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对高尔夫俱乐部的研究现状?
国外高尔夫运动发展现状研究综述 自 1894 年美国高尔夫协会成立以来,高尔夫运动在美国十分盛行,由于人口、土地、 经济发展的优势,美国逐渐取代英国成为高尔夫
二、高尔夫的发展前景如何?
高尔夫市场无疑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验证,所以当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起来之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高尔夫行业规范的完善,高尔夫运动会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接受,并必将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 1.高尔夫具有竞技与休闲的双重特征,迎合当今休闲潮流。 高尔夫运动量适中,适合于各年龄段的消费人群。此外,2.高尔夫球被誉为充满“绿色(G)、氧气(O)、阳光(L)、友谊(F)”的“休闲、徒步运动”。当人们漫步于绿草之上,融入于自然之中,潇洒挥杆,忘却都市的喧嚣,身心得到了无限的放松和快慰。因此高尔夫运动符合当今健康文明休闲的消费需求。 2.高尔夫比赛形式多样、灵活。 高尔夫比赛不仅有个人赛团体赛,更有差点赛,使得不同水平的选手可以同台竞赛,这是其他运动所不能及,这也是高尔夫可以成为商务社交的场所的重要原因之一。 3.高尔夫运动讲究技巧、策略,具有挑战性。 打高尔夫球的不单单是简单的体力锻炼,更是心灵智力的一种考验和锻炼。打球的过程就是一种不断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过程。可以说,高尔夫运动是对自己的最好锻炼,包括身体和智力。 4.高尔夫运动的尊贵定位,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在大众眼里,高尔夫无疑是一种绅士的运动,是尊贵身份的象征,这对高尔夫消费人群是一种极大的肯定和鼓励,对高尔夫的亚消费人群更是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四.加快产业化进程,推动中国高尔夫地发展 高尔夫市场潜力巨大,不因为单纯是高尔夫运动的发展空间大,更因为高尔夫是个关联性大、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以高尔夫运动为龙头,可以带动起诸多行业的发展,如:制造业、草坪业、旅游业、房地产业、赛事业、会展业等等,最终形成一个高尔夫产业。下面,笔者将从与高尔夫紧密联系地十一个行业进行分析: 1.高尔夫制造业。 主要包括生产高尔夫球、球杆、球车,球衣、球袋、球鞋,手套、坎肩、风雨衣、护腕饰品还有一些打球小用品。现在,中国的打球人数约100万,并且以每年10%的速度在增长,再加上价格较高,利润空间较大,与高尔夫相关的制造业前景也非常看好。据北京INFO调研公司数据显示,其中有高达47.5%投资人表示会采取开设GOLF用品专业卖店的形式介入这个行业,因为这个选择是因为卖店是最为直接并与市场最终消费者联系最为紧密的一个平台。它依靠真实的产品的走量回笼资金,并且直接接触最终客户,那么卖店最终的目标一定是经营到一定时刻,这些最终客户的资源便可以被更大程度更高效率的运用。 目前,高尔夫用品也很大部分依靠进口,既是是国内生产地也因为贴上了外国地牌子而价格昂贵,增加了打球成本,如果中国可以开发出自己知名地品牌,那将有力地推动高尔夫运动地发展。 2.高尔夫草坪维护和研究。 包括草种研发、日常护理、肥料、土壤研究以及护理所需的工具,如剪草机等。高尔夫离不开绿草,目前,我国大多数草种、肥料等都需要进口,这也是导致高尔夫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有人说:中国人的模仿能力是最强的。姑且不管这是不是事实,但是中国研发自己的草种、肥料等势在必行,如果成功研制,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促进高尔夫的发展,高尔夫的发展又反过来刺激这一行业的发展,达到良性循环。 3.高尔夫设计业。 