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昆明市区哪个地方最好玩?好吃的也多的地方?
好玩的:很多!!!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
交通指南:乘坐47、68、69、71、72等路公交车,到终点站下。
昆明世博园位于昆明市东北郊的金殿风景名胜区旁,距离市区6公里,汇集世界各地园艺成果。分国内展区(34个展园)、国外展区(33个展园)。五大场馆——中国馆、国际馆、科技馆、大温室、人与自然馆。专题园——蔬菜瓜果园、竹园、盆景园、茶园、药草园、树木园。另有企业展区及诸多景观。 世博园同周围的自然环境之山、水、林有机地融为一体,源于自然又回归于自然。园内集中展示了中国各省区市和国际著名的园林园艺精品,各类园林园艺布局紧扣“人与自然”的主题,依山就势,移步设景,亭、台楼、榭相映成趣,岸、堤、岛、桥聚散有致、园内共栽种植物2511种300多万株(丛),其中有国家一类保护植物33种,二类保护植物79种,珍稀观赏植物81种。植被覆盖率达76.7%,其中有120公顷灌木丛茂密的缓坡,水面占10%~15%。
昆明圆通山动物园
交通指南:乘坐4、59、74、83、101等路公交车,到圆通山站下。
圆通山动物园位于昆明市东北的螺峰山,山势险峻,危石耸立,浓荫翠绿,故有“螺峰叠翠”的美称,为昆明八景之一。 山上建有昆明圆通山动物园,饲养有猴、叶猴、熊猫、犀鸟、狮、象、金钱豹、斑马、云南虎、野牛、野象、孔雀、丹顶鹤、蚧等珍禽异兽500多种,孔雀园格外引入注目。为云南"动物工国"的缩影。还有水族宫,陈列各种鱼类,供人们观赏。
圆通寺 交通指南:乘坐4、59、74、83、101等路公交车,到圆通山站下。
圆通寺位于昆明市区内的圆通街,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已有1200多年的建寺历史。同时它也是昆明市内最大的寺院。它始建于唐朝南诏时代,初名补陀罗寺。元朝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建圆通寺,元朝皇帝“赐玺书嘉”。扩建工程历时18年,直到元延佑六年(公元1319年)才告完成。明朝时,圆通寺得到扩建,山顶又新建接引殿。清朝时也得到多次重修。增建寺前的八角亭和四周水榭回廊,开辟了圆通胜境、胜境坊、前门以及采芝径,形成园林、景色和宗教寺庙融为一体的佛教圣地 翠湖公园 门票:不需要门票 交通指南:乘1路公共汽车在云南大学 站下车,也可乘5路、69路、23路、4路公共汽车在小西门站下车步行而至。
翠湖公园碧波掩绿,有“城中之玉”之誉。里面台亭雕梁画栋,琉璃飞檐,玲拢美观。两道长堤,分湖为四。堤畔遍植垂柳,湖内多植荷花,垂柳荷花相映,给人以清新秀丽,恬静幽雅之感,所以人们给它“翠湖”的雅称,一年四季各类花展、灯会、鱼展、书画展等在这里举行。还有更引人入胜的是每年(连续10年)入冬以后,成千上万只从遥远的西伯利亚来这里过冬的红嘴鸥,在翠湖水面上嘻闹戏水,争抢食饵,白天引来成千上万的春城市民和海内外游客,给“春城”平添了不少诱人的姿色,成为云南和昆明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
大观公园
交通指南:乘坐4、22、52、54、100等路公交车,到大观楼站下。 大观公园位于昆明市城西,有近华浦和大观楼、楼外楼、花圃和柏园等游览区。园内花木繁茂,假山、亭阁、小桥、流水,景色极为优美。大观公园有大观楼长联闻名于世。大观楼最初建成于1828年,登楼四顾,景致十分辽阔壮观,便取名为“大观楼”。
金马碧鸡坊 交通指南:乘3、4、62、73、90、98等路公交车到金马坊站下。
