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美食的客家美食
客家美食风味万千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来到客家人最多的聚居地——梅州、赣州、汀州、惠州、增城等地,你一定会被风味万千的客家菜所深深吸引;不少阔别家乡多年的海外游子,一回到故土就醉心于品尝留在童年记忆里的客家美食。一位九十高龄的海外老华侨曾动情地说,尝尽山珍海味,喝遍玉液琼浆,都不如家乡的农家菜好!如今在中国的许多大城市,不难发现客家菜 的“身影”,即便在海外不少中餐馆里,红焖肉、清水鲩丸、梅州酿豆腐、梅州盐焗鸡等客家菜也颇受青睐…… 客家饮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为客家菜肴,另一为客家小吃。
首先,因为以往客家人耕山住山,劳动强度大而荤食少,肥腻一点的食品能有效充饥;其次,客家人因长期粮食不足,即使比较富裕的大户一天至少要吃一餐粥,多数人家长年累月顿顿稀饭,而且水多米少,煲成的粥“吹去一层浪,喝来一条巷”,菜咸既适合送粥,又增加体内盐份;再次,山区草木多,养成了客家人不惜柴木的习惯,且他们觉得食物烹得越到火候越香。 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种说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说和客家混血说。客家中原说认为客家主体构成为来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混血说则认为“客家共同体,是南迁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后产生的共同体。从两宋开始,中原汉民大举南迁,经江淮,江西到达赣南、闽西、粤北等闽粤赣边区,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以闽粤赣边区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客家四州”为梅州、赣州、汀州、惠州。
客家人在历尽艰难险阻后,成片聚居于闽粤赣边区。由于中原地区和闽粤赣边区都属内陆腹地,因此梅州客家菜用以入馔的副食品都是家养禽畜和山间野味,海产品较少,有“无鸡不清,无肉不鲜,无鸭不香,无肘不浓”的说法,日积月累,客家菜慢慢地自成一家。
在客都梅州,常见的客家美食可分为客家菜肴和客家小吃两大类,客家菜与潮菜、广州菜并称广东三大菜系。客家菜肴风味的形成跟客家民系的形成是分不开的,就像客家话保留着中州古韵一样,梅州客家菜也同样保留着中州传统的生活习俗特色。 随着梅州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文化兴趣日浓,不少客家传统名菜和创新菜色由于其风味独特、经济实惠而拥有越来越多的食者群数量。
社会在不断变革,梅州客家菜也在不断创新,近年来逐渐形成了“原汁原味,可口可心”的几个优点:一是选料讲求野生家养粗种的食物,即没有污染的“绿色食品”;二是烹调方法采用煮、煲、蒸和炖等居多,不破坏食物的营养与纤维;三是极少添加甚至不加过重过浓的佐料,一般用生葱熟蒜调味;四是膳食讲究养生保健的效用,多用民间中草药材入菜,用于调理阴阳,清降补泻。时至今日,客家菜的创新不外乎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从蒸、炖、煲、酿等传统客家烹饪方法到借鉴其它菜系流派的煎、炒、炸等技法;二是从只采用野生粗养的家禽肉类等为原料到采用山珍海味等高档食品为材料;三是由过去外形古朴、花色简单到追求今天的色、香、味、形俱佳,所有这些,都说明了梅州客家菜在不断地博采众长、推陈出新。
传统梅州客家菜吸引食客的是浓郁的山野气息和鲜明的乡村特色。与广州菜相比,客家菜以家常菜见长,贵在朴实大方,营养合理;而且蒸煮较多,汤清不加过多配料,强调是什么肉就什么味。 今年9月24日,梅州市首届客家菜“双十佳”大赛由广东省烹饪协会选派的国家级评委现场评出我市客家菜传统“十佳”和客家菜创新菜“十佳”。本次大赛开创了梅州客家饮食文化的风气之先,对推动我市旅游饮食产业发展和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起到了深远影响。
