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尔夫职业教练是个什么概念?

中高协2005年之前考试下场打球,理论知识很少,下场四轮平均80-85之间,那时获证是职业教练,后来中高协和澳大利亚PGA合作,2006年以后中高协出台分为初级教练,中级教练,国家级教练,证书都是三年一验证,初级现在也不是太好考了,中高协规定2005年之前考取得高尔夫职业教练证,可不参加考试,但要培训转为中级职业教练员,也就是说2005年之前(比如2003年,2004年考的中高协职业教练要参加中级教练员培训直接转为中级教练员),现在中高协的中级教练员黑梯88杆以里,理论考试是难度很大,14项挥杆原理,球具的量身定做,下场策略,12周训练计划,要考一整天的理论知识国家级的今年刚开始报名,试还没有考完,需要写论文,半年的教学计划,还有体能,反正国家级证还没有人领到手那。

初级就是可以教业余球员和初级球员。

中级就是可以教高水平业余身份的球员

国家级可以指导高尔夫职业球员

二、高尔夫职业教练和职业球员怎么去考?

09年第一期和第二期已经报名开班培训了。

只能期待下一期了。应该一个多月以后。去年是北方和南方共8期。详情可登陆:中国高尔夫协会

网站关注

如果你要报考,就要在中高协出培训报名通知后,立即下载报名表填写好找球会盖章后报名参加。

考试内容比较简单,先会发教材,单考理论知识。多数都会考过。

关键是培训期间你可以学到很多关于教练员自身提高和如何教学这一块的知识。

三、高尔夫球怎样打

打高尔夫最重要的就是让自己足够的放松,这样才能打得好球。

高尔夫初学者总是因为打不到球而苦恼,打高尔夫第二个重要的秘诀就是在挥杆没有打到球之前眼睛要一直注视球,直到它离开地面。

很多人打球用尽全身的力气去打,但就是打不远,其实打高尔夫主要发力点是腰,用腰去带动肩,在用肩带动手,这样才能打得远。

很多人认为高尔夫是一个高大上的运动,其实不然,可以尝试去打,可以让自己变得自信。

最后一个是体能,许多人认为高尔夫不需要体能,其实不是这样的,球技如果不错的话,有体能可以锦上添花。

四、高尔夫的力学原理以及挥杆技巧

高尔夫的力学原理以及挥杆技巧

打高尔夫球时会干事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可以说成败都在这一挥之中了,那么你知道,挥杆与力学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如果知道了这些,以后你也可以精准的计算出距离,力度,以及挥杆时需要掌握的力度等等了。

假如我们能够对人体的用力远离以及身体和球杆运动之间的规律有所了解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够更加快速的掌握高尔夫球的要领,以便于能够更快速地成为一名优秀的高尔夫球手,精湛的技艺会让人惊叹,同时也能根据这些原理,判断出自己挥杆时的哪些失误,以便于下次更好的避免。

一、高尔夫挥杆转动的动力来源

高尔夫杆头速度来源于人及球杆转动的速度,而转动速度由小到大则是在下杆过程中由人体持续施加于身体部件以及球杆的转动驱动作用所致。由于人体由一些部件及一些连接这些部件的活动关节组成,为简化分析,我们需要将人体及球杆的运动简化成胯、肩及左臂、球杆三个主要部分的运动。

与此相对应,我们可以将人体的转动驱动简化为三个主要的转动驱动:两腿对胯的转动驱动;扭腰对肩臂的转动驱动;两手对球杆的转动驱动。两腿对胯的转动作用来源于两条大小腿的交错移动形成大腿对胯的一推一拉。扭腰对肩的转动作用来源于腰肌及肩肌对肩的拉扭。两手对球杆的直接转动作用来源于两手腕及右肘的协调转动形成两手对球杆握巴的直接转动。

