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KTV是什么意思?

KTV也就是夜场:分为量贩式ktv和商务ktv

量贩式ktv也就是大众消费,也就是家庭聚会,同学聚会,朋友聚会,可以唱到通宵的那种,消费不高!

商务ktv包含:素场,hun场,花场,眞箜场,是商务请客,有钱人群聚集的场所!

中国原本是没有什么卡拉OK的,据说,卡拉OK是咱们亚洲人的发明,由日本传入港台,继而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中国大陆说是“横扫”,这并不夸张,以前咱们没什么象样的娱乐生活,比如上一代人就没有现在这些花里胡哨的那些娱乐方式,他们一律留着鸭尾巴式的长头发,穿的喇叭裤像大扫帚一样,手里还拎着砖头一般的录音机,然后三五扎堆,找个角落大跳迪斯科。由于那形象不怎么样,所以居委会大妈看见了都绕道走,还不忘教育自己的孙子,看看,这些都是小流氓。听说某地把跳迪斯科称为“砸地”,我忍不住乐了,这词形象。砸着砸着,鸭尾巴长发不见了,喇叭裤不见了,那一代愤世嫉俗的青年们已经惆怅的老去,而满大街都是卡拉OK了。

没事的时候我就开始琢磨一件事——据我所知,西方国家是没什么卡拉OK的,那么这东西何以在东方大行其道?后来我就琢磨出一点意思了,东方人性格上是比较含蓄的,行事上是比较内敛的,思维上是比较保守的,闲事生活中是比较压抑的。就比如说日本人,明明把对方恨得半死,还得一口一个嗨,像装了弹簧一样不断的鞠躬;中国人也舒服不到哪里去,凡事必讲究仁义道德,日子越过越恶心,有什么话也得吞在肚子里,表面上还得安慰自己说,这叫以德服人。所以说,东方人过得不自我,有城府却无胸怀,有欲望却无胆量,有想法却无计划,有骚动却只好闷骚。压抑时间长了,有人愤而崛起了,那叫愤青,不过现在看来,做愤青也是可耻的,同时也远远不如去卡拉OK喊两嗓子有效果。

当然,现在卡拉OK似乎不怎么流行了,取而代之的是KTV。仔细想一想,这也很正常,中国人的脸皮还是很单薄,叫一个胆小者窜上台前高歌一曲,他大有心脏病突发的危险;假如他的嗓音古怪一点,嗓门大了一点,走调走得厉害一点,表情再热烈一点,那么台下的无辜群众也有集体昏厥的可能。因此说,KTV的出现实际上是起了双重保护的作用。

在我看来,KTV有若干个有意思的地方。比如说,在这种地方,人类的自我意识得到空前的释放,每个人都想“秀”上一把,即使有羞羞答答的家伙号称自己不想唱,那也是看似含蓄而已,其实他早就恨不得一脚把其他的人踢下去,自己把话筒抱在怀里。这“秀”的意思是表现,是炫耀。想想吧,咱们这些矜持了几千年的老百姓能迸发出如此的热情,实在是可喜可贺。同时,这“秀”还附加着一个冠冕堂皇的外衣,虽然是以满足自己的表现欲为目的,但是幌子却是娱乐群众——我是唱给你们听的,又不收钱,连卖艺不卖身都算不上,所以,你们得表现得很欢迎我,表现得很尊重我的劳动。这就是KTV的游戏规则,即使你感觉对方唱得惨不忍闻,你都得兴高采烈的给他鼓掌,都得一脸诚恳的夸奖他技艺高超。这道理很简单,因为你也想唱,你也想得到满足,举个浅显的例子,就比如在床上运动时,你的高潮往往是和对方的高潮紧密相连并接踵而来的,假如你高潮了而对方迟迟没有,那么对方就极有可能埋怨你、冷淡你,并在以后拒绝配合你,最后把你变成性冷淡。所以说,唱KTV本质上是自娱的,同时也建立在互娱的基础上。

二、KTV里如何消费?

KTV里消费分为两种:包厢费和酒水费。

1、包厢费:

包厢费就是使用包厢的费用。都是先到总台确定好包厢大小,你说五个人,应该是开个小包厢就行了,先将包厢费结账。

2、酒水费:

酒水费顾名思义就是点的小吃、饮料、酒水等。先去到超市去点小吃、饮料、酒水等,正在由服务生送到包房。都是先结账的,然后就去包厢开始K歌。

扩展资料 :

KTV分为:

量贩式KTV

概念:量贩式KTV又称为“自助式KTV”,“量贩”一词源于日本即大量批发的超市。由此引出的量贩式经营,实际体现的就是透明,平价和健康的消费方式。自助购物、自点自唱。

商务KTV

概念:以为商务人员提供兼顾娱乐和业务洽谈的场所。

两者不同

1、传统夜场KTV包房以最低消费形式经营,而量贩KTV没有最低消费,以计时钟消费形式。

2、营业时间不同。

3、量贩式KTV没有大型节目表演,一般不能播放DISCO音乐,只能唱卡拉OK。

4、自娱自乐。

5、消费价格比传统夜场优惠(酒水、食品方面),不另加服务费。

6、酒水、食品、量贩式自助形式购买,而传统夜场由客人看酒水牌,服务员电脑落单形式购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KTV

三、KTV的最低消费指的是什么啊? 是不是包厢不要钱,但你买酒水或者什么的一定要超过那个标准?????

比如KTV中包最低消费

200

也就是您本次的最低消费是200,

这200包括1小时的

间钱有可能还有酒水,果盘什么的

看当地KTV的活动。

超时间或在点东西就收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