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比赛中常见的 不良心理状态及其相应的调节方法?

高尔夫比赛中运动员常见的不良心理状态

1.对比赛结果的恐惧

运动员在比赛中对结果的期望过高,心理负担过重,焦虑水平超过比赛需求这时运动员会出现恐惧、担忧和紧张的情绪,特别是在第一洞开球时表现的尤为明显。在这种心理状态下的运动员比赛过程中注意过度分散或过度狭窄,不能把注意集中到目标上,而是关注无关因素,像场边的观众,前方的水塘等。恐惧心理会使小肌肉群的协调性受到影响,使长杆球的方向、切杆和推杆的精确性受到影响。

2. 失去镇定

高尔夫比赛的一个重要取胜要素就是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在比赛中,运动员如果不能很好地应对暂时的挫折,或者是比赛进程与预期不符时,例如杆头打到地上、球下水或球击中树等,如果运动员不能保持冷静,就很容易冲动,对后面的比赛失去信心,不能够冷静思考而做出有效决策。有的运动员在比赛中一次开球出界或落入树林被罚杆后就失去镇定,后面的比赛求胜心切,总想弥补前面的失误,不加思考匆忙击球,结果陷入恶性循环,越打越糟糕,杆数不断上升。

3.担心别人的想法

在大型比赛中,由于高尔夫场地的特点,观众离球道的距离非常近,这样,观众就成为一个影响运动员发挥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过于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总认为别人在评价自己的表现。强烈的自尊使其害怕自己失误而处于尴尬之中。担心别人的想法使运动员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观察场地、风向及目标上,从而增加决策失误的几率,影响比赛成绩。

4.控制感的需求

高尔夫比赛的每一杆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不可控因素是体育项目中较多的,因此也有人把高尔夫比赛称作是最难的体育比赛。运动员在比赛中如果期望去控制太多的因素,就会陷入挥杆前思维凝固,击球时犹豫不决,难以作出决策。遇到困难时过多的思维,以感性定向为主。

5. 缺乏比赛动力

一场18洞的比赛一般需要四到五小时,需要运动员具有较好的耐力和毅力。运动员如果没有足够的体力和毅力,或者在前面部分打的不理想时,很容易失去信心,缺乏坚持下去的动力。另一方面,有的运动员既想取得好的结果,但又不愿意付出努力,去仔细观察场地等条件,认真评估做出决策。如果运动员满足于现状,求胜的动机不足,缺乏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或者潜意识的恐惧成功,也会导致比赛动力的缺乏。

二 消除高尔夫比赛不良心理状态的对策

1. 消除恐惧

1.1 合理呼吸

高尔夫比赛的切杆和果岭上的推杆都要求运动员有非常好的精确性稳定性,因此合理呼吸对运动员短杆的动作稳定和精确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切杆和推杆时,要求运动员运用腹式呼吸,保持上肢的稳定。保证击球面与球甜蜜接触,使球按预期轨迹飞行。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可以利用适当线索来提示自己调节呼吸节奏,如在手套或球包上写出自己确定的提示语,随时提醒自己。

1.2 学会放松

在比赛压力下,运动员学会如何放松是保证比赛稳定发挥的重要因素。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要求运动员熟练掌握放松方法和技巧并坚持练习,目前常用的放松方法主要有渐进放松法和自生放松法。在高尔夫比赛中由于时间紧迫以及条件限制,运动员不能在球场上进行全身放松。目前国外有一种针对高尔夫项目的放松方法,即部分放松法。运动员在比赛中可以根据身体不同部位的紧张以及项目特点,对容易出现紧张的肩、手臂、颈及膝等部位进行放松训练,这样既节省时间又具有隐蔽性,不容易让对手发现你的心理状态。

1.3 积极的自我暗示

思维决定个体的行为。消极的思维就会导致错误的动作。在比赛中要求运动员始终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在大脑中储存积极的心理表象。针对消极思维,我们以对应的积极思维来代替它,不断练习,形成条件反射,逐渐建立积极思维模式。

以下是高尔夫比赛中常用的积极思维的例子:

有一杆没打好时,及时自我安慰:只是多打一杆嘛,以前我打的很好,以后也会打的很好。当有人关注你的动作时,提醒自己的挥杆是独特的,别人不懂。当第一洞没打好时,自我解释,第一洞身体没活动开,比较僵硬,没打好是正常的,对结局影响不大,认真继续打。利用积极的自我提示会不断强化自己的信心,是一种有效的消除紧张恐惧的方法。