高尔夫挥杆运动中的水平转动驱动作用往往为初学者忽视。其实,我们只要体念打水漂的动作就会理会到水平转动驱动的作用。打水漂的几种打法:用转手腕,挥臂+转腕,水平转肩+挥臂+转腕,转胯+转肩+挥臂+转腕。显然,越往后的打法,效果越好。高尔夫挥杆水平转动驱动主要来源于两腿对胯的驱动。在水平驱动过程中,左胯基本类似杠杆系统的支点,右胯类似动力点,右腿对右胯的推力类似动力,左右胯的连接线类似动力臂,球杆杆头类似阻力点,杆头的水平惯性力类似阻力,通过腰提升起来的手臂及球杆类似阻力臂。

对这一杠杆系统的动态平衡分析及运动分析可以看到,由于此处动力能力(右腿的最大推力)和动力臂相对较大(相对于身体其它部位产生而言),所以能带动的阻力点上的推动力也大,并且,右腿推动右胯的水平运动速度通过杠杆的传输能使杆头水平运动速度放大多倍,其作用效果可想而知。不仅如此,在下杆转胯过程的前期,胯的转动在下身反向拧紧腰肌,为扭腰转肩储备了弹性势能,可加倍提高扭腰转肩的力量和爆发程度。在行为上如何应用这一原理提高胯的转动启动力?可以参考拳击运动中的马步站位打右手直拳的动作,这种站姿推动胯的转动幅度大,更有力量,更稳固站盘。并且,这种站姿自动克服了初学者通过左右移动胯而不是转动跨带动球杆的毛病,左右移动胯显然对杆头没有速度的放大作用。

人体的三个主要的转动作用犹如装在人体的三个转动发动机。人体挥杆过程中三个转动作用都可以分别带动球杆击球,但三个转动作用的转动方位不一样、施加作用所需的时间不一样,如何使它们既能分别充分发挥作用又能协调一致是挥杆技术的关键。为此,需要了解这三个转动协调作用的一致性以及它们的特征差异。

二、控制球杆端头速度方向的条件

对于单个转动物体,其转动时的端头速度方向一定是沿端头与轴心连线的垂直方向,见下图。

但是,多个相连转动体的端头速度方向则不一定这样。为了解杆头速度的方向,先看二个相连刚性体转动的例子,见下图。

一般情况下二杆转动时端头相对地面的速度方向是不会垂直OO2连线的。只有当二杆成一条直线时,端头的绝对速度正好垂直OO2。在这一瞬间,端头O2被转动的L1杆所牵连的速度其方向与L1杆垂直,其大小等于L1杆转动角速度乘L1+ L2。此刻端头O2相对O1转动的速度其方向也与L1垂直,其大小等于L2绕O1转动的角速度乘以L2。根据速度合成定理,此时端头相对静止的球的速度方向一定正好对准端头与固定转轴连线的垂直方向,其大小等于上述两个速度的和。

可见,只有两个转动物体的转动轴及外端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外端点的绝对速度方向正好垂直转动轴与外端点的连线。

通过力学分析可以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多个相连刚体被分别转动情况下,只有全部这些转动物体的转动轴及外端点在同一平面时,外端点的绝对速度的方向一定垂直这一平面。

将这一结论应用到高尔夫挥杆中,按照前面三个转动的简化力学模型,只要控制杆头击球时,使胯绕左腿转动的轴线、肩绕脊椎转动的轴线、杆绕左手腕转动的轴线以及杆头基本在同一无形的板墙面内,则杆头速度一定垂直这个面。只要我们将这个板墙面朝向目标,杆头速度方向就会对准目标。这个板墙面是我们挥杆准备时根据目标、球位、站位就能确定的,在此后的分析中将简称为目标板墙面。

实际的高尔夫挥杆中,我们查看职业球员在击球瞬间的照片发现,这时候左脚脚跟、左胯、左臂关节、左手腕以及杆头基本在同一个平面内,这和理论上的结论有一点点的偏差,但运动特征是基本一致的。形成偏差的原因是我们简化的力学模型与身体实际挥杆的差异造成的,例如,身体部件是有一定变形的而不是完全的刚性物体,特别是左臂与肩之间在下杆过程中有一定的相对转动而在前面的三个转动的'简化模型中将这个转动和扭腰转肩简化成一个主要转动。

