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术不塞有什么规则?

2008奥运会马术比赛规则 参赛权 马术运动是少有的几个男女同场竞技的奥林匹克运动项目之一。共有三轮比赛,每轮中参赛的选手和他的马要表演一系列不同的动作,以检验骑马者对马的控制水平。每轮中参赛选手表演一套动作,而裁判组根据运动员的表现给他打分。在个人比赛中,得分最高的运动员获胜;团体比赛时是根据第一轮比赛结束时每队成绩最高的三名运动员成绩之和即为该队的成绩。 三轮比赛 大奖 第一轮是大奖比赛,同时也是团体的比赛。运动员所作的是规定的一套马术动作,包括象旋转,小步跑等。并采用不同的步伐:走,小步跑和慢跑。 大奖专项 首轮表现最好的前25名队员进入第二轮的比赛—大奖专项,这是第一轮比赛的更短更集中的版本。而这次的前15名进入下一轮第三轮即决赛的比赛。 自由式表演 在决赛的自由式表演比赛阶段,运动员不是作规定的马术动作,而是表演一套他们自己设计的比赛舞蹈动作,和着他们自己选定的舞蹈音乐。这轮比赛可以包含第一轮的动作。 裁判 马术一共有五名裁判,坐在圆形竞技场的四周,评估运动员的表现给打出0(未出场)到10(优秀)不等的分数。有些难度较大的动作的得分是要加倍的。在给总分时裁判同时还会考虑表演的总体美学水平,包括:马的步伐,动作和恭顺程度以及运动员的骑姿等。 骑手 当裁判给骑手打分时,一条很重要的是骑手的每一个动作都做到自然不费力气。骑手的腰部和髋部应该保持平衡,上体自然,放松且直立。双手放低接近,但相互不接触也不触及马。大腿和小腿连贯且向下伸直。拇指向上,而手臂和关节靠近身体。骑手只能用施压和接触的方法控制马,而不许吆喝和喊叫,否则将受到很高的罚分。 对马的要求 在评判马时,马的态度至关重要。马应该表现的高兴和警觉,耳朵向上直立或略向后,头部稳定,尾部轻摆。尾巴来回摇动,头摇晃,耳朵向后附的马则认为是处于紧张和抵抗状态。十分重要的是,马必须愿意听从骑手的指挥。马应该时刻处于马嚼子的控制之下,也就是头部直立,颈部向上弯曲,表明处于马嚼子的控制之中。马怎样完成直线和曲线运动也很重要。而且后腿应该与前腿走相同的路线。身体要直,或弯向它所走的弧线。马所走的圆和步伐之间的转换要圆滑,而且在转换步伐后马应该很快适应新的节奏。在比赛开始前骑手将有几分钟时间来使自己的马适应场地。裁判的哨声响后运动员要从标有A的地方入场进入场地的中心,在X处行礼。马此时应该静止,整个身体直立。 其他规则 只有在第三轮的决赛阶段时间才是个因素,此时每个骑手有六分钟的时间来表演。而5分钟结束时会有警示铃。如果两个队的比分相同,则通过比较两队中第三名运动员的成绩来决出胜负。 圆形的竞技场 竞技场共60米长,20米宽,非常的平整并由沙土铺面。有在圆周周围有12个字母标记的位置用来作不同动作的评判位置。每5或6个比赛队员后,比赛场地会重新平整一下,中心线重新用轮子标记。五个裁判在比赛时会坐在圆周的不同位置打分。

二、中国的马术规则是什么?

中国的马术规则应该是和世界范围内的马术项目规则一样。主要是:

马术比赛规则:

1、三日赛

所谓的三日赛是指在三天之内进行多项的竞赛,队中包括了三名男选手一女选手,选手要和马匹为期三天的进行各项测试:

首日:马术训练。

次天:马匹速度及耐能。

最后一天:障碍赛。

取前三位最佳成绩总和为最终成绩。

2、盛装舞步

盛装舞步又称为马场马术,这是由于盛装舞步的比赛场地是于马场之内。盛装舞步(dressage)一词来自法语,是训练的意思,其目的是要训练马匹的服从度,并听从主人的指挥而做出动作,而且注重马匹的前进气势(impulsion)及收缩(collection)。选手要与马匹共同进行三圈的比赛:

“大奖赛”-分两天举行的,参赛动作是指定的,决定团体奖牌归属。

“特别大奖赛”-个人准决赛,参赛动作是指定的。

“音乐自由演译”-由骑手自行编排舞步及音乐来展现个人技巧,完成后,个人奖牌得主自有分晓。

3、障碍赛

障碍赛是马术赛事中最刺激的一项,选手一定要在法定的时间之内设法驭马沿着赛前订下的路线迂回场地上跨越12至15道的障碍物,例如是水沟、矮墙、多重的棚栏等。满分为0分,如马匹在越过障碍物时碰倒障碍物就会被罚4分而马匹拒跳两次即被取消资格。如二位选手同分,则所用时间较少的优胜。

三、马术三项赛中的场地障碍赛规则有哪些

从马术被列入奥运比赛项目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骑马的行列中来,有时偶尔也看看马术比赛。在马术表演的比赛中,观看最多的也就是马术三项赛,在这里,北京马术俱乐部的小编再介绍一下马术三项赛中场地障碍赛规则。

在马术三项赛中将分为团体赛和个人赛,团体赛每队4名选手组成,将其中前3名队员的成绩相加为团体成绩。个人赛的障碍高度高于团体赛,骑手在规定时间内如果出现罚分相同,将进行复发,复赛将减少障碍数量,增加障碍难度和高度。骑手要运用娴熟的技能,既不碰落障碍,又要行走最佳路线,目的是为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比赛,赢得最后名次。骑手没有按号码顺序跳障碍、落马、超过比赛的限制时间或赛马在一次比赛中两次拒跳,选手即被淘汰。

比赛在长90米、宽60米的场地中进行,场内设置10-12道不同形状的障碍,其中有一道为双重障碍、一道三重障碍。行进路线长度在450-650米之间。障碍前摆放1-12号码牌。骑手按照号码顺序依次跳完全部障碍。障碍高度共分三个难易级别,最低为C级,1.2米高;其次为B级,高度在1.2米-1.4米之间,一般仅设置数道1.4米高的障碍;最高为A级,高1.6米。障碍前放置有从1到12的序数,骑手要按号码顺序依次跳完全部障碍。骑手进入比赛场地后,听到裁判长允许比赛的铃声后方可进行比赛。骑手通过起点的标志杆,比赛即开始,全部跳完12道障碍,通过终点标志杆后,比赛成绩方有效。骑手通过每一道障碍的正确方向是白旗在左侧,红旗在右侧。骑手在比赛中每打落一个横杆,罚4分;马匹在障碍前不跳或者不服从骑手的控制,罚3分;超过规定时间,每秒钟扣罚0.25分。骑手第一次落马——罚8分;骑手没有按号码先后顺序跳跃障碍、第二次落马、马匹出现3次拒跳、比赛用时超过限制时间等等,骑手将被淘汰。

场地障碍赛的成绩评定,以罚分少、时间快为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