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邮轮产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闻旅
与国际邮轮“风雨交加”的处境相比,国内内河游轮处处生机
当国际邮轮因为疫情仍旧深陷泥淖时,国内内河游轮已陆续复航。7月,长江壹号游轮迎来全面停航近6个月来的正式复航;8月,在长江运营的长江黄金2号邮轮、冠达世纪游轮、大美长江三峡游轮旗下的华夏女神游轮等5艘内河游轮陆续恢复运营;9月,云顶邮轮集团宣布将进驻三亚中央商务区,推动以海南为中心的国内邮轮航线发展。
而在不久前,经历了300多天等待的南海之梦邮轮宣布复航,这也释放出国内海上观光邮轮市场开始复苏的讯号。
国内市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在出境游受限的情况下,内河游轮真的等来了“春天”,还是被压抑需求拱起的“虚火”?
01 内河游轮卖出了18880元起的“天价”
随着国内疫情管控向好,相关部门开始逐步推动邮轮业的复苏。7月21日,交通运输部下发文件,批准内河游轮复航,同时也从防疫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限制条件。《关于稳妥有序恢复省际旅游客运切实做好旅游客运常态化疫情防控有关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国内游轮运输要在充分、科学、综合评估分析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国内游轮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审慎有序复航。
至此,国内内河游轮在一定条件下相继复航。而新一季人气综艺《中餐厅》的开播,也让中国内河游轮最著名的集中地——长江的重庆至宜昌段上的江上游轮也再次掀起热潮,不少网友纷纷表示正是看了这部综艺,才激发出他们体验内河游轮的欲望。
据统计,从今年7月23日长江三峡游船复航到11月底,共发班1642艘,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1.8%,其中豪华邮轮发班896艘,经济型邮轮发班746艘。全年完成客运量22.4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4.1%,其中豪华邮轮14.3万人次,经济游轮8.1万人次。
闻旅注意到,目前在携程、途牛等OTA上,上海—重庆、长江三峡+重庆、长江三峡+宜昌等线路的旅游产品均已上线,既有跟团产品,也有半自助游产品,同时还有比较高端的私家团产品。
在各大OTA平台上,众多内河游轮产品的价格集中在1500元~4000元不等,游览时间也在4天3晚到5天7晚之间。因此,世纪传奇号在其中显得有些“鹤立鸡群”——重庆-上海15日游18880元起的产品售价更是直击眼球。
有业者戏谑地称:“长江内河游轮翻身了,卖出了以往海洋邮轮的长线价格。”
与别家几千块的报价相比,世纪传奇号虽然在游览时间上是最长的,但18880元的起跳价格仍旧醒目。是否有人愿意为之买单呢?“目前,在途牛平台上三峡游轮和西沙海轮销售得还不错。”途牛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闻旅采访时表示,尽管途牛也上线了15天的长线产品,但还没有开始销售。
因此,究竟这款产品是否能够引爆市场,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02 谁会为高价的内河游轮产品“埋单”?
传统的长江内河游轮航线主要是“重庆—宜昌”或是“宜昌—重庆”,仔细翻看世纪传奇号推出的18880元起的产品“纵览万里长江•品味半个中国”,具体路线包含了上海、扬州、南京、池州、九江、武汉、岳阳、荆州、宜昌、巫山、奉节、云阳、丰都、涪陵、重庆,共计15日游。
在受疫情冲击、市场低迷的情势下,国内内河游轮缘何会卖到近2万元的价格呢?
