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核废水入海,将对中国造成什么影响?
日本把核废水倒入海,不会对中国有直接影响,但很快会有间接影响,无论从长期或短期来说,对中国都不是一件好事日本倒入海的核废水至少有三种途径可以影响到中国。
一、平流扩散途径
沿着日本海岸从西南方向扩散进入中国海,虽然这种方式废水会得到一定的稀释,但是到了中国海还是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而且这个方法是最直接的,进入中国的时间相对就很短。
二、再循环环流
通过再循环环流进入中国海,这种方式相对来说花费的时间比较长,需要几年,但是不能保证进入中国海后没有影响,所以这种方法还是需要慎重。
三、太平洋表层环流系统
太平洋表层环流系统包括北太平洋流和加利福利亚环流等等,也就是说进入中国海的方式很多,但是相对来说,这种方式等废水循环到中国海,也需要花费比较长的时间。至于最后浓度会对海水生物环境造成什么样的伤害,还需要具体勘测。
日本对于处理福岛核废水排放的态度是消极的,《伦敦公约》约定了各国禁止海上处理核废料,所以日本这次的核废水的处理其实不是单单日本国的事情,还会影响到周边各国,这也是各国频频发出警告的原因。福岛核灾是自切诺贝利核事故以来,人们遭遇的最严重核污染事故,所以对核废水的处理要十分小心,避免造成二次伤害。日本如果直接把废水倒入海洋,违反的不止一条公约。因此绿色和平组织认为,对于核废水的处理,应该把它完整的保留在核事故现场,然后与地下水切断,让核废水不至于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勘测核废水中的放射性元素,想办法的把影响做到最小,才可以排放。
二、核科普第12辑|为什么日本核废水不能排入海中?
观 历史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十分漫长:
从两千多年前的毕达哥拉斯提出「地球是球形」假说,到亚里士多德根据月球上地影对其进行论证;
从麦哲伦围着地球航海一圈,用事实说话;再到科学家们通过实测和分析,得出地球是不规则三轴椭球体的结论。
在这颗不断转动的蓝色星球上, 海水运动 对于生物和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前段时间,日本决定向海洋排放核废水这一决定震惊全世界。让人更无语的是,美国竟然对此表示支持。
绿色和平组织核专家曾指出,日核废水所含碳14在数千年内都存在危险,并可能造成 基因损害 。
再者,决定日本核废水走向的是 北太平洋环流 ,影响到美国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所以美国支持日本倾倒核废水,是不是因为他们认知里的地球和咱们的不一样?
地球:真晦气!
01 无法忽视的氚
要了解日本核废水问题,我们首先就要知道, 氚 (chuan) 是什么?
氚 (原子核构成、质量数、是谁的同位素、如何衰变咱就先不关心了) ,在自然界产存在极微,基本都得从 核反应 获得,并在医学、军事、生产等领域被广泛使用。
但是,氚再有用,也抵挡不了它能通过参与自然界的生物循环,被生物摄取后会 产生危害 的事实。
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出现一系列对氚 生物学效应 的研究。
结果表明,低剂量慢性摄入氚水,会导致小白鼠特定癌的数量增加。所谓特定癌,就是 原发性恶性肿瘤 ,长在不同的位置就叫不同的名字,而不同种类的癌症叠加在一起,就是特定癌的数量。
此外, 白血病 和氚辐射的剂量也有很大关系。
更叫人蛋疼的是,雄性小白鼠的「雄风」也会受氚辐射影响。 剂量越大,小鼠越萎。
在研究过参与内照射损伤实验的小白鼠的眼球和脏器后,专家还发现,随氚水初始注入量的增加,放射性核素进入机体后,会按其衰变规律 持续地释放射线 。器官剂量逐渐叠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相应增高,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相应降低,损伤会随剂量积累而加重。
而一旦排入大海,氚水便会进入藻类的体内与有机物结合,形成稳定的 有机氚 。
海底食物链咱都知道,大吃小,小吃藻。
有机氚的代谢速率低,很可能使得大鱼在吃小鱼时,顺便继承聚集在小鱼体内的放射性核素。最后吃来吃去,直到大海里满是奇形怪状的可怕鱼类。
当然,鱼会如何、吃了鱼的其他物种会如何 (站在食物链顶端,人类很难避免) 、在海洋蒸发作用下进入大气层的氚又会如何,用屁股做决定的人可不在乎,他们只要鞠躬、装傻就可以了。
另外,虽说国际上普遍认为氚是毒性最低的放射性核素之一,只要控制定量,不被大量吸入,氚化水在进入人体后,只需十天左右的半衰期便可通过排泄系统排出。
但毒性再低,也架不住多喝。
如果长期饮用氚化水,生物半衰期会变长,需要三到四个月才能把氚排掉。
尽管日本政府宣称能把废水净化到符合饮用水标准的程度,但菅义伟和麻生太郎却连处理过的、倒在透明杯子里的「特供水」并不下嘴。
说氚水没事,谁敢信?
