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来几年世界邮轮发展趋势
邮轮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整体实现平稳有序发展
2017年全球邮轮旅游将会是丰收之年:大量邮轮将载客入海,高达68亿美元的总额将全力投入全新的生产与服务。同时,全球邮轮公司计划在2017年推出26艘远洋邮轮、河轮及特色游轮,其中包括两艘即将在中国巡航的邮轮。我们认为,行业或将在明年迎来不凡表现。为贯彻落实市委关于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要求,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全力打响“四大品牌”。
全球邮轮游行业增长稳健,经济带动效应强大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邮轮旅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共有2320万旅客选择邮轮旅游,全行业收入规模达到385.9亿美元,同比增长5.9%,增速有一定程度放缓(近十年收入CAGR在8.0%水平),但相对于全球旅游业3.6%的规模增速仍然领先,体现行业欣欣向荣状态。且游轮游拥有非常强大的就业及经济带动效益(来自船上及岸上服务、餐饮、娱乐、购物需求),根据国际邮轮协会估算,2015年全球邮轮行业提供了93.9万工作机会,带来了1199亿美元的整体经济效益。
邮轮旅游产业实现平稳有序发展
去年以来,实验区努力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完善邮轮港口设施,提升管理服务水平,邮轮旅游产业实现平稳有序发展。2017年,上海邮轮港共接待邮轮512艘次,占全国总量的43.3%;接待旅客吞吐量近300万人次,占全国总量的60%,继续保持“亚洲第一、全球第四”的领先水平。截至2018年6月底,上海港接待国际邮轮177艘次,邮轮旅客吞吐量达110.58万人次,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
邮轮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加快集聚产业要素,延伸邮轮产业链
上游推动浦东重点发展邮轮制造,实现邮轮产业新突破;中游推进上海国际邮轮服务贸易示范基地建设,扩大产业总部经济;下游着力打造邮轮服务品牌,不断激发邮轮带动效应。鼓励各区合理布局,差异化发展船舶制造、港口服务、后勤保障、交通运输、游览观光、餐饮购物等邮轮上下游产业,加快建设成为引领长三角邮轮产业链协同创新基地。
全面提升邮轮港口管理与服务水平
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优化服务流程,着力推进上海邮轮船票试点、上海邮轮口岸诚信体系建设、长江口区邮轮气象观测数据共享平台建设、邮轮气象智能化预报预警保障系统建设、推进邮轮旅游服务贸易特色示范区创建等工作。
激发市场需求,推进国际邮轮消费品集聚地建设
推动邮轮产业品牌发展,争创市级知名品牌示范区,培育邮轮服务和节庆品牌,举办“2018
Seatrade亚太邮轮大会”、上海邮轮旅游节等活动。依托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加快上海邮轮航线向北、向南进一步延伸,丰富邮轮旅游产品。四是完善邮轮产业政策体系,自上而下突破发展瓶颈。
加强与上海自贸区对接联动,为邮轮船供、维修制造、融资租赁、跨境电商、保税展示交易等关联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创新载体。进一步完善邮轮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在规范市场发展、丰富邮轮航线、提升旅游体验、培育本土邮轮、降低企业经营税负等方面实现突破,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邮轮旅游获政策红利支持
国家不断出台利好政策,加大对邮轮支持力度。审批了关于加快推动上海市邮轮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将上海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邮轮中心、邮轮母港接待量跻身世界邮轮港口第一方阵、邮轮旅游经济贡献显著增效、国际邮轮游客比例明显提升等发展目标,内容涵盖推动邮轮旅游市场培育、打造国际一流邮轮旅游产品、建立良好邮轮旅游市场秩序、提升邮轮旅游社会经济贡献等方面。
同时,明确将在邮轮签证便利化、通关便捷化、多港挂靠、无目的地游、船票船舶供应、购置税补贴、国际邮轮注册、邮轮综合保税区、航线审批等方面,积极争取邮轮发展政策创新。
二、邮轮产业经济贡献值有哪些?
邮轮经济风口将至
在我国新一轮的消费升级下,邮轮产业正受到市场的关注。10月10日,中国首个邮轮旅游发展示范区在上海宝山揭牌,千亿级邮轮产业链浮出水面。宝山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在历经6年试验建设后,将迈入更高质量发展阶段,其背后的促动意义不言而喻。
目前,基于邮轮母港建设,我国已形成了三大邮轮圈: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邮轮圈、以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邮轮圈、以广州为中心的南海邮轮圈。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我国邮轮产业正处于动态调整期,并将在下阶段迈入高质量发展期。我国邮轮发展10年来,出境人数由1万多人发展到239万人,年均增长40%~50%。
2018年,我国港口邮轮接待量和游客量出现双降。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CCYIA)和中国港口协会邮轮游艇码头分会联合统计显示,2018年,国内13个邮轮港(上海、天津、厦门、广州、深圳、海口、青岛、大连、三亚、连云港、温州、威海、舟山)共接待邮轮969艘次,同比下降17.95%;其中,母港邮轮889艘次,同比下降19.03%;访问港邮轮80艘次,同比下降3.61%。
而港口游客接待量方面,2018年,我国邮轮出入境旅客合计490.7万人次,同比下降0.98%。其中母港旅客472.8万人次,同比下降1.10%;访问港旅客17.8万人次,同比增长2.32%。
2009-2018年中国邮轮港共接待邮轮次数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备注:2012年增速为1.1%)
2013-2018年中国邮轮接待游客总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邮轮经济风口将至。更多国内本土公司将参与到邮轮设计、建造、运营等环节中;而这也将极大地助推该领域人才、教育、文化和配套设施的发展。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邮轮旅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三、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将出炉,你的家乡有上榜吗?