近年来我市不少旅游企业也在巧用客家菜精心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以饮食文化带动旅游产业发展。如梅州雁南飞茶田度假村围龙大酒店近年来推出备受游客称道的一系列客家菜肴和客家风味小吃;梅州市梅县区雁鸣湖旅游度假村则以南药为原料,开发出20多个药膳汤类品种;大埔县委、县政府在弘扬地方饮食文化方面先行一步,今年已建成开业一条高标准的同仁路美食一条街;梅州市星园酒店近年来则以建筑精妙绝伦的大型客家围龙屋承德楼为依托,精心打造出“吃一天客家菜,做一天客家人,过一天客家生活”的客家饮食文化特色品牌,吸引了众多海外华人华侨和珠三角游客。
客家菜是梅州打造“世界客都,文化梅州”宏伟目标的一个重要载体,把客家饮食文化弘扬光大,梅州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梅州市委、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正准备在成立全市烹饪行业协会、坚持举办类似“名店、名厨、名菜肴、名小吃”为内容的旅游美食节、申请创建“中国客家菜之乡”等方面积极搭建平台,为梅州客家旅游饮食产业走向一个新的高度而不懈努力。
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目前梅州客家菜对传统继承不足,一些传统古老的客家菜肴和客家小食烹饪方法逐渐失传,而在创新方面则有舍本逐末、盲目模仿别的菜系流派的倾向;另外,梅州客家菜在品牌的包装宣传方面远不如广州菜和潮州菜,在产业化、现代化、大众化的经营程度上又比不上西餐和一些中式快餐店。 闽西客家美食之都:长汀
福建省长汀县是海外闻名的客家首府,是历史上客家人聚居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每年都有大批港、澳、台及东南亚各地的客家人返汀寻根问祖,举行世界客属公祭客家母亲河大典。
汀州美食更是中外闻名,素有“吃在长汀”的美誉,2004年,长汀被命名为“中国客家菜之乡”“福建美食名城”。长汀菜最重要的一个特色,就是菜肴的“原汁原味”非常突出。烹饪是很少用味精的,甚至不用味精。此外,糖也少用。食品色素历来不用。菜谱中的蒸、炖、酿、焖、煮的菜肴特别多。炖牛腩、精蒸白鳗、甲鱼游江、炖鱼肚、精炖鱼、蒸全鱼、清汤田鸡、清蒸鸳鸯鸽、双燕迎春等等,这些菜都具有独特的长汀山珍客家风味,“长汀豆腐干”居汀州八大干之首,有一千多年历史,驰名中外,曾经与长汀柿饼红糖同为历代贡品。长汀河田鸡是中国五大名鸡之一。“白斩河田鸡”历来被列为长汀菜之首。1986年获得福建省省颁“地方特殊风味菜点”称号。“麒麟脱胎”,又名“猪肚包狗仔”,也是长汀名菜之一。获福建省“优质菜点”称号。长汀菜先后获省、市佳肴奖达10余项。盛世逢时,当您对长汀这座美丽的古城留连忘返之时,谁人能不被这里的美味佳肴深深陶醉! 梅江区:梅州盐焗系列(鸡、鸡翅、鸡爪、鸭爪等);肉丸系列(猪肉丸、牛肉丸);炸芋丝、炸南瓜丝、仙人粄、梅州酿豆腐、梅州腌面
梅县区:沙田柚(梅州金柚)及系列产品、菜干、梅州客家娘酒、松源麦芽糖、丙村开锅蒸丸
长汀:汀州酒娘、冬瓜甑、白斩河田鸡、芋子饺、泡猪腰、汀州珍丸、汀州炸肉丸、煎薯粄、长汀米粉
兴宁:单丛茶、桂圆(干)、酿豆腐、酿苦瓜、鸡炒酒、酿板、姜糖、阳天酒、侯荣记牛肉干、红焖猪肉、挥丸
平远:柿饼、萝卜苗茶
蕉岭:绿茶、白渡思乡牛肉干
大埔:香豆干、腐竹、笋粄、老鼠版、捞面
丰顺:姜糖、捆粄、浮油豆干
五华:长乐烧酒肉丸酿豆腐
古竹:酿豆腐焖鱼干
永定 :芋子包、下洋牛肉丸、泡鸭爪
连城红心地瓜干:是著名的“闽西八大干”之一,已有二三百年历史,清朝时,作为贡品进贡皇宫,是宫廷宴席上的珍贵小点,美名“金薯片”,连城也成为中外闻名的“红心地瓜干之乡”。连城乡村土质松软,酸碱适中,气候适宜,很适合这种红心地瓜生长。这种地瓜干保留着自然的色泽和品质,颜色黄中透红,味道清香甜美,质地松软,营养丰富,远销东南亚和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