昆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远在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随着历史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昆明留下许多文物古迹和人文景观,其中,金马碧鸡坊就是著名一景。该坊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金马壁鸡坊历史悠久,民族特色突出,被誉为昆明的象征。 金马碧鸡坊的独特之处,在于某个特定的时候,会出现“金碧交辉”的奇景。就是有那么一天,太阳将落未落,金色的余辉从西边照射碧鸡坊,它的倒影投到东面街上;同时,月亮则刚从东方升起,银色的光芒照射金马坊,将它的倒影投到西边街面上;两个牌坊的影子,渐移渐近,最后互相交接。这就是“金碧交辉”。相传,清道光年间有一年,中秋之日恰逢秋分。晴空一碧,万里无云。傍晚,许多群众在三市街口等待,到时,果真两坊影子见于街面,不一会靠拢相交,至此,日落月升,交辉奇景逐步消失。
云南民族村
交通指南:市区内可乘坐24、33、73、87、94路公共汽车直达 。
云南民族村,位于去云南省昆明市南郊的滇池之滨,距市中心8公里,占地面积1250亩,是反映和展示云南26个民族社会文化风情的一个窗口。
云南民族村景区内建有造型各异的民族建筑,有五彩缤纷的衣着服饰,有妙趣横生的婚俗礼仪、有多姿彩的民族节庆,有优美恢谐的音乐舞蹈,在云南民族村里,吉祥的傣寨白塔、壮观的白族大理三塔、高耸的彝家图腾柱、渊源流长的纳西东巴文化、佤族的木鼓、布朗族的婚俗。基诺族的太阳鼓、拉祜族的笙舞。奇特的摩梭人母系社会形态、惊险的僳僳族上刀杆活动以及风趣的亚洲群象表演和精美独特的民族风味美食会使游人流连忘返。
西山森林公园 交通指南:梁家河6路车场乘坐6路公共汽车或从菊花村5路车场乘坐51路直达。或者到云南饭店,乘专线旅游车和中巴车均可。 西山距市区26公里, 西山公园位于滇池西岸,是一个丛林密蓄的森林公园。西山峰峦起伏,古树参天,苍翠挺拔,雄伟壮观;由碧鸡山、华亭山、太华山、太平山、罗汉山、挂榜山等山峰组成,山脉连绵40多公里,最高海拔2500米左右。远眺西山群峰,既像一尊庞大的睡佛,又似一个美丽曲腿仰卧在滇池畔,象青丝垂海的睡美人。因此西山称为“卧佛山”,又称为“睡美人山”。西山风光之秀丽为昆明诸山之首,早已扬名天下,滇池岸边,至今还流传着关于“卧佛山”的许多动人的传说。亿万年前,昆明原是一片波涛汹涌的大海,其后由于地壳上升,内部的岩石受到挤压、扭曲、有的隆起,有的下陷,有的平缓,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观。西山东面千仞峭壁,便是一条长约数公里的大断层。整座山经过漫长时间风化侵蚀,逐步形成了宛如“睡美人”的风姿。
金殿森林公园 交通指南:乘坐出租车需20元,半小时到达。乘坐10、70、76路公交车金殿站下。或者由世博园可乘索道到达。
金殿风景区位于昆明市东郊的鸣凤山麓,距市区8公里。金殿风景区经这里的一座全国最大、最高 ,保存最完好的铜筑金殿而命名。
这座名声显赫的金殿属于太和宫的一部分,总重量达250吨,为高6.7米的重檐飞阁仿木结构方形建筑,凶手梁柱斗拱、瓦楞顶檐、神像罗幔、桌案瓶器、匾楹旌旗等都是用铜铸成,它是由清初吴三桂所建,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景区内保存着完备的道教古建筑群4宫10殿,毕竟这里还是滇中最著名的道教胜地。金殿风景区内存有许多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物,如钏楼里悬有一口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所铸的铜钏,重14吨,在全国名列第三。在太和宫里还常设有表铜器文物展。金殿还是昆明人传统的赏花之地之一,慕名而来的本地和外地游客络绎不绝。