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将出炉,我的家乡榜上有名,那就是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度假区,欢迎大家疫情过后来这里游玩。
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将出炉
最近关于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名单出炉了,有很多地方的知名景区榜上有名,这些度假区是根据《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管理办法》和《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这些国家级标准,由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的先关部门推荐,文化和旅游部门按照严格的程序组织认定的。
达到国家级标准的旅游度假区包括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度假区,上海市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江苏省常熟虞山文化旅游度假区,浙江省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浙江省鉴湖旅游度假区,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度假区等15家酷游度假区。其中我的家乡河北省上榜的则是秦皇岛是北戴河度假区。
我家乡的度假区—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度假区
说起河北有名的度假区,第一个就能够想到位于秦皇岛市的北戴河度假区,北戴河度假区是一个滨海旅游度假区,它的气候宜人,整个海岸线绵延, 拥有优良的天然海水浴场,沙滩上的沙质柔软,周围依山傍水,民风淳朴,环境优美,是一个度假、休闲、疗养的好去处。
北戴河旅游区的交通便利,与北京、天津、秦皇岛等城市构成了一条黄金旅游带,北戴河也是世界四大观鸟圣地,在这里的著名景点鸽子窝公园,可以看到成群的各自栖息,这里也是观赏海上日出最好的地方,如果你来到这里,可以在每天的清晨观赏到“红日浴海”的奇景。
作为地道的河北人,希望在疫情过后,大家可以来到我的家乡旅游度假,放松心情,我们将怀着无限的热情欢迎各地朋友的到来!
四、五部门:大力发展邮轮旅游,邮轮旅游可以带动哪些行业的发展?
首先是能够带动邮轮的研发、设计和建造行业的发展。以国际主流大中型邮轮为重点,兼顾极地邮轮等专业化小型邮轮,加大整体设计和总装建造关键技术攻关,提高先进制造和工程管理能力,打造新一代研发制造一体化协同平台。加强巡航系统集成和核心装备研发,突破海上巡航救援关键技术和装备,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北斗导航、卫星通信等技术研究和试验验证。
其次是带动邮轮产业的民族企业行业的发展。中国邮轮旅游业本身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也制约了国内邮轮企业的发展。在大众创新、大众创业的背景下,必须支持民族邮轮旅游的发展,这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方面。国家可以在税收、贷款等方面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扶持邮轮旅游产业链中的中小企业。在邮轮制造和邮轮运营方面,中国也缺乏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大公司。
再者是推进国际邮轮消费品集聚区建设行业的发展。完善邮轮产业政策体系,自上而下突破发展瓶颈。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优化服务流程,重点推进上海邮轮票务试点、上海邮轮港信用体系建设、长江口地区邮轮气象观测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建设智能邮轮天气预报预警系统,促进邮轮旅游服务贸易。创建特色示范区等。
要知道的是邮轮游艇装备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国内大型邮轮建成交付,中型邮轮加快推进。小型邮轮批量建造,游艇产品系列多元化、规模化生产,旅游客船升级换代,特色发展。装备技术水平和供应能力大幅提升,品种、品质和品牌全面提升,能更好地满足国内海洋滨水旅游发展和部分国际市场需求。
五、如何看待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已成国际邮轮母港这件事情?
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进入换船季:母港邮轮越来越大、越来越新。
2011年开港以来,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的规模已达亚洲第一、全球第四,实现“三船同靠”,并具备“四船同靠”能力,累计接待游客突破1200万人次。就在2019年6月3日,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迎来了第2000艘次母港邮轮。总重量达到16.8万吨的皇家加勒比邮轮“海洋光谱号”,搭载着近5000名国际游客靠泊“东方之睛”,正式开启中国母港航季。
在“海洋光谱号”之前,4月,云顶“探索梦号”、5月,歌诗达“威尼斯号”先后抵达上海,开启母港航线。明后两年,17.2万吨地中海“荣耀号”、13.6万吨“佛罗伦萨号”、20.4万吨“环球级”、23万吨皇家加勒比“绿洲5号”等旗舰邮轮也将入驻。
在此势头下,今年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在能级提升上的新动作不断:邮轮船票试点经验和模式将在全国推广;成功开展邮轮国际货柜过境直供作业,2018年船供总量超过3.5亿元;今年底,1700平方米的全国首家邮轮口岸进境免税店将建成开放。随着邮轮码头一期后续工程通过竣工验收、近140家国内外邮轮企业落户,宝山正对标世界一流邮轮母港,推进邮轮经济从高速度进入高品质发展阶段。
熟悉邮轮的人,在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可能有个最直观的感受:邮轮港已进入换船季,母港邮轮越来越大、越来越新了。数据最能说明问题:2016年,母港邮轮的平均吨位为10万吨,今年达到14万吨;2016年,母港邮轮的船龄为14岁,今年邮轮船龄仅仅为4.7岁。
这无疑和邮轮港的吸引力密不可分:邮轮港具备“四船同靠“的能力之后,“东方之睛”下半年还将整体改造,减少通关功能,满足旅客的候船和服务功能,T2航站楼将于年底投入通关运营。今年邮轮港要实现无摩擦进港和智慧港口,大幅度提升旅客的体验。凭一张船票,通过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使旅客到达港口、登船在15分钟之内完成。
可以这么说,邮轮经济让原来以生产型、运输型为主,以解决交通为主的枢纽港,转变成为一种度假经济、体验营销、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水系、路系、航空线路四通八达,长三角地区的消费理念、收入水平也能够支撑其快速发展。
目前,邮轮全产业链发展正成为宝山区域发展的兴奋点:通过三年到五年的努力,邮轮产业的产值预计能达到500亿元,将放射出集聚增长的效应,并实现从邮轮港到邮轮城的真正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