连城白鹜鸭:连城白鹜鸭出产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嘴黑、脚乌、全身羽毛洁白。清代《十药神书》记载,连城白鹜鸭治咯血、虚痨等病症,是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食品,中医和民间对鸭均认为具有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祛痰开窍、宁心安神、开胃健脾功效,广泛用于治疗小儿麻疹、肝火、无名低热高烧和血痢,对癌症患者具有缓解病痛、辅助治疗作用。清朝道光年间被列为珍品、贡品。经厦门大学生物系和省农科院中心室试验测定:连城白鹜鸭含有17种氨基酸和10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胆固醇含量极低。1999年11月,中国家禽业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的《连城白鹜鸭产业发展研讨会》一致认为白鹜鸭是我国优秀的稀有种质资源,是鸭类中的国粹。连城白鹜鸭是连城县农业的龙头产业。被农林部列为全国禽畜优良品种之一的“连城白骛鸭”,又名:“连城白鸭”,是“全国唯一药用鸭”。连城是中国白鹜鸭之乡。
丰顺捆板:亦称米粉板、卷板,是客家人祖先自北南迁后,因当地不种小麦,无面粉可制春卷,而用大米磨粉制皮代替春卷的一大创造,北风南味,别具特色。梅州南部地区,几乎家家会做,人人爱吃,街头小吃摊上也时有出售。
涮九品:连城传统涮酒名菜,俗称“涮九门头”系选用牛身上最精华的九个部位的肉,即牛舌峰、百叶肚、牛心冠、牛肚尖、牛里瘠肉、牛峰肚、牛心血管、牛腰、牛肚壁,经过严格选料,精细刀功,辅以佐料、米酒和数味中草药制成。此菜鲜嫩脆爽,汤味馨香,有健胃补肾、祛寒去湿的功效,是药膳兼济的佳肴。由于食用的是牛身上九个部位的肉,几乎包括了牛身上主要精华,故又有“一餐吃了一头牛”之说。
永定芋子包:芋子包是客家人的经典美食之一,它还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呢。“无山不客客住山”、“番薯芋子半年粮”,客家人多居住山区,芋子是主要杂粮。所以吃杂粮时不断变换口味,芋于包,芋子饺,芋子肉丸等种种食品便应运而生。芋仔包就是用芋子加适量木薯粉做包子皮包成的一种包子,制做方法简单,一般将个大、易烂的芋子洗净,连皮置锅内煮熟,然后取出剥去芋子皮,置簸箕内捣(烂)成芋泥后,加入适量番薯粉和精盐,用擀面杖擀成包子皮。而内馅是瘦猪肉、香菇、冬笋(或笋干)丝、虾仁、箩卜丝、葱白等料,并将其剁碎,放入精盐、味精下锅翻炒,滤去汤汁即成馅心。芋子包包好后,摆入垫有纱布的蒸笼中,下锅用猛火蒸15分钟后便香气如蝶满屋翩跹,令人垂涎。此时出锅摆盘,放入麻油、猪油等调料,一盘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芋子包就大功告成。趁热食之皮滑滑的、嫩嫩的,馅香香的、美美的。芋子包除蒸着吃,也可用水煮、油炸、油煎等各种烹调方法,其味各具特色。
永定下洋牛肉丸:著名侨乡永定下洋镇流传这样的顺口溜(看初溪土楼,观虎豹别墅,洗侨乡温泉,尝下洋肉丸。)下洋的美食真多,如老鼠粄、马头圈、焖狗肉等,而最负盛名的当数下洋牛肉丸。闻名遐迩的下洋牛肉丸以柔韧、松爽、味香的独特风味跻身于客家美食之林,可谓闽西一绝! 下洋牛肉丸,相传由广东梅州兴宁人传入,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如今,牛肉丸摊店已发展到三十多家,产品销往福州、厦门、深圳及临近县乡。下洋牛肉丸各家的制作大同小异,风味却大相径庭。 制作过程:选取新鲜牛臂肉,去筋膜肥油,均匀切成一厘米厚的层肉,用干布汲干水分;然后剁碎并反复拍打,使肉色转为鲜红柔韧,加入适量盐、薯粉,反复揉搓,捏成一粒粒拇指大的肉丸;然后放入冷水盆中漂洗半小时,捞起,放入盛有骨汤的沙锅中,用木炭火文煮;待肉丸蓬松胀大,加入少量胡椒、味精、葱花等调味品即可食用。
泡鸭爪:下洋泡鸭爪选用上等肉质的鸭爪,配上老店独特的腌制秘方,成品的鸭爪个个颜色诱人,浓浓的香味让人垂涎三尺,配方里加一些大蒜和香醋,这两种东西即是调味剂又是天然的防腐剂,确保了正宗下洋泡鸭爪的风味!吃一口,有点酸,带点甘甜,还有一点点辣,独一无二的味道让你越吃越不想停口,此产品色泽鲜艳,口感香脆,酸辣可口, 产品色泽金黄诱人,香辣纯正,略带香甜的酸味,鸭肉无比鲜香脆爽。 口感微酸,有点辣,香脆爽口,酸辣回味,又脆有香又爽滑的美食,开盖香气四溢,很适合大众休闲聚餐。尝一尝,好味道实在忘不了。 下洋泡鸭爪以其独特绝佳的美味征服了所有吃过的人,目前已成为一些大城市宾馆、酒店不可缺少的一道美味佳肴,是一种娱乐、休闲、酒宴、居家旅游必备的好食品!当然,现在永定县湖雷镇的泡鸭爪也相当出名,别有风味!