因此,根据理论分析的基本规律,考虑实际挥杆与理论分析模型的差异,参考职业运动员的标准结果,控制高尔夫杆头速度方向对准目标的条件可以更直观表述如下:只要杆头击球时,胯绕左腿转动的轴线、左臂绕肩转动的轴线、杆绕左手腕转动的轴线这三条轴线以及杆头都同时通过过左脚脚跟及过球的垂直板墙面,则杆头速度一定指向目标。

高尔夫球作为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运动来说,其中的专业技巧是非常多的,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学全的,所以需要不停的在训练中在实践中磨练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清自己的劣处,这样才更加有利于以后职业生涯的发展。要记得控制好杆头击球的速度和方向。

三、增大转动作用效果的条件

杆头动能越大,击球距离越远。杆头动能主要来源于三个转动驱动持续作用于人体及球杆的结果。按照动能定理,动能的增加等于其增加过程中作用力所作的功,这个功等于该过程中力与路程的乘积的累积,在转动体系中,这个功等于动能增加过程中转动角度与转动作用(力偶)的乘积的累积。由此可见,动能的增加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力作用经历的路径大小有关,物体在同样力的作用下,经历的路程越长则获得的动能越大。同样,对转动系统,在转动驱动的作用下,转动的角度越大则系统获得的动能越大。因此,为使杆头获得最大的动能,在人体结构允许、不影响击球精确度的条件下,挥杆施力过程应尽量增大转动的幅度。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仅是人体一个部分如胯的转动幅度要尽量大,肩臂相对胯的转动、手转杆相对左臂的转动幅度也应尽量大。

另一方面,挥杆过程中身体及带动的杆头的位置相对改变也能增大杆头的动能。挥杆过程中,球杆与左手臂成夹角(构成一个倒L造型)随身体转动,转胯及转肩驱动使转动的身体及球杆获得动能。当手转杆发生后,杆头离身体转动中心的转动半径增加了一个杆身的长度,这时杆头随身体转动的线速度必然增加。

犹如溜冰中缩身快速原地转时伸展手臂增加手端线速度),增加量为杆身长度乘以此刻肩臂转动的角速度,杆头的动能由此而骤增。正因为如此,手转杆在增加杆头速度和击球距离的能力上扮演关键的角色。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杆头动能的这种增加必然导致身体转动能量的减少,手转杆打开球杆与左臂的夹角起到的是将身体转动能量向杆头传输的作用,这就是高尔夫教学中常提到的“能量释放”,其实,当我们明白其中的原理后用“能量传输”可能更合适。要使杆头由此获得尽量大的传输动能应该做到以下三点:身体及成倒L造型的臂及球杆的转动幅度尽量大,上杆到顶时,倒L造型中的杆身至少应该达到在头顶上方平置的位置;大力转体以加快身体转速(查看明星挥杆的慢动作,从其刚开始启动,杆身就被转弯就足以证明这点);击球前将倒L造型中的杆身尽量展开打直。

在击球前尽力控制住左脚后跟进而控制左腿不随身体的移动对增加杆头的速度有显著的效果。当一个物体自由运动的时候,突然在一个节点受到约束,其运动形式将变为绕这一节点的转动,在总动能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物体远离转动中心位置端头的线速度会大大提高。例如,一个匀速运动的杆。

当其一端被突然约束,如果忽略约束完成的过程中能量的损耗,则在转动形成后自由端的线速度达到原来速度的1.73倍。如果这个杆上质量分布靠自由端头更少一些,则杆头的速度还会更大些。体育运动力学中将这种人为制约人体运动的约束行为称为制动。虽然,人体挥杆下杆过程中左脚地面进而左腿等对身体移动的约束过程不是上例的理想状况,但基本规律是相符的。下杆开始后,身体重心从右脚向左平移,身体必然有向目标方向运动的速度,这样,击球前左脚以及左腿对身体的制动能借此增大杆头的速度。同时,这种制动也是前述以左脚跟为转动轴之一控制杆头击球方向的条件。