主要指为高尔夫球场、会所设计施工,也包括了为球手的用品的做个性化设计等。好的球场、会馆设计,可以提高球场的吸引力,也可以提升了地区品位和知名度,美化了环境,把原来的荒山、野岭变成了一道亮丽的绿色风景线。当今社会主张个性,为选手量身定制地设计用品也将受到人们地关注和追捧,市场前景看好。 4.高尔夫赛事业。 包括赛事筹划、组织、设计等。中国经济发展很快,高尔夫运动正在中国兴起,职业化的进程正在向前推进。在这种大背景下,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中国的高尔夫运动。一项成功的赛事可以吸引大量的观众,对球场声誉的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也是吸引赞助商的根本。例如,2001年深圳观澜促成了伍兹的中国观澜之行,吸引了近万人前来观看挑战赛。通过组织中国高尔夫职业赛,邀请国际球星参加,可以加快中国的高尔夫运动与国际接轨,成为有影响力的品牌,同时以此为契机发现和培养有潜力的中国选手。例如台湾青少年高尔夫运动推广的做法值得我们参考。 5.高尔夫广告业。 为高尔夫运动、用品、赛事等提供宣传业务的就是就是广告业了。随着高尔夫的发展,竞争加大,与高尔夫相关的广告业前景也非常乐观。 6.高尔夫餐饮业。 餐饮部是球场经营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其收入的来源之一。打一场球一般需要四个小时甚至更多,而且高尔夫是现代休闲度假、商务洽谈的主要场所,其潜在市场足以支撑它的餐饮经营。与一般餐饮场所相比,球场餐饮在环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吸引到球手以外的客人。加之球场餐饮有消费档次高、利润空间大等特点,所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7.高尔夫旅游业。 高尔夫运动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中国高尔夫运动旅游的发展对于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吸引外来资金,扩大对外交流,活跃地区经济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现在,旅游开始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过渡,高尔夫运动是一项在阳光下、绿地上、氧分充足的强身健体休闲运动,适合各种年龄、性别的人们参考。它对维护生态,保护自然环境非常有益,不仅起到了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而且是外来投资者和往来客商工作之余的最佳去处。高尔夫运动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是高层次汇展、投资等商务活动的重要软环境要素。如:世界高峰会议(SUMMIT),亚太经济合作会议中高尔夫是其中一项必要活动内容。据专家估计,全世界商务、贸易成交量的20%是在高尔夫球场达成的协议。所以,高尔夫旅游前景很好。 8、高尔夫会展业 展览会一直被商界公认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洽谈贸易平台”。同样,专业高尔夫展览会在从很多方面反映一个地区或是一个国家高尔夫的发展状况及前景下,也能为高尔夫界的商家搭建交流舞台。 高尔夫球会如果利用展览会这一平台,在向来自海内外经济界的人士传播高尔夫文化的同时,也能刺激商界人士对高尔夫运动的兴趣。就能够迅速发展会员,更有效地推广高尔夫运动。 9.高尔夫房地产。 改革开放后,一大批先富起来的中国企业家钟情于高尔夫这一“绅士运动”、“时尚运动”。于是,高尔夫运动在中国刮起了一股旋风。有人说,SARS让高尔夫运动在中国提前了五年。现在,随着国内高尔夫球场的不断增多。与自然、绿色、健康无限贴近的高尔夫, 不仅仅是一种锻炼的方式,更成了许多人的生活方式、交友平台,甚至是选择生意伙伴的途径。于是,看准高尔夫运动的自然健康,靠近高尔夫球场的房地产项目也应运而生。一般国外的高尔夫球场,一次公开赛收入就可以维持员工一年的薪水,但在中国,这样的赛事很少,所以作为短期投资,国内的发展商通常选择用别墅项目尽快收回投向球场的巨额成本,同时球场还能促进别墅的销售。