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邮轮旅游 青岛有哪些特色

作为全国第四个“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青岛国际邮轮母港自2015年开港以来,逐渐成为青岛新的“会客厅”和“城市名片”。日前,青岛正式出台《青岛市建设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实施方案》,青岛邮轮母港再度迎来利好,对助推青岛打造东北亚区域性国际邮轮母港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根据《方案》,到2018年,青岛完成国际邮轮港综合规划,完善邮轮港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力争达到年进出港邮轮200艘次,进出港游客超过30万人次,青岛国际邮轮港跻身中国重要国际邮轮港行列,成为中国北方邮轮中心城市。

到2020年,基本实现邮轮港片区的规划目标,初步建立产业体系健全、服务管理规范、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的邮轮经济格局,力争达到年进出港邮轮400艘次,进出港游客超过60万人次,形成独具青岛特色的邮轮旅游发展模式,建成东北亚区域性国际邮轮母港。

在邮轮港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方面,《方案》提出,实验区将集聚邮轮港口服务、邮轮配套服务、金融服务、水陆旅游、航运中介、邮轮装备技术研发等企业和机构,并建立邮轮船供保税加工区,建设高标准的商务商业楼宇设施,引进免税店。

国际化的邮轮旅游产品是邮轮旅游升级的重要一环。为此,《方案》提出,将巩固现有日韩主力航线,加快开辟中国台湾、朝鲜及远东地区的邮轮始发航线,逐步开发到中国香港、东南亚等地的中长途航线;吸引邮轮运营企业开辟以青岛为访问港的入境航线,加强与港口旅游城市合作,积极促成互为母港航线,实现游客互换和资源共享。丰富岸上旅游产品,开发适合邮轮旅客的“一日游”或短线游产品,增加邮轮入境游吸引力。

为吸引邮轮旅游客源,青岛将放大作为赴日韩邮轮旅游中转地和集散地功能,大力发展空水联运等邮轮旅游产品。加大日韩市场促销,吸引国际邮轮游客,促进邮轮入境市场发展。

目前,青岛正积极争取无目的地邮轮线路许可政策,允许邮轮公司运营以青岛港为邮轮母港的无目的地邮轮旅游航线;争取国际邮轮航线在国内多港挂靠政策;争取在青岛国际邮轮港客运中心实行部分国家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和外国旅游团乘邮轮入境15日免签等政策。

同时,青岛充分发挥邮轮旅游产业链长、带动效应强、绿色环保等优势,集中优势资源和资金加快打造集邮轮设计与建造、邮轮运营、邮轮港接待与管理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此外,青岛还将以展会为媒介,吸引国际邮轮公司、国际性邮轮组织或行业协会等在青设立地区性总部。充分发挥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邮轮分会平台作用,搭建与世界知名邮轮城市的交流合作平台,提高青岛在邮轮业界的国际影响力。

二、青岛邮轮游淡季不淡三月出港航次达六个?

不管是什么旅游,都有淡季和旺季!

按照惯例,每年一月到三月为邮轮旅游淡季,青岛邮轮母港在春节黄金周却是一片热闹景象。记者昨日自部分旅行社获悉,春节进出岛城的两个邮轮航次均赚了个“盆满钵满”,舱位全部售罄。三月份,自青岛出发的邮轮航次将达六个。

据悉,作为我国自主运营并打通产业链的第一艘邮轮,“钻石辉煌号”以青岛为母港将运营六个航次,分别为3月9日出发的青岛—济州—福冈—青岛;3月13日出发的青岛—佐世保—济州—青岛;3月17日出发的青岛—下关—济州—青岛;3月21日出发的青岛—济州—下关—青岛;3月25日出发的青岛—济州—下关—青岛;3月29日出发的青岛—济州—佐世保—青岛。每个航次价格为人均2000元左右。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黄金周,“钻石辉煌号”在青岛运营了两个航次,分别为1月28日出发,2月2日返回的青岛—釜山—下关—福冈—青岛航次,2月2日出发,2月6日返回的青岛—济州岛—日本佐世保—青岛航次。

在青岛旅行社协会邮轮中心秘书长、青岛中国旅行社公民中心副总经理孙齐看来,2017年的“开门红”,正是青岛邮轮旅游市场潜力不断爆发的一种表现。他认为,市民春节出游的意识越来越浓,对邮轮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上船的都是或大或小的家庭团,邮轮上娱乐项目丰富,吃喝玩乐全包,还可与一些新朋友一起过年,既热闹又轻松。除此之外,邮轮旅游

“不扎堆”,也是很多市民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6年春节,‘中华泰山号’以青岛为母港运营了两个航次,共收客人1500人左右;今年春节两个航次的客人达到2200多人,增长了近50%,说实话,我们也没想到收客情况会这么好。除了市民出游意识越来越强外,青岛邮轮旅游辐射力不断增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来自青岛以外的客人占比明显增高,很多是举家专程来青坐邮轮。”孙齐说。

市旅发委信息显示,春节期间,从青岛出境的游客比去年增长两成左右,邮轮旅游产品火爆成为突出特点。

据悉,自六月份起,青岛邮轮旅游将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旺季,包括“歌诗达维多利亚号”等大型游轮将以青岛为中心运营多个航次。

三、邮轮旅游,青岛有哪些特色?

