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邮轮旅游经济的发展前景
全国重点港口城市整体发展前景
1、上海港口整体发展趋势
上海正从上、中、下游整体推进邮轮产业建设在产业链上游,上海积极推动邮轮设计建造,与中船、芬坎蒂尼、招商局等深化战略合作,推动中船与嘉年华、芬坎蒂尼签订总价近50亿
美元
的“2+4”艘大型邮轮制造合同,国产大型邮轮制造正式启动。在产业链中游,上海推动邮轮总部基地建设,吸引占据全球82%市场份额的前四大邮轮公司--嘉年华集团、皇家加勒比集团、诺唯真集团、地中海邮轮先后在上海开启亚洲首航。在产业链下游,上海不断完善邮轮港购物休闲配套,近两年口岸出境免税店营业额年均1.2亿元。
随着上海市加大对邮轮旅游产业的资金、人力投入,未来上海市发展前景广阔,且将持续是中国邮轮旅游行业的第一大市场。
2、厦门市邮轮旅游行业发展趋势
目前,厦门国际邮轮母港正在升级“2.0版本”。未来几年,厦门将投入上百亿元建设全新的邮轮母港。其中,母港岸线长度超过1400米,可同时停靠3-4艘中大型邮轮,并可满足22万吨的世界大型豪华邮轮的靠泊;规划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实现"船、港、旅"三位一体发展。
伴随着丽星“双子星”号正式开卖,厦门打造出全国首个以“邮轮+”为主导的海铁联运、海空联运发展模式。2018年6月出台《关于促进厦门自贸试验区邮轮船供服务业发展的暂行办法》,进一步强化厦门邮轮产业邮轮物资供应链,吸引国际邮轮来厦常态化,推动国际邮轮在厦门就地采购或者中转直供,助力厦门邮轮产业加速发展。
3、天津市邮轮旅游业总体发展趋势
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国际邮轮母港,拥有丰富的腹地旅游资源和较广的客源市场。2017年12月28日起,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正式对奥地利、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53个国家持有国际旅行证件和144小时内确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国(地区)联程客票的外国人,实施过境免办签证政策。政策的带动下,未来以邮轮为出行方式来到天津旅游的游客量将会大幅提升。
4、深圳市邮轮旅游行业整体发展趋势
深圳具有发展邮轮产业的雄厚基础,发展邮轮经济是深圳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机遇、推进港口转型升级的具体举措,也是落实水路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将对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人员往来、旅游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深圳发展邮轮旅游产业前景良好。
新冠疫情对邮轮旅游行业的影响
2020年春节期间,本是邮轮旅游市场火爆之时,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作猛烈。世界卫生组织将此次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随着“世界梦”号邮轮和“钻石公主”号邮轮分别确诊新冠肺炎病例,疫情对邮轮业的影响已扩展到了全球,预计全球2021年新冠疫情得到控制之后,邮轮旅游行业才有望复苏。
在中国邮轮产业发展转向“提质增效”和邮轮全产业链实质性启动的关键时期,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中国邮轮旅游产业甚至是整个亚太地区的邮轮旅游产业蒙上了厚重的阴影。为控制疫情蔓延,政府宣布延长企业复工时间,邮轮航次何时重启仍是未知,疫情考验着邮轮企业面对突发应急事件的应对能力和政府调控、部署、引导能力。邮轮行业各方应如何度过此次难关,如何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如何重新“扬帆启航”,在行业复苏后快速实现中国邮轮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同频同步,这场全行业的战“疫”同样也是当前阶段中国邮轮旅游产业面临的艰辛历练。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邮轮旅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二、五部门:大力发展邮轮旅游,邮轮旅游可以带动哪些行业的发展?