好吃的:昆明小吃大全,走到哪里就吃到哪里:
一、米线篇: (1)、豆花米线云南的米线分干浆(细)和酸浆(粗,滑),干浆米线一般做成:过桥米线,而酸浆米线做豆花和凉拌才好。一般人民币二块。 地点:西南大厦旁边的小吃一条街和专卖精品的钱局街上都可吃到正宗的。 (2)、凉拌米线地点:昆明市人才交流中心旁、(凉鸡米线)大理古城内农贸市场旁(我找得到,但记不得叫什么街了,问当地人都知道) (3)、过桥米线 地点:“江氏兄弟”桥香园(小西门)、新世界(圆通路上) (4)、小锅米线 地点:昆一中正门对街那家、还有就是丹霞路上滇菜馆“醉陶居”也有。 (5)、外来的贵州:如“花溪王记”的牛肉米线,
二、其它: (1)、豆面汤圆地点:昆明的西南大厦旁边有一条文化巷里可吃到味道不错的豆面汤圆,还有便是花鸟市场有多家都在买。小碗有五个(二块钱)大碗有七个(三块钱)(2)、臭豆腐和炸洋芋。 地点:西南大厦旁边的小吃一条街就有一家何大妈豆腐店,很好吃。 (3)、小锅卤饵丝 地点:新建设旁的一家小吃店(是原来五一电影院的那家小吃店)味道很地道, (4)、皇帝食品大救驾 地点:光华街腾冲饵丝店 (5)、泡水果——泡梨、泡梅子、傣味菠萝、梅、泡辣酸木瓜。吃起来极为美味香甜。 (6)其它更多:汽锅鸡、调糕藕粉、罐罐米线、罐罐脑花、烤乳扇、米凉虾、豌豆粉、藕粉、烧饵快,石屏豆腐、罐罐粉条、罐罐血旺、春卷、烧饵块、炒面、豌豆粉、烧豆腐、荞糕、洋芋粑粑、包谷粑粑、抓抓粉、木瓜水、糯米团、宜良烤鸭、晋宁卤鸭、糍粑、甜白酒、酱螺蛳
昆明滇菜: 醉陶居(丹霞路) 端士楼(滇池路) 老房子(快到世博园) 老昆明(好多家,环城东路老酒厂吧那里,老云工斜对面) 老街坊(东寺街) 任午会馆(白龙路) 金兰园(景星街) 金碧春(东寺街)洪园(黄土坡虹山) 故园(艺术学院对面院子里) 滇禧园(兴苑路上) 海棠春(兴苑路上) 一品滇(兴苑路上)
滇菜第一村(大观人家):大观楼附近西门 富天阁(兴苑路旁得高管支队旁边)
翠湖边上:就在翠湖边(讲武堂这边),翠湖的一壶春旁也还有一家,去吃过但也记不得名字了,性价比不是很好,环境还行。 药膳馆:家乐福世纪广场的5楼还是6楼上,顶楼有个小花园,环境不错。(人均最低消费200元) 太阳饭店:胜利花鸟市场旁 以上价格都对于一般老百姓老说都不是很便宜,但都可以吃到比较正宗的滇味。
昆明药膳: (1)、三七:三七汽锅鸡。生三七能够通经络,去死肌,除血脂,有益健康。熟三七能够恢复伤口,专治跌打劳伤。是上好的草药膳食补品。 (2)、草乌与火腿肉通过七八个小时的煮炖 (3)、附片:附子猪脚杆,又么煮成附子鸡,附子羊肉,附子牛肉天麻 昆明火锅基本上没有昆明本地正宗的火锅“老阁子”“鼎峰”“花积厨”这些都是茶园火锅,“狮子楼”“小天鹅”是人家四川口味的了,要便宜么就“胖子”“老幺”了。除此以外么还可以吃点什么“沙坪坝”,“老灶”“民族风情园”
地点: 老阁子 (兴发村) 鼎峰 (曙光小区) 花积厨 (人民东路) 狮子楼 (东站泰丽酒店 )小天鹅 (关上,金康园附近,梁原小区) 胖子(祥云小吃城) 老幺(同上 )沙坪坝 (青年路)
昆明傣菜: 老知青(翠湖边上) 尚义街上也有一家,吃过但记不得名字了。 昆明吃菌子: 云南的野生菌:鸡枞:、干巴菌……