有人说:这是中国高尔夫发展的偏门,但由于它上述的重要作用,还是被很多球场和房地产开发商所选择,加之目前中国的许多高尔夫球场融合了英国的古典和日本的精致,其优美的自然环境也吸引了众多的购房者,被人们所接受。 10.高尔夫教育。 中国拥有13亿人口,现已有195个高尔夫球场,超过40万会员,但中国高尔夫运动的消费人群每年仍以10%的比例增长。不久的将来还将有500至1000个高尔夫球场投入建设,中国无疑在高尔夫相关投资方面具有巨大潜能。 业内人士介绍,现在许多高尔夫场地上的工作人员基本没有经过正规培训,高尔夫人才目前在我国算得上奇缺。高尔夫的人才教育在中国商机无限。 以上十项与高尔夫运动有之紧密的关联,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也与高尔夫运动有之联系,比如交通、装修等等,由于它们不是由于高尔夫运动而带动的,所以暂且不做仔细探讨。但是这些行业互相促进和发展,共同形成了高尔夫产业。 当前,高尔夫球场在短期内走出高投入,高消费,高税收的局面是不现实的,也不利于高尔夫市场的发展,而是应该有效地整合资源在生产、旅游、贸易、房产、教育等相关行业寻求突破,撑起一个高尔夫产业链,以求获得乘数效应,推动中国高尔夫的发展
三、说说高尔夫行业在中国未来发展的前景
挺好的。自从1984年我国第一个高尔夫球场在广东中山落成,至今新中国高尔夫运动的发展,到现在已经26年了。
26年来,中国高尔夫球场从零开始发展到现在的约432个球场;中国高尔夫核心人口从少数几人,发展到现在的30万人。同时,中国涌现出张连伟、梁文冲、张娜等高尔夫球优秀选手,在国内外赛场上取得了好成绩。
房地产业:
许多商业的高尔夫球场内都兴建有球场别墅。高尔夫球场和别墅两者之间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依靠高尔夫球场的品牌优势发展起来的房地产项目已不在少数。
高尔夫球场周边的房地产一般价格都会比同等楼价高出很多,而凭借它坐拥的绿地、蓝天和广阔的视野,同时更重要的因素是方便打高尔夫球,所以让许多房主情有独钟。
但是一些高尔夫球场开发商开发球场是假,真正的意图是在球场中随便划出一块地方,建别墅区,牟取暴利。关于高尔夫房地场的发展应该植根于市场的研究,不能盲目开发。
四、高尔夫球的起源与发展
打高尔夫球是一项具有特殊魅力的运动。它是人们在天然优雅的自然的绿色环境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提高技巧的活动。
关于高尔夫运动的`起源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流传最广的一种是古时的一位苏格兰牧人在放牧时,偶然用一根棍子将一颗圆石击入野兔子洞中,从中得到启发,发明了后来称为高尔夫球的运动。因此,“高尔夫”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十四世纪苏格兰议会中的文件中。
率先涉及打高尔夫球的是苏格兰北海岸的士兵,后来逐渐引起宫庭贵族和民间青年的浓厚兴趣,最终成为苏格兰的一项传统项目。尔后传入英格兰。十九世纪末传到美洲、澳洲及南非,二十世纪传到亚洲。由于打高尔夫球最早在宫庭贵族中盛行,加之高尔夫球场地设备昂贵,故有“贵族运动”之称。
二十世纪,高尔夫运动传入我国。一九三一年,上海成立了高尔夫球游戏中心。同年,中、英、美商人合办高尔夫球俱乐部,在南京陵园体育场旁开辟高尔夫球场。
进入八十年代,高尔夫运动在我国得到很快发展。1985年,中国高尔夫球协会成立,1986年1月,中国首次国际高尔夫球赛——“中山杯”职业、业余选手混合邀请赛,在中山市温泉高尔夫球场举行。以后,每年举办一次。最近几年,高尔夫球运动在我国已迅速普及和发展起来。
作为一种时尚或某种身份的隐约暗示,高尔夫球已逐渐渗透到我们的都市生活之中,并令不少人向往。“高尔夫”,本是英语golf的译音。在英语中,golf一词是由绿(green)、氧气(oxygen)、阳光 (light)和友谊(friendship)这四个单词的打头字母所组成的。一项运动,能兼有上述四项诱人的内容,在崇尚休闲的现代社会中,难怪它能成为人们的宠儿了。大多数人对这项迷人的运动的了解可能还处于一种面孔陌生的阶段,这里我们就为大家作个简单介绍。
五、我国高尔夫产业社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如何评价?