已列入全国名菜谱。
芋子饺:芋子饺皮呈玉色,形如半月,内包猪肉、香菇、大葱等原料调制的馅心,食之皮嫩馅香,润滑适口,是连城城乡群众逢年过节必制的传统名食,在连城已有数百年历史。据传,早期制作的芋子形如“米桃”(寿桃),俗称“桃子”,又因芋饺上席后须趁热食用,放凉后则香味流散,故又有别名“赶烧”(趁热之意)。
四堡漾豆腐:福建客家菜四堡漾豆腐,是福建闽西连城县客家的特色佳肴。已有300余年的历史,与明清时期四堡的印刷业繁荣有着很大的关系。据说,当时印刷工场的工人日夜劳作十分辛苦,家人就专门烹调出一些清心润胃、滋阴养元的菜肴给他们补身体,漾豆腐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菜。以四堡当地特产的一种“五月黄”豆为原料制成的豆腐,嫩白滑爽,滋味香鲜。福建客家菜四堡漾豆腐就是以四堡产的豆腐为原料制作的。
雪花鱼糕:连城群众喜爱吃鱼,不仅因为鱼肉鲜嫩可口,营养丰富,且“有鱼”象征“富足有余”的
好兆头。连城菜中有多种多样的淡水鱼菜肴,其中尤以“雪花鱼糕”制作精细、造型新颖、鲜嫩可口,成为宴席中的上等菜肴。“雪花鱼糕”选用鲜净鱼肉,剥除皮、骨,配以肥猪肉、地瓜粉、蛋清及调味品制成,将鱼肉捣成鱼泥,肥猪肉剁成肉泥,投人地瓜粉、味精、胡椒粉、盐、姜汁、葱汁等搅拌均匀,装人圆盘中,放锅中蒸熟后出锅划成菱形片,再把蛋清抹在蒸后划成片的鱼糕上,回锅蒸3分钟即可上席。
“雪花鱼糕”又称雪花银片、烊鱼,装盘后观之如银似雪,食之鲜香滑嫩。喜庆宴席中,人们常以出不出这道名菜作为宴席是否丰盛的标准,以至有“不出烊鱼不成席”之说,在闽西首届“山茶花节”评比中,此菜获风味小吃第一名。 近日,由梅州市旅游局、梅州日报社、市餐饮协会共同举办的“十大客家健康美食”评选活动结果揭晓。十大客家健康美食为梅州盐焗鸡、梅菜扣肉、酿梅州豆腐、三及第汤、梅州腌面、五香干卤鸭、姜糟焖狗爪豆、醋溜鱼、清汤双丸、萝卜丸。
主办单位举办此次评选活动旨在加快推进广东梅州 文化旅游 特色区 建设和 旅游业发展,继承和弘扬博大精深 的客家饮食文化,进一步发挥“中国客家菜之乡”的品牌效应。活动于今年5月份启动,历时5个多月。通过综合餐饮企业上报菜式、征求客家餐饮专家意见、报纸公示、网络投票和专家组评审,最终评选出了“十大客家健康美食”。
在评出“十大客家健康美食”的同时,还评选出了最滋补健康美食滋补羊肉煲、最传统健康美食客家娘酒鸡、最乡土特色健康美食开锅肉圆、最养生健康美食杂菌煲等。
河源市紫金县最出名的客家菜是什么菜?