地点:西市区兴苑路上有两家,吃过后记不得名字了,很容易找到的,就在路边。其中一家和关上那家是一家人开的。 昆明吃鱼: 鲜鱼饭店,原来在昆明市郊的较出名的“普坪村沾水罗非鱼”,现在搬到西市区的兴苑路上了,西山区农业局的斜对面; 闻氏酸菜鱼与鸡:总店在离昆明较远的嵩明县,现在昆明有分店:白马小区的白马小学旁边,以及西市区的兴苑路上; 胡辣鱼:胡辣鱼的店昆明较多,但我觉得在西市区的西山区政府大楼的斜对面的那家相当不错,一般要早去,否则的话就没坐位; 酸汤鱼:西市区的马街北路上的那家最正宗,在马街北路的西山客运站对面,在这里不久还可以坐车去云南的丽江、大理……冷锅鱼:北市区的“三只耳”,味道一般; 海稍鱼:交菱路上,云南省农业学校的门口那家不错,还有最好吃的一家是在马街的电缆场的医院食堂旁边,很不错的啊!!!是正宗的海稍鱼,但很难找啊!澄江铜锅鱼:鱼从澄江抚仙湖运来,有较好吃的青鱼、鲶鱼,还有洋芋(土豆)焖饭…… 三文鱼(红鳟鱼):团结农家李绍先家(49元一公斤),还有就是寻甸清水海,生吃。 江鱼:金江渔港和北辰小区的川老汉火锅店 昆明花菜: 新鲜黄花菜汤、炒石榴花、金钱花炒鸡蛋、炒核桃花、芭蕉花汤…… 昆明特色酒楼有:昆明春天(创新滇莱)、乙古香(时尚餐厅)、茶花园酒楼(创新滇粤菜),滇禧园(创新滇莱),阳光会所(商务会所)、18区(另类餐厅)、莱茵堡(商务会所)、今天晚上(主题餐厅)、大蓉和(情调餐厅),新世界美食城(小吃餐厅)、世搏吉鑫园(文化餐厅),老上海人家(别墅餐厅)、壬午会馆(别墅餐厅)、福照楼云南汽锅鸡饭店(新传统滇菜餐厅)。
昆明烧烤夜市: 这烧烤摊子实在太多,也就说是名气大味道好的了!从最东边说起,当然是“牛街庄”不过应该算是种回忆了,想起烤的嫩牛肉和大薄片就流口水啊!现在的牛街庄烧烤已经大不如从前了!再来就是“新迎夜市”,有烧烤吃还有大杯冰柠檬水,那个爽。穿金路官房广场旁边,这里小坝还有大妈烧烤,这里当是烤猪手和包浆豆腐最有名了。 北边再进城就是“豆腐厂”,那里的煮小瓜不错。 西边的个旧鸡脚王不错的,他的烤鸡脚味道没的说,再者是罗非鱼,味道刚刚好,而其余的是浪得虚名,总店在西坝路口还有家分店在云艺。还有就是西站客运站附近的铁路旁边的建水烧烤,去了必点小肉串。西边还有丰菱小区赵家堆和鱼翅路,再往西到红联烧烤了,再往外走就吃不成了!说到夜市烧烤不能不说说南市区的双龙桥狗肉店,十多家连成一片已有些年月,午夜时分那个热闹自不必说了,最好吃的在梁源小区内的区内的曲靖来的那家,我经常去,味道特好。再就是老海埂路黄瓜营,那是昆明最老的狗肉摊了,狗肉米线,烤狗排,老远就让你闻的流口水。还有一品德铁板烧也不错!(位置在昆明市政府对面,香格里拉走廊里)推荐菜:一品板筋 昆明吃喝较集中得地方: 北边:北大门美食街 西边:兴苑路(西山区政府大楼旁) 滇池路、关上中路、官南大道、世博大道
夜市小吃比较集中得地方: 景星街花鸟市场附近、滇池电影院、祥云美食城(柏联广场后面、金马碧鸡坊斜对面)、红联烧烤(春苑小区对面)、人民路上的“西南夜市烧烤城”、 “幸福鱼”云南风味自助风味小吃(大观商业城内),“清明上河食廊”的自助式风味小吃,尚义街,官渡古镇(离昆明城区5公里)。
二、昆明周边有什么好玩的
石林、滇池、翠湖、金殿、金马碧鸡坊、卧云山、棋盘山、原始大峡谷、玉龙湾、青龙峡、凤山森林浴场。
一、简介
1.昆明,享“春城”之美誉,云南省会,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2.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亚洲5小时航空圈的中心,国家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之一。昆明市为山原地貌。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多溶洞和溶岩地貌,溶岩盆地有石林坝子。属北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5℃,年均降雨量1450毫米,无霜期278天,气候宜人。