发展现状:
据调查,截止到2003年9月中国高尔夫已建和在建球场达到179个,共有球洞3921个,练习场数量超过400个。目前,广东、上海和北京作为中国高尔夫运动最普及和发展最成熟的三个地区,其高尔夫人口占全国高尔夫人口的比例接近60%,三地球场数量是全国球场数量的52.5%。三地高尔夫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中国高尔夫总体的发展水平。
北京市内目前已建和在建球场有29家,球洞现有540个;上海现有球场17个,球洞数261个;广东省共有球场54家,球洞1293个。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的球洞数占全国球洞数的比重为53.4%。全国的高尔夫爱好者人数超过35万人,并且预测这个数字在以后的五年中将以每年超过20%的平均速度增长。
由中国高尔夫球场目前的整体分布来看,存在以下态势:京沪粤三足鼎立,是中国高尔夫运动最普及和发展最成熟的三个地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作补充;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则相对较少,少数省份甚至没有高尔夫球场。中国高尔夫球场分布几乎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地区分布状况相一致。
1985年中国高尔夫代表队到日本训练、学习和打球,教育开始起步。为了培养高尔夫行业急需的专业人才,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高尔夫院校。1995年深圳大学成立高尔夫学院。1996北京高尔夫球学校成立。近年来,许多大学相继成立高尔夫学院或开设高尔夫球场管理专业。2002年同济大学成立高尔夫商学院。北京林业大学2001年秋季,就开始招收和培养未来草坪总监的本科生,专门教授和培养球场草坪管理的专业人才,第一届毕业生将于2005年6月毕业。2004年8月,专门管理高尔夫球场的机构——中国高尔夫协会场地管理委员会成立。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中国会涌现一批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草坪总监,他们将把中国高尔夫球场的管理水平推向世界前列。
任何产业的迅速发展,都会遇到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伴随着高尔夫的发展,与高尔夫球场场地条件的相关问题也不断提出和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是高尔夫球场规划设计、球场建造和养护管理中无规范规程,无行业或者国家标准,许多工作均靠从业者的经验完成。球场农药化肥的施用也没有相关规定和标准,什么样的农药、化肥产品都可以直接在球场施用,球场草坪总监施用这些产品时既不知道这些产品的肥效或者药效,也不知道这些产品是否可能对球场及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中国的草坪总监都是在不同的时间加入到高尔夫球场草坪管理行业中来的,他们在球场中的作用没有被充分的认识到,地位也远不如国外的高尔夫球场总监。草坪总监专业知识参差不齐,这与中国高尔夫起步较晚以及草坪管理研究落后有关。
高尔夫环境问题是大家特别关注的问题。有人认为高尔夫球场建设会破坏自然景观,破坏生态环境。也有人认为高尔夫球场因草坪浇水、施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将高尔夫球场称为“绿色荒漠”。为了得到高质量的草坪和良好的击球草坪面,高尔夫球场在种植和养护草坪过程中必然要进行施肥和施用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作业。而高尔夫球场大多建在透水性良好的砂壤土上,这些作业很可能会对环境产生威胁和影响。问题在于我们并不是确切了解高尔夫球场施用农药和化肥对环境的影响有多大,是利大于弊还是其它结论?国外虽然做了大量的研究,也建立了相应的措施、法规或行业标准确保高尔夫与环境和谐统一,但是国外的草坪管理水平、高尔夫球场施用的化学物质等均与国内有所差距,我们不能照抄照搬这些法规和行业标准。相反我们也应该向国外那样正视高尔夫环境问题,在高尔夫项目启动之前,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国家应该制定高尔夫球场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的法规,做到有法可依。
