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年后邮轮工作三五年内的发展前景如何?
预计2020年中国邮轮旅游经济损失巨大
邮轮旅游从最初的小众市场到这几年成为新兴旅游产品,再到进入下滑期,邮轮旅游产业链原本计划在今年可以进入格局和市场产品升级调整期,然而一场始料未及的疫情打破了所有的规划,而各大邮轮公司、旅行社、平台、港口运营者等都受到波及,业者预计今年邮轮旅游经济损失巨大,下半年是否能全面恢复,还要看全球疫情的控制以及游客心理的恢复情况
市场何时恢复尚未可知
与最初时的繁荣不同,其实邮轮行业在经过了价格战、包船模式后,市场定位和价格已经降低。且欧美大部分邮轮的主要收益是靠船上的酒水或其他消费,而中国游客喜欢一价全包,不是非常愿意额外再消费餐饮,但中国游客在邮轮上的免税商品购物的消费比较高,船票价格不算高。
公开资料显示,在经历了游客量增速持续性放缓后,我国邮轮行业在2018年旅客量最终还是步入下降通道,整个行业也进入“寒冬”。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CCYIA)和中国港口协会邮轮游艇码头分会联合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接待邮轮数量和邮轮旅客量双双下滑。另有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13个邮轮港共接待邮轮969艘次,同比下降17.95%,邮轮出入境旅客合计490.7万人次,同比下降0.98%。其中,母港邮轮艘次、母港旅客人次、访问港邮轮艘次均出现下降,尤其是母港邮轮艘次,同比下降近两成。
此次,中国始发港的邮轮公司、沿海邮轮码头及旅游公司针对疫情,迅速做出反应,采取了港口严密防控,邮轮停航退款,旅游企业配合跟进等“战时”应急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疫情终会过去,如何采用更为先进更为科学的方法应对可能再次出现的新型病毒和其他各类传染病,是邮轮“港航旅”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邮轮旅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二、三亚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优势和劣势
三亚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三亚具有的优势:国际知名度高,环境优美,蓝天 白云 沙滩 山海河 混为一体 中国唯一热带旅游城市。举办了世界小姐大赛,新丝路模特大赛等一系列知名比赛。三亚著名旅游景点众多 天涯海角 南山寺 大小洞天 毛公山 椰梦长廊 大东海 鹿回头 小东海 亚龙湾 蜈支洲岛 槟榔谷 呀诺哒热带雨林 亚龙湾天堂热带雨林 独具特色的黎苗族风情 。劣势:优秀人才缺乏,交通不方便,本地人文化质素需提高。房地产发展泡沫每天都在扩大,有楼无市。工资待遇低 物价过高 当地居民找不到归宿感和荣誉感 给这个城市的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不过三亚未来的明天是美好的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将会发展的更加美好。
三、中国邮轮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劣势:
中国邮轮经济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十分迅速。目前中国正在使用的国际邮轮港口有15个,正在规划建设及升级的邮轮港口6个。中国已成为亚太地区邮轮航线的重要始发港和环球航线的重要挂靠港,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邮轮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具成长性的市场。
优势:
中国邮轮旅游渗透率不到0.02%,未来受益于消费升级、人口结构变迁以及政策推动等因素影响,中国邮轮市场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未来5年,中国邮轮市场有望保持30%以上的增速,并在2020年接待邮轮游客达到900万人次以上。
邮轮旅游业作为运输产业、休闲产业和旅游业的集合,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由于欧美地区邮轮旅游市场逐渐饱和,各大主要邮轮公司开始寻找新的市场,随着邮轮旅游业向东迁移,中国迎来了发展邮轮旅游业的机遇,增强我国发展邮轮旅游业的信心。
四、瞭望 | 三亚旅游疫后重生
三亚机场出港航班量在6月就恢复至去年同期80%以上,成为内地千万级机场之最
旅游 消费多元化和高端化不足问题突出。比如,2019年三亚列入统计的 旅游 酒店为252家,高端酒店占比仅为15%
在拓宽国际化视野的同时,结合本地特色,讲好“新三亚故事”,培育出三亚自己的标杆产品
游客们又回来了。
大东海景区此前倒闭的餐饮店,重新装修迎客;暑期里,高端酒店亚特兰蒂斯成了亲子乐园;呀诺达景区转型升级成网红打卡地,主力消费群体纷至沓来…… 旅游 回暖的三亚,疫情后正脱胎换骨,除了大海和沙滩,还变出了许多 旅游 消费新玩法。
携程网数据显示,全国恢复跨省团队游一个月以来,海南三亚持续稳居跨省游目的地城市人气排行榜单前列,仅7月份全市景区入园人数就达110万。而三亚也面临三问:国际竞争下何以继续稳居前列?离国际 旅游 消费中心还有多远?如何打造最世界、最海南的 旅游 产品?