在河源市的紫金、和平、源城等客家地区,当地的客家人在每年入秋之后都有吃“全牛火锅”和“全牛宴”的风俗习惯。 尤其是进入寒露季节之后,以焖、炖、炒、煮、卤、蒸等烹饪方式为主的“全牛宴”客家菜,备受当地客家人和外地食客的青睐与喜爱。
一、十全大补炖牛鞭:祛除臊味是关键
寒露起,吃鞭味。在河源客家地区,当地客家人喜欢“吃形补形”,每逢入秋到冬季,当地客家人都有吃牛鞭、羊鞭、猪鞭等动物鞭类进行进补身子的生活习惯。据河源市紫金县城客家名厨、紫金县百年老店“悦明全牛食府”厨师钟利明介绍,通过各种烹饪方式做出来的牛鞭系列客家菜,相当的爽口好吃,且有健脾开胃、补血养肝、补肾壮阳之功效。
不管哪一种做法,祛除牛鞭的臊味是关键。 钟利明称,在河源客家地区,以牛鞭与十全大补药材一起炖焖的做法居多。十全大补炖牛鞭在当地属私房菜,其汤味醇浓,清甜鲜香,营养丰富,滋补性强,既有药之温补,又有菜之鲜,深得广大食客的喜爱和青睐。
二、卤味牛蹄与牛头肉:
26种味料浸泡秘制而成
卤味牛蹄与卤味牛头肉,是当地客家乡民经过数百年传承下来的一道美味客家菜肴。 这道菜肴的最重要做法取自于卤味材料,属于当地的秘制原料。
钟利明称,先是将当地出产的八角、茴香、草果、丁香等26种中草药进行浸泡和熬煮,特制成一种卤汁香料,然后将牛蹄、牛头肉等投入秘制的卤水汁中浸泡2至3个小时,待牛蹄、牛头肉完全入味后,拿出切块并放入砂锅与花生油、生姜、红辣椒、芫荽、蒜头、卤水汁等配料,用慢火再焖炖十数分钟后即可起锅上桌。
经过焖炖后的卤味牛蹄、卤味牛头肉,其软滑爽口,不失嚼劲。
三、天光牛肉丸:
带着余温制成的美味小吃
天光牛肉丸是紫金县有名的一种 美食 小吃,也是当地一种地道的客家菜。
天光牛肉丸是指在天未亮前,将刚刚宰杀、牛身上尚有体温的新鲜牛肉,用当地特制的肉丸锤刀手工擂打成肉浆,然后加入淀粉、胡椒、食盐等配料进行搅拌,用手挤压成丸,放入温水中定型, 之后再将牛肉丸在铁锅中煮到一定火候捞起,配以姜葱、酱油等调料,即成“天光牛肉丸”。
天光牛肉丸在锅中即滚即捞,趁热即吃,鲜甜可口,具有香、嫩、弹、爽、脆的特点。
我想应该是 酿豆腐
豆腐源于古代中原人包饺子的习惯,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人。东江酿豆腐是广东名菜但并没有具体的出处地方。东江酿豆腐是岭南文化和中原文化交融的产物,而蕴涵其中的更隽永的味道则是:客家人行走天下,哪里有客家人,哪里就有酿豆腐,哪里也就有了浓浓的思乡情。
在广东河源的紫金县,东和梅州五华是相连,北与龙川县相接,紫金县的河源客家牛肉丸最出名,另外牛肉 美食 的制作很特别,别有风味,另外让豆腐(梅州叫酿豆腐)很有特色,紫金让豆腐以蒸为主,比梅州煎的更有香味,
河源市紫金县最出名的客家菜是什么菜?最好最出名的菜在酒家,河源市紫金县最出名的客家菜推荐如下:
1、邓氏亮堂肉丸店
推荐菜:资金肉丸、牛肉丸、八刀汤等。
地址:长安大道东62号。
营业时间:全天营业。
2、肥仔客家餐厅
推荐菜:清炖鸡、豉汁蒸滑哥、客家焖猪肉、客家腊味蒸饭、客家酿三宝等。
地址:九和镇157县道幸福村御临门温泉度假村北侧100米。
营业时间::9:00-22:00。
3、九和鸿禧饭店
推荐菜:尖椒炒黄鳝、客家酿酒、荷叶水鱼蒸鸡等。
地址:御临门温泉度假村侧面。
营业时间:9:00-14:00,17:00-21:00。
4、明彩酒楼
推荐菜:金针菇炒鱿鱼丝、蒜香排骨、鱼香茄子煲等。
地址:泰安路25号。