高尔夫球由于被杆头撞击而获得速度。按照动量定理,球飞出时的初始动量(球质量与球速度的乘积)等于撞击时间与撞击期间内杆头对球的平均撞击力的乘积。对同等质量的球,初始动量越大,则飞得越远。由于撞击时间太短(不超过0.01秒),人体挥杆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改变撞击力,但持续撞击时间对球的动量的影响是明显的。所以,挥杆击球时,不能杆一碰球就松劲,或者是还没有碰球就已松劲,而是要尽量“送杆”以增加撞击时间。为此,击球时要尽量使三个转动的作用在击球时刻同时达到最大值。这种施力方式有两个效果,一是三个转动作用的力量都能全部发挥出来,使杆头能获得最大的击球速度,二是击球时刻保持的最大力量使杆头获得最大的加速度,从而能增加杆头撞击球的时间。

四、转动的差异性特征

两腿推动的胯的转动基本是在一个水平面的转动,两腿推动的转动体系包括跨及其以上身体以及手握的球杆,该转动在挥杆下杆时基本以左腿为轴,其转动惯量(转动惯量是该转动体系被转动的难易程度的度量)是最大的,但转动起来后所具有的动能也是最大的;扭腰转肩能带动肩及其以上手臂包括手握的球杆转动,该转动基本以脊椎为轴,其转动惯量为次;两

人体各部件组成的挥杆运动系统不是一个理想刚性构架,而是一个有一定弹性的构架,这个弹性构架在施力和运动过程中是会发生变形的。由此带来,从肌肉力量发出到后续身体部位的运动产生有一个时间上的滞后差异。运动部件离发力肌肉越远,中间部件越多,运动滞后越多,中间部件弹性越大,运动滞后越多。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用手转动一根棍子,再对比转动一根同样长短的薄片,我们会发现:棍转动过程中,手回到开始位置时,棍端基本回到开始位置;薄片转动过程中,转动中的薄片有弯曲变形,所以,转动中手回到开始位置时,薄片端头滞后于开始位置,或者说,薄片端头要回到开始位置,手的转动必须超前于准备时的位置的。这一变形体的运动规律反映在的高尔夫挥杆运动中的最明显的现象是,在职业运动员球杆击球瞬间可以看到:胯、肩、球杆握把依次超前离开准备姿势的位置以胯最大,肩为次,而球杆握把最小。这是因为:两腿推动胯的水平转动,腰肌拉动肩的转动,两手驱动球杆握把的转动,它们传输到高尔夫球杆的远近是不一样的。

而从前述运动分析中看到,扭腰转肩的轴线被胯的转动带动转动,手转杆的轴线由肩及左臂的转动带动转动,但击球时刻三个转动系统转动轴必须落在过左脚脚跟与球垂直的板墙内,这是保证杆头速度指向目标的条件。从特征差异分析可以看到,腿转胯系统转动到位所需时间长,扭腰转肩系统次之,手转杆系统最小。因此,为保证击球时三个转动轴同时落在一个板墙内的一致性,腿转胯、扭腰转肩、手转杆要依次先后叠加施力和运动,这就是高尔夫挥杆下杆的主要顺序。

五、挥杆节奏的控制

多数业余球手特别是初学者往往很少在击球时刻既能保证三轴同时通过目标板墙,又能有最大杆头速度,更不能保持最大的作用力。他们要么不能控制方向,要么已经无法叠加后续的相对转动。例如:上杆到顶开始下杆时,腿转胯和扭腰转肩及手转杆通常下意识同时大力进行,由于胯转动慢,胯上左臂转动轴转动到目标板墙的时间长,而手转杆块,杆头转动到板墙的时间短,这样,杆头进入板墙击球时左臂转动轴不能落入板墙内,杆头速度方向必然失控。在上述腿转胯和手转杆同时大力启动的情况,如果为了保证杆头和左臂转动轴同时落入板墙,球手只能在杆头打入目标板墙前放慢手转杆的速度,直到保持与腿转胯的转动同步转动,而这种情况下,手转杆相对胯的转速为0,这样,也不可能有任何的“鞭端效应”了。由此可见,业余球手的挥杆动作首先要注意的是控制好下杆过程中三个转动启动的节奏。