02 氚和它的朋友们
理论上,处理后的核废水中的氚对人体无害,但核废料里不仅仅有氚,已查明的放射性物质就有 63种 。
日本放射学与地球科学教授青山道夫就曾表示,在这次核灾难中,有18000万亿Bq的放射性铯137被一次性释放到太平洋中,每天还约有30千兆Bq的铯137持续流入海洋。
东京的自来水里就曾广泛监测到包括碘-131、铯-134和铯-137等放射源。2013年时还曾在地下水中发现了锶-90。仅不到半年,锶-90的水平增加了一百多倍,从每升8.6贝克勒尔上升到1000贝克勒尔。
而锶可能导致白血病,铯会损害肝脏和脾脏。只要接触就能带来伤害, 人类的血肉之躯在它们面前不堪一击。
我们之所以谈放射色变,其实不仅仅是因为它对人体和生态造成的危害,更是因为它 防不胜防 。
以至于一串被丢失的铱-192链子,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1996年,吉林工人宋学文误拾一串链子放进口袋,结果遭受了中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合并局部极重度放射损伤,致高位截肢。
中国首例核辐射案受害者宋学文
由于身体遭受严重辐射,不得不多次切除病变的部位。
在与病痛抗争的多年时间里,宋学文相继完成了结婚、生子等人生大事,但还是在19年离开了世界。
其实只要动动手指在网上搜索辐射影响,就可以发现,几乎每个例子都触目惊心。
1999年东海村临界事故
所以,怎么能够放任这些危险的放射性核素排入海中?
其实在解决核废水上有五种方案,包括 蒸发、电解、固化、地下掩埋和排入大海 ,不过前四种都被日本驳回了。
因为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点:贵。
但是按照福岛每天产生140吨核废水来计算的话(咱连泄漏渗入还都没算进去呢),再过两年就是水箱容量的极限。所以日本「迫不得已」后决定,把核废水「净化干净」后倒进海里。
图源央视新闻
然而一旦排入海里,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就能扩散至太平洋大部分区域,三年能去美国打卡, 十年则蔓延至全球海域。
如果说一只亚马逊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都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那么等到全球都是放射性物质,哪怕含量极少,又会发生什么?
怕是一个都逃不了。
03 天灾难躲 人祸可免
说到核辐射, 切尔诺贝利 总是绕不开的话题。
切尔诺贝利事故后前三个月有31人死亡,之后15年内有6-8万人死亡,13.4万人遭受各种程度的辐射疾病折磨,方圆30公里地区的11.5万多民众被迫疏散。白俄罗斯、俄罗斯和乌克兰境内约有840万人受到辐射影响。
据专家估计,完全消除这场浩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至少需要800年,而持续的核辐射危险将持续10万年。
切尔诺贝利事故现场
不过,与日本只建造封存核废水的储存罐、任由废水泄漏而不维护有些区别,切尔诺贝利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后三周,为防止辐射进一步扩散,将两百吨放射性钴、三十吨受污染的粉尘以及十六吨铀和钚封存进了石棺。
在现有技术手段之下,把核废水储存在陆地上,算是比较合适的解决方案。
日本迫于「无奈」决定将去除了放射性核素(除了氚)的核废水排入海中,为什么某漂亮国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
要知道,切尔诺贝利事故在此国可是没事就要拿出来批判、新闻媒体全方位怒斥得叻。
那么,我们来看看 历史 。
1946年,美国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环礁进行了海下核弹试验,行动代号「十字路口行动」,此地陆续进行了67次核试验。
1940-1993年,一些国家先后往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底投放含有超过100万居里放射性固体核废料,这些不锈钢桶已经有小部分破损外泄,其他已经成为潜在污染源。
1954-1990年,美国在新地岛上进行了224次核试验。
1966-1996年,美国在太平洋穆鲁罗瓦环礁和方加陶法环礁进行了42次大气层试验和137次地下试验。
网友整理资料截图
除了某些外交政策外,我们也合理怀疑这是漂亮国噤声的原因之一,毕竟在污染环境的层面上,人家早已遥遥领先。
如今,全球都在面临着这场辐射危机。而日本作为 「人类命运共同体」 之一,真的不该像本国影视作品中的那样,就只是说说而已。
日本《奥特曼》截图
本文所有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
【1】氚水的内照射损伤实验研究. 崔凤梅,胡明江,等.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09,27(05)
【2】医学放射生物学[M]. 原子能出版社 , 刘树铮主编, 1998
【3】氚水生物学效应研究. 邹淑爱. 辐射防护通讯 . 1992
【4】国家核安全局.核与辐射科普知识--
#我来科普# #科普一下#
三、客观的评价一下日本核废水排海事件?核废水离我们有多远?
