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10种特色美食,您吃过几种?听名字都馋人
邢台,又名“牛城”,区号0319,邮编05400,车牌冀E,地处石家庄以南,古城邯郸以北,是一座名副其实的 历史 古城
邢台城市规模不大,但丝毫不影响这里的老百姓喜欢她,爱戴她。邢台人喜欢 美食 ,当地的 美食 四面开花,外人可能会说这些 美食 上不了台面、路边摊,但我们想说———就是喜欢!
下面,介绍10种邢台特色 美食 (之前的文章已经介绍过10种了,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
焖饼,发源于邢台巨鹿一带,现在早已成为邢台地区家家户户都会做的 美食 。焖饼,用的是死面饼,烙至8成熟时切细丝。制作时,先炒菜,以豆芽、白菜、青椒等常用蔬菜,搭配鸡蛋、猪肉、牛肉,先炒制断生,铺一层饼丝,沿锅边淋入半碗清水,盖盖儿焖3分钟左右,即可。
魏庄熏鸡发源于邢台市隆尧县魏庄,至今已有200多年 历史 。选用当年小公鸡,以土鸡为主,宰杀去毛,再用二十几味香料组成的秘制配方老汤小火慢炖,最后用果木及柏树枝叶上烟熏。外观紧实不油腻,色泽淡红有食欲,口感韧劲有回味。
酥鱼发源于邢台平乡, 历史 上平乡水系众多,盛产鱼类,粮食欠收时,当地百姓就煮鱼充饥。酥鱼用多种鲜鱼,配上10几种药材、香料,小火慢炖数小时而成。成品鱼身完整,极其软烂入味,鱼刺入口即化,回味无穷。如今,平乡酥鱼已可以进行工厂化生产,销售到全国各地。
鸡蛋布袋流行于河北中南部、河南和山东,在邢台尤其受欢迎。是一种由馃子面、鸡蛋炸制而成的一道主食,外焦里嫩,口感不错,因此有成为牛城早餐的主角之一,喜欢之人众多。
火烧广泛流行于北方地区,但“威县火烧”以其独特的工艺和香酥而独树一帜。采用精面粉与小磨香油为原料活成面团,擀成长条,抹上一层盐、花椒粉,再制成饼坯,放入吊炉烘烤,出锅后外形如牛舌,又称“牛舌火烧”。层次分明,咸香掉渣,还可以加入卤蛋、牛肉、猪肉,口味更佳。
武氏烧饼 历史 悠久,发源于北宋年间,始称“炊饼”,又称“武大郎烧饼”,因在《水浒传》有篇幅描述而出名。成品外焦里软,金黄酥香,十分诱人,口感韧性十足,香脆可口。
肉锅是广宗当地一大特色 美食 ,很多外地人专程前去品尝。肉锅,选用新鲜 健康 的猪下水,包括猪头、猪心、猪肝、猪肺等,用几十种香料的老汤,小火慢炖4个小时以上。口味正宗,不腥不腻,软烂入味。
排骨在沙河市的 美食 领域占据着重要位置,是当地一道风味的特色 美食 。原材料是精选的猪排骨,经过老汤慢炖而成。成品色泽红润,口感纯正,不腥不腻,咸淡适中。是沙河人招待贵客的必备菜肴之一,颇受大众的欢迎。
大锅菜,又叫熬菜,类似于东北乱炖,是北方地区常见的 美食 。在邢台地区,红白喜事都有大锅菜的身影。食材多样,不拘一格,白菜、冬瓜、南瓜、猪肉、海带、丸子、豆腐,少则五六种食材,多则10几种。口感复合,营养丰富,回味无穷。
锅贴在北方各地都有,但邢台锅贴凭着其皮薄馅大、外焦里嫩、唇齿留香、汁水饱满的特点,被评为河北省地方名吃之一。牛城人民对锅贴的喜爱完全不亚于饺子,大小饭店都有的主食。
河北有什么小众却很值得一去的景点?
这就问对人了,前段时间我刚去过河北玩过,给我印象最深的景点就是胜芳古镇了,胜芳古镇是河北这里非常著名的水乡古镇,景色旖旎,风光秀美。下面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景点吧!
