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滨港的发展历史
早在140多年前,横滨还是一个渔村当时的横滨人烟稀少,仅有十多户居民的小村落。1859年,在西方列强武力威胁下被迫辟为自由贸易港。1889年正式设市。进入20世纪后,多次进行筑港和填海造陆工程,市内不断扩大。1923年关东大地震横滨遭到破坏,震后日本政府对横滨港经过重建并增加了许多耐梁港口设施。第二次世界大战,横滨再次遭到破坏。战后美国军队接收了港湾及其周围地区,港区变成美铅腊国军事基地。1952年美国归还了横滨港口及周围地区。日本经济经过战后的恢复和高速发展及贸易上的需要,先后多次制订了港湾整治规划,对横滨港进行了改造和扩建,使之成为今天日本最大的港口并成为发展京滨工业区的有利支柱。
横滨港在二次大战后曾多次改扩建 , 港区水域面积 7,339 公顷 , 码头岸线 40 公里,其中水深 9 米以上的超过 17 公里。临港地区总面积 2,813 公顷,其中工业港区面积 1,708 公顷,商业港区面积 983 公顷。码头港区总共有 10 个 , 大中小泊位共245 个 , 其中万吨级以上120 个 , 最大水深 23 米,可靠 20 万吨级油轮。全年吞吐量 1.2 亿吨左右,主要出口货物为钢铁、船舶、车辆、化工产品、机械设备、罐头 食品及纺织品等;昌激运主要进口货物有原油、煤、纤维制品、矿石、食品及机械等。
横滨港的港口设施
装卸设备有各种岸吊、集装箱吊、旋回吊、装卸桥、浮吊、门吊、牵引及滚装设施等,其中浮吊最大起重能力达650吨,还有直径为203.2~508mm的输油管供装卸石油使用。港区的仓库及货棚面积为21.7万平方米,货物堆场面积为47.8万平方米,木材堆场面积为63万平方米。整个码头实施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新型码头监视系统已于1992年3月设置完成。在国际集装箱码头的装卸桥、管理楼、照明塔等8个地方均设置了电视摄像机,从而可以掌握码头内外的状况,例如,在控制中心可通过电视摄像机对码头大门前排队的拖车作出指令, 1992年10月该港建成了日本最大的集装箱伏中码头-- 大黑C3(DAIKOKU PIERC3),码头长350m,纵深500m·面积17.5万平方米,可靠泊第四代大型集装箱船舶。码头上有超级装卸桥,最大起重能力达40.6吨,集装箱堆场可存放7540TEU,还有商积为6016平方米的集装箱货运站,有550只冷藏电源插座,可在办公困厅哗楼内进行操作管理。本港另有海上泊位最大可靠泊20万载重吨的大型油船。装卸速率:燃油每小时5000吨,石脑油每小时2500吨,原油每小时8000吨。该港1994年集装箱吞吐量达231万TEU,比1993年增长6.6%,居世界20大集装箱港口第10位,1994年外贸货物吞吐量达1.28亿吨,比1993年增长3.7%(其中外贸货物6766万吨),创历史最高记录。主要出口货物为钢铁、船舶、车辆、化工产品、机械设备、罐头食品及纺织品等
为了适应集装箱汪行运输日益发展的需要,横滨港务当局正在加强港口的建设,本牧A码头各泊位的水道将浚深到14m,B码头与C码头之间的水域正在填海造地。以建造多用途泊位并配备以适合超宽巴拿马型船舶使用的新式集装箱起重机,根据 扩建和发展计划,将越过东京(TOKYO)港的规模。
