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三亚旅游疫后重生

三亚机场出港航班量在6月就恢复至去年同期80%以上,成为内地千万级机场之最

旅游 消费多元化和高端化不足问题突出。比如,2019年三亚列入统计的 旅游 酒店为252家,高端酒店占比仅为15%

在拓宽国际化视野的同时,结合本地特色,讲好“新三亚故事”,培育出三亚自己的标杆产品

游客们又回来了。

大东海景区此前倒闭的餐饮店,重新装修迎客;暑期里,高端酒店亚特兰蒂斯成了亲子乐园;呀诺达景区转型升级成网红打卡地,主力消费群体纷至沓来…… 旅游 回暖的三亚,疫情后正脱胎换骨,除了大海和沙滩,还变出了许多 旅游 消费新玩法。

携程网数据显示,全国恢复跨省团队游一个月以来,海南三亚持续稳居跨省游目的地城市人气排行榜单前列,仅7月份全市景区入园人数就达110万。而三亚也面临三问:国际竞争下何以继续稳居前列?离国际 旅游 消费中心还有多远?如何打造最世界、最海南的 旅游 产品?

顶住疫情冲击重返旺季

疫情对于 旅游 服务业犹如凛冬。疫情初期,三亚正处于“春节 旅游 黄金周”, 旅游 产业整体经受严重冲击。数据显示,三亚2020年春节黄金周接待游客同比下降44.79%, 旅游 总收入同比下降72.5%,拯救 旅游 业迫在眉睫。

从3月开始,三亚连续出台疫后 旅游 业重振计划,通过加大财税金融扶持力度,提振市场信心。如以财政奖补、房租减免、减税等方式,助力涉旅企业渡过难关。三亚市财政局副局长陈浩净说,截至7月底,三亚市为 旅游 企业发放包括重点 旅游 企业奖补、 旅游 企业减负财政奖补、 旅游 企业发展贷款贴息、 旅游 营销奖励、邮轮补贴、航班补贴等在内的各类财政奖补资金5.5亿元。

同月,海南实现新冠肺炎确诊住院病例清零,三亚 旅游 业迈过了最艰难的台阶。

7月14日,文化和 旅游 部办公厅发布的恢复跨省游消息,被三亚 旅游 界称为“最激动人心的重磅信息”。由此,三亚在疫情最严重期间的景区改造、项目布局及营业模式转型升级等铺垫动作,渐释效果。

多个 旅游 平台数据显示,三亚度假、酒店、民航等各个板块搜索量迅速攀升,跟团游、自由行瞬时搜索量相比恢复前暴涨200%;据去哪儿网统计,三亚成为今年暑期高星级酒店预订量最高的城市,“满房”讯息频频;百度地图2020年“Q2夜生活指数”前十的城市中,三亚位列第一;从“飞常准”APP报告中还能发现,三亚机场出港航班量在6月就恢复至去年同期80%以上,成为内地千万级机场之最。

此外,6月1日发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及离岛免税购物政策,也为三亚 旅游 和消费搭建起跳板,海南免税购物至今保持话题热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三亚度假游客有8成以上会领券去免税店购物。

游客在三亚国际免税城购物(8月6日摄) 杨冠宇摄/本刊

与国际 旅游 消费中心尚有距离

国内外 旅游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三亚 旅游 在涅槃重生后,如何保持后劲,追赶国际发达 旅游 明星城市,打造国际 旅游 消费中心,仍需进行冷静思考。

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国际 旅游 消费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从现状来看,三亚 旅游 产品、消费、交通和人员进出自由便利化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数据显示,三亚存在 旅游 消费方面多元化和高端化不足的突出问题。比如,2019年该市列入统计的 旅游 酒店为252家,高端酒店占比约15%,比重偏低。除三亚亚特兰蒂斯以外,三亚缺乏世界级 旅游 综合体等高端 旅游 消费项目,未能形成具备全球 旅游 目的地式的消费支撑。