顶住疫情冲击重返旺季
疫情对于 旅游 服务业犹如凛冬。疫情初期,三亚正处于“春节 旅游 黄金周”, 旅游 产业整体经受严重冲击。数据显示,三亚2020年春节黄金周接待游客同比下降44.79%, 旅游 总收入同比下降72.5%,拯救 旅游 业迫在眉睫。
从3月开始,三亚连续出台疫后 旅游 业重振计划,通过加大财税金融扶持力度,提振市场信心。如以财政奖补、房租减免、减税等方式,助力涉旅企业渡过难关。三亚市财政局副局长陈浩净说,截至7月底,三亚市为 旅游 企业发放包括重点 旅游 企业奖补、 旅游 企业减负财政奖补、 旅游 企业发展贷款贴息、 旅游 营销奖励、邮轮补贴、航班补贴等在内的各类财政奖补资金5.5亿元。
同月,海南实现新冠肺炎确诊住院病例清零,三亚 旅游 业迈过了最艰难的台阶。
7月14日,文化和 旅游 部办公厅发布的恢复跨省游消息,被三亚 旅游 界称为“最激动人心的重磅信息”。由此,三亚在疫情最严重期间的景区改造、项目布局及营业模式转型升级等铺垫动作,渐释效果。
多个 旅游 平台数据显示,三亚度假、酒店、民航等各个板块搜索量迅速攀升,跟团游、自由行瞬时搜索量相比恢复前暴涨200%;据去哪儿网统计,三亚成为今年暑期高星级酒店预订量最高的城市,“满房”讯息频频;百度地图2020年“Q2夜生活指数”前十的城市中,三亚位列第一;从“飞常准”APP报告中还能发现,三亚机场出港航班量在6月就恢复至去年同期80%以上,成为内地千万级机场之最。
此外,6月1日发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及离岛免税购物政策,也为三亚 旅游 和消费搭建起跳板,海南免税购物至今保持话题热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三亚度假游客有8成以上会领券去免税店购物。
游客在三亚国际免税城购物(8月6日摄) 杨冠宇摄/本刊
与国际 旅游 消费中心尚有距离
国内外 旅游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三亚 旅游 在涅槃重生后,如何保持后劲,追赶国际发达 旅游 明星城市,打造国际 旅游 消费中心,仍需进行冷静思考。
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国际 旅游 消费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从现状来看,三亚 旅游 产品、消费、交通和人员进出自由便利化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数据显示,三亚存在 旅游 消费方面多元化和高端化不足的突出问题。比如,2019年该市列入统计的 旅游 酒店为252家,高端酒店占比约15%,比重偏低。除三亚亚特兰蒂斯以外,三亚缺乏世界级 旅游 综合体等高端 旅游 消费项目,未能形成具备全球 旅游 目的地式的消费支撑。
2019年6月,中国南海研究院调研组赴迪拜实地调研,获得了许多值得三亚学习借鉴的经验。
调研组成员认为,迪拜拥有众多具备国际影响力的高端 旅游 产品,包括迪拜主题公园等一批世界级 旅游 项目和人气地标。这座城市还形成了世界顶级的多元化 旅游 产品体系,涵盖冒险、休闲 娱乐 、文化艺术、观光等多类主题,能够全方位满足游客 旅游 体验需求。
迪拜的 旅游 消费同样令人瞩目。迪拜免税店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免税店,品牌多、种类齐,甚至包括很多在其他地方断货的商品。迪拜还是中东地区“ 美食 之都”,拥有着世界顶级高端酒店集群。目前,迪拜对大部分国家实行30天、90天免签,这对外国游客入境而言是极大的便利。迪拜拥有全球最便捷的海陆空入境方式,在疫情发生之前,平均每周有125家航空公司、超过7000架次航班抵达迪拜。
对标迪拜,三亚 旅游 消费存在差距。
打造“既世界又海南”的 旅游 产品