营业时间:全天营业。
5、农家小院土菜馆
推荐菜:农家蒸米粉、姜葱炒牛肉、水绿菜炒牛肉、秘制金牌爽皮鸡等。
地址:临江镇梧峰村卢屋村民小组1号。
营业时间:11:00-21:00。
6、福满楼酒家
推荐菜:香菇炆鸡煲、番茄瘦肉炒蛋、子姜炒牛肉等。
地址:新紫路443号。
营业时间:8:00-0:00。
7、品香楼
推荐菜:蒜茸炒时蔬、煎酿豆腐、土窑鸡等。
地址:九和镇157县道老人活动中心东侧80米。
营业时间:9:00-14:00,16:00-21:00。
8、芫芬乡村农庄
推荐菜:山坑螺焗鸡、荷叶蒸水鱼、姜丝炒蜂蛹等。
地址:157县道西50米芫芬村。
营业时间:9:00-21:00。
9、洪福来客家餐馆
推荐菜:炒姜猪手、招牌炖全鸡等。
地址:临江镇临江工业园三路一栋。
营业时间:9:00-14:00,15:00-21:00。
河源市连平县去过一次,感觉是一个小县城。完了几天,广东省最大最优质仿野生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去参观过。
客家菜是体现客家饮食文化的一系列地方菜肴的统称。 客家菜流派纷呈,就地域来分,又有梅州流派、东江流派(惠州、河源、紫金等地)、闽西流派(长汀、龙岩)、赣南流派(赣州地区)。 客家人喜欢吃素、吃野、吃粗、吃杂,客家饮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突出主料、 味厚浓香、注重 养生 、原汁原味。
河源市紫金县最出名的客家菜当属:
客家牛肉丸 :外脆里嫩 弹牙爽口。 客家牛肉丸是河源市有口皆碑的一道传统客家名菜,其中以紫金牛肉丸最为出名。传统的客家牛肉丸以其个头大、口感劲、味道鲜而闻名,客家牛肉丸外脆里嫩,吃起来弹牙爽口。 紫金牛肉丸也被人称为“天光牛肉丸”,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因为商家都是在天亮前购进刚宰杀的新鲜牛肉,这个时候的牛肉肉质最鲜美;另有一种说法是,当地人特别好吃牛肉,每晚要吃掉20头牛,一直从晚上吃到“天光”(天亮),所以便有了这个“天光牛肉丸”的美名。
广东紫金水墩出名的白斩香葱鸡,臭风香咸菜,香甜老酒,众所皆知,驰名省港澳南洋新加波的美味佳肴,有机会涯丢人一齐去品尝天光牛肉,肉丸!紫金山人打开山门欢迎世界各界友人的到来!谢谢
我认为比较有代表性在这里推荐三种菜,一, 手撕盐焗鸡,原金山酒家,二,八刀汤,附城饭店,三,牛肉丸,玉亮饭店。这三个菜上了舌尖上中国栏目组。
都说了客家菜?又是什么菜?
考查名菜一般在喜宴上去看。紫金地处粤东,是纯客家县,属客家菜系,味道偏咸、偏香,一般宴席是九大碗或十大碗,当然现在的宴客菜已经改变了很多。我还是说说早期的比较普遍的菜色吧。客家人宴客,有所谓无鸡不成宴的说法,所以头道菜一定是白切鸡,原来的都是家庭散养鸡,很香很滑很好吃,现在再也难找到这样鸡质的鸡了,所以现在的鸡肉也不再好吃了。紫金宴席上,一定要上炆猪肉,上好的叫五层楼(就是用五花腩加工的),做炆猪肉一般要隔天加工,皮酥肉嫩,加上香芋夹心,很好吃。宴席一般还有鸭糯饭,把老番鸭炆熟去骨,加在炆的糯饭上,很香,饮酒的人先吃几口叫打酒底。另外早年宴席还有酿豆腐,不过现在一般都没这道菜。客家宴席上一般还有咸菜杂,用上好客家咸菜加上鸡杂猪杂,还有一定要有海带,有"带子带女"的寓意。此外,菜色还有马牙、粉丝煲等等。
成都有哪些小吃?在什么地方有地道的客家菜馆?