日本港口有哪些
东京港、横滨港、名古屋港、大阪港、神户港等。
1、东京港:东京港作为首都圈地区与国内、海外各地运输的节点,其腹地为拥有3000万人口的东京圈及其周边的关东北部、甲信越等广大地区。拥有海域面积5453公顷,陆域面积1080公顷,内外贸码头共计24个,泊位总数为115个,其中集装箱码头4个,集装箱泊位16个。
2、横滨港:横滨港,位于日本本州中部东京湾西岸,仅次于东京、大阪,是日本的第三大城市,面积435平方千米,1993年人口已达330万人。是日本最大的海港,也是亚洲最大的港口之一。横滨地理环境北、西、南三面为丘陵环绕,东面为太平洋。
3、名古屋港:名古屋港(PortofNagoya),是横跨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东海市、知多市、弥富市、海部郡、飞岛村的一个港湾,是日本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之一。由于著名的丰田汽车公司的总部位于爱知县内,故该港主要的输出产品中有一半以上都与汽车相关。名古屋港作为日本的五大国际贸易港之一,2004年被指定为中枢国际港湾(指定特定重要港湾)。目前,货物总吞吐量为2亿824万吨,是日本国内唯一超过2亿吨的港口,从平成14年至今,连续12年位居日本全国第一。
4、大阪港:大阪港位于日本(全称:日本国JAPAN)本州(HONSHU)西南沿海的中岛川(NAKAZIMAKAWA)与大和川(YAMATOKAWA)河口之间孙行,濒临大阪湾的东北侧,是日本五大集装箱港口之一。该港自古以来就是京都的海上门户,市内河道纵横,有"水则卖哗都"之称。现为阪神工配好业区之核心,轻重工业综合发展,其工业产值仅次于东京,居日本第二位。主要工业有石油化工、钢铁、金属加工、运输机械及电机等。
5、神户港:神户港是日本兵库县神户市的特定重要港湾。为日本主要的国际贸易港(五大港)之一,与大阪港同样被指定成超级中枢港湾。在1868年1月1日时开港。现在也是日本三大旅客港之一。
日本横滨世界著名国际港口旅行景点介绍
日本横滨世界著名国际港口旅行景点介绍
一、山下公园
山下公园是日本神奈川县横滨市的旅游观点。
从JR线关内站穿过日本大街后,往东就到了位于海岸边的山下公园。山下公园面对横滨港,沿海岸长约1 公里,于1930 年建成开放,是日本最早的临海公园,现已成了市民休憩的场所。园内岸边系留着曾经被称为太平洋女王的船只“冰川丸”,一年四季游客不断。在这儿能看见横滨的象征之一,横滨港湾大桥(Yokohama Baybridge)。横滨港湾大桥的夜景特别美丽。
另外,JR 关内站西侧,还有曾为马车通行而铺设的石板路以及由两旁的古典式建筑风格的店铺酿造出平静气氛的马车道大街,这里整天人流不断,热闹非凡。
二、横滨中华街
日本横滨的中华街坐落横滨市中区山下町,以前日本人称它为“唐人街”,1912年改称“南京街”,战后易名为“中华街”。1859年横滨港开港之时,横滨市建成了外国人居留地(类似于租界的形式),一些服务于欧美商社及银行的中国人与欧美人一起往来于中日之间。