一、胜芳古镇的简介:
胜芳古镇历史悠久,始建于2400年前春秋末期,原为水乡,始称堤头村,后称武平亭、渭城,宋时定名为胜芳,取意“胜水荷香,万古流芳”。
胜芳人烟密集,老城区街巷以穿心河为中心,四向伸延,曲折幽深且密如蛛网,穿行其中,如走迷宫。依水而建的古老民居,至今仍给人一种时空倒流之感。经商、渔猎、苇编,是胜芳几百年来的最主要的生活内容。胜芳民俗独特,举凡一日两餐、民居式样、人情交际等,风情特异,不一而足。
票价:免费
开放时间:08:30-17:00
地址:中国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胜芳镇
游玩用时参考:3小时
二、路线:
坐火车到霸州站的话,可以出站往左到停车场找到胜芳去的霸州市内班车,12元,开到胜芳镇的汽车站。回程也可在汽车站买票搭程,末班大概下午5点。这个班车开得比较慢,一个单程约一个半小时。
不建议自驾去,因为没有大型停车场不太好停车,尤其是人多的时候。
三、必看景点:
1、胜芳镇南音乐会
胜芳镇南音乐会于清末开始兼收高腔、昆曲,成为镇内“两下锅”的最大音乐社团。新中国成立后昆曲逐渐淡出,但至今乐手们仍能吹奏昆腔。在当地众多音乐会中,幡旗、角灯、鼓架、茶挑等构成的宏大阵形成为镇南音乐会的特色。
2、文昌阁
文昌阁为清代义学建筑,瀍阳书斋旧址, 距今三百余年历史。建筑为二层阁楼,下为券窑,上为瓦房书有“文昌阁”一匾,总面积约110平方米,具有典型的明清风格。
山西面食名称
山西面食名称大全
山西面食名称大全,俗话说得好,世界的面食在中国,中国的面食在山西。山西省是面食大省,据说拥有108种面食,说到山西的特色面,种类是非常多的。下面来看看山西面食名称大全吧。
山西面食名称1
1、山西刀削面。
山西刀削面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初次品尝山西刀削面是我在秦皇岛上中专的时候,校门口有一家山西刀削面馆,第一次吃到饭馆里做的面,鲜香味美的肉臊子、浓郁的汤汁、筋道的面条至今难以忘怀,此后在其他地方再也没有吃到那样美味的刀削面,也许是先入为主吧。
如果说热干面是武汉的美食名片、炸酱面是北京的美食名片,那么刀削面就是山西省的美食名片,是不是比武汉热干面、北京炸酱面还高一个级别呢?
刀削面之所以出名,全在“飞刀削面”上。技术高超的师傅可以在头顶上嗖嗖地飞刀削面,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太原全晋会馆的师傅表演的飞刀削面每分钟能削出200根以上,令人眼花缭乱;1、5米外放个玉盘,削面根根入内。
刀削面对和面的技术要求较严,水、面的比例,要求准确,一般是一斤面三两水,打成面穗,再揉成面团,然后用湿布蒙住,饧半小时后再揉,直到揉匀、揉软、揉光。
削面一般选用特制的弧形削刀,操作时左手托住揉好的面团,右手持刀,手腕要灵,出力要平,用力要匀,对着汤锅,嚓、嚓、嚓,一刀赶一刀,削出的面叶儿,一叶连一叶,每个面叶的长度,恰好都是六寸。
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
刀削面的调料(俗称“浇头”或“调和”),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番茄酱、肉炸酱、羊肉汤、金针木耳鸡蛋打卤等,并配上应时鲜菜,如黄瓜丝、韭菜花、绿豆芽、煮黄豆、青蒜末、辣椒面等,再滴上点老陈醋,十分可口。
品尝美味的同时,哪位亲能回答我的问题:“山西刀削面起源于山西省哪里?作为商业化快餐山西刀削面的口味为何不统一标准,味道也参差不齐?”