当人体完成上杆并按马步站立转跨后,胯基本向右转动45度。这时考虑一个极端的做法,人体胯不再作水平转动,只作扭腰转肩带动下杆击球,此时肩转动的轴线偏离过左脚跟与球的垂直板墙,则球会向目标线偏右大约45度左右的方向飞去。所以,我们可以选择从胯回转45度,即从胯转到与目标线平行的位置去开始摸索启动转肩、转杆的合适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 因为腰肌在转肩上杆完成后已有拉紧, 当腿转胯开始后, 身体下部胯转动一定程度后会拉动上部腰肌,如果控制扭腰转肩启动时刻的意识不强, 就会不由自主地提前启动主动的扭腰转肩(沿上杆扭腰转肩的路径返回)。

因此,在通过上杆转肩拧紧腰肌后,要进行由下身转胯拧紧腰肌的姿势调整(从右肩的顺转变换为左胯的反转,以避免带动右肩提前反弹扭转),在腿转胯启动后,应任由腰肌被下身的胯的转动进一步拧紧(如同反向拧紧弹簧),然后腰肩保持这种被拉紧的状态随胯继续转动,直到启动转肩的合适位置才开始主动地扭腰转肩(释放被拧紧的弹簧并顺势加力拧弹簧)。这样做的效果除了能保证三转动轴及杆头同时过目标板墙,还能使肩相对胯的转动获得成倍并且爆发式的转动力量, 能做到这一步是掌握职业挥杆技术的标志之一。

人体上杆完成时,两手已带动杆把反向转动使球杆与左手臂形成倒L型,两手直接驱动球杆去打直这个倒L就是叠加在左臂上的转动。手转杆启动后有两个作用:一是产生杆对左臂的相对转动,直接增加杆头的线速度;二是球杆沿左臂展开后使杆头到身体转动中心的半径加大从而再使杆头线速度增大,实现将身体转动能量向杆头的传输。

由此,在下杆过程的前期,应尽量保持这个倒L造型围绕身体(参见下图,倒L从下杆位开始保持,至少转过了约90+45度),以减小身体的转动惯量(重心离转动中心近则转动惯量小,这对于难以先启动胯转动的初学者是一个改进的办法之一),从而使身体获得尽量大的转动速度并相应使身体获得足够大的转动能量。启动手转杆的时机可以参见下图的位置按照在杆头随左手腕一起通过目标板墙前尽量保持最小夹角的基本原则去摸索。

六、杆的控制面方向

由于高尔夫球有很好的弹性,击球过程中球面会发生一定的变形。当击球时,如果杆头速度方向与杆面朝向不一致,杆面不仅对球中心产生撞击力,还会因与变形球面的切向撞击对球面产生切向磨擦力,摩擦力的方向沿杆头速度在杆面投影的方向。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球不仅冲向前方还绕球中心旋转,从而形成弧旋球。弧旋由击球时刻杆头速度方向偏往杆面所朝的方向。所以,挥杆击球时应使杆头的速度方向,对准目标,并且,此时杆面方向也应对准目标方向,这样球才会直线奔向目标。

实际上,标准球杆设计时已经考虑了握杆的左手腕、杆头在目标板墙内时,杆头速度方向是垂直目标板墙的,因而杆面被设计成当球杆被握置于垂直板墙内时,杆面与目标板墙一样正好对准目标方向。因此,一般情况下,只要按照前述控制杆头方向的条件击球,则杆面方向将自动与杆头速度方向一致指向目标,也即,只要按控制杆头方向的条件击球,无需人为地另外调整杆面。实际上在下杆击球前短暂的时间内人也无法对杆面方向进行判断和调整。