“世纪传奇号的线路可以说巡游了中国7省市,漫步中国八大5A景区,是长江内河游轮长航线的探索,体现出长江内河游轮的高品质特性,价格确实相较于国际邮轮而言是较高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叶欣梁告诉闻旅,世纪传奇号之所以卖出了高于国际邮轮的价格,一方面,它的航期时间长,国际邮轮一般4-6晚,该航线长达15天,本身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中间停靠城市较多,旅游景点丰富。
叶欣梁还表示,事实上,这一类产品通产主要针对高端海外市场游客,“不过这类航线一般数量较少,更注重高品质,更针对高端小众市场。”
作为邮轮市场的老兵,在中国旅游集团的崔欣看来,别看18880元起步的价格对于国内内河游轮而言价格有点儿“惊人”,但仔细算一下,产品本身定价并不高。“长江上,售价几千块的产品基本是3~4天。而这趟长达15天的行程,平均下来每天1200多元,还包括住宿、餐饮、岸上观光的费用,并不算夸张。”
近年来,长江游轮规模迅速扩充,总统和黄金系列均以大船为主,而维多利亚系列的船队也日趋大型化,但扩充仅体现在船型的变化,对于往返于重庆、武汉的航线却并无差异化,导致客单价逐渐下滑。
“此次世纪游轮的差异化产品,其实在业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扬。从前上海-重庆的长江游轮产品仅针对外国游客销售,中国游客反而鲜少有人知道,如今在国内市场上上架了这样的产品,也算是高端产品向大众开放的大胆尝试。”崔欣说。
对此,在邮轮行业从业多年的杨先生表示赞同。从邮轮运营管理和销售的角度来看,邮轮的航次收入就是平均客单价乘以实际载客人数加上游客在船二次消费收入,而对于豪华邮轮公司而言,更关注的是往返航次的航次合计收入及航线销售运营的可持续性,一般来讲豪华邮轮的游客平均负载率达到50%-60%才仅仅能收回单航次成本。
“其实,炒作内河游轮定价近2万元,超过海洋邮轮的价格只能说是噱头,这两个产品不具有可比性和竞争性。长江游轮若想走向高端市场,必须做品质服务。营销策略上要有差异化的产品策略和定价策略,就像星级酒店的客房产品一样,总统套、行政间、标准间以此分级定价。”杨先生坦言,大型豪华邮轮产品和定价需要契合一部分人的市场需求,针对不同消费能力的客群,要有不同的产品来满足游客需求,而目前的邮轮市场也需要这样的产品来提振信心。
03 准备“重返荣光”的内河游轮还差什么?
海外疫情的持续蔓延,令国际邮轮巨头们还在行业复苏路上苦苦等待,不论是嘉年华还是皇家加勒比均在每日维护邮轮“烧钱”中待命,第三季度财报均亏损严重。疫情之前,皇家加勒比在中国内地母港天津和上海分别运营“海洋量子号”和新船“海洋光谱号”,如今“海洋量子号”已经暂移新加坡运营,而另一艘“海洋光谱号”则依然在东南亚港口休整。
反观国内市场,复苏的步伐进一步推进。据重庆邮轮中心消息,今年11月,长江三峡游轮共发班量495艘,较去年同期增加85.3%,其中跨省航线364艘,重庆市内航线131艘。全年客运量62000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63.5%,游船平均负载率为43.4%。
这是否意味着国内内河邮轮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长江游轮旅游是是长江水运在全球的一大亮点,同时也是中国旅游的一张金名片,伴随长江三峡游轮产品认知度的提升以及内河游轮市场的不断创新,新产品线路将逐渐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叶欣梁认为,目前,国际邮轮基本处于停航状态,甚至取消了明年上半年的航线。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内河游轮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弯道超车提供良好的机会。
与叶欣梁的乐观不同,崔欣认为,目前国际、国内疫情远未达到安全期,且内河游轮产品同质化的根本问题也尚未改观。再加上目前国内的大环境虽然经济形势整体向好,但国内的经济下行压力依旧十分大。“一般情况下,有钱有闲的时候,旅游业才能快速发展。房产和股市都不能像过去一样快速造富,那么谁能来买船票,就是最大的问题。”崔欣如是说。