当横滨与上海、香港之间开设了定期神历的船路航班之后,一些中国贸易商也开始往来中日之间,并在居留地的山下町周围建造了关帝庙、中华会馆、中华学校等。这些是横滨中华街最初的发展。中华街的东西南北门各竖着高大的牌楼,西边入口处树着15米高的牌楼,红柱绿瓦,牌楼上中间书写“中华街”三个大字,整个楼坊闪耀着雕梁画栋的中华传统艺术。中华街全长300多米,居住着约四千名华人。
横滨中华街被誉为“中国名菜饭馆街”。这里有大约百余间中餐馆。菜馆分为广东、江苏、上海和四川等菜系,各自保持着菜系的汪瞎销原汁原味,广东餐馆约占一半,还有江苏、四川、台湾、香港等餐馆。
除吃之外,中华街还开设杂货店、药店、服装店、手工艺品店等,因以餐馆为多,中华街被称为“食的天堂”,日本人常常扶老携幼来此饱食并游览。那里的广东菜以清淡可口为人称道,儿童逛街时吃着刚买来的广东叉烧包,兴高采烈,广东烧卖也很受欢迎。对于“吃鱼族”的.日本人来说,他们很喜欢上海菜,上海饭馆的菜谱以鱼类为多,四川的麻婆豆腐也成为横滨家喻户晓的“四川料理”了。中华街的横滨大饭店,重庆饭店,太湖饭店各有名菜佳肴,面食点心颇有名气。中华街的小吃店也名扬四海,如谢甜记粥店门庭若市深受青睐。
三、富士山五合目
富士山作为日本的象征之一,在全球享有盛誉。它也经常被称作“芙蓉峰”或“富岳”以及“不二的高岭”。自古以来,这座山的名字就经常在日本的传统诗歌《和歌》中出现。富士名称源于虾夷语,现意为“永生”,原发音来自日本少数民族阿伊努族的语言,意思是“火之山”或“火神”。山体呈优美的圆锥形,闻名于世,是日本的神圣象征。
现在,富士山被日本人民誉为“圣岳”,是日本民族引以为傲的象征。富士山山体高耸入云,山巅白雪皑皑,放眼望去,好似一把悬空倒挂的扇子,因此也有“玉扇”之称。
五合目相当于一个位于半山腰的休闲平台,有一个很大的停车场、餐厅,有多个旅游纪念品的小店,还有一个邮局。美丽的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海拔3776米,是日本的最高山峰,日本人奉它为圣岳、不二山,多少年来一直是日本文学家、艺术家们讴歌的主题。在日本,人们认为登上富士山顶是英雄,这和中国的不到长城非好汉遥相呼应。富士山由山脚到山顶分为十合,由山脚下出发到半山腰称为五合目,由五合目再往上攀登,便是六合目、七合目,直至山顶的十合目。很多人都以登上富士山为荣。
四、大涌谷
日本旅游胜地大涌谷是大约40万年前箱根火山活动的末期,神山的北山腹发生的火山大喷发形成的火山口遗迹。又称“大地狱”。大涌谷地上的泉水大部分的是有毒的,它本来叫Oojigoku,是箱根山三千年前爆发而形成的,1876年明治天皇去那里参观才改名为大涌谷。
大涌谷是箱根最著名的旅游景点。在绿树环抱的箱根中惟独此处山岩裸露,岩缝间喷出的地热蒸气雾气腾腾,从地壳张开的裂缝内,喷出大量的硫黄蒸气,将泉水烧得滚烫。令人感到地球的生命运动,尉为壮观。由此可眺望富士山和箱困游根群山的美丽景色。
现在,箱根大涌谷每天仍在不断地由地下喷出大量的水蒸气和火山瓦斯。走近大涌谷附近一带会闻到火山特有的扑鼻的硫黄臭味(硫化氢瓦斯)。由大涌谷眺望富士山的风景也十分壮观。
;
世界上最好的深水港口是那里?