解决高尔夫的土地利用问题同样只能通过建立相应的法规和标准来进行。国家体育总局2003年年底立项,由中国高尔夫协会和北京林业大学草坪研究所共同承担对中国高尔夫消费状况和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表明:79.5%球场的绝大部分土地在建球场之前为河滩地、海滩地、荒坡、荒山、荒地、疏林地、绿化带、废弃鱼塘、甚至还有臭水沟和垃圾场等类型;20.5%的球场中用地涉及低产农田和果园。国家应该以优惠政策鼓励在荒山荒坡等废弃地建设高尔夫项目,采取“以绿养绿”的方式,使高尔夫球场建设成为绿色产业经营项目和公益绿化建设的结合点。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土地分级标准,管理部门在高尔夫项目审批时没有依据,因为他们没有把荒山、荒坡等废弃地与农业耕地分开的法律依据,只能将所有土地一概而论。
总之,要解决高尔夫目前高尔夫球场场地管理的相关问题,只有通过制定相关的行业规范规程,制定相关标准,提高高尔夫球场场地相关的科研水平,加强球场场地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培养来解决。
发展前景
当前,我国经济已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增长阶段,2003年GDP增长9.1%,GDP总量达到11.67万亿元,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即人均1090美元。这就意味着,我国高尔夫球场消费人群、球场建设在理论上,每年将增长9.1%。从高尔夫消费人群的增长趋势上看,我国球场建设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在未来20年,我国球场建设数量,估计将达400~500余座。可以相信,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高尔夫行业规范的完善,高尔夫运动会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接受。中国高尔夫必然向大众化发展。
1 、球场运营成本降低
从球场运营看,随着球场建造成本降低,税收的降低以及球场草坪养护管理更加科学完善,球场现代企业管理体制的建立等都会使俱乐部运营成本降低,这就会使俱乐部有更大的降价空间,让更多的人在经济上能够接受这项运动。再加上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收入增加以及消费结构的转变,必然会有更多的人了解这项运动,热爱这项运动,参与这项运动。
2 、科研教育水平的提高
目前许多高尔夫场地上的工作人员基本没有经过正规培训,高尔夫人才目前在我国可谓奇缺。一些企业往往高薪聘请国外专业人才,要不就派员工到国外专业学校进行培训。比照国外高尔夫运动的普及率,结合我国自身经济、社会和体育发展的需要,未来10到20年,我国将需要高尔夫高级管理、教育、科研、产业人才约8万至10万人。大量专业人才的出现必然使高尔夫运动管理更加科学,高质量、环保及价格低廉合理的球场会不断增多,球友会有更多高质量环保球场可选择。
3 、可用建球场的土地充足
根据我国新颁布的《土地管理法》第4条,我国土地按用途分为三大类,即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未利用地可理解为在目前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尚未能直接利用和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包括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河流水面、湖泊水面、苇地、滩涂、冰川及永久积雪地等。我国未利用地共约393447.2万亩,除去34%的易开发土地(133722.048万亩)和50%的干旱少雨地区,则剩余16%的未利用地面积约为62951.552万亩。根据研究结果,高尔夫球场占用未利用地42.46%的比例计算,约有26729.23万亩地可用于建造高尔夫球场。由于这样的土地土质较差、主要分布在丘陵和低山地区以及其他一些农用效益差的废弃土地,都能够用在建造高尔夫球场,在此特将这类土地定义为“高尔夫球场建造潜在适应地”。高尔夫球场建造潜在适应地将成为高尔夫球场今后发展的场址平台。若利用这部分土地的1%(即为整个国土面积的1.116‰约为千分之一)建造球场,则推算出国内球场建设数量为13375家。可见目前我国无法进行农业生产、没有经济价值的土地但可用于建造高尔夫球场的土地面积非常大,球场建造的土地利用空间巨大。
4、与发达国家比,我国球场发展空间极大,打球人数还有很大的增加空间