2、山西一根面。
山西一根面,起源于山西平定、太原一带,是当地常见的面食品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它又被称为“油拉面”或“水拉面”,是因为按照和面方法
揣匀、揉光、饧好后,晃(或搓)成指头粗的长条,刷匀油后一圈一圈地整齐盘列在冷水(或油盆)里。一根面的特色在于“一碗只有一根面,一锅也是一根面。一根面要多长有多长”面条滑爽、柔韧弹牙、越嚼越有越有嚼头。一根面的精髓在于吃的是面条本身的味道而不是调料的味道。
即使不加臊子(面卤),味道也是鲜美无比。一根面的吃法也很讲究:必须夹住一根长面从头吃到尾,如果大夹大夹的往嘴里塞,是绝对品不出味道的。
3、刀拨面。
刀拨面是山西一绝。是当地的传统特色小吃。拨面用的刀是特制的,长约60厘米,两端都有柄,刀刃是平的,成直线,不能带“鼓肚”。每把刀约2、5公斤左右重。
用这种刀拨出的面十分整齐,粗细一致,断面成小三棱形,每根长半米有余。刀拨面2009年由太原市新开源酒店餐饮有限公司申报、同年被列入山西省第二批省级非遗名录的。
4、剔尖。
剔尖又称拨鱼、剔拨股,是发源于山西运城、晋中等地,流行于晋、蒙、陕、冀等地的一种传统面食。剔尖的制作方便快捷,口感香滑筋道,又容易消化,因而广受大众青睐,是山西面食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
剔尖两端细长,中间部分稍宽厚,白细光滑,软而有筋,浇上浇头,再配以调味佐料,食之十分可口。
一般来说,白面、高粱面(一般要加榆皮面)、杂粮面、红面等都可以用来制作剔尖。一名高手,利用特制拨板、铁筷剔出的红面剔拨股,粗细只有0.5厘米左右,半个小时即可供十几个年轻后生同时进餐。
剔尖技艺之高,速度之快,令人咂舌。白面剔尖,更是中部家庭妇女的拿手好戏,较红面剔尖速度更快,变化更大。
5、擦尖。
擦尖又叫抿尖、擦圪蚪,是以制作工艺和外形形状命名的。把和好的比较硬的面团以手掌根部在铁质带网眼的擦床上向前推行、漏入沸水中的一段一段面条,煮熟,浇上卤或者汤。
红面擦尖实际上是高粱面和白面的混合,大概1:1,高粱面没有黏性需要调入白面,但只能形成一小段一小段的,不可能形成长长的面条。拌匀咯要用勺子吃,还可以炒食。
6、揪片。
揪片是山西的特色传统面食之一,就是用手往下揪的面片,面片口感爽滑,劲道。在山西无论城市与农村,揪片是一种家常便饭。
7、碗托。
碗团是流传千年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的传统面食小吃,在方言里又叫做“碗凸、碗托、碗坨、碗脱、碗团、碗托子”。碗团是用荞面同水揉到一块儿,加热熬成粥糊状,晾凉以后即成。
食用时,浇上醋、蒜、秘制辣椒油,再将它用小刀划开,即可食用。碗团在柳林县一带非常有名气的小吃,大街小巷都有卖碗团的商贩的身影,许多游客在柳林县游玩时都会吃上一碗。荞面碗团在诸多的荞面食品中,有着鲜明的特色,筋软耐嚼,香醇可口,百吃不厌,常吃常新。
8、不烂子。
不烂子(本名拌子)也称拨烂子,是一种山西省、河北省南部部分城市的传统面食。在山西方言里把“拌”这个字拆成bú和làn两个音来读,谐音就成了“不烂子”。
晋南以及部分其他城市叫做“馈垒”,如大同市灵丘县也叫“奎lui或奎lv”。有些地方也叫丸子,因为不烂子在蒸熟的时候会团成团子状。不烂子有一个重要的别称,亦是分支——“苦累”。
起名为苦累就是为了说明这是一道忆苦饭。在山西省苦累通指各类不烂子,而于河北省更偏向于指豆角不烂子或是野菜不烂子。苦累多叫于山西临汾市、忻州市保德县等地,河北南部邢台、巨鹿、广宗、平乡南宫、清河、威县、邯郸、武安、等地。
不烂子是将蔬菜(如土豆、茄子、豆角等)拌入面粉或棒子面,搅拌均匀后上笼蒸熟。春末榆树槐树开花时也可以用榆钱、槐花做食材。另外,白菜叶子也可以用来做不烂子,但是不需要蒸煮,直接翻炒即可。
还可以添加熟的.大米,小米,芹菜、韭菜的菜叶,或是槐花、榆钱、扫帚菜、红薯叶、棒子面等,芹菜根切成小块与土豆丝面粉一块放到锅里蒸熟,味道筋道而有嚼劲。