3.昆明市是灵秀而迷人的,它三面环山,南濒滇池,湖光山色,天然成趣。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高原湖泊,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泊,沿湖两岸风光绮丽。由于地处低纬高原而形成“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别是有高原湖泊滇池在调节着温湿度,使这里空气清新、天高云淡、阳光明媚、鲜花常开。
4.昆明市开放而时尚,浓缩了云南的区位优势,从两千多年前的“南方丝绸之路”到开放的昆明一直是东亚大陆与中南半岛、南亚次大陆各国进行经济贸易往来及政治联系的陆路枢纽。“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使昆明成为中国主要的会展城市之一。2017世界春城60佳排行榜排名第三。
二、旅游攻略
1.景点概况
(1)昆明是云南省的省会,位于中国的西南部,这里四季温暖如春,所以也被美誉为“春城”,它也曾经是滇池流域“青铜文化”的中心。
(2)与任何一座大型城市一样,除了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林立的高楼外,这里却比其他城市多了一份闲适,有着四季都开不败的鲜花,仿若一个大型的城市花园一般。城市里蕴藏着多个景色秀丽的风景区,把城市和自然结合的异常巧妙。当然,昆明的美食也是吸引游客前来的重要理由,让游客惊讶米线竟然也是人间美味。
(3)除了美丽的风景外,这里的风土人情是云南红土地上绚丽的瑰宝。聚集了多个少数民族的居民的优势,让昆明的民俗文化更加多元化,让游客能感受到淳朴的民族文化。
2.最佳旅行时间
(1)3-5月;12月-2月昆明四季差异并不明显,全年平均气温在20度左右,都比较适合旅游,游客可以根据兴趣点来选择游玩时间。
(2)3-5月:气候温和,基本没有风沙,初春3月还可看到雪山和鲜花,桃红柳绿,圆通山落樱缤纷。这段时间昆明的水果、鲜花、少数民族节日都很多,此时的昆明景色最美。
(3)6-11月:气候凉爽,一般昆明夏季气温不超过30度,会经常下雨,会稍微有点影响旅游行程,但这段时间也是游览昆明的好时节。
(4)12-2月,冬季开始,温差比较大。群群躲避北方寒风的红嘴鸥,万里迢迢地从遥远的西伯利亚贝加尔湖飞来,落栖在昆明城中的盘龙江、翠湖、滇池等水域,人们纷纷前来观看这些小精灵,整个城市一派祥和的景象。这段时间酒店费用也会上涨得比较厉害。
3.建议游玩天数
2-3天。昆明的景点较多,但雷同性也较多,一般在昆明游览经典必去景点大概2天的时间就足够了,很多人都把昆明当作去云南其他城市的中转站,但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建议停留2-3天来领略它的独特风光,购物的话这里也是云南首选,基本汇聚了省内其他城市的特产。
4.消费水平
昆明的消费水平相对其他国内省会城市来说不高,住宿、交通、餐饮费用不是很高,但是淡旺季的价格浮动很大。景点门票算是昆明的消费大头了,景点费用较高。
5.餐饮:昆明用餐价格合理,一般一碗米线在10元之内;路边餐厅用餐人均消费约20-30元,高档一点的餐厅人均消费60-80元,能够吃得很不错。
6.住宿:昆明青旅较多,约50元/晚;一般快捷型酒店价格约150元-200元/晚,住宿环境不错;四星酒店约300元,高档五星酒店约600-800元。
7.交通:昆明出租车起价8元,3公里后1.8元每公里,公交车基本上1元,昆明公交车线路很多,基本可以到达想去的景点。
8.景点:景点门票价格相对其他消费来说较高,石林景区的门票175元/人,云南民族村价格90元/人。
三、昆明市淘宝女人街有没有大头贴?