截止2004年,中国高尔夫球场已达200余个,就高尔夫球场的总量而言,中国目前的200余个球场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外公布的信息,我国中等收入阶层正在以每年1%的比重增长。1999年我国中等收入阶层比重为15%,2003年达到19%。按我国12亿人口计算,扣除9亿农村低收入人群,2亿中小学生,目前我国潜在(有能力进行高尔夫消费)高尔夫球消费人口近1900万,每年将增长19万潜在高尔夫消费群。
5 、随着行业规范、规程以及标准出台,高尔夫行业发展会更加健康、快速
随着中国高尔夫球协会行业规范、规程以及标准的出台,高尔夫球场规划设计、球场建造和管理将更加科学规范,这更有利于我国高尔夫球场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对高尔夫球场管理产生划时代的意义。
六、高尔夫发展
打高尔夫球是一项具有特殊魅力的运动。它是人们在天然优雅的自然的绿色环境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提高技巧的活动。
关于高尔夫运动的起源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流传最广的一种是古时的一位苏格兰牧人在放牧时,偶然用一根棍子将一颗圆石击入野兔子洞中,从中得到启发,发明了后来称为高尔夫球的运动。因此,"高尔夫"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十四世纪苏格兰议会中的文件中。
率先涉及打高尔夫球的是苏格兰北海岸的士兵,后来逐渐引起宫庭贵族和民间青年的浓厚兴趣,最终成为苏格兰的一项传统项目。尔后传入英格兰。十九世纪末传到美洲、澳洲及南非,二十世纪传到亚洲。由于打高尔夫球最早在宫庭贵族中盛行,加之高尔夫球场地设备昂贵,故有"贵族运动"之称。
二十世纪,高尔夫运动传入我国。一九三一年,上海成立了高尔夫球游戏中心。同年,中、英、美商人合办高尔夫球俱乐部,在南京陵园体育场旁开辟高尔夫球场。
进入八十年代,高尔夫运动在我国得到很快发展。1985年,中国高尔夫球协会成立,1986年1月,中国首次国际高尔夫球赛--"中山杯"职业、业余选手混合邀请赛,在中山市温泉高尔夫球场举行。以后,每年举办一次。最近几年,高尔夫球运动在我国已迅速普及和发展起来。
作为一种时尚或某种身份的隐约暗示,高尔夫球已逐渐渗透到我们的都市生活之中,并令不少人向往。"高尔夫",本是英语golf的译音。在英语中,golf一词是由绿(green)、氧气(oxygen)、阳光 (light)和友谊(friendship)这四个单词的打头字母所组成的。一项运动,能兼有上述四项诱人的内容,在崇尚休闲的现代社会中,难怪它能成为人们的宠儿了。
尔夫发展史
高尔夫运动的起源一直是个谜,早在公元前二、三百年,在中国和古罗马都曾流行过类似高尔夫球的以杆击球的球戏。中国有种被形象地称为“捶丸”的球戏,而公元前27年至公元395年的古罗马有一种以木杆击打用羽毛充塞制成的球的游戏。但一种公认的说法是,十四世纪时,苏格兰东海岸的渔民发明了这项运动,他们在下船回家的路上随便找一根树枝或者棍子,来击打路边的圆石,以此作为消遣,如果圆石掉进兔子洞,就算赢得胜利,最初的高尔夫运动就这样发明出来了。
让高尔夫流行起来的是苏格兰北海岸的士兵,后来逐渐引起宫廷贵族的浓厚兴趣,最终成为苏格兰的一项传统项目。由于打高尔夫最早在宫廷贵族中盛行,加之高尔夫场地设备昂贵,故有“贵族运动”之称。当时英国皇室迷恋高尔夫几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无论是国王还是众多的伯爵、侯爵都把高尔夫当成娱乐消遣的第一运动,也正是有了皇家的喜好和庇护,高尔夫才会有极其迅速的普及和发展。
世界上第一家高尔夫俱乐部设立在苏格兰的爱丁堡,而最有名气的高尔夫俱乐部也是设在苏格兰,即圣安德鲁皇家古典高尔夫俱乐部。世界上第一家女子高尔夫俱乐部也建于苏格兰。高尔夫运动最初的规则是由苏格兰的爱丁堡高尔夫俱乐部制订的。早期的俱乐部就像是个聚餐、畅饮红葡萄酒的地方,并非巧合,公开赛的奖杯也是个红葡萄酒壶。
从1457年至今,高尔夫运动已经从英伦三岛之一的苏格兰流传到世界各大陆,历时500年而不衰。该项运动是典型的男女老幼咸宜的“绅士淑女”运动, 19世纪从英国传入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南非、泰国和美国。高尔夫在1900年和1904年奥运会上曾被列为比赛项目,但不算奥运会的正式项目。从1953年起,职业运动员每年举办一次世界杯赛。业余运动员男子从1958年起,女子从1964年起每2年举办一次世界锦标赛。
这项运动于19世纪末传入中国。1931年中国、英国和美国商人合办高尔夫俱乐部,在南京陵园中央体育场附近开辟了高尔夫场地。1984年以来,我国与外国合资,先后建设了多个高尔夫球场。1986年1月,我国首次举办了“中山杯”高尔夫邀请赛。目前高尔夫正在我国流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