1.4 体验紧张情境

临床心理治疗中有一种脱敏疗法,我们在高尔夫训练中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消除过度紧张。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模拟真实比赛的情境,要运动员写出可能引发紧张情绪的所有因素,并按等级排列,然后从轻到重不断练习体验紧张情绪,最终达到对紧张的“免疫”。比如在训练中可以把球放到沙坑里、长草中来进行补救。或者和同伴进行模拟对抗比赛,假象自己处于落后状态,学习如何消除紧张。另外运动员在赛前训练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风格的球场训练,或者在同一球场选择不同的天气(小雨、大风、潮湿闷热)进行训练,以提高自己的比赛适应能力。

2.保持镇定

2.1 3RS法

在比赛中出现击球不理想,情绪出现起伏时,运动员应该立即停止击球准备动作。3RS法包括三个步骤,首先是利用积极的自我谈话,从认知(Recognize)上改变对比赛结果的认识,建立一种积极对待比赛的心态,在高尔夫比赛中,每一杆都是不能复制的,忘记上一杆,所能控制的仅仅是下一杆;然后利用放松技术降低生理上的高唤醒水平;最后在达到放松状态后,才能重新进入击球前的准备动作。

2.2 学会与人沟通

高尔夫比赛中出现成绩的起伏波动后,运动员可以在往下一洞走的过程中与球童或同组的对手进行沟通,听取球童的意见和建议,以检查自己的比赛策略是否需要调整,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节。甚至可以和旁边的球迷打招呼的方式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另一方面在与别人进行沟通时可以使自己忘掉刚才的糟糕表现,以便自己能很快集中注意去准备后面的比赛。

2.3 利用幽默的作用

在比赛中大部分运动员都是精神高度紧张,一场比赛四五个小时要全程保持注意高度集中是很困难的,这要求高尔夫运动员在比赛中必须学会如何利用间隙放松自己,幽默对于放松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运动员可以在一杆打完后向下一杆走的过程中和球童、同组队员或观众开个玩笑或讲个笑话,或做一个滑稽的动作,这样不但活跃球场气氛,而且放松了自己的紧张心理。

3.比赛不是人生的全部

运动员在比赛中过多地考虑他人的想法,担心别人的消极评价。这种心理状态会造成运动员在比赛中大起大落,发挥不稳定。教练员首先应该使运动员认识到比赛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仅仅是一场普通的比赛而已;其次,要避免运动员过度地概括化,把比赛的意义延伸到比赛之外,对运动员的生活造成消极影响。运动员可以假象观众是为自己加油,不管自己打的好坏,球迷始终会支持自己的;另外运动员还可以想象观众来现场不是来关注自己的,也没任关注自己表现如何;最后运动员要避免完美主义情结,不要过于专注于过去的失误,而是多表象以前成功的表现,结合积极自我谈话,始终保持高度自信。

另一方面,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可以通过集中注意于比赛来阻断对他人的关注。Tiger.

woods经常使用的方法是把帽檐压低来降低球迷的干扰,集中注意准备比赛。运动员在击球前准备阶段出现消极思维后,可以咳漱或大喊一声来阻断消极思维,或者以积极信息来代替它。例如,可以用“我不能以我今天的高尔夫成绩来判断我的人生,我还有一份好的工作、幸福的家庭和一帮好朋友”来代替“我什么事也做不好,今天是全完了!”的想法。

4. 享受比赛而非控制比赛

比赛结果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在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去享受比赛,而不是去竭力控制比赛中的各种因素以达到预期结果,否则,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球场的草种、果岭状况、旗杆插的位置、风向等因素都是运动员所不能控制的,想的太多反而成为思想包袱,顺其自然是一种对待比赛的良好心态。最后运动员要对比赛做最坏的打算,接受不利情况和不理想的结果。

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还要注意的就是不能把注意集中在对动作的控制上,而是要求把注意集中到预期的目标即球的落点上。

运动员在比赛中还应该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比赛启动标志”,比如以戴上手套、放下球包为启动的“扳机”。然后进入击球前的准备程序。常见的击球前准备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1) 当你到达球时,每次将你的球包或球车放在同一位置(相对于球来说);