昆明淘宝女人街是有大头贴的,一般来说在南屏街下面的那一个女人街会比较少但是在小花园下面那一片有很多而且价格都是比较便宜的。
四、江湖忆旧 | 那些年我们吃过的食堂
经常会做一个梦,梦见抬着口缸去食堂打饭,依稀仿佛是很大的空间,有长长的队伍排着,各种香气扑鼻的食物盛满了大盆,总是在掏菜票 ……
食堂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是一个暴露年龄的时代烙印,也是须臾不会忘的记忆,从我们蹒跚学步到上学伊始,食堂就没有离开过我们。
那个时候,人人都需要有一个单位,而单位应该都有食堂,在那个时刻需要努力工作还要随时进行政治学习的年代,个人的闲暇时光不会是那么轻松,哪里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花在吃饭这事上,所以食堂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我们很小就知道一种叫做饭票的东西,虽然这个词现在已经引申为一个有钱的老公或者老婆的意思。
印象中父母的工作日是很少有在自己家煮早点的,父母所在的单位是学校,又是所带班级的班主任,早上总是匆匆招呼我们一声起床,径自就去操场监督学生出早操或者去教室看学生早读。我和弟弟自己起床穿衣、洗漱完毕,自己拿个口缸或者大碗就去食堂打早点,是的,你没看错,去食堂购买的东西一律用“打”这个词,打饭打菜或者打汤……大概因为厨子单手使菜勺舀菜和你交换菜票,这个动作像极了你来我往的拳脚动作,所以“打”这个词形象地融入了我们的一日三餐,甚至,连开水都是要打的!
食堂的早点一般都是面条或者米线,总有一个巨大的铝盆,盛满了从锅里捞出来的面条,连汤带水的一大盆,面条煮的大半熟,泡在汤水里最后都泡软了。人们排队鱼贯而来,递菜票饭票给大师傅,一般说剩二两或者三两,大师傅熟刷地用大筷子挑起适量的面条,一伸一拉就装在递过来的口缸或者饭盒里,你再往前移一步,第二个师傅就舀一勺汤,汤色一般呈酱油色,略有漂汤油,同时顺手用一把更小的圆勺舀一勺帽子(浇头),这种所谓的炸酱帽子一般都是深褐色的酱肉,但是肥肉居多,一到汤里就全部漂白飘起来,我这个从小就不吃肥肉的人可以倔强地把每一粒眼睛能看见的肥肉粒都挑走,最后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粒豆腐渣和瘦肉丁在碗里。
我记忆中的初中阶段,在那个偏远的滇东北小镇,大部分时候早点都是吃面条,吃米线的时候很不多,到吃米线那天就像过节一样,一般头天下午的晚餐时间就会问问大厨明天的早点,然后第二天就起得特别早,一伙和我差不多大小的半大娃娃揉着眼睛去食堂排队,免不了互相推推搡搡打闹一会,大厨嫌烦就用铁勺在盆边敲敲打打震慑一下。
午餐大部分时间都是吃食堂,毕竟父母是双职工,等下班回家来现煮饭肯定是来不及,食堂成了当仁不让的选择。我放学就回家,会比父母稍微早到一点,于是拿上个三层的鼓子或者两个大碗去食堂打菜回家,一家四口人的米饭往往也就是打一斤半左右,然后是一荤两素的简单搭配,父母回来后烧个汤或弄点咸菜就可以吃饭了。印象中在食堂吃的最多的是青椒炒肉和回锅肉之类,偶尔也会有红烧肉,毕竟那个时候已经是83、4年,经济条件大有改善啦。素菜往往都是炒白菜或者炒洋芋丝之类,我最恨的就是清炒茨菇或者清汤茨菇,那种面吐吐的口感我实在难以下咽,哪怕到今天我都不喜欢吃。
晚餐一般都在家里做,不吃食堂,不过也有例外。学校有时候包场电影,那就等不得慢条斯理地煮饭炒菜了,全家都在食堂吃饭,吃完喝点米汤,抹抹嘴就可以去看电影了。
逢年过节或者开学代会、三干会啥的,食堂一般会整点硬菜伙食犒劳大家。说起来食堂大厨的厨艺其实根本不如广东那种村宴流水席的大厨,所谓的大菜硬菜也不过是用大蒸屉蒸出些粉蒸肉或者千张肉之类的肉食,或者就是清汤羊肉、红烧牛肉、油炸肉圆子之类的。年代久远实在回忆不起来了,但类似于现在的黄焖鸡或者酸菜鱼之类的菜式就根本没有见过。