世界上优良的深水港有:
釜山港、光阳港、高雄港、东京港、横滨港、神户港、名古屋港和大阪港等。
一、釜山港
1、简介:釜山港位于韩国(全称:大韩民国REPUBLIC OF KOREA)东南沿海,东南濒朝鲜(KOREA)海峡,西临洛东(NAKTONG)江,与日本对马(TSUSHIMA)岛相峙,是韩国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第六大集装箱港。始建于1876年,在20世纪初由于京釜铁路的通车而迅速发展起来。
2、气候:釜山港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夏季为29~31℃,冬季为 7~9℃,全年平均降雨量约1500mm,属正规半日潮港,潮差不大,大汛时不超过1.2m,小汛时仅0.3m。装卸设备有各种岸吊、门吊、可移式吊、集装箱吊、浮吊、皮带输送机、装船机及滚装设施等,其中浮吊最大起重能力达100吨。
二、光阳港
1、简介:光阳港,距釜山市区100公里,是韩国在本世纪建造的最大新港。它和釜山旧港区一道,已经成为亚洲的中心港。光阳港拥有受南海暖流影响的良好气象条件和水深20米的天然航道,设计总船台为33座,其中12座已经在运营当中。16~18米的水深,可以接纳8000~10000TEU级大型货船。
2、发展:韩国深以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不足为苦。为此韩国在釜山以西另建一光阳港,并采取以老带新办法,使其迅速成长。2001年该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7.2万TEU,比上年猛增33%。
三、高雄港
1、简介:高雄港是一座位于台湾南部的海港,毗邻高雄市市区,也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港口,属大型综合性港口,有铁路、高速公路作为货物集运与疏运手段。港口内有10万吨级矿砂码头、煤码头、石油码头、天然气码头和集装箱码头,共有泊位80多个,岸线长18千米多,另有系船浮筒25组。
2、地理位置:高雄港曾长期位居世界货柜吞吐量第三大港,仅次于香港与新加坡。货柜进出口于2004年达到历史纪录940万TEU。近来由于受到区域内其他港口之竞争挑战,本港吞吐略有下滑,2005年吞吐货柜为947万TEU,是全球前二十大港中,山扮亮唯一吞吐衰退者。
四、东京港
1、简介:东京港作为首都圈地区与国内、海外各地运输的节点,其腹地为拥有3000万人口的东京圈及其周边的关东北部、甲信越等广大地区。
2、历史:东京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飞鸟时代,当时浅草一带沿岸的鱼夫在隅田川的河口(现台东区桥场钉)筑起了基本的港口设施,是为“石滨凑”。同一时期,目黑川河口也建起了“品川凑”,而这个码头由于位处海上交通要地,在中世纪成为了繁荣的商业地区,区内尤其以伊势商人特别活跃。
五、横滨港
1、简介:横滨港位于日本本州(HONSHU)东南部神奈川(KANAGAWA)县东部沿海,濒临东京(TOKY0)湾的西侧,北与川崎(KAWASAKI)港相邻,是日本第二大港口,也是世界亿吨大港之一,并且是世界十大集装箱港口之一。
2、气候:该港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年平均气温10~27℃,每年有雾日逗宽33天,雷雨日有10天。全年平均降雨量约1000mm。属半日潮港,大潮升1.9m,小潮升1.4m。
六、神户港
1、简介:神户港位于日本(全称:日本JAPAN)本州(HONSHU)南部兵库(HYOGO)县芦屋川河口西岸,濒临大阪(OSAKA)湾西北侧,是日本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也是世界十大集装箱港口之一。自古以来神户就是日本的重要交通枢纽,公路铁路及航空皆是现代化。它既是主要的国际贸易中心,又是日本缺谨最大的工业中心之一。
2、历史:在平安时代末(10世纪),根据平清盛在"大轮田泊"(于812年)进行修筑人工岛"佛经岛"建设成为之后日宋贸易的据点。此后,又历经重源和尚的修复,镰仓时代成为日本国内第一的港,被称呼为"兵库津"。
七、名古屋港
1、简介:名古屋港(Port of Nagoya),是横跨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东海市、知多市、弥富市、海部郡、飞岛村的一个港湾,是日本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之一。由于著名的丰田汽车公司的总部位于爱知县内,故该港主要的输出产品中有一半以上都与汽车相关。