2019年6月,中国南海研究院调研组赴迪拜实地调研,获得了许多值得三亚学习借鉴的经验。

调研组成员认为,迪拜拥有众多具备国际影响力的高端 旅游 产品,包括迪拜主题公园等一批世界级 旅游 项目和人气地标。这座城市还形成了世界顶级的多元化 旅游 产品体系,涵盖冒险、休闲 娱乐 、文化艺术、观光等多类主题,能够全方位满足游客 旅游 体验需求。

迪拜的 旅游 消费同样令人瞩目。迪拜免税店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免税店,品牌多、种类齐,甚至包括很多在其他地方断货的商品。迪拜还是中东地区“ 美食 之都”,拥有着世界顶级高端酒店集群。目前,迪拜对大部分国家实行30天、90天免签,这对外国游客入境而言是极大的便利。迪拜拥有全球最便捷的海陆空入境方式,在疫情发生之前,平均每周有125家航空公司、超过7000架次航班抵达迪拜。

对标迪拜,三亚 旅游 消费存在差距。

打造“既世界又海南”的 旅游 产品

“正视差距,补齐短板”。业内人士认为,三亚要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海南国际 旅游 消费中心建设,企业和项目是核心落脚点。

中国南海研究院海南自贸港研究中心主任于涛建议,把三亚建设成为世界主题公园的明星城市。他说,三亚完全能够对标借鉴迪拜的主题乐园集群化发展模式,打造全球顶级规模的主题公园体系。例如加大招商力度,引进环球影城、迪士尼乐园、乐高主题公园、凯蒂猫主题乐园、ISY音乐主题公园等重大项目,“把全球眼光吸引过来,把国际人气集聚起来”。

随着“智慧海南”等建设的推进,于涛认为,三亚应抓住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机会,全力提升 旅游 管理效率,完善游客服务和数据中心建设,届时或可实现“一部手机游三亚”。

从事 旅游 行业16年、足迹遍布40多个国家的马南,是三亚市 旅游 推广局的“总监级别人才”。她认为,三亚在拓宽国际化视野的同时,也要结合本地特色,讲好“新三亚故事”,培育出三亚自己的标杆产品。疫情期间,三亚 旅游 推广局根据已成消费主力军的80后、90后的特点,结合“阳光沙滩”“黎族风俗”“热带风情”等元素,推出的新产品倾向于满足新兴用户对新玩法、深度玩法的更高需求。

同时,专家还认为,三亚可以充分利用好自贸港零关税政策优势,让游客来品鉴具有价格优势的中外中、高端 美食 文化。例如尽全力汇聚国际知名“米其林”餐厅,汇集海南乃至全国各地、各少数民族特色 美食 ,国人不出国门即可遍尝全球 美食 ,外国游客亦可进行中国特色 美食 的“一站式”消费。三亚既能成为“国际 美食 体验之都”,也能打造出多元化、特色化的 美食 文化品牌。

在 旅游 市场监督管理上,海南 旅游 界人士路伟强则强调,海南 旅游 企业在加快产品服务创新,打造海南特色 旅游 IP的同时,应鼓励社团组织依法开展行业自律,试行 旅游 行业“红名单”“黑名单”制度,以建立 旅游 行业监督管理长效机制。□

三亚发布稳定经济20条,鼓励旅馆用地转复合业态开发

近日,三亚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三亚市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20条政策支持服务业相关领域的发展政策,包括减免3个月租金,核酸检测给予不低于50%的补贴支持,给予旅行社办公租金补贴,给予民营和小微企业全额担保费补贴和部分利息补贴等。

重点如下:

一、加大企业纾困扶持力度

二、强化金融支持

三、培优培强重点企业

四、促进经济恢复发展

公示原文如下:

三亚市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

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增长,在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发改财金〔2022〕27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发改产业〔2022〕273号)等助企惠企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政策。