日本将废水排入海里面,不仅破坏了动物的生长环境,而且可能会影响到人们的居住场所。核废水里面有一些不好的物质,一旦被人体吸收了将造成重大的伤害。核废水里面会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里面的东西没有被彻底的清除。一旦没有经历过正确的二次处理的话,很可能会让人们的身体里也感染上这种元素。污染环境不断的扩散下,不仅会对水产养殖企业有影响,可能还会让人的身上出现疾病以及基因突变的现象。
现在有很多人都很喜欢吃海里面的动物,可从来没有想过动物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成长的。海洋生态环境是非常庞大的,根本没有办法用人工一一检测。总会有一些漏网之鱼在里面,不进行检查就吃的话那就是拿身体开玩笑。不要做一些不确定的事情,否则的话人们内心当中也无法平息焦虑。日本把海洋当垃圾桶进行排放核废水的话,肯定会对海洋里面的生物产生巨大的影响。
日本选择将核废水排入海里面,是因为储存罐已经到达了极限。不做解决的话,很可能会让核电站当中不断的增加核废水。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下就会对日本国内国外产生重大的影响,把水排入海里面就可以准确的缩短工期。可是并不能够做一些缺德的事情,一定要想一想事情的后果会怎么样。
总的来说核废水离人们的生活其实并不远,可能有一些东西里面早就已经含有了放射性物质。因为一旦海水被污染了之后,会不断的向沿海进行扩散。一旦有了第一个污染物,几乎整个北太平洋都会被污染。面对这种现象人们的生活根本就不可能在平安稳定,吃东西的时候都会一直不断的担心。
四、曝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被正式批准
曝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被正式批准
曝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被正式批准,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在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海的近海1公里附近,东京电力公司基本完成了核污水“排放口”的海底挖掘施工。曝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被正式批准。
曝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被正式批准1
据@央视新闻 报道,日本当地时间22日上午,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正式批准了东京电力公司有关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的核污染水排海计划。
根据此前公布的信息,东电计划在2023年春季启动排海计划,会将污水通过海水稀释之后,用海底隧道在近海约1公里处排放。
值得注意的是,原本建设海底隧道和放置排放口将在获得原子能规制委员会的批准和当地同意后开工,但是东电认为海底挖掘是无需批准的“环境建设”,已率先实施。
目前,东电已经基本完成了了将成为核污染水“排放口”的海底挖掘施工。
据央视新闻发布的危害图显示,福岛核废水处理后仍含放射性核素,包括气、锶、绝、碘等放射性核素,而一旦排海开始,这些放射性物质将在57天内扩散至太平洋(601099)大半区域。
最终会在10年后蔓延到全球海域,对全世界造成影响,废水中所含碳14数千年内都将存在危险。
自从日本政府公布排海决定之后,不止遭到了其他国家的强烈反对,甚至日本民众也都表示谴责,福岛县渔业协会和日本全国渔业协会联合会也表示强烈反对。
曝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被正式批准2
据央视新闻报道,日本当地时间22日上午,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正式批准了东京电力公司有关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的核污染水排海计划。
核污水“排放口”基本完工
7月18日,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在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海的近海1公里附近,东京电力公司基本完成了核污水“排放口”的海底挖掘施工。今后,东京电力公司计划在挖掘处放置箱状构造物,与从核电站港湾附近开始挖掘的海底隧道终点相连。
报道称,据东京电力公司介绍,排放口为钢筋混凝土制,长12米,宽9米,高约10米。在核电站外制作完成。正式的设备施工开始后,将用船运至近海,沉入海底的挖掘处,周围用混凝土固定。
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计划在2023年春季左右排污
据报道,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争在2023年春季左右开始排放核污水,还表示将在同年4月中旬完成相关设备。建设海底隧道和放置排放口将在获得原子能规制委员会的批准和当地同意后开工,但是东京电力公司认为海底挖掘是无需批准的“环境建设”,已率先实施。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大量核污水经过滤并稀释后排入大海。此举遭到福岛县渔业协会和日本全国渔业协会联合会以及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福岛县和宫城县的多个民间组织向东京电力公司和经济产业省提交了一份18万人的联合署名,反对福岛核污水排海。
核污水中多种放射物质对人体有潜在毒性
2020年8月,美国《科学》杂志发文称,核污水中含有多种放射性成分,其中的氚,难以被清除,含量非常高。另外一种同位素碳-14,很容易被海洋生物吸收,碳-14在鱼体内的生理浓度可达到氚的五万倍。这些放射性物质对人类同样具有潜在的毒性。而且,碳-14的半衰期长达5370年。
《科学》杂志同时指出,核污水一旦排放入海,将会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放射性物质还会扩散到整个太平洋海域甚至全球海洋环境中。
曝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被正式批准3
日本当地时间22日上午,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正式批准了东京电力公司有关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的核污染水排海计划。
据央视财经消息,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将在明天的'临时会议上,讨论东电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安全性的审查书方案。在今年5月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访日之前,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就基本认可了东电的排海计划,并用一个月时间进行了所谓的征求公众意见。日本媒体称,预计明天将正式批准排海计划。
中国网友炸锅,接连声讨
对于以上消息,中国网友纷纷发表评论,有网友称“日本这是要让全世界为此买单,太可恶了”等。
还有媒体报道,据研究显示:从排放之日起,日本核污水57天将污染半个太平洋!
东电排海施工尚未获得福岛当地政府同意
东电进行排海相关施工必须要得到福岛当地相关政府的同意。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东电在还没有获得地方政府许可的情况下,就擅自推进施工,显然是因为日本政府已经把排海作为既定方针,这也让外界质疑,所谓的主管部门审批、征求民众意见等,都是在走一个形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