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解读青岛将建55处游艇码头?
1.“帆船之都 ”的喜和忧
青岛的帆船事业可谓如火如荼,这些年“帆船之都”的名号已在全国乃至全球叫响,成为青岛的城市旅游名片但随之而来的烦恼是,面对越来越多的游艇,帆船,现有的码头停泊位显然有点出力不从心了。
以此同时,为大众所熟知的奥帆中心、银海大世界两处船艇码头,多为私人俱乐部形式或已承包给私营企业。这些以服务“小众”或盈利为目的俱乐部,其入会费和泊位费等,远非大众消费所能承受。小众高消费,牢牢地制约着青岛游艇帆船事业的发展。
下图:没有码头泊位的游艇帆船,只能抛锚式的停靠在海湾。↓↓
德立游艇码头
2.青岛的码头“家族”
从规划来看,青岛的码头体系可谓非常完善。55处游艇码头,13处帆船下水点,4处邮轮码头,基本覆盖了大中小游艇码头,帆船,邮轮。让每条船都能找到合适的“家”!
分类的好处是,减少资源浪费。
“这将有利于统筹城市海陆空间发展,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推动青岛市海洋文化体育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滨海旅游业发展质量,为青岛建设全国重要的综合性海洋体育中心、海上运动产业基地、滨海现代文化名城和国内外知名的滨海休闲度假目的地奠定了规划基础。”
德立游艇码头
3.有多少是公共码头?
公共码头这一话题,在行业内越来越多被提及。大家也似乎比较关注。而目前真正拥有公共码头的只有海口(海口帆船基地是国内第一家帆船公共码头)。
目前并没有消息说码头建成后怎么运营,德立游艇码头认为,可以肯定的是,青岛是想拥有自己的公共码头的,但至于是多少,这就难说了。但这么多码头拿几个出来做公共码头,也不是难事。
德立游艇码头
你们说呢?
二、世界上有哪些邮轮母港?
与主要邮轮公司相对应,世界主要邮轮母港也大都分布在北美、欧洲和东南亚地区,包括美国的波士顿、纽约、迈阿密、洛杉矶、旧金山、西雅图,加拿大的温哥华,英国的伦敦,丹麦的哥本哈根,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新加坡,香港以及马来西亚的吉隆坡等。国内有几个城市是邮轮母港?2013年,青岛邮轮母港建设项目启动,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投资约50亿元。邮轮母港启动区共有3个邮轮专用泊位。其中将新建一个泊位,世界最大的22.5万吨级邮轮“海洋绿洲”号可全天候自由停靠。\x0d\x0a\x0d\x0a(1)北美迈阿密港\x0d\x0a 迈阿密自20世纪90年代起开放与邮轮公司合作建设新码头,故码头发展十分快,而且设施均十分贴近邮轮人流和物流的个性化需求。同时,迈阿密自身也有着发展邮轮经济的有利条件:邮轮码头离机场仅为15分钟车程;离市中心大型购物、宾馆、餐饮区近达几分钟的车程;毗邻美国南部的诸个旅游区,紧靠加勒比海、墨西哥风景区,并且因长期接待国际邮轮,进关边检程序便捷。\x0d\x0a (2)欧洲巴塞罗那港\x0d\x0a 欧洲邮轮经济有较长历史,形成了著名的邮轮都市,其中首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巴塞罗那扼地中海出入大西洋的咽喉,是地中海的主要邮轮母港城市,附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设有6个客运码头,可同时停泊9艘邮轮。由于可通达地中海诸国,附近的旅游资源丰富。其宾馆、餐饮、交通的便利均在地中海各城市中领先,故其客流量长年不衰,国际旅客消费和邮轮业成为其主要财源。\x0d\x0a (3)亚洲新加坡和香港\x0d\x0a 亚洲邮轮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其邮轮母港的典型代表是新加坡和香港。\x0d\x0a 新加坡是亚洲邮轮产业发展最快、邮轮市场发展最成熟的国家,近15年来邮轮客流量平均增长60%。仅2001年就有1200多艘次国际邮轮到访,给新加坡贡献了30亿新元的经济效益,被世界邮轮组织誉为“全球最有效率的邮轮码头经营者”。新加坡由于地域小,所以交通特别便利,其购物、餐饮、宾馆业均为亚洲前列,旅游收益已成为国家主要的收益之一。邮轮产业带来的人流和消费对本土人口不多的新加坡的GDP增长效益十分可观。\x0d\x0a 香港主要邮轮码头位于维多利亚湾侧的海运大厦,邮轮泊位长达380米,可同时停靠2艘大型或4艘小型邮轮,2001年香港的邮轮乘客抵返量达240万人次,形成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更新改造进入新阶段
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是城市发展的原点,是百年青岛历史记忆的承载者,是全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重点片区,是全面展现青岛城市形象、塑造城市新地标的新窗口。下面跟随市北君一起看一下新进展。
北片区概念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邮轮港区北片区概念规划与城市设计优化、控制性详细规划》专家评审会在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召开,现场,《邮轮港区北片区概念规划与城市设计优化、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专家评审,标志着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北片区改造更新进入新阶段。