一、加大企业纾困扶持力度

(一)减免房屋租金。2022年对承租国有房屋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3个月租金,新冠肺炎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区级行政区域内的延长至6个月。鼓励非国有房屋租赁主体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合理分担疫情带来的损失。对减免租金的房屋业主,2022年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按规定给予减免。因减免租金影响国有企事业单位业绩的,在考核中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认可。(市国资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财政局、各区政府、育才生态区管委会、各园区管理机构、市税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给予防疫工作补贴。2022年对零售、餐饮、住宿企业员工定期核酸检测给予不低于50%的补贴支持,对零售、餐饮企业和经营性文化旅游和娱乐场所防疫、消杀支出给予补贴支持。(市卫生健康委、各区政府、育才生态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帮助旅行社渡过难关。2022年继续实施旅行社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旅行社暂退比例最高提至100%。加快推进保险代替保证金试点工作,对旅行社质保金保险实施财政补贴50%,进一步降低旅行社企业资金压力。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将符合规定举办的工会活动、会展活动等的方案制定、组织协调等交由旅行社承接,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细化要求,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合理确定预付款比例,并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向旅行社支付资金。2022年给予旅行社50元/月/平米的办公租金补贴,根据旅行社的规模给予每家不超过10万元的运营经费支持。(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牵头,三亚银保监分局配合)

(四)支持会展企业稳定经营。2022年对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导致已获批的会展活动延期或取消的,如举办单位已支付活动场地费用,协调场地方全额退回;鼓励会展企业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线上培训,按照企业实际支付培训费用的100%进行全额补贴,单个企业每季度培训补贴总额最高不超过5000元。(市商务局负责)

(五)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2022年对符合条件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按照一定比例返还失业保险费,对中小微企业返还的比例最高提至90%。(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

(六)减轻小微企业负担。2022年对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的小微企业,全额返还工会经费。(市总工会负责)

(七)加强服务业企业信用修复。对存在失信行为并按规定申请信用修复的中小微服务业企业,申请材料齐全的,自接到申请之日起,市级层面5个工作日内完成复审,帮助企业重塑信用,引导企业诚信守法经营。信用修复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市场监管局配合)

二、强化金融支持

(八)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民营和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依法依约及时履行代偿责任,积极帮助受疫情影响的民营和小微企业续保续贷。2022年继续推进三亚市政银保合作试点,对于三亚市政银保项目下发放的担保贷款,担保机构除了担保费外不得收取其他任何费用,由三亚市政银保项目专项给予民营和小微企业全额担保费补贴和部分利息补贴,担保费补贴由市金融发展局直接拨付担保机构。(市金融发展局负责)

(九)畅通融资渠道。建立旅游、住宿、零售、餐饮、运输等行业及其他困难行业融资名单推送机制,将应急保供、重点培育、便民生活圈建设等企业纳入名单,引导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定价机制,适当降低贷款利率,给予更多信贷支持,对于名单内的企业,给予贴息扶持。鼓励符合条件的旅游、住宿、零售、餐饮、运输等企业通过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进行融资。积极扩大普惠型小微贷款规模占比。(市金融发展局牵头,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市财政局、人行三亚市中心支行、三亚银保监分局配合)

(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扶持力度。对向本市企业新增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绿色信贷贷款的银行机构,按三类贷款当年新增余额给予奖励。对向设立在市辖区内、且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无贷款记录的法人机构发放首笔贷款的银行机构,按年度发放首笔贷款总额给予补助,每家银行机构每年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对向我市企业发放专利权质押贷款的银行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按当年新增贷款发放额给予奖励。对扩大承接农业保险的保险机构,按涉农保险保费金额对保险公司进行风险补偿奖励,对单个机构最高奖励不超过200万元/年。(市金融发展局负责)

(十一)成立创业担保基金。为“重点人群”创业申请贷款提供担保,贷款到期后,借款人不能按时足额归还贷款的,经办银行应当积极催收;对逾期3个月以上、贷款额度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的贷款,由创业担保基金在1个月内全额代偿;贷款额度超过10万元的贷款,由创业担保基金代偿80%。根据创业担保贷款的发放量给予机构奖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