首先是能够带动邮轮的研发、设计和建造行业的发展。以国际主流大中型邮轮为重点,兼顾极地邮轮等专业化小型邮轮,加大整体设计和总装建造关键技术攻关,提高先进制造和工程管理能力,打造新一代研发制造一体化协同平台。加强巡航系统集成和核心装备研发,突破海上巡航救援关键技术和装备,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北斗导航、卫星通信等技术研究和试验验证。
其次是带动邮轮产业的民族企业行业的发展。中国邮轮旅游业本身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也制约了国内邮轮企业的发展。在大众创新、大众创业的背景下,必须支持民族邮轮旅游的发展,这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方面。国家可以在税收、贷款等方面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扶持邮轮旅游产业链中的中小企业。在邮轮制造和邮轮运营方面,中国也缺乏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大公司。
再者是推进国际邮轮消费品集聚区建设行业的发展。完善邮轮产业政策体系,自上而下突破发展瓶颈。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优化服务流程,重点推进上海邮轮票务试点、上海邮轮港信用体系建设、长江口地区邮轮气象观测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建设智能邮轮天气预报预警系统,促进邮轮旅游服务贸易。创建特色示范区等。
要知道的是邮轮游艇装备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国内大型邮轮建成交付,中型邮轮加快推进。小型邮轮批量建造,游艇产品系列多元化、规模化生产,旅游客船升级换代,特色发展。装备技术水平和供应能力大幅提升,品种、品质和品牌全面提升,能更好地满足国内海洋滨水旅游发展和部分国际市场需求。
三、分析邮轮旅游市场特征及发展趋势。
中国邮轮行业发展放缓
2019年中国邮轮市场处于波动性变化形势,2019年全国沿海邮轮共接待国际邮轮811艘次,邮轮出入境旅客合计4164599人次。其中母港邮轮735艘次,母港旅客3986028人次;访问港邮轮76艘次,访问旅客178571人次。
各大邮轮港中,上海、天津、广州邮轮港旅客接待量仍位于前三,上海、厦门、天津邮轮港邮轮接待量仍位于前三。2018和2019年全国邮轮靠泊艘次数与出入境人次数首次下跌,但可以看到出入境人次降幅远低于靠泊艘次数降幅,这是因各邮轮公司运力优化而来,意味着中国邮轮市场已经告别简单增长而进入理性发展阶段。
而港口游客接待量方面,2019年,我国邮轮出入境旅客合计416.46万人次,同比下降-14.78%。其中母港旅客398.60万人次,同比减少15.44%;访问港旅客17.86万人次,同比增长3.18%。
全国重点港口城市整体发展前景
1、上海港口整体发展趋势
上海正从上、中、下游整体推进邮轮产业建设。在产业链上游,上海积极推动邮轮设计建造,与中船、芬坎蒂尼、招商局等深化战略合作,推动中船与嘉年华、芬坎蒂尼签订总价近50亿
美元
的“2+4”艘大型邮轮制造合同,国产大型邮轮制造正式启动。在产业链中游,上海推动邮轮总部基地建设,吸引占据全球82%市场份额的前四大邮轮公司--嘉年华集团、皇家加勒比集团、诺唯真集团、地中海邮轮先后在上海开启亚洲首航。在产业链下游,上海不断完善邮轮港购物休闲配套,近两年口岸出境免税店营业额年均1.2亿元。
随着上海市加大对邮轮旅游产业的资金、人力投入,未来上海市发展前景广阔,且将持续是中国邮轮旅游行业的第一大市场。
2、厦门市邮轮旅游行业发展趋势
目前,厦门国际邮轮母港正在升级“2.0版本”。未来几年,厦门将投入上百亿元建设全新的邮轮母港。其中,母港岸线长度超过1400米,可同时停靠3-4艘中大型邮轮,并可满足22万吨的世界大型豪华邮轮的靠泊;规划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实现"船、港、旅"三位一体发展。
伴随着丽星“双子星”号正式开卖,厦门打造出全国首个以“邮轮+”为主导的海铁联运、海空联运发展模式。2018年6月出台《关于促进厦门自贸试验区邮轮船供服务业发展的暂行办法》,进一步强化厦门邮轮产业邮轮物资供应链,吸引国际邮轮来厦常态化,推动国际邮轮在厦门就地采购或者中转直供,助力厦门邮轮产业加速发展。
3、天津市邮轮旅游业总体发展趋势
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国际邮轮母港,拥有丰富的腹地旅游资源和较广的客源市场。2017年12月28日起,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正式对奥地利、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53个国家持有国际旅行证件和144小时内确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国(地区)联程客票的外国人,实施过境免办签证政策。政策的带动下,未来以邮轮为出行方式来到天津旅游的游客量将会大幅提升。
4、深圳市邮轮旅游行业整体发展趋势
深圳具有发展邮轮产业的雄厚基础,发展邮轮经济是深圳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机遇、推进港口转型升级的具体举措,也是落实水路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将对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人员往来、旅游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深圳发展邮轮旅游产业前景良好。
新冠疫情对邮轮旅游行业的影响
2020年春节期间,本是邮轮旅游市场火爆之时,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作猛烈。世界卫生组织将此次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随着“世界梦”号邮轮和“钻石公主”号邮轮分别确诊新冠肺炎病例,疫情对邮轮业的影响已扩展到了全球,预计全球2021年新冠疫情得到控制之后,邮轮旅游行业才有望复苏。