作为全国第四个“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青岛国际邮轮母港自2015年开港以来,逐渐成为青岛新的“会客厅”和“城市名片”。日前,青岛正式出台《青岛市建设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实施方案》,青岛邮轮母港再度迎来利好,对助推青岛打造东北亚区域性国际邮轮母港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根据《方案》,到2018年,青岛完成国际邮轮港综合规划,完善邮轮港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力争达到年进出港邮轮200艘次,进出港游客超过30万人次,青岛国际邮轮港跻身中国重要国际邮轮港行列,成为中国北方邮轮中心城市。

到2020年,基本实现邮轮港片区的规划目标,初步建立产业体系健全、服务管理规范、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的邮轮经济格局,力争达到年进出港邮轮400艘次,进出港游客超过60万人次,形成独具青岛特色的邮轮旅游发展模式,建成东北亚区域性国际邮轮母港。

在邮轮港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方面,《方案》提出,实验区将集聚邮轮港口服务、邮轮配套服务、金融服务、水陆旅游、航运中介、邮轮装备技术研发等企业和机构,并建立邮轮船供保税加工区,建设高标准的商务商业楼宇设施,引进免税店。

国际化的邮轮旅游产品是邮轮旅游升级的重要一环。为此,《方案》提出,将巩固现有日韩主力航线,加快开辟中国台湾、朝鲜及远东地区的邮轮始发航线,逐步开发到中国香港、东南亚等地的中长途航线;吸引邮轮运营企业开辟以青岛为访问港的入境航线,加强与港口旅游城市合作,积极促成互为母港航线,实现游客互换和资源共享。丰富岸上旅游产品,开发适合邮轮旅客的“一日游”或短线游产品,增加邮轮入境游吸引力。

为吸引邮轮旅游客源,青岛将放大作为赴日韩邮轮旅游中转地和集散地功能,大力发展空水联运等邮轮旅游产品。加大日韩市场促销,吸引国际邮轮游客,促进邮轮入境市场发展。

目前,青岛正积极争取无目的地邮轮线路许可政策,允许邮轮公司运营以青岛港为邮轮母港的无目的地邮轮旅游航线;争取国际邮轮航线在国内多港挂靠政策;争取在青岛国际邮轮港客运中心实行部分国家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和外国旅游团乘邮轮入境15日免签等政策。

同时,青岛充分发挥邮轮旅游产业链长、带动效应强、绿色环保等优势,集中优势资源和资金加快打造集邮轮设计与建造、邮轮运营、邮轮港接待与管理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此外,青岛还将以展会为媒介,吸引国际邮轮公司、国际性邮轮组织或行业协会等在青设立地区性总部。充分发挥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邮轮分会平台作用,搭建与世界知名邮轮城市的交流合作平台,提高青岛在邮轮业界的国际影响力。

四、2020年后邮轮工作三五年内的发展前景如何?

预计2020年中国邮轮旅游经济损失巨大

邮轮旅游从最初的小众市场到这几年成为新兴旅游产品,再到进入下滑期,邮轮旅游产业链原本计划在今年可以进入格局和市场产品升级调整期,然而一场始料未及的疫情打破了所有的规划,而各大邮轮公司、旅行社、平台、港口运营者等都受到波及,业者预计今年邮轮旅游经济损失巨大,下半年是否能全面恢复,还要看全球疫情的控制以及游客心理的恢复情况。

市场何时恢复尚未可知

与最初时的繁荣不同,其实邮轮行业在经过了价格战、包船模式后,市场定位和价格已经降低。且欧美大部分邮轮的主要收益是靠船上的酒水或其他消费,而中国游客喜欢一价全包,不是非常愿意额外再消费餐饮,但中国游客在邮轮上的免税商品购物的消费比较高,船票价格不算高。

公开资料显示,在经历了游客量增速持续性放缓后,我国邮轮行业在2018年旅客量最终还是步入下降通道,整个行业也进入“寒冬”。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CCYIA)和中国港口协会邮轮游艇码头分会联合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接待邮轮数量和邮轮旅客量双双下滑。另有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13个邮轮港共接待邮轮969艘次,同比下降17.95%,邮轮出入境旅客合计490.7万人次,同比下降0.98%。其中,母港邮轮艘次、母港旅客人次、访问港邮轮艘次均出现下降,尤其是母港邮轮艘次,同比下降近两成。

此次,中国始发港的邮轮公司、沿海邮轮码头及旅游公司针对疫情,迅速做出反应,采取了港口严密防控,邮轮停航退款,旅游企业配合跟进等“战时”应急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疫情终会过去,如何采用更为先进更为科学的方法应对可能再次出现的新型病毒和其他各类传染病,是邮轮“港航旅”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邮轮旅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