由于杆的长短的差异、人体高矮和强壮的差异,杆面方向和击球速度方向有一些固定性的偏差,这些偏差可以在挥杆准备时通过少量地前后移动球位、少量地旋转握把进行调整。另一方面, 如果挥杆准备时有意预留一定的杆面偏差, 就可以打出所需的左曲球或右曲球。

经常地练习高尔夫球,可以很好的提升比例,还有平衡性与准确性,高度的保持着注意力,也是一大要点之一,学会了高尔夫,你也会学会很多它本身具有的品质,从而融入到你的生活中,对你以后的人生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

五、高尔夫球教学视频

相关阅读——挑选高尔夫球杆的心得与技巧

我曾经听过这样的话:"打不好跟球杆没关系,跟你的动作,挥杆有关系,再练."一开始我没多想什麽,还是自己默默的练,直到我休息回头一看,有个年纪属中年,身材较瘦小,体型不宽大的叔叔在练球,看他上杆的瞬间,手居然开始抖,好似无法支撑一样,打下去以后,虽然打到球,但是出去却是软弱无力,或许很多人都会想确实是动作的问题吧。

后来据瞭解后,发现他已经打了3年多了,却一直打不好,后来我从他的动作上注意到了球杆上,拿起一看,虽然是碳素的,可是却是s的,重量是87克的碳素杆身,然后我想了想,对那个教他打球的另外球友说:“您来打看看我的球杆”结果他打完,虽然打到球了,可是完全出不了距离(当时用得是px6.0的,没有贴贴纸XD)然后我对那位先生说:“打的到球吗?”那位先生虽然没说什麽话,但是大概心里明白了.虽然这个小故事听起来好像没什麽,不过这是要告诉大家,不要每次打不好球全部怪自己的动作,但是也不要怪球杆,而是要从理性的角度上去思考自己到底问题在哪里,而不是很自然的就说,球杆不好,不然就是自己动作不对.

lee westwood 说过:“适合自己的球杆是他夺冠的重要一环,无论是你差点28的球员,还是单差点的球员,适合自己的球杆确实能帮你降低杆数.”当然效果会多好,可能他本人都无法完整的告诉你,同样我也一样,我也不能具体告诉你,适合你的球杆到底能帮你降低多少杆数,减少多少失误等等.

下面我来说明一下,对于挑选适合自己球杆的几个重点,首先你要知道自己程度如何,我们分为三大类:初学者,经验者,上级者.这里要告诉大家,这三大类的球友对于球杆的要求都有大大的不同.

再来,体型,在pga当中,多数球员都是使用s or x以上的球杆,无论什麽身材,对他们来说都没有什麽影响,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因为他们有健身,有体能训练,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打s就好像我们打L一样,他们打x,就好像我们打r一样,当然,对于职业球员来说,他们在杆身硬度的分级更细,这里就不一一说明,那么我们也将体型的部份分为三大类:瘦小型,粗壮型,匀称型.一样,在一般球友的选择球杆,对于体型也多少有一定的影响,当然,对于这方面来说,影响不会太大.

第三,“身体机能”这样说比较抽象,不过这也是能测定的东西,例如身体韧带状况啦,手臂肌肉强壮与否啦,等等,这方面在选择球杆问题比较多,往往这也影响很多!

第四,swing 在swing方面来说,这点光是凭感觉,很难做出测定,还是需要专业的摄影技术,跟动作分析技术来帮助自己,但是这个部份在业余球友来说,影响不会太大,因为多数的业余球友今天可能感觉很好,动作做对,明天感觉不好,打不到球,动作又怪怪的,结果不稳定,所以,以swing来测定适合自己的球杆,对于大多数业余球友来说是不适用的!

最后,感觉,这里又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我个人认为,只要拿起来,你打轻松,距离能出,方向正确,对你来说就是好的感觉.

那么现在开始来说明挑选球杆的条件,及说明~!