(2) 研究击球(检查球位、确定码数、估计风力、风向等);

(3) 确定击球的距离、方向、落点,然后选杆,站在球后面,观察目标线;

(4) 想象你要击打的球,做一次深呼吸;

(5) 慢慢地站好位置(先右脚再左脚,确定呈一直线);

(6) 抬头看目标和球(两次),启动挥杆。

5. 保持比赛激情

在比赛中某一阶段成绩不太理想,灰心丧气对自己失去信心,产生放弃或退出比赛的想法时,运动员首先要问自己的一个问题就是“你在追求成功吗?”。另外在比赛之前运动员应该详细写下自己所希望达到的目标以及要实现目标所要满足的条件,这样在比赛中运动员就会认真按照赛前的要求去努力而不会因为一时的成绩起伏就轻易放弃。运动员对时间的有效管理也是保持比赛动力的重要保障。运动员在赛前认真下场适应场地,仔细研究场地(球道、果岭等)状况,根据自己的技术特点制定详细的比赛计划和策略,以及比赛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赛前保持生活的规律性,避免干扰因素的介入。

在团体比赛中,还要培养运动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即使某一段时间表现不理想也不能放弃,因为这是一个集体的比赛,最终的成绩是一团体成绩来记分。队员在比赛前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比赛用球或穿自己最喜欢的比赛服,把注意集中到高尔夫以外的乐趣上也是一种保持比赛激情的方法。

如何提高打球的心理素质?

高尔夫心理至关重要

高尔夫传奇人物——本�6�1侯根曾经说过:“高尔夫10%是人体力学,剩下的90%都是心理学。” 很显然,心理因素对高尔夫的影响就不言而喻了。

特别是在高水平球员的角逐中,对

心理的需求就更强了!你经常会看到许多天赋很高的球员却很少赢得比赛。原因是你的决策,想法,想象和感觉都会影响着每一次挥杆。心理训练通过帮助球员提升心理素质来提升身体技能的发挥。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心理训练不仅仅是对遇到困难的选手有帮助,而对想提升自己全面能力的球手也是非常重要的。教练和球员通常会花几年时间来进行高尔夫心理训练。自信、信任、集中和冷静这些都是每日的必修课。

1、在练习的时候多做几次空挥杆动作,当你觉得有信心并准备好了后再击球。

击出好球时停顿一下,在脑海里记住这种感觉。这样能加深自信击球的印象,当在比赛是可以尽快进入状态;

2、保持思绪的平静,学会在击球时减少周围环境的影响。

击球时只需想着击球方向、落点和相信你的大脑与身体可以做到。当然这不是盲目的相信,而是建立在长期有计划的训练下才能达到的。有一个方法就是控制呼吸,需要缓慢的吸入,呼出,然后再把注意力放在击球上;另一个方法为放慢节奏,通常球员在紧张的时候会导致挥杆过快、上杆不完全,或上杆过快。让一切事情慢下来,比如慢慢地从球包里拿出球杆,击球前多做一些空挥杆;

3、选择性记忆,不要老因为打得不好就抱怨。

要记住高尔夫就是不断犯错和不断改正的运动。从这点出发,你就会不断地进步。选择性记忆,也就是说需要忘掉不好的挥杆,而记住自然、协调的挥杆感觉;

4、集中注意力,在当前时刻集中注意力,击球时不要想着其他事情。

比如在第一洞开球时,别想着这次总杆能打多少,在果岭推杆时别想着下一洞开球。在下场前一两天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情,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别把不愉快的情绪带到球场上。职业选手在重大比赛时都会花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专门调整自己心情,随时保持一颗愉快而自信的心;

5、巧用战略。

“金熊”在他的书中写过,如果在果岭旁有障碍(水障碍或树林),可以将球打向障碍区,然后上果岭时你就不会对着障碍区(在梯台时,就直接插在障碍的方向)。贾斯汀·罗斯会在比赛中第一杆用球道木开球,来增加信心(球道木准确性高,不容易失误)。降低杆的号数,当信心不足时,可以牺牲码数来换取稳定。最主要的是要对自己的战略有信心;