此外,崔欣还表示,以他的亲身体验来看,无论是船上体验、餐饮服务还是岸上交通和景点参观的体验,国内产品、服务与国际同行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他看来,游轮是慢产业,需要有耐心,中国内河游轮产业仍需韬光养晦,苦练内功,多做创新的产品和服务。
而杨先生也认为,眼下国外疫情肆虐,出境游受阻,这对于短线旅游更为利好,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已悄然发生变化,面对疫情的不确定性,他们不愿意选择长线旅游产品,短途、周边游更受欢迎。因此,杨先生建议,眼下的内河邮轮不如专注于搞好自己的产品与运营,做好疫情防控和游客体验的提升等工作。
途牛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市场需求,目前平台也主要做的是三峡游轮+重庆一日、两日游相结合的短途路线。
虽然有受访者认为,今年进入7月以后市场才有所回暖,短期来看,即使未来疫情不会再大面积暴发,也很难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但近日发布的《邮轮绿皮书: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2020)》指出,全球邮轮业界普遍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只是阶段性的,虽然疫情导致全球邮轮市场暂时停摆,但依然没有改变全球邮轮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
事实上,我国高端游轮产品处于真空状态,市场前景广阔,而瞄准国内内河游轮高端市场的不止世纪传奇号,早在去年9月,维京游轮在“2020年航线发布会”上就宣布将针对中国市场新增1艘备有87间双人客房的河轮,并提供相应的旅游产品,只不过受疫情波及暂缓了该计划,这意味着被誉为“内河游轮之王”的维京游轮也在全力加码中国市场。
此外,就在1个月前,招商蛇口与维京游轮宣布正式签署合资协议,双方将通过组建合资公司共同致力于打造以服务中国高知客群为特色的中型奢华邮轮旅游产品,并计划2021年推出国内海轮游产品。可见,维京不仅要在内河游轮称王,还试图切入海轮市场以重仓中国。
尽管拥有世纪传奇号的重庆冠达世纪游轮是率先走出长江三峡并进入长江中下游在内的长江全域及中国其它水域的中国最大的水上旅游资源整合运营商,但面对野心勃勃的维京游轮这只“狼”,是否能护好口中的“食”呢?
二、什么是邮轮内部营销
邮轮内部营销是邮轮公司的一种营销策略。
内部营销(InternalMarketing)是与外部营销(ExternalMarketing)相对应的概念,它的意思是使员工热爱公司的品牌,然后再让他们去说服客户热爱这一品牌。
内部营销包括两个要点:
一是服务企业的员工是内部顾客,企业的部门是内部供应商。当他们在内部受到最好服务和向外部提供最好服务时,企业的运行可以达到最优。
二是所有员工一致地认同机构的任务、战略和目标。并在对顾客的服务中成为企业的忠实代理人。
一个有企业向心力的企业做任何事悄都是迅速的,高效高质的。内部营销的实质是,在企业能够成功地达到有关外部市场的目标之前,必须有效地运作企业和员工间的内部交换,使员工认同企业的价值观,使企业为员工服务。
三、采取什么措施吸引中国旅客邮轮旅游
(一)积极宣传培育邮轮旅游市场;
(二)打造特色邮轮旅游产品;
(三)加强邮轮企业与旅行社的合作;
(四)充分发挥邮轮行业协会的作用;
(五)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实施人才储备战略。
四、分析邮轮旅游市场特征及发展趋势。
中国邮轮行业发展放缓
2019年中国邮轮市场处于波动性变化形势,2019年全国沿海邮轮共接待国际邮轮811艘次,邮轮出入境旅客合计4164599人次。其中母港邮轮735艘次,母港旅客3986028人次;访问港邮轮76艘次,访问旅客178571人次。
各大邮轮港中,上海、天津、广州邮轮港旅客接待量仍位于前三,上海、厦门、天津邮轮港邮轮接待量仍位于前三。2018和2019年全国邮轮靠泊艘次数与出入境人次数首次下跌,但可以看到出入境人次降幅远低于靠泊艘次数降幅,这是因各邮轮公司运力优化而来,意味着中国邮轮市场已经告别简单增长而进入理性发展阶段。
而港口游客接待量方面,2019年,我国邮轮出入境旅客合计416.46万人次,同比下降-14.78%。其中母港旅客398.60万人次,同比减少15.44%;访问港旅客17.86万人次,同比增长3.18%。
全国重点港口城市整体发展前景
1、上海港口整体发展趋势