2、历史:名古屋是日本爱知县的首府,是日本主要工业中心和最大港口城市之一,地理位置在本州中部地区浓尾沿海平原上,城市面积迄今已经发展到 510 平方公里。 始建于1907 年的名古屋港,建于面向太平洋的伊势湾北岸。
八、大阪港
1、简介:大阪港位于日本(全称:日本国JAPAN)本州(HONSHU)西南沿海的中岛川(NAKAZIMA KAWA)与大和川(YAMATO KAWA)河口之间,濒临大阪湾的东北侧,是日本五大集装箱港口之一。
2、历史:6世纪左右作为 难波津(古代港湾名),住吉津(古代港湾名)成立,作为国际港而繁荣。从平安时代开始到镰仓时代,在淀川河口的渡边津(古代港湾名)附近在当时极繁荣。
横滨港的简介
横滨港(日本)横滨位于日本本州中部东京湾西岸,仅次于东京、大阪,是日本的第三大城市,面积435平方千米,1993年人口已达330万人。是日本最大的海港,也是亚洲最大的港口之一。横滨地理环境北、西、南三面为丘陵环绕,东面为太平洋。横滨港北起京滨运河,南至金泽,长约40千米,港内水域面积7500多万平方米,港湾伸入陆地,水深8~20米,水深港阔,很少受太平洋风浪影响。港区中部为商港区,与闹市相连,两翼为工业港区,背后为两个工业地带。商港区拥有本牧、山下、大栈桥、新港、高岛等码头,共计91个泊位,水深多在12米以内,通常停靠2.5万吨级以烂察吵上的货轮。此外有专用码头,水深达17米,可泊15万吨级的大型散货船。每年约有8~9万艘船泊入港,1991年吞吐量1.22亿吨。港内有仓库面积11万平方米。货物装卸高度机械化。由于大都修建了自己的专用码头,进来原料的船泊可以直接靠岸卸货,出口的成品出厂后可以从另一个码头直接装船运走,这样既节没拿省了运输时间和费用,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成本。横滨港已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主要是美国、中国和东南亚以及中东各国。横滨港以输出业务为主,出口额占贸易额的三分之二以上。出口商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有机器、汽车、钢铁、化工品、日用品等;进口货物主要有原油、重油、铁矿石等工业原料和粮食。日本是个“加工贸易型”国家,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有着极为重要意义,虽然横滨港货物吞吐量低于神户和千叶港,但是港口贸易额却居全国首位,成为日本最大的国际贸易港。
日本于1859 年向国外开放贸易门户,横滨港是最早的对外开放港口之一。此后,该地区在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中,融合了各种民族文化。它已成为日本第二大规模的城市,以其极为融洽和睦的国际气氛和尖端技术产业而闻名于世。横滨市内有极具中国历史文化特色的“唐人街”——横滨中华街。有着“空中走廊”美誉的横滨港湾大桥,以及风景迷人的山下公园。
横滨港靠近东京都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但高度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也是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东京湾西部地区的横滨港为中心,向南、西、北等方向辐射出去的快速交通运输要道有东京高速道路、中央自动车道、关越自动车道、东北自动车道、常磐自动车道、东京湾环海大通道、东关东自动通道等,还有环绕东京都地区的环城首都圈中央联络自动车道和北关东自动车道,如此发达畅通的交通运输网络在全世界也是很少见的。 特别是已 于 2003 年竣工的 357 国道,把横滨港的三大集装箱码头(南本牧、本牧、大黑)以及山下等重要的多用途码头全部串连起来。
横滨港在 21 世纪的首要目标是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并大幅度降低港口码头的经营成本。具体目标有 4条:一是为海内外用户提供 365 天、每天 24 小时的不间歇服务,以降低客户交付的港口码头费用;二是确保港口码头的高效经营管理和广泛采用电子信息技术,简化和加速港口物流、通饥侍关等手续;三是在充分发挥国力和行政力量的同时,积极调动民间资本的能动性,大幅度发挥民营企业的巨大作用;四是再次降低港口码头的各种费用,进一步鼓励海内外班轮公司挂靠横滨港口。同时,不断强化横滨港的国际枢纽港功能,进一步建造现代化的深水集装箱码头,完善和提升水路、铁路和公路运输的一体化并发展立体交通,持续激励横滨港在经济、文化、环境卫生、生态等方面不断提高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