两年前,吴志强院士团队通过统筹“窗口链接、业态激活、都市营造”三大动力,运用“交通流赋能、集群化赋能、吸引力赋能、都市感赋能、历史感赋能、智慧化赋能”六大设计赋能路径,描绘了一个集聚邮轮旅游、金融贸易、智慧创新、商务文化等为一体的国际港城新蓝图。
随着邮轮港区启动区的开工建设,为充分利用除启动区外未出让用地,有效把握规划的刚性和弹性,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在市各相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搭建了吴志强院士团队领衔城市设计、市规划院落实控规调整的编制体系,按照“实事求是、远近结合”的原则对北片区用地布局、交通路网等进行了系统完善,进一步提升、深化北片区规划成果的可操作性、可落地性。
《邮轮港区北片区概念规划与城市设计优化、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青岛市规划院控规编制团队从公共空间系统、规划用地布局、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历史遗存保护利用、内外道路交通分析、市政基础设施支撑等方面,对原有方案进一步整合优化,通过衔接港区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蓝绿生态基底,优化滨海城市空间布局,建立“控规片区—管理单元—街坊地块”三级管理体系,落地“联通、时尚、复兴、品质、未来”五大理念,助力港区成为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承载区,崛起城市新地标。
以中国工程院何镜堂院士、程泰宁院士领衔的专家评审团对北片区规划调整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他们一致认为“规划定位准确,对原概念规划设计条件变更研究清晰,调整优化科学合理,在港城融合、土地集约、产业结构、交通组织、规划落实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并对下一步规划建设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今年以来,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深入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按照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要求,全面加快启动区开发建设,TEU集装箱部落建成投入运营,集合时尚潮流业态和美好生活内容,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地下空间整体开发、山东港口航运金融中心、中国北方国际油气中心、世界之眼等项目开工并加快建设。
“巨无霸”地下停车场新进展
国庆假期刚过,位于市北区的邮轮港区地下空间项目正如火如荼,塔吊林立,大型机械隆隆作响,800名建设者火力全开。
航拍邮轮母港启动区项目
据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地下空间项目负责人孙源晖介绍,邮轮港区地下空间项目由青岛环海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投资、中铁四局施工,规划建设4层,含3000个停车位,建成后将打通邮轮港区对外联系交通瓶颈,分散交通集散压力。
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启动区地下空间项目属于超大城市地下空间综合体工程,具有建设规模大、工期紧张、专业工程多、施工场地狭小、各专业交叉施工、交通及施工组织困难等特点,项目部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多个区域划分,根据各区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资源。
正在建设的地下停车场
据悉,023地块A4区域负四层基础筏板浇筑完成,023地块A5区域负三层主体结构浇筑完成,023地块A2、B1区域负二层主体结构浇筑完成,031地块C12、C13区域基础筏板浇筑完成,031地块C5区域负三层主体结构浇筑完成,031地块C3区域负二层主体结构浇筑完成。“目前,项目按照时间节点顺利推进,预计明年年底施工完成。”孙源晖说。
工人正进行壳膜安装
除地下空间项目外,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将聚焦城市面貌改善、城市品质提升和城市功能完善,集聚发展航运贸易、现代金融、邮轮文旅等重点产业,加快推动港区、园区、城区“三区互融”,以港区“一张规划蓝图”为引领,积极导入更多高能级、高质量项目,高标准高质量推动邮轮港区建设发展,打造功能更加完善、环境更加优美、品质更加精致的港城融合标杆。
(来源:青岛新闻网、观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