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码头的用途
客运码头
主要是让乘客上落船,小型的客运码头可能只可以供街渡、快艇等小型船只泊岸,而大型的客运码头,例如:邮轮码头,可供大型邮轮泊岸
客运码头可分作公众码头、渡轮码头和邮轮码头。公众码头开放给所有船使用(需视乎水深,吃水比码头附近海面的水位深的船不能进入码头);渡轮码头通常由固定的航线专用,多条航线亦可共用同一渡轮码头。某些连接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渡轮码头,会附设出入境设施,例如:香港港澳码头。
邮轮码头通常用作邮轮泊岸,多数会附有完善的配套设施,例如海关,出入境柜位及卫生检疫办事处,行李处理区,票务处,旅游车停泊区及上落客区等。由于邮轮体积和排水量大,邮轮码头需要建在水深港阔的地方。大多数邮轮码头没有指定由何公司使用。有些公众客运码头, 会用作装卸小量货物,例如:黄石码头。 货运码头 主要是用作装卸货物,以用途和使用权分类,可分作公众货运码头、货柜码头、油品码头、矿产码头、内河货运码头和普通货运码头等。
汽车码头
是供一些特别的船泊岸(多为大型特制船舶),以让在陆上的汽车上船,在船上的汽车下船之用。
集装箱码头
专供集装箱装卸的码头。它一般要有专门的装卸、运输设备,要有集运、贮存集装箱的宽阔堆场,有供货物分类和拆装集装箱用的集装箱货运站。由于集装箱可以把各种繁杂的件货和包装杂货组成规格化的统一体,因此可以采用大型专门设备进行装卸、运输,保证货物装卸、运输质量,提高码头装卸效率。所以目前世界各国对件杂货的成组化、集装箱化的运输都很重视。 石油码头 装卸原油及成品油的专业性码头。它距普通货(客)码头和其他固定建筑物要有一定的防火安全距离,参见油港。这类码头的一般特点是货物载荷小,装卸设备比较简单,在油船不大时(如内河系统),一般轻便型式的码头都可适应。由于近代海上油轮巨型化,根据油轮抗御风浪能力大、吃水深的特点,对码头泊稳条件要求不高。目前有四种装卸原油的深水码头(或设施),即:单点系泊、多点系泊、岛式码头和栈桥式码头。前三种一般没有防风浪建筑物,最后一种是否设防风浪建筑物,要视布置形式和当地条件而定。
游艇码头
是供游艇泊岸的码头,多数是由某一游艇会所拥有。
海军码头
又军用码头,是海军的军舰停泊、补给的地方,多数守备森严。
二、三亚游艇码头的未来该如何规划?
规划将三亚游艇码头远景泊位数量规划为8040个,游艇码头遍布三亚各港湾。 码头布局:五湾多点,一心三基地 综合考虑岸线自然条件、陆域用地功能等多方面的因素,规划将三亚滨海地区、近海海域和内河水系分为适宜建设区、较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共四类游艇码头区域。 规划将三亚的游艇码头布局结构定为“五湾多点,一心三基地”。 “五湾”是指三亚沿海5个湾区,自东向西分别为海棠湾、亚龙湾、三亚湾、红塘湾、崖州湾。该5个湾区是三亚游艇码头布局的主体,将形成“五湾多点”的码头分布格局。 “一心”是围绕阳光海岸情人港形成的城市中心活力港湾。该港湾是三亚中心城区最具活力的中心,也是邮轮、游艇码头的集聚地,是三亚游艇文化船舶及消费的中心,游艇赛事活动的中心。 “三基地”是指铁炉港、肖旗港、崖州中心港三个游艇基地。规划认为,这三个港分别位于三亚沿海的东西两翼,港口条件好,陆上用地相对充裕,将建成为三亚游艇维护、保养、培训、展示及综合服务基地。 按照《规划》,三亚将共建设各类码头区44个,其中游艇码头19个,交通(旅游)码头17个,内河游船码头8个。远景泊位容量共约8040个,另外部分码头设置干泊位共790个。五大码头区: 五大码头区功能明确按照《规划》,近期将重点建设五大码头区。 南边海公共游艇码头区:功能定位为城市中心公共游艇码头和公务码头(海上与内河观光、水上巴士总站)。 阳光海岸情人港码头区:功能定位为城市中心的公共游艇码头和私人游艇码头。规划容量为500个泊位。 铁炉港游艇码头区:功能定位为公共游艇码头、私人游艇码头、私人游艇泊位和公共交通码头(海上及内陆水系观光)。规划容量为1000个泊位。 中心渔港游艇码头区:功能定位为公共游艇码头和公共交通码头。规划容量为500个泊位。 肖旗港游艇码头区:功能定位为私人游艇码头、公共交通码头(来往东、西岛、海上观光、内河观光、进出鲁能新城水系)和部分私人住宅泊位。规划将其建成400个泊位的游艇俱乐部。 近期至2015年将建成3070个泊位,至2020年将建成泊位6090个。今年内三亚游艇泊位将达到10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