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部门:大力发展邮轮旅游,邮轮旅游可以带动哪些行业的发展?
首先是能够带动邮轮的研发、设计和建造行业的发展。以国际主流大中型邮轮为重点,兼顾极地邮轮等专业化小型邮轮,加大整体设计和总装建造关键技术攻关,提高先进制造和工程管理能力,打造新一代研发制造一体化协同平台。加强巡航系统集成和核心装备研发,突破海上巡航救援关键技术和装备,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北斗导航、卫星通信等技术研究和试验验证。
其次是带动邮轮产业的民族企业行业的发展。中国邮轮旅游业本身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也制约了国内邮轮企业的发展。在大众创新、大众创业的背景下,必须支持民族邮轮旅游的发展,这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方面。国家可以在税收、贷款等方面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扶持邮轮旅游产业链中的中小企业。在邮轮制造和邮轮运营方面,中国也缺乏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大公司。
再者是推进国际邮轮消费品集聚区建设行业的发展。完善邮轮产业政策体系,自上而下突破发展瓶颈。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优化服务流程,重点推进上海邮轮票务试点、上海邮轮港信用体系建设、长江口地区邮轮气象观测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建设智能邮轮天气预报预警系统,促进邮轮旅游服务贸易。创建特色示范区等。
要知道的是邮轮游艇装备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国内大型邮轮建成交付,中型邮轮加快推进。小型邮轮批量建造,游艇产品系列多元化、规模化生产,旅游客船升级换代,特色发展。装备技术水平和供应能力大幅提升,品种、品质和品牌全面提升,能更好地满足国内海洋滨水旅游发展和部分国际市场需求。
二、中国邮轮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劣势:
中国邮轮经济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十分迅速。目前中国正在使用的国际邮轮港口有15个,正在规划建设及升级的邮轮港口6个。中国已成为亚太地区邮轮航线的重要始发港和环球航线的重要挂靠港,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邮轮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具成长性的市场。
优势:
中国邮轮旅游渗透率不到0.02%,未来受益于消费升级、人口结构变迁以及政策推动等因素影响,中国邮轮市场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未来5年,中国邮轮市场有望保持30%以上的增速,并在2020年接待邮轮游客达到900万人次以上。
邮轮旅游业作为运输产业、休闲产业和旅游业的集合,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由于欧美地区邮轮旅游市场逐渐饱和,各大主要邮轮公司开始寻找新的市场,随着邮轮旅游业向东迁移,中国迎来了发展邮轮旅游业的机遇,增强我国发展邮轮旅游业的信心。
三、旅游|邮轮旅游的意义是什么?
文/乔平
提起邮轮,脑海中就浮现出了《泰坦尼克号》。那些如诗如画、那些豪华奢靡、那些荡气回肠......一切都是神秘和向往。平时晕车、晕机的我,鬼鬼使神差参加了一次邮轮旅行,那个庞然大物的名字叫歌诗达赛琳娜(Costa Serena)。
一路下来,好奇、新鲜、愉悦、难受、失望、懊悔都有。但是,作为一次体验式旅游,总体来说,内心的顿悟多于眼前的观感。
第一天的登船,是整个旅游过程中最麻烦的事情。 为了能登上这个船,必备的证件,比如护照、护照复印件(登岛时用)、信用卡(必须有信用卡、支付宝绑定房卡,现金消费很麻烦)等不能忘记。这个不用多说,领队会事先提醒。重要的是一定要记住自己的团号,上船之前的手续,以及船上的集体活动都是以团为单位进行的。 更重要的是尽量提前抵港,因为几千人在同一时间段蜂拥而至,进港、办手续、登船都会非常缓慢,甚至延误。
我们这次是中午12点前到达上海吴淞港,比规定登船时间提前了2小时,原以为去早了,结果发现很多人比我们早到,据说有人早晨就到了,不知真假。办手续、登船排队是肯定的,但并不拥挤,2点多已经在船上了。据后来的人说,他们经历的是港口外大堵车,进港后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的壮观场面,有人用时4个小时才上船。 所以,提前登船是邮轮旅行的经验之谈。
上船就踏实了,好奇地观察这个来自意大利的赛琳娜小姐,古罗马风格的装饰,透着一股意大利风情,给人以热情奔放的感觉。。
关于吃吃喝喝,已经有太多太多人说过,中餐、西餐,甚至还有海上捞火锅,船上吃不完的美食,总有一款适合你。我想说的是意大利人的幽默和认真,餐柜取餐时常常被一些好玩的水果雕刻或摆件吸引眼球。
下午和傍晚,除了进房间安放行李,简单洗漱一下外,东走走西看看,这吃吃那喝喝,跟平时逛一个大型购物广场没什么两样,几乎可以忘记是在船上,是在海里。
同行的闺蜜特别关心起航的事,三番五次去玻璃窗前观察船是不是动起来了,还一度坐在悬窗前等待起航。“为什么还不开啊?”“都10点多了啊,怎么还不开啊?”......