三、培优培强重点企业

(十二)培强农业企业。对新认定为国家、省级、市级农业和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20万元、10万元,按50%给予农林龙头企业贷款贴息。(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对首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市科技工业信息化局负责)

(十四)激励企业加快升规纳统。对首次纳入国家统计局统计联网直报平台(非转专业)的“四上”企业(不含工业企业、房地产业企业和带项目入库纳统的非房地产企业),一次性给予20万元奖励;工业企业在省级奖励的基础上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市科技工业信息化局负责)

(十五)支持工业企业扩产增效。对2022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不含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超5%(含)、不足20%的,产值每增加1000万元奖励8万元;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超20%(含)的,产值每增加1000万元奖励10万元,单个企业最高奖励不超过200万元。(市科技工业信息化局负责)

四、促进经济恢复发展

(十六)全力提振消费需求。对2022年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达2亿元及以上、住宿企业商品零售额达5000万元及以上,且同比增幅达当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目标的,超过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目标的增量部分,按1%予以奖励。对2022年餐饮企业商品零售额达500万元及以上,且同比增幅达当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目标的,超过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目标的增量部分,按3%予以奖励。单个企业最高奖励不超过200万元。(市商务局负责)

(十七)持续释放汽车消费潜力。对2022年在我市举办的汽车消费类展会,展览规模超过5000平方米(含)且订车成交量在800台及以上的,给予展览场地租金全额奖励,每次最高奖励金额不超过50万元。(市商务局负责)

(十八)推动企业扩大投资。对列入三亚市2022年重点推进项目投资计划,且完成年度投资任务的社会投资项目,按照年度投入建安工程费(不包含土地款、设备购置及其他费用)的千分之一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50万元。(市发展改革委负责)

(十九)鼓励旅馆用地复合多业态开发建设。借鉴国内外知名酒店“一站式”娱乐休闲及综合度假旅游的经验,在不改变用地容积率、建筑高度等规划指标的前提下,鼓励我市单一的存量未开发旅馆用地向复合型用地转型。2022年经行业主管部门评估审查符合条件的,可混合布局零售商业用地(代码:090101)、餐饮用地(代码:090103)、娱乐用地(代码:090301);混合后总客房区和旅馆公共配套功能区计容建筑面积不得少于项目总计容建筑面积的65%,整体策划、统一管理,且应达到四星级客房标准。因用地转型涉及规划修改、土地出让金差价、重新签订合同等由行业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相关工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加大外贸企业的奖励力度。对2022年进出口货值在1000万元(含)—1亿元(人民币,下同)的企业,给予4000元奖励;同时,以1000万元为基数,进出口货值较1000万元每增加1000万元再奖励4000元。对2022年进出口货值在1亿元(含)—10亿元的企业,给予5万元奖励;同时,以1亿元为基数,进出口货值较1亿元每增加1亿元再奖励5万元。对2022年进出口货值达到10亿元(含)以上的企业,给予60万元奖励,同时,以10亿元为基数,进出口货值较10亿元每增加10亿元再奖励60万元。单个企业最高奖励不超过200万元。(市商务局负责)

三亚出台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贸区行动方案

4月29日,七届市委常委会第123次会议审议通过《三亚市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贸区(港)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体现了省委七届六次全会通过的《关于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全岛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打下坚实基础的意见》、中央12号文件、《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等纲领性文件中与三亚密切相关的事项,以及此前三亚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建设世界级滨海旅游城市行动计划方案》和《幸福民生行动计划(2017—2021)》,形成了“行动方案”的征求意见稿。共涉及20个方面139项具体任务工作任务,全部采用条目化的写法、明确了责任市领导、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完成时限等。

20个方面的大概内容如下▼

1

进一步增强使命感紧迫感责任感方面。主要是落实:“两个维护”,加强学习等。

2

加强以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重点的制度创新方面。主要是落实:全面推进十二个方面制度创新,开展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相适应的法定机构改革试点等。

3

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方面。主要是落实:科学编制三亚国土空间规划,健全各类专项规划,构建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底板、层级分明的空间规划体系;争取在三亚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等。