上海正从上、中、下游整体推进邮轮产业建设。在产业链上游,上海积极推动邮轮设计建造,与中船、芬坎蒂尼、招商局等深化战略合作,推动中船与嘉年华、芬坎蒂尼签订总价近50亿
美元
的“2+4”艘大型邮轮制造合同,国产大型邮轮制造正式启动。在产业链中游,上海推动邮轮总部基地建设,吸引占据全球82%市场份额的前四大邮轮公司--嘉年华集团、皇家加勒比集团、诺唯真集团、地中海邮轮先后在上海开启亚洲首航。在产业链下游,上海不断完善邮轮港购物休闲配套,近两年口岸出境免税店营业额年均1.2亿元。
随着上海市加大对邮轮旅游产业的资金、人力投入,未来上海市发展前景广阔,且将持续是中国邮轮旅游行业的第一大市场。
2、厦门市邮轮旅游行业发展趋势
目前,厦门国际邮轮母港正在升级“2.0版本”。未来几年,厦门将投入上百亿元建设全新的邮轮母港。其中,母港岸线长度超过1400米,可同时停靠3-4艘中大型邮轮,并可满足22万吨的世界大型豪华邮轮的靠泊;规划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实现"船、港、旅"三位一体发展。
伴随着丽星“双子星”号正式开卖,厦门打造出全国首个以“邮轮+”为主导的海铁联运、海空联运发展模式。2018年6月出台《关于促进厦门自贸试验区邮轮船供服务业发展的暂行办法》,进一步强化厦门邮轮产业邮轮物资供应链,吸引国际邮轮来厦常态化,推动国际邮轮在厦门就地采购或者中转直供,助力厦门邮轮产业加速发展。
3、天津市邮轮旅游业总体发展趋势
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国际邮轮母港,拥有丰富的腹地旅游资源和较广的客源市场。2017年12月28日起,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正式对奥地利、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53个国家持有国际旅行证件和144小时内确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国(地区)联程客票的外国人,实施过境免办签证政策。政策的带动下,未来以邮轮为出行方式来到天津旅游的游客量将会大幅提升。
4、深圳市邮轮旅游行业整体发展趋势
深圳具有发展邮轮产业的雄厚基础,发展邮轮经济是深圳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机遇、推进港口转型升级的具体举措,也是落实水路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将对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人员往来、旅游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深圳发展邮轮旅游产业前景良好。
新冠疫情对邮轮旅游行业的影响
2020年春节期间,本是邮轮旅游市场火爆之时,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作猛烈。世界卫生组织将此次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随着“世界梦”号邮轮和“钻石公主”号邮轮分别确诊新冠肺炎病例,疫情对邮轮业的影响已扩展到了全球,预计全球2021年新冠疫情得到控制之后,邮轮旅游行业才有望复苏。
在中国邮轮产业发展转向“提质增效”和邮轮全产业链实质性启动的关键时期,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中国邮轮旅游产业甚至是整个亚太地区的邮轮旅游产业蒙上了厚重的阴影。为控制疫情蔓延,政府宣布延长企业复工时间,邮轮航次何时重启仍是未知,疫情考验着邮轮企业面对突发应急事件的应对能力和政府调控、部署、引导能力。邮轮行业各方应如何渡过此次难关,如何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如何重新“扬帆启航”,在行业复苏后快速实现中国邮轮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同频同步,这场全行业的战“疫”同样也是当前阶段中国邮轮旅游产业面临的艰辛历练。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邮轮旅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