首先,我们来说明初学者的部份,一般来说,初学者在刚接触高尔夫球的时候,要注意,即使有热心人士要送你球杆,你也要先瞭解自己是否能打的起来!下面来说明几个要点。

1.从杆子重量开始判断,握起7号铁or6号铁,先用左手后三根手指握住球杆,然后将球杆抬起至与地面平行,检视自己是否能维持10~15秒以上,标准是不会让自己感觉到手臂很酸,或者抬起来就手抖.同样的换右手,只有中指与无名指握起球杆,做一样的动作,同样检视自己是否能坚持10~15秒以上.很多人会问,这个跟挥杆有什麽关联呢?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如果你的手臂都无法支撑你上杆时将球杆抬起的力量,那么就容易产生过早释放的问题,理由很简单,因为你撑不住了,急着往下放了,结果力量还未集中,就先散掉了,怎么样击球呢?更别说控制你的杆头往球的位置挥去.

2.硬度,现在有很多轻量化杆身,即使是s的,可是也有可能只有90几可,碳素更是有70~80克的,所以第一项就是要先检验球杆重量,接着就是硬度了,这个比较不好说,首先,要符合第一项,通常符合第一项,再来呢,就是配合自己的体型,如果属于瘦小型,建议使用轻又软的杆身,比较容易出速度,如果是粗壮型的呢,你就别抱怨了,谁较你要长的比别人壮,乖乖受罪吧!相对要挑选稍微硬一点的,但这个也要根据自身力量来决定,通常我都建议初学者使用R的杆身(男性)或许有人会问,这跟体型有什麽关系,我想...你的体重多半代表你的速度了...体重越重,速度越容易出来,打个比方,一个60公斤的的物体塬地回转就是60公斤的力量,同理,90公斤,就有90公斤的力量,当你用90公斤的力量,加上肌肉拥有的力量就会创造更多的速度,相对的,如果只有60公斤,那么肌肉重量比与90公斤的相同,那么创造的力量就无法超越90公斤,也是为什麽拳击比赛要分级的重要塬因了~至于匀称体型的人来说,基本上只要满足第一项,第二项的部份基本可以无视,选择最中间的R是最好的选择~!

3.杆头,在这个部份上来说,跟一般人建议一样,尽量选择大的杆头,杆底厚一点的类型.理由其实也很简单,因为甜蜜点大,容易让自己有打到球的感觉,不容易让自己丧失信心,对于这方面来说,心理因素也很重要~!

以上是初学者在选择球杆上的初级选择方式~!

经验者:

1.与第一项相同,可以说第一项是最基本的一项~!

2.同样是硬度,不过这边多几个选择点,首先,判断自己的挥杆节奏,常年下来有的人习惯的快节奏,有人则是慢节奏,甚至也有超慢节奏,在节奏方面来说,快节奏的人使用较硬杆身,比较能矫正因为快节奏的提早释放造成的右推球.慢节奏呢,大部份慢节奏的人,基本上所有杆身都可以适用,因为上杆-下杆经过球杆的弯曲点比较能回正,所以没有太多的问题,对于这类人,比较需要对自己目前需要的部份做加强,例如距离不够啦,可以换一些比较轻,比较弹的杆身,如果是准度不够啦,相对可以换硬一点的杆身,稍作修正. 至于超慢节奏,我建议用软杆身,R左右,甚至比R再软一点,因为超慢节奏的'人容易下杆时上半身过度滞带,然后造成左曲球,或者是击球软弱无力,那么软一点的杆身相对能稍微改善这样的问题.(基本上建议这类状况的人,能改善节奏)

3.挥杆重量,这个部份非常的抽象,以体型来说,体重越重,身体越强壮,就越需要重的挥杆重量,一般成人男性是c8-d0

根据自己的挥杆强度来说,强度越强的人,挥杆重量就需要重一点,强度越弱挥杆重量就要轻一点,当然,这也多半根据你塬本打的球杆习惯来决定,关于这点,我觉得大家要在自己的球杆后面贴铅片来测试,自己到底适合什麽样的挥杆重量,另外提一下,越短的杆,挥杆重量越重,是对挥杆有帮助的~!因为挥杆越重越能帮助你向下击球,因为越短的杆,如果挥杆重量不够,多半容易造成上击球(top)从这里也可以判定这个挥杆重量是否适合你~当然,另外也要注意的就是体能问题,因为挥重过重,对体力是一种很大的负担,所以往往长铁在做挥重调整的时候都会轻一点,1号木也一样,就我来说,因为是r5 所以会根据自己当天击球的状况来选择,如果哪天状态不好,就调整c8的挥重,如果状况非常棒,就会调整至d2左右,当然,这是相对我自己的状况来说,其他人或许比太一样,但我不建议高差点球员这样做,这样反倒容易让自己挥杆乱掉.