在中国邮轮产业发展转向“提质增效”和邮轮全产业链实质性启动的关键时期,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中国邮轮旅游产业甚至是整个亚太地区的邮轮旅游产业蒙上了厚重的阴影。为控制疫情蔓延,政府宣布延长企业复工时间,邮轮航次何时重启仍是未知,疫情考验着邮轮企业面对突发应急事件的应对能力和政府调控、部署、引导能力。邮轮行业各方应如何渡过此次难关,如何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如何重新“扬帆启航”,在行业复苏后快速实现中国邮轮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同频同步,这场全行业的战“疫”同样也是当前阶段中国邮轮旅游产业面临的艰辛历练。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邮轮旅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四、专科的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目前的就业前景及薪资待遇怎样?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休闲时间的增多,涉外旅游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人们的重要生活方式。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全球旅游人数将达15亿人,亚太地区过境游客每年将增长2200万人次,最终达到5亿人。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发展最快、创汇最多、就业面最广、开放度最高的“朝阳产业”,已超过了石油、汽车和机电产品等传统出口产品而成为世界各国最大的“出口产业”。其中国际邮轮乘务旅游事业有了空前发展,邮轮经济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国际邮轮乘务管理就业领域为邮轮服务与管理、奢侈品营销等,邮轮乘务与管理方向主要是培养国际豪华邮轮邮轮上的服务及管理人才,高端奢侈品主要为境外免税店及邮轮上的免税店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旅游管理(邮轮旅游)就业领域主要为出境游领队,尤其是港澳台、新马泰、日韩及欧美国家和地区的专职领队;还有涉外五星级以上酒店和涉外高级度假村从事管理工作。
五、2022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是干什么的 就业前景如何
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培养具备良好人格与职业道德素养,毕业后可以在国内外大型邮轮企业担任管理、服务等不同岗位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各大邮轮公司、星级酒店工作,或胜任高铁以及空乘等岗位。
2022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休闲时间的增多,涉外旅游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人们的重要生活方式。其中国际邮轮乘务旅游事业有了空前发展,邮轮经济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国际邮轮乘务管理就业领域为邮轮服务与管理、奢侈品营销等,邮轮乘务与管理方向主要是培养国际豪华邮轮邮轮上的服务及管理人才,高端奢侈品主要为境外免税店及邮轮上的免税店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旅游管理(邮轮旅游)就业领域主要为出境游领队,尤其是港澳台、新马泰、日韩及欧美国家和地区的专职领队;还有涉外五星级以上酒店和涉外高级度假村从事管理工作。
2022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 涉外旅游实务与管理、旅游学概论、航海地理、航海心理学、邮轮概论、邮轮服务与管理、邮轮职业礼仪、邮轮职业沟通、邮轮英语、海上酒店基础知识、邮轮基础知识、海上基本安全知识、综合英语、英语阅读、旅游英语、英语口语,外事接待口译、日语、韩语、意大利语、粤语等
六、旅游管理(邮轮游艇管理)专业怎么样
国家教育部学科分类二级学科旅游管理下有三个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最新)、酒店管理(次新)、旅游管理(最传统)。
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这个专业,以前是在公共管理学科目录下的,因为大部分的节庆、活动、展览都是政府主导的,后来发现,来的人多了,对当地旅游业带动很大,就划到旅游管理学科下,这个是新近几年才有的专业,是现代文创产业、信息产业,就业前途好很多,一年办一个活动、展览、节庆,全年收入都搞定了,好的节庆活动,办一次,可以吃几年。缺点是,行业内收入高的公司都在大一点的城市,至少地区以上的城市,小县城里,收入在中上左右。最大的优点是,专业工作的品位比较高,据说是最有机会见到国家元首,重点影视名星的专业。
酒店管理专业:一看名称,就是去当服务员为主的,当然也可以去商场当售货员。英语好的,可以去迪拜七星级酒店当服务员,工资每月好几万,不过机会很少,最终的工作,还是服务员的称呼。哈哈。不过嘛,如果是女生,有点姿色,在当服务员的时候,遇到某土豪,被他看中,可能会被包养,如果能转正,那就是不得了。
旅游管理专业:学习内容是以旅游过程的管理,一般学校也开会开设一些酒店管理的课程,少数好一点的学校会开设会展类的课程。理论上可以去景区工作,但基本不可能,这种单位是坐地收钱的,效益都很不错,人员也不用太多,所以最后要专业对口的工作就剩下导游,当导游,主要是通过吃回扣,拿提成为主,把一群游客带到珠宝店,一次提成好几万,尤其是出境旅游的导游,中国土豪多,买、买、买!开心哈,数钱数到手抽筋。或者是毕业后去酒店、餐馆当服务员(优秀的可以慢慢升到主管)。工作内容与酒店管理专业一样了。
还有一个类似酒店管理的专业,就是乘务专业,分机车乘务、航空乘务两个方向。也就是火车地铁服务员,客机服务员,这两个比较低级的,属于艺术类招生。
以上专业,相对而言,旅游管理专业最传统,就业形势不算太好,主要是层次太低,酒店专业,这几年公款吃喝被限制了,生意不如前。会展专业是新兴专业,相对较好,北上广的会展项目经理人才严重不足。
乘务专业,高铁地铁的收入不高,航空的收入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