9、栲栳栳。
(栲栳栳kǎolǎolao)是山西高寒地区的一种传统风味名吃,是用莜面精工细作的一种面食品,因其形状像“笆斗”,民间叫“栳栳”。
在河北省张家口的张北县、赤城县、尚义县、沽源县、康保县、崇礼县、承德丰宁县、围场县、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卓资县、丰镇市及察哈尔右翼中旗、锡林郭勒盟南部、山西大同市的左云县、天镇县、阳高县也比较被大家所欢迎。
莜面栲栳栳是山西十大面食之一,其工艺讲究,成形美观与口感劲道完美结合,加上“羊肉臊子台蘑汤,一家吃着十家香”,便成了地地道道的美食,就连康熙皇帝朝拜五台山时,也以品此为人生快事。
10、汾城臊子面。
臊子面是山西晋南临汾、运城一带的面食,各地面食制法不一样,各有特色。臊子面在山西尤以襄汾县河西地区(原汾城县一带)最为著名,故称“汾城臊子面”。臊子面选料用料考究,烹调讲究技术,且工序繁杂、工艺细腻。
在民间夸闺女和媳妇臊子面做得好,形成这样的民谣:“和下面,铁蛋蛋,擀下面,圆旋旋,下到锅里莲花转,舀到碗里飘牡丹,吃到嘴里拉丝线。”这首民谣形象地描述了臊子面面条的制作工艺。
山西面食名称2
1、刀削面
刀削面是山西最有名的面食之一,在全国都非常出名。山西刀削面是用中筋面粉加入清水揉成长形面团再醒后,用特制的刀具削出宽窄和厚薄适中的刀削面放入沸水里,煮熟后捞出装碗,淋上肉汤,加入熟猪肉或是牛肉,葱和香菜,陈醋等调味料,就可以食用了。刀削面的口感:软糯有嚼劲,香咸可口,非常好吃。
2、剪刀面
剪刀面是山西的一种传统特色面食。剪刀面是用中筋面粉加入清水揉成长形面团,再醒个半小时后,用剪刀剪成长形的面条,放入沸水里煮熟,加入调味料和配菜煮熟装入碗,配调味料就可以食用了。剪刀面是用剪刀剪成面条,所以得名为剪刀面。
3、一根面
一根面也是山西的特色面食。一根面是用面粉和清水,食盐做成面团后醒面后,再做成粗面卷起来装盘,加入食用油,醒面1个小时,然后拿起来面条,拉的细长后放入沸水里煮熟,加入调味料和肉菜就可以食用了。一根面是很多人过生日,爱吃的长寿面。
4、刀拨面
刀拨面是山西的特色传统有名的面食。刀拨面是一种用特制的刀具做成的面条。刀拨面的面条厚薄适中,颜色米白色,是一种非常好吃的面条。刀拨面也是一种手工面条,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配上西红柿鸡蛋,卤肉,炒菜等和高汤,调料就可以食用。
5、剔尖面
剔尖面是山西运城,晋中等地的特色传统面食。剔尖面又叫拨鱼、剔拨股等多种名字。剔尖面有用白面粉,高粱米等食材做成面食。剔尖面的面条金银剔透,颜色米白,吃起来口感:软糯有嚼劲,非常不错。剔尖面是山西运作,晋中等地爱吃的面食。剔尖面可以煮成汤面,也可以加入配菜炒熟食用。
6、猫耳朵
猫耳朵是山西的特色传统面食。猫耳朵是用面粉加入清水等食材做成面团后,揉搓成细长条后,切成小剂子后,用手拿一个小剂子,再用手按压成卷形,放入沸水煮熟,加入配菜就可以食用了。猫耳朵可以用来煮成汤面,或是加入配菜后炒熟食用。猫耳朵因外形像猫的耳朵一样,因此得名为猫耳朵。
7、不烂子
不烂子是山西的特色传统面食。不烂子是将土豆或是茄子,豆角等蔬菜,拌入面粉里放入锅中,再放入蒸笼里隔水大火蒸熟,再加入调味料就可以食用了。不烂子所用的蔬菜根据当时的季节来选择,春天用槐花,榆钱,夏天用豆角,冬天用白菜也都可以。
山西面食名称3
一、【山西刀削面】
说起山西的面食,首先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山西刀削面。相信大家和我一样最早接触的也是山西刀削面。在山西,绝大多数面馆中的师傅做刀削面的水平都非常高,不仅做出来软而不粘,而且越嚼越香~
二、【山西临汾牛肉丸子面】
在山西临汾的大街小巷当中,随处可见的就是牛肉丸子面。Q弹的牛肉,不仅吃起来口感很好,而且很鲜。同时配上不同小店中秘制的汤汁,吃起来可谓酣畅淋漓!