4.击球品质,什麽是好的击球品质,很简单,打出去,轻松,舒服,乾净,距离又出来了,这就是击球品质,那么其实很多人对击球品质这个部份不是那么的清晰,其实感觉自己好像打的球都挺不错的,实际上不然,往往很多球友误会自己,老实说我看到很多练习场打球的大多都有一些球是先挖到地,再打出球的,自己可能没太大的感觉,可是让别人看,或者听,就很明显,所以这点要自己多注意感觉,那么,怎么根据击球品质来决定适合自己的球杆呢,很简单,让自己打10~20颗球,然后计算出失误率,如果超过6成,那么该调整了,如果低于4成,那么就说明还算适合你,这样说可能有人会说,万一今天状态比较好,打比较多好球怎么办?我想这个测定当然不是让你1天完成喽!当然是连续测试5天才算数~那么最好的测试方案是在球场上,打草皮测试是最准的,你就计算你18个洞当中铁杆失误几杆,一般18个洞使用到铁杆标准杆是14杆(5杆洞大部份下一杆很多人会用木杆)以那14杆的失击率来算,低于4成失误率,那还算能接受,毕竟那4成失误率是一般球友的门槛,职业选手的铁杆失误率基本上是在2成左右,也就是说,打10个球他们也会有2个球失误,只不过是大失误还是小失误.

5.swing 关于这点,真的比较抽象,有需要,可以去任何一家有量身定制的厂商去做测试,这样才能知道你的swing有什麽问题,需要用什麽样的杆子调整来做改善.肯定又会有人有疑问了,swing如果能换球杆就能改善,那些拼命换球杆的人怎么还不是单差点?嘛...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有很多经验者,日积月累的动作,让他的习惯节奏,以及挥杆轨迹,融入了自己的身体,运气好的,球杆正好可以这样给他打,别人看起来再怪地姿势,他也能打的很好,不过有些这样的球友,拿起跟他球杆数据比较不同的球杆就打的不怎么样了,这也是为什麽以前老一辈的pga球员死都不肯换他们的铁杆....(以前没有这么多这么好的fitting技术,都是几百几千只球杆试打出来的...)所以,有些年长的打不好球,不是因为他不想改变他的挥杆,而是难以改变,无论是一般球员,还是职业球员,改动作就等于身不如死..因为刚开始不习惯,怎么样也打不好,非常容易丧失信心...特别是虽然你在改动作,可是你正常发挥时,就会塬封不动的还塬塬本的动作,又开始乱了...所以很多改动作的方式都是分别改动,改上半身就先练上半身,改下半身就先练下半身,改轨迹就只挥动手臂这样的方式在练习,所以才会有很多4/3练习法等等.所以有时候教练教你改动作,很多时候不是他没有能力,而是他改不了你多年的习惯!

六、关于高尔夫职业球员和职业教练的问题

中高协的网站就应该有名单 如果想请一个教练的话 还是请CGA的职业教练 我就是教练 可以给你点意见 CGA的职业教练和PGA的职业球员都是通过专业培训的 但是PGA的职业球员培训的是他自身的技能 是单一的 片面的 不一定适合你自己 而教练员的接受的培训就不一样了 教练员的技能是可以培训所有人的 他可以选择很多种方式来配合不一样的人群 外国教练不一定就是好教练 而且外国教练的理论不一定适合于中国人 举个例子 外国人大多数以肩部的主动发力来完成击球 但是大多数中国人的骨架和肌肉机构不允许这种情况的出现 所以我建议还是请一位CGA的中国职业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