一环路东三段祥和里小?有家重庆土灶火锅味道不错,两个女老板很美哦!斜对面有家竹子屋,菜品都是与竹子有关的,客人也对,味道尚可!继续往前走,有个面馆在烟草专卖的对面,泡豇豆面巴适(27、34、72路) 建设路那边82信箱宿舍后门正对到有个摆摊摊卖钵钵鸡的,晚上才摆出来,我每天晚上就去吃n串,味道不摆了。(27、34、72、6、76路) 原川剧二团旁的青蛙火锅,他们写的是“特色汤锅”哈,现在攒到新鸿路108号,就是电信营业厅的斜对面。我吃过无数次都还是喜欢吃哈。名字叫“四合院”。(27、34、72路) 牛王庙的吴记怪味面搬到书院街切了。牛王庙的家常面好像马上也要拆了,味道不咋样。盐市口广场斜对面的小巷里头那家荞面搬到陕西街西段切了,青石桥附近学道街那家是新开的,不要上当。牛王庙的吴记怪味面。好吃惨了,面里面的那一些炖的稀烂的肘子肉,加上亮灿灿的红汤,真是非常舒服。但是现在好象搬迁到署袜北街去了,据说还是24小时营业。(4、38、55、58、98路) 牛王庙的家常面去晚了只能在街边吃!(27、34、12、47、3路,个人认为,可能现在已拆迁了) 现在新修那座安顺“廊桥”临河有排新开的酒吧,有一个胖太婆卤的鸡翅尖之好吃!(49、76、18、31、60路) 望平街上“三只耳”冷锅鱼,6点以后去排队要排2个小时能吃上。(76路。另在玉林南街有一家分店。望平街成华国税旁的川东人家,鸡杂隈锅好吃惨了。(76路)碾河东北角,一家面馆,晚去没面了。(4、58、81、98、27、34、72路) 游乐园后门旁边有家灌汤包子好吃。从灌汤包子这条路往石油路方向走,右手边有家鹅掌汤锅,味道不错。(6、72、60、61路) 新华职高门口的烧烤,绝对巴适。就是不晓得拆迁走没有。(4、98、58、81路) 猛追湾街上还有一家玉排骨,沙锅豆花和排骨堡味道正。(6、5、80路) 青龙巷的“叶鸭子”,是典型的四川烤鸭,老板很牛B,只有中午才能吃到烤鸭,晚上6点基本基本就不营业了,而且开了大概20多年了,从来没有扩大过营业面积,最近拆迁到文武路,公安局旁边。四二0厂宿舍与五冶宿舍区之间的路上有家“辣王”炒地龙虾。水碾河有家肥兔火锅,味道很好,但是里面小偷众多,从老板到服务员,个个都是高手,我和我朋友在里面数次丢过包包,现在不敢去了。(太夸张了3、4、98、58、81、27、34、72路) 牛王庙冷淡杯。此街甚神奇,昼可罗雀,夜则人潮人海中。来牛王庙,吃非首要,重在学习蜀都之腐败氛围,重在看遍全城美女。(估计也拆迁了。27、34、72、12、3、47路) 九眼桥星桥电影院门前小巷,一家三娘串串香,不一定天天开门,但味道的确不错,特别是牛肉,吃了一遍还想第二遍。(60、27、34、31、18、49、76路) 电子科大南院外面那条路上有家“回民餐馆”的水煮牛肉、麻婆豆腐等等非常好吃,值得去吃。 青羊区 永陵路口到北巷子方向,有家九尺鹅肠火锅店,味道鲜美,环境卫生,俺吃火锅的唯一地方,鲜鹅肠、嫩牛肉,推荐!(109、94、25、42、302路) 博美装饰城(就是太升南,北路交界的那个十字路口)往红星路方向走,在工商大厦对到的那个小街里面有家锦新生煎包子,包子不咋样,煮凉粉很好吃。!(4、6、28、54、98路) 体育中心顺城街那道门旁有家红灶老家川菜馆,兔头与双流老妈兔头有一拼,还有霍香鱼头不能不吃(当然不吃霍香者例外),毛芋头也不错,蘸白糖吃起滑腻香甜。(16、99、56、75、55、64路) 西安路上枣子巷附近有家老朋友火锅好吃,就是有点辣,雪花笋子一定要吃,又嫩又脆,还有红味的嫩牛肉,麻辣鲜香! 西南财经大学南侧门外有一家‘月梅烧烤’店,有很多年的历史了,那里的烧烤和大盘鸡也很好吃,还有其他很东西,曾经在西南财大学习过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个店!