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斗子渔港详细资料大全

八斗子渔港位于台湾省基隆市中正区的八斗子,是一座渔业专用港口,管理单位为农委会渔业署其渔港等级为第一类渔港,也是台湾北部最大的渔港。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八斗子渔港 所在地 :台湾省基隆市中正区 类型 :渔业专用港口 荣誉 :台扰枯湾北部最大的渔港 概要,略史,港湾概况,其他施设,历史年表, 概要 八斗子位在基隆东北方的岩岸岬角,为一个天然的港湾,附近海域渔获丰富,早期就已经是当地人生活中不可缺乏的食物来源。1974年,行政院为解决当时基隆市唯一的大型渔港正滨渔港(位于基隆港内)渔船使用地不足的拥挤问题,于是决定在八斗子兴建大型渔港,并计画以此新渔港取代正滨渔港的功能,以扩大基隆港的商港用地(但日后并未执行)。1975年正式动工兴建,兴建时八斗子煤矿全面停采,到1979年兴建完成。 鸟芹如瞰八斗子渔港全景 整个渔港分为两期开发。第一期部分即是狭义的八斗子渔港,;第二期部分另称为 碧砂渔港 ,是以休闲娱乐为导向的多功能渔港,渔港内除设有渔货直销中心供消费者采买,亦设有熟食区可就地将生鲜渔获交由店家处理。在第二期工程完工后,八斗子渔港已成为基隆市重要的旅游景点,每逢假日吸引大量外地游客前往。 略史 清朝雍正时期,杜氏来到八斗子以捕鱼维生,逐渐形成渔村。 1937年:日本当局将“八斗子岛”与台湾本岛之间填海造陆,形成八斗子半岛,为天然良港。 1968年:渔业局渔港兴建计画拟定。 1974年:行政院决定兴建八斗子渔港。 1975年9月:八斗子渔港兴建工程动工、第一期泊地工程。 1979年7月:第一期工程完工,正式启用。 1980年:渔市场、排水、道路、停车场的岸边设施完工。 1980年:第二期碧沙泊区工程动工。 1987年:第二期工程完工缓首洞启用。 1989年:增设突堤码头、船梁入口缩小,第二期渔港工程动工。 1992年:第二期渔港工程(碧砂渔港)完工。 1998年:西内防波堤和南消波堤兴建。 港湾概况 港口泊地面积:26.8公顷 码头:4538米 港域水深1-8米 其他施设 游艇码头 碧砂渔港渔货直销中心 海鲜热食区 海滨景观公园 历史年表 清朝雍正时期,杜氏来到八斗子以捕鱼维生,逐渐形成渔村。 1937年:日本当局将“八斗子岛”与台湾本岛之间填海造陆,形成八斗子半岛,为天然良港。 1968年:渔业局渔港兴建计画拟定。 1974年:行政院决定兴建八斗子渔港。 1975年9月:八斗子渔港兴建工程动工、第一期泊地工程。 1979年7月:第一期工程完工,正式启用。 1980年:渔市场、排水、道路、停车场的岸边设施完工。 1980年:第二期碧沙泊区工程动工。 1987年:第二期工程完工启用。 1989年:增设突堤码头、船梁入口缩小,第二期渔港工程动工。 1992年:第二期渔港工程(碧砂渔港)完工。 1998年:西内防波堤和南消波堤兴建。

二、龙口南山旅游景区简介 龙口南山旅游景区的资料

1、烟台龙口南山景区是国家AAAAA级的南山旅游景区,位于美丽富饶的胶东半岛海港城市—龙口市。消穗

2、景区分为宗教文化园、历史文化园和东海旅游度假区三大部分。

3、世界第一锡青铜坐佛——南山大佛坐落在南山景区内,佛像座南面北,为景区内一大亮点。

4、以历史文化为经、吉祥文化为纬,按朝代顺序建设的历史文化园,宛如一部鲜活的中国闷桥弊通史。位于历史文化园南侧的藤萝坡上有一株千年紫藤,每年花期到来,遍布半山的紫色将南山景区装扮得好似仙蚂族境,吸引游人无数,是龙口一大景观。

5、东海旅游度假区海岸线长达20公里,分为海滨旅游区、疗养休闲区、别墅住宅区、商贸服务区、文化教育区等,是集居住、旅游、休闲游艇、人文教育于一体,科技含量高、生态环境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