4

推动实现“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方面。主要是落实:“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展要求,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争取全省统筹安排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等。

5

久久为功调优产业结构方面。主要落实: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强化创新驱动,做优做强十二个重点产业;鼓励培育总部经济;建好“五大平台”,加快南繁、深海等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实施琼港澳游艇自由行,加快发展邮轮产业,建设全球消费精品展示中心等。

6

科学调整优化布局产业园区方面。主要落实:推动向园区放区;健全园区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做大做强吉阳互联网信息“双创”产业园、海棠湾IT产业园、遥感产业园、崖州湾科技城、三亚总部经济区及中央商务区、梅村综合物流产业园建设等。

7

推动“五网”基础设施提质升级方面。主要落实:路、水、电、光、气等建设;推进三亚新机场、三亚-乐东城际铁路、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五指山-海棠湾高速公路等三亚区域内高速公路建设等。

8

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方面。主要落实:将“六个试行”极简审批依法推广到三亚省级重点园区;实行“清单之外无审批”、“一枚印章管审批”;推进全省“一网通办”,实现群众“一次都不跑”或“最多跑一次”等。

9

以外资为重点精准招商引资方面。主要落实:注重引进外资,加大全球招商力度;拓展与“一带一路”有关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推动有关国家在三亚设立领(民)事机构,吸引国际组织设立总部或代表机构;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立产业合作新机制,创建产业合作园区;切实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和经营成本等。

10

深入实施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方面。主要落实:人才引进、培养等工作。

11

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方面。主要落实:推进河(湖)长制、湾长制、林长制;加快推广清洁能源汽车,鼓励区域集中供热供冷;打造海绵城市;推进综合管廊城市建设;继续深入推进“双修”工作。

12

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方面。主要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三清两改一建”为重点,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发挥乡村振兴工作队作用,围绕“十抓十好”工作目标,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十镇百村”建设等。

13

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主要落实:教育、医疗、社保、就业、保障性住房、物价管控、金融惠民、文化体育服务、深化殡葬体制改革、新建公园、促进增收等工作。

14

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主要落实:深入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等。

15

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方面。主要落实:智慧城市建设;推进“雪亮工程”项目建设;推进市、区跨领域全覆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等。

16

坚决守牢重点领域底线方面。主要落实:严守意识形态、媒体融合发展;打赢禁毒三年大会战收官战,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格安全生产;严守生态环境底线,严防有害生物入侵等。

17

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方面。主要落实:防范和化解国家主权、经济、金融、债务、房地产、网络等方面的风险。

18

打造公正透明高效的法治环境方面。主要落实:立法、执法、司法等工作;建立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商事、海事仲裁与争端调解机制;积极主动配合全国人大研究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做好三亚相关保障工作等。

19

改进作风狠抓落实方面。主要落实: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实施细则;落实好中央“基层减负年”及省委“政策落实年”的有关要求等。

20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方面。主要落实:党建、纪检监查工作;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完善干部综合考核和激励体系,鼓励干部创新实干等。

来源:三亚日报

三亚的主要收入是靠旅游吗

三亚的主的收入是靠旅游。

三亚非常有名,很多人就理所应当地认为,三亚公务员的工资待遇会很高,但其实,公务员的工资待遇除了国家规定比较统一的基本工资外,还包括地方的津贴补贴和考核绩效等,后面这些是与地方经济挂钩的。

三亚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旅游消费业,比较单一,近几年全年GDP大约有600亿元,财政收入大约100亿元,与其他经济较发达省份的地级市是有很大差距的。比如苏州,2020年GDP已破2万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303亿元;东莞,2020年GDP达9650亿元,财政收入达694.68亿。

行政区划:

2014年2月11日,国务院批复三亚市撤六镇新设四区,分别为吉阳区(撤销原河东管理区、吉阳镇、亚龙湾管委会)、天涯区(撤销原河西管理区、凤凰镇、天涯镇、三亚湾管委会,育才镇)、海棠区(撤销原海棠湾镇、海棠湾管委会)、崖州区(撤销原崖城镇)。