“正视差距,补齐短板”。业内人士认为,三亚要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海南国际 旅游 消费中心建设,企业和项目是核心落脚点。
中国南海研究院海南自贸港研究中心主任于涛建议,把三亚建设成为世界主题公园的明星城市。他说,三亚完全能够对标借鉴迪拜的主题乐园集群化发展模式,打造全球顶级规模的主题公园体系。例如加大招商力度,引进环球影城、迪士尼乐园、乐高主题公园、凯蒂猫主题乐园、ISY音乐主题公园等重大项目,“把全球眼光吸引过来,把国际人气集聚起来”。
随着“智慧海南”等建设的推进,于涛认为,三亚应抓住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机会,全力提升 旅游 管理效率,完善游客服务和数据中心建设,届时或可实现“一部手机游三亚”。
从事 旅游 行业16年、足迹遍布40多个国家的马南,是三亚市 旅游 推广局的“总监级别人才”。她认为,三亚在拓宽国际化视野的同时,也要结合本地特色,讲好“新三亚故事”,培育出三亚自己的标杆产品。疫情期间,三亚 旅游 推广局根据已成消费主力军的80后、90后的特点,结合“阳光沙滩”“黎族风俗”“热带风情”等元素,推出的新产品倾向于满足新兴用户对新玩法、深度玩法的更高需求。
同时,专家还认为,三亚可以充分利用好自贸港零关税政策优势,让游客来品鉴具有价格优势的中外中、高端 美食 文化。例如尽全力汇聚国际知名“米其林”餐厅,汇集海南乃至全国各地、各少数民族特色 美食 ,国人不出国门即可遍尝全球 美食 ,外国游客亦可进行中国特色 美食 的“一站式”消费。三亚既能成为“国际 美食 体验之都”,也能打造出多元化、特色化的 美食 文化品牌。
在 旅游 市场监督管理上,海南 旅游 界人士路伟强则强调,海南 旅游 企业在加快产品服务创新,打造海南特色 旅游 IP的同时,应鼓励社团组织依法开展行业自律,试行 旅游 行业“红名单”“黑名单”制度,以建立 旅游 行业监督管理长效机制。□
五、上海赴三亚游爆火:有人包机前往,三亚旅游业的现状如何?
随着全国多地以及上海地区的疫情防控政策,进入了放松化上海跨省旅游的热度,持续的走高多个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上海地区奔赴三亚旅游的热度居高不下。甚至出现了包机旅游的情况。三亚地区旅游业全面开花,出现了民宿售罄、无直航的情况。
随着上海地区的疫情防控政策放宽,受制于疫情被困在家中的上海居民好不容易被“放”出来后,也纷纷加入了旅游大军,跨省出游的热度持续走高。基于多家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目前,三亚地区成为了上海跨省旅游最受欢迎的目的地。
其中,上海飞赴三亚的机票环比量增加93%,飞赴海口的出票量增加92%,上海飞海南的机票的预订环比量增长130%。根据携程网的数据显示,海南景点票价较一周之前增长超过三成,十大热门景点客源更是位居全国之首,海南当地甚至出现了民宿售罄、房源难求的情况。甚至有些当地的酒店公寓房源,到八月中下旬都是显示无房的情况。一些三亚民宿的房东反映,上海地区部分直航机票,售罄之后,个别旅客直接包机前来三亚旅游。一个飞机上也就来了十来个人,多数是一个家庭或者是带着亲戚朋友一起来的,人均费用在万元以上。由此可以看出上海人民的“壕”和三亚地区景点的“旺”。
随着我国疫情的持续正向走好,多地也开启了正常的休闲消费生活。三亚作为国内知名的旅游胜地,摆脱了门票经济,在旅游业态上丰富,进一步推动了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在暑假这段时间,前来旅游的人数更是达到了巅峰值,旅游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进一步也带动了周边的其他产业的发展,包括餐饮、休闲行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