不知为什么,我对起航这事一点兴趣都没有,踏踏实实看了一场演出,回房间后立马洗漱上床卧倒,就是逛完街回宾馆休息的感觉。很晚的时候听闺蜜说:“船好像是开了,外面真黑,看不清水面。”我想,看来有人在网上吐槽赛琳娜爱晚点的事,今天又一次验证了。
躺在那个比火车软卧略宽一点的床上,心想,邮轮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卷缩在这个庞然大物的一个角落,它在游走,我是为了让它带我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才上来的吗?并不是!如果我的目的地是日本,飞机肯定是最好的交通工具。那么,船,不就是我这次旅游的目的地吗?已经到了目的地,它走与不走,去往哪里,还重要吗?
整个一晚上都没睡踏实,先是睡不着,后来就听到隆隆的海浪咆哮声和一下一下拍打船体的声音,心想,船大概是已经游走在公海了,反正手机没有信号。都说大海喜欢变脸,真是一点都不假,看来是赶上大浪了,但愿明天起来会是风平浪静。
早晨一下床就感觉晃得厉害,朝舷窗外一望,一浪翻过一浪,立刻扭头冲向卫生间,吐是必然的了。
船在摇,床在摇,人也在摇,站着坐着跪着都不行,这些姿势都会让身体为了保持平衡而下意识发力,而人力又怎能跟自然力抗衡?此时,只有顺其自然,趴在床上,跟床融为一体,跟海浪的节奏保持一致,果然舒服多了,可其他事也就什么都别想干了。
第三天和第四天,按照日程安排是登岛,先后踏上日本国的佐世保、福冈和长崎,本来我对走马观花加购物式旅游就不感兴趣,故不多言说。 过程中有几点感悟需要分享一下:
第一、 好几千人从邮轮上下来和上去,是个很不简单的事情。排队的长龙里有几个狂躁、焦虑、急性子旅客,身体不停地向周围拱,同时嘴里不时吐着带有谩骂的抱怨声,着实让人心力交瘁。尽管傍晚登船时,在排队的不远处有佐世保市长的送别致辞和优美的沙克斯演奏。
第二、 日本国是真的地方很小,著名的原子弹爆炸纪念地---长崎和平公园,以及福冈城遗址,小到跟中国的社区免费公园都没法比。唯一觉的新鲜的是日本的公园里和马路边没有垃圾桶,也没有乱扔一地的垃圾。据说日本人都是随身带垃圾袋的,垃圾会装在包包里带回家处理,乱扔垃圾会被重罚。
第三、 发现马路上跑着一款占比很高的汽车,看上去有点丑却很结实的样子,我和同伴之前都从来没见过这款车。从导游处得知,这是一款日本自己生产只供应日本国内使用的车,是一款最结实最耐用最省油的车,不出口。啧啧啧,原来,好东西是留给自己用的?
第四、 恰巧路过一个学校操场,看到操场上有一群10几岁的小孩子踢足球,他们穿的都是短裤短袖运动服,要知道这可是摄氏0度左右的天气呢!虽然没有机会跟他们交谈,可也大概看出他们的那种坚强品质了,跟国人相比,家长溺爱孩子的成份肯定要少一些吧?
最后,还得交代一下第四天。返回时,海面一片风平浪静,大概是大海不愿意让我只跟床有亲密接触的缘故吧?我这样想。
这一天我丝毫没有再晕,总算可以大吃二喝,东张西望了。虽然淅淅沥沥下着小雨,去甲板上透透新鲜空气,看看望不到边际的大东海,还是很惬意的事情,站在甲板上真的有融入大海的感觉。
据说站在船头看到的日出日落,非常非常美,很遗憾没有赶上晴天,留有遗憾也是一种美,也许想象中的美景比实际的更美呢!