6、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是指透过五种感官元素(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给予自己心理暗示或刺激。是人的心理活动中的意识思想的发生部分与潜意识的行动部分之间的沟通媒介。它是一种启示、提醒和指令,它会告诉你注意什么、追求什么、致力于什么和怎样行动,因而它能支配影响你的行为。这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一个看不见的法宝。诺曼的建议——自我肯定,在困难的一杆之前对自己说:“可以的!没问题。”、“这一杆越困难,对自己的自我暗示要越多,比如说如果我在巡回赛的最后一洞,面对一个长距离的铁杆上果岭,而且需要抓‘鸟’来取得胜利,我会对自己说:‘你知道这一杆的意义,你已经做过上千遍,现在你也可以再做一次。’”

7、想象与形象化。

在球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在观看完职业球员的顶级比赛后,紧接着第二天下场打球成绩也会相对较好,这就是因为看完职业球员的挥杆和竞技状态后,自己也想象成是职业球员,表现出职业水准的协调性与气势。如果条件允许,在练球时也可以录像,把一些轻松、自然的挥杆保留,经常观看,以便在下场时想象;

8、进入最合适的心理环境——理想状态,理想状态中会让你获得完美的击球,这感觉就像你觉得挥杆非常轻松和自然。

当球员在这种状态时,有一种不寻常的感觉,就像在击球的不是他们一样。事实上,他们也经常反馈说就像身体被更强大的能量控制。虽然很多球员都会有这种感觉,但是这种状态保持得并不长久。为何他不能一直保持?答案是这种状态是由人的潜意识造成的,而潜意识通常沉睡在人体里,它也会纪录你所有的高尔夫记忆与经验。当球员在状态中时,其表意识会变得安静(在大部分时间会很活跃),此时将会由潜意识来控制身体,就像“自动驾驶”和电脑运行软件一样。当然不是说身体真的是不需要脑袋控制,相反这正是从另一个更稳定的状态击球。

什么是高尔夫心里学,高尔夫心理学研究内容是什么?

是一本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高尔夫运动的原创性著作,也是一本专门为高尔夫球员进行心理辅导的工具书。全书共分三编:第一编为高尔夫球员基础心理学,1-8章,主要论述球员的10大心理矛盾;第二编为高尔夫竞技心理学,9-12章,专门论述高尔夫动作技能的心理学规律、挥杆心理、推杆心理、对付恐惧球的心理策略等内容。第三编高尔夫心理训练方法与训练程序,13~14章,是专门为高尔夫球员设计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影响对方的心理技巧,以及高尔夫心理训练程序。

怎样专业培养青少年高尔夫选手?

很多家长和学生丢知道心理素质在高尔夫比赛中的关键作用,但是具体要怎样培养青少年球员更坚强的心理素质(Mental Toughness)并没有概念。其实,心理训练一方面可以在专业心理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尤其是对于12岁、14岁左右的孩子,可以开始一些有针对性的高尔夫心理训练。在比较正规的、有一定规模的高尔夫球学校,心理训练是高尔夫训练的标准设置,会有专业的心理教练讲解。另外,球员也可以针对自己训练、比赛中的问题,专门请心理专家进行一些指导。有的时候一堂课就能解答球员的很多疑惑,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

1、贯穿于日常的技术训练和比赛当中。心理训练不仅仅是课堂上听课才叫心理训练。每天训练前的计划,训练时的目标、训练后的回顾和总结、比赛前的心里准备、比赛中情绪的控制、试挥杆过程的准备、挥杆时的注意力、比赛后的总结……这些都可视为心理训练的一部分,都需要家长或教练提醒和引导孩子,不一定要心理教练才行。

2、贯穿于场内和场外。心理训练需要贯穿于球场内外,球场内好理解,球场外养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良好的行为规范,培养沉稳的性格和紧张情况下的冷静思维等等。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培养。

3、不断充实自己。阅读一些高尔夫方面的书籍尤其是心理训练的书籍、掌握心理训练的基本知识。家长和孩子都可以关注这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不断充实自己高尔夫方面的知识,这样不管遇到什么特殊情况,你脑海里都有储备、都有依靠,这就是比赛中信心的重要来源。

总之,心理训练不需要像短杆训练一样每天拿出2个小时去练习,而且需要贯穿在整个练习和比赛中,贯穿于生活中。所谓的每一杆之前、之中和之后都有心理学。另外,经常性地和心理教练沟通、反映自己训练、比赛和生活中的心理状态也非常重要,这也是职业球员非常重要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