2014年9月30日,撤销育才镇,在原育才镇的行政区划内,成立中共三亚市育才生态区工作委员会和三亚市育才生态区管理委员会。2015年1月2日,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天涯区、吉阳区、海棠区正式挂牌成立。

区划详情三亚市共辖4个市辖区,分别是海棠区、吉阳区、天涯区、崖州区。三亚市人民政府驻吉阳区新风街257号。

三亚市优化营商环境若干规定

第一条 为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根据《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结合三亚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领导,政府主要负责人是优化营商环境第一责任人。

市、区发展改革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组织、协调、指导优化营商环境日常工作,有关政府部门、公用企事业单位依照各自职责,做好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工作。第三条 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于每年二月前公布年度优化营商环境计划、目标、任务和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市、区发展改革部门应当定期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第四条 按照政策从优的原则,其他行政区域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优于本市相关规定的,鼓励在本行政区域适用。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主动对接更高标准,及时出台本行政区域具体实施办法、措施。法律、法规另有规定除外。第五条 本市发挥重点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支持重点园区先行先试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措施。第六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畴,建立工作激励机制。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七条 市、区人民政府根据城市功能定位、发展规划以及生态环境等相关规定,制定产业引导政策,并向社会公开。第八条 市、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应当梳理本单位实施的各项优惠政策和产业促进政策,制定惠企政策汇编向社会主动公开,将政策兑现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在市、区政务服务大厅或者全市统一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施集成服务。

需要使用财政资金兑现奖励、资助、补贴等政策的,由市、区人民政府按规定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探索可以免予申报直接享受相关惠企政策。第九条 市投资促进部门应当建立招商促进网络,建立健全招商引资统筹协调、考核激励、跟踪服务机制。第十条 本市制定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应当充分听取相关市场主体、行业协会、商会和企业家的意见和建议。第十一条 本市培育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不得设定行业协会、商会限制登记条件。第十二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在财政扶持、金融支持、公共服务、费用减免等方面制定专项政策,并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营造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环境,保障中小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

本市支持商业银行增加对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建立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服务绿色通道,合理增加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支持,缩短贷款审批时间,具体实施办法由市金融发展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第十三条 本市建立健全融资担保体系,加大对融资担保行业的扶持力度。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要坚持保本微利原则,为小微企业融资增信,逐步减少反担保等要求,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第十四条 本市推广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保函、金融机构保函、保证保险等替代现金缴纳涉企保证金,支持企业按照规定自主选择涉企保证金的缴纳方式。第十五条 本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完善知识产权创新发展的激励政策措施,加强知识产权研发、成果转化的政策支持,探索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第十六条 本市创新和完善人才工作机制,打造规范高效的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人才引进、落户、交流、评价、咨询等提供便利化专业服务;构建更科学合理的职称评价体系,激发人才活力;加大对人才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资源的供给。

本市建立健全不受地域、户籍、身份、档案、社保、人事等限制的柔性人才引进机制,完善人才创业激励机制。第十七条 本市建设和完善政务服务体系,提升政务服务大厅服务功能,实行一窗受理,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一体化在线平台进行办理,并完善监督考核机制。第十八条 市、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应当按照有利于市场主体的原则依法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除法律、法规、规章有明确规定的情形外,窗口工作人员不得对申请人提出的申请事项不予收件,窗口工作人员不予收件的,各部门应当加强核实监督;

(二)按照办事指南的规定办理政务服务事项,不得对市场主体提出办事指南规定以外的要求;办事指南中的办理条件、所需材料不得含有其他、有关等模糊性兜底要求;

(三)需要进行现场踏勘、现场核查、技术审查、听证论证的,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不得推诿、拖延;

(四)能够通过政府部门之间信息共享获取的材料,不得要求市场主体提供;

(五)线上办理和线下办理标准应当一致,已在线收取规范化电子材料的,不得要求申请人再提供纸质材料;

(六)同一政务服务事项在同等情况下,应当同标准受理、同标准办理,不得差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