三、【山西平陆油泼面】
油泼面是山西和山西的特色美食。这其中,平陆油泼面在山西可谓是家喻户晓。在平陆县的大街小巷之中随处可见的就是油泼面,在当地的知名度非常高,这其中比较有名的刁记油泼面,如果大家去山西,一定不要忘记去品尝一下哦!
四、【山西剪刀面】
说起剪刀面,乍一听上去有一些“害怕”。但是这可是山西的一道特色美食。因为其制作方法是用剪刀剪出来的,所以得名“剪刀面”。这种面的形状比较小巧,比平时我们吃的面更容易熟。至于具体做成什么口味的面,就要看大家自己的喜好啦!
五、【山西拨烂子】
山西拨烂子也可以称不烂子,是一种山西省的传统美食。这道面食可以选择的食材非常丰富,有土豆、豆角、槐花等等。拨烂子吃起来味道非常好,就是稍微有点干。所以建议想吃的小伙伴吃的时候配合一些稀饭或者水来吃,感觉会更好。
六、【山西猫耳朵】
相信许多人小时候都吃过猫耳朵。在山西吃猫耳朵是非常普遍的,这道面食名字的来源也是因为切出来的面团形状非常像猫耳朵,非常的小巧。直到现在,我都会偶尔做一顿猫耳朵吃,怀念当初的家里的味道。
七、【山西剔秸面】
山西剔秸面又可以称之为拨鱼,因为其形状像麦秸,在山西话中,“尖”和“秸”的发音非常相似,所以大部分外地人都会称其为山西剔尖面。这道面食的特点就是用筷子拨出来,而不是用刀切出来的。我小时候,家中奶奶经常给我做拨鱼,拌上卤肉酱,甭提多香了~
邢台有哪些特色小吃
如下:
1、清河八大碗。清河“八大碗”也是邢台的一大特色小吃。任县老炒肉这道菜不仅是一道菜,而且是各种食材的集合,包括鸡肉、羊肉、牛肉等,还有一些蔬菜菜,通常是根据人们的喜好来选择的。
2、广宗薄饼。广宗薄饼还有一个名字叫“风吹大油饼”。这道特色小吃之所以如此出名,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的“瘦”。
3、任县老炒肉。邢台任县的老炒肉在哪里都是十分出名的,不仅仅只是深得本地人的喜爱,许多外地人也会专程到这里来吃这道美食。
4、邢台烧鸡。说到邢台的特色小吃,道口烧鸡一定是不得不提的。邢台的道口烧鸡有着比较久远的烹饪历史,一般正宗的道口烧鸡有着完整美观的造型,而且颜色十分好看,肉质鲜嫩但又很软烂,大老远就能闻到香味,让人垂涎三尺。
5、焖饼。焖饼是北方人比较喜欢的一种特色小吃,邢台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这种焖饼,是他们的主食之一。焖饼的制作方式十分讲究,做出来的饼也是香气四溢,非常诱人。
6、南宫熏菜。南宫熏菜也是邢台极具代表性的一个特色小吃,因为起源于邢台的南宫,所以叫做南宫熏菜。南宫熏菜实际上是用猪肉做成的,加上一些鸡蛋、绿豆淀粉和姜丝等辅料,然后搅拌均匀拌入肠衣,最后再熏烤而成,如此做出来的南宫熏菜的味道自然是不在话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