锁咖啡迅速崛起,新旧势力混战由此开启。

《2021年五大“新餐饮”赛道投融资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资本市场加速了对咖啡市场的投资步伐,前十月国内咖啡行业相关融资披露总额就超50亿元。部分热门品牌甚至在上半年就拿到了2轮或3轮融资,且大额融资频现。

例如,现磨咖啡品牌“Manner”就在2021年接连斩获了三轮大额融资,背后资本为字节跳动、淡马锡投资、美团龙珠等机构;“M Stand”则在同一年落地了A、B两轮融资,投资机构为启承资本、黑蚁资本、高榕资本、CMC等。

传统玩家、新兴势力与巨头们的跨界入局,也让行业品牌集中度进一步降低,新的市场格局正慢慢形成。Frost&Sullivan报告即指出,中国的咖啡厅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由境外品牌主导,但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一些本土品牌积极拥抱互联网,发展新零售模式,成功实现快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