体验一次游轮旅游,实在不好说这个旅游方式的好与不好,每个人的感觉应该是各侧重吧。之前听人说的最多的是船上的美食,其次是娱乐设施。我只想说,美食哪都可以吃得到,城市里的娱乐设施肯定要比船上齐全。
真正能让我有感觉的恰恰是看到了与我同行的三千多人的千面百态,体会到了船上一千多员工的生活状态,体验到了日夜与大海为伴的酸甜苦辣。这个世界,好与不好,美与丑、苦与甜本就是并存的,而且没有任何界限,喜欢就是好,有收获就是有意义。
四、如何看待邮轮这个行业
邮轮旅游行业在欧洲等发达国家已经是一个庞大而成熟的产业,且对消费、制造及文化等产业具有巨大的拉动效应。
近年来,世界邮轮巨头纷纷把重点目标瞄向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邮轮市场“东移”特征凸显,亚洲以及大洋洲的邮轮游客人次增速远超欧美地区。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邮轮出境旅客达212.26万人次,首次突破200万人次,同比增长91%,而邮轮入境境外旅客13.87万人次,同比增加8%。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邮轮旅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邮轮市场收入规模45.3亿元,预计2018年我国邮轮市场收入规模将超过111.3亿元。以我国为代表的亚太地区邮轮市场需求激增,推动以大型豪华邮轮为代表的邮轮产业进入到一个“黄金时期”。
五、国内邮轮旅游经济的发展前景
全国重点港口城市整体发展前景
1、上海港口整体发展趋势
上海正从上、中、下游整体推进邮轮产业建设。在产业链上游,上海积极推动邮轮设计建造,与中船、芬坎蒂尼、招商局等深化战略合作,推动中船与嘉年华、芬坎蒂尼签订总价近50亿
美元
的“2+4”艘大型邮轮制造合同,国产大型邮轮制造正式启动。在产业链中游,上海推动邮轮总部基地建设,吸引占据全球82%市场份额的前四大邮轮公司--嘉年华集团、皇家加勒比集团、诺唯真集团、地中海邮轮先后在上海开启亚洲首航。在产业链下游,上海不断完善邮轮港购物休闲配套,近两年口岸出境免税店营业额年均1.2亿元。
随着上海市加大对邮轮旅游产业的资金、人力投入,未来上海市发展前景广阔,且将持续是中国邮轮旅游行业的第一大市场。
2、厦门市邮轮旅游行业发展趋势
目前,厦门国际邮轮母港正在升级“2.0版本”。未来几年,厦门将投入上百亿元建设全新的邮轮母港。其中,母港岸线长度超过1400米,可同时停靠3-4艘中大型邮轮,并可满足22万吨的世界大型豪华邮轮的靠泊;规划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实现"船、港、旅"三位一体发展。
伴随着丽星“双子星”号正式开卖,厦门打造出全国首个以“邮轮+”为主导的海铁联运、海空联运发展模式。2018年6月出台《关于促进厦门自贸试验区邮轮船供服务业发展的暂行办法》,进一步强化厦门邮轮产业邮轮物资供应链,吸引国际邮轮来厦常态化,推动国际邮轮在厦门就地采购或者中转直供,助力厦门邮轮产业加速发展。
3、天津市邮轮旅游业总体发展趋势
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国际邮轮母港,拥有丰富的腹地旅游资源和较广的客源市场。2017年12月28日起,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正式对奥地利、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53个国家持有国际旅行证件和144小时内确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国(地区)联程客票的外国人,实施过境免办签证政策。政策的带动下,未来以邮轮为出行方式来到天津旅游的游客量将会大幅提升。
4、深圳市邮轮旅游行业整体发展趋势
深圳具有发展邮轮产业的雄厚基础,发展邮轮经济是深圳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机遇、推进港口转型升级的具体举措,也是落实水路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将对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人员往来、旅游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深圳发展邮轮旅游产业前景良好。
新冠疫情对邮轮旅游行业的影响
2020年春节期间,本是邮轮旅游市场火爆之时,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作猛烈。世界卫生组织将此次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随着“世界梦”号邮轮和“钻石公主”号邮轮分别确诊新冠肺炎病例,疫情对邮轮业的影响已扩展到了全球,预计全球2021年新冠疫情得到控制之后,邮轮旅游行业才有望复苏。
在中国邮轮产业发展转向“提质增效”和邮轮全产业链实质性启动的关键时期,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中国邮轮旅游产业甚至是整个亚太地区的邮轮旅游产业蒙上了厚重的阴影。为控制疫情蔓延,政府宣布延长企业复工时间,邮轮航次何时重启仍是未知,疫情考验着邮轮企业面对突发应急事件的应对能力和政府调控、部署、引导能力。邮轮行业各方应如何度过此次难关,如何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如何重新“扬帆启航”,在行业复苏后快速实现中国邮轮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同频同步,这场全行业的战“疫”同样也是当前阶段中国邮轮旅游产业面临的艰辛历练。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邮轮旅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