某一年食堂里新添了一个新玩意——远红外烤炉,这样就可以烤制一些点心,各家职工家还可以自己带着面粉请食堂加工,只用出一点加工费就可以了。我们家里就趁机烤了很多面包,有多少我记不太清楚了,只记得有一段时间的早点天天都是两个干面包,滇东北的冬天天寒地冻,面包轻易不会腐坏,而且冻得僵硬,早上去上学就揣着两个面包边走边啃,那面包确实很坚硬,完全像多年的冻土一样,以至于后来看保尔柯察金冬天修铁路的那一段说他们吃的面包坚硬的象岩石,我深以为然,感同身受。
从小在学校食堂吃饭,教职工的窗口是另外开设的,感觉食堂的规模也不算太大,三两个窗口,一顿有五六个菜就算是花样比较多了。及至长大后考上大学,见识了大学的食堂,才觉得天壤之别,毕竟大学的食堂是有国家补贴的,别的不说,规模就比中学的大多了。吃饭时分熙熙攘攘的人群挤在十几个窗口或者档口,每顿饭三五十个菜品看的人眼花缭乱,只恨手中饭菜票太少。一个净荤的小炒不过5-8毛,贵的时候也不过1元左右,素菜也就是2-3毛,一顿饭不过2元左右就吃的很不错了,同学间互相打趣都是说“哦哟,又整小炒啦”,同窗之间偶尔相互打赌,赌注常常也是一个小炒,其 社会 地位就像今天美国监狱里面的老干妈辣酱一般。
随着学生生涯的结束,食堂似乎也从我们的生活中剥离出来了,一来是离开了那种固定的生活状态,二来是街上的大小餐厅已经多起来了,从盒饭档到大排档再到奥灶馆、酒楼餐厅,慢慢地,我们都忘记了还有食堂这种玩法,偶尔去体制单位办事,对方说在我们食堂吃吧,往往都委婉推辞:还有事还有事,其实潜台词就是食堂么就算了。
嘟小妹上学后,每周有一天要做值日,等扫地完了出门刚好是晚高峰,路上就特别堵车,回到家里吃完饭就太晚了,写作业的时间也就越往后拖。后来我发现离他们学校不远的滇池学院食堂还不错,于是托朋友办了一块食堂的饭卡,等她下课值日完了我们就去滇池学院食堂吃饭,这样错开路上的晚高峰,等吃了饭悠悠回家路上也不堵了。
嘟小妹第一次去大学食堂见识了几十个窗口上百个菜品,禁不住一阵欢呼,眼花缭乱都不知道吃啥好了,现在的食堂,菜品的丰富程度是我们三十年前上学时候所不敢想像的,每顿饭我们都是四五个品种的菜一字排开,嘟小妹还要弄块炸鸡排啥的,吃得不亦乐乎。学生们吃食堂也进化了,很少有人自己带餐具,都是直接打在纸饭盒里,或者用食堂提供的餐盘,连汤都是封装在奶茶杯里,刷卡带走即可。至于菜式的品种,不得不说太令人意外了,一般的小馆子估计都比不赢,煎炒烹炸自然不必说,各种网传的暗黑料理也常常见,面点花色繁多、煮品同时供应,居然还有烧饵块、炸油条、炸洋芋等小吃类,然后还有小火锅、涮菜、酸菜鱼之类的网红 美食 ,不夸张地说,一两个星期不停歇地换着吃都不会重复。
最近两年,感觉食堂又开始盛行了,正规体制单位基本都有食堂,完全就是福利,我曾经在某国企的食堂吃过,刷内部的一卡通只要三元钱,荤素由己挑选,吃完还有盒装饮料和一个水果,要按街边的标准,没有二十元是根本吃不下来的,这种食堂完全就是来拉仇恨的。
本地比较有名的是南屏街这里的大头食堂,分时段优惠引导人们错峰午餐,据说每天都有四五百人次在这里吃饭,一个青花瓷大碗,最贵15元吃的饱饱的。南亚第一城楼下的熊记粉蒸肉实际就是有主打菜式的公共食堂,粉蒸肉做的地道,每餐二十多个新鲜菜式都是小锅现炒的,热乎味道好,一到饭点时间人就川流不息,偶尔去吃一趟,感觉还挺不错的,关键是省事,特别是家里只有一两个人懒得开伙,来这种便民食堂是确实快捷方便。
这两年常跟医院打交道,也在医院食堂吃过,很多医院的食堂其实都是 社会 化的营养配餐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做的餐食不敢说太好,但胜在方便快捷,到饭点还给你送到病房来,省了不少事。家里有老人住院,偶尔还是在食堂打了吃,省的跑来跑去,回家做饭还要送来。
现在的食堂味道越来越趋于标准化,实际上是应付现代 社会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实际上是生活方式的一种补充,和当年那些纯粹为了解决温饱的生活必须是完全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