(35、17路) 抚琴小区有一家万春奄卤味道还不错。(27、34、43、11路) 苏坡桥有一家“道君鹅肠(鸭肠)”生意只火爆~~鹅肠和鸭肠、鸭舌都是当天的,绝对新鲜(因为老板本身就是开养殖场的),价钱只公道,肠肠15块一斤,质量绝对好!!最好吃鸳鸯锅,白锅的汤很滋补,烫完菜来一份银丝粉,下到白锅里面煮熟和到汤汤捞起来吃(不要蘸油碟)~那个感觉只有吃了才晓得了~~记到,一定要到最后一家,招牌是“道君”的,因为在它的前面沿街都开了很多火锅,本来是想借光的,但是几乎都门可罗雀,“道君”就是最后一家了,且有300多桌子,和免费停车场。绝对适合广大肠肠爱好者消费!(17、84路) 五丁桥头的香辣蟹就是好吃。(109、33、57、25、54路) 长顺街上的太安居,“豆花青蛙”,6点以后去就没有位置了。(94、13、5、58、47、109、93路) 东城根街北沿线菌王火锅,汤鲜菌嫩,营养丰富。(4、98路) 包家巷有个小馆子“罗羊肉”,当家菜涮羊肉,加入四川辣椒,正点。槐树街“叶抄手”不摆了。 青羊小区有家很简陋的串串香,才5张桌子,不过味道好极了。(27、34、11、43路) 五丁桥口光头香辣蟹在外地比较有名,但个人认为现在已经不行了。(109、33、57、25、54路) 华协电影院后面的“署前街”口,有家无名包子铺,包子味道极好,现在还开着。(64、4、56、62路) 武侯区 国学巷往南门大桥走,红门街小学旁一家串串,好像是叫“燕来”,喜欢吃香菜牛肉的无论如何都要去吃一盘哈,先做好等号30分钟的准备,但是绝对值得,当然,你可以去早点抢位置免得等哈。(28、82、110路) 刚吃了成都老公馆的菜,虽然贵了些,但能吃到许多四川美味菜肴,特别是“凉粉鲢鱼”“辣椒兔”、“樱桃肉”,啧啧!味道正宗。(109路) 双楠有一家“老吴家”的“武陵山珍”,全是野山菌类火锅,味道特鲜,更适合怕麻辣的朋友一品。(45、51、52路) 人南立交桥附近上班,最近发现一特好吃的特色店,在武候区,新加坡花园附近,过了二环路人南立交桥第一个小口子转右,到了家乐福南门店转左,找到紫荆东路转右,第一个丁字路口转左,50米远有家“稻香村火锅”,特色风味是火锅料爆炒兔头和鸭下巴,巴适惨了,价钱又不贵!二楼有茶座,在该店吃风味的客人免费打麻将喝茶,随便你耍好久哈。(93、61路) 成都磨子桥新世纪电脑城后面有一家汇川鱼馆,IT业者无人不知,他的辣子鱼和凉拌萝卜丝非常好吃。另有一特点,老板一般会亲自帮你点菜,速度奇快,熟客点菜时间一般不超过15秒。不足之处,价格偏贵。(27、34、12、19、72、49、76、503、110、55、6路) 双楠置信北街有家“四川好人”餐厅,弄的川东锅儿巴适得很,每次我们都吃得油暴暴的。老板是电影演员雷汉(就是演哈儿师长里头那个毛军长的)。另外,他们泡的泡菜才安逸,有7、8个品种,还有土豆泥.....(51、52、45路) 在高升桥的七道堰街(交警总队宾馆前面),有一家豆花饭,味道好极了,而且暴便宜,酸菜豆花三块五一人,荤豆花五块五一人,豆花和饭随便吃,可以点菜,荤四素一,特别推荐:鲜肉圆子和酥肉,好吃啊!!!(27、34、19、72、77、1、57、53、110、11、19、84路) 玉林的串串已经滥了,紫荆南路的一排重庆火锅店,味道,价格,服务都很好。(93、61路) 菊乐路上“宣兔头”,双楠小区“周大妈”兔头别有风味。(72、45路) 棕北有家跳跳鱼,是白汤熬的鱼蘸碟子吃,那个嫩哈。(76、114、77路) 以前人南路生意火爆的“蒋烤鸭”,现在拆迁武侯大道。肖家河沿街有3家连着的铺面卖烧烤,味道还可以。但个人认为成都的烧烤麻辣偏重,吃不出啥香味,烧烤还是云南和海南的比较好吃。(93路) 滨江路原南红游泳池边,有家”PAUL“酒吧,是两个老外两口子搞的,西餐非常地道。是成都老外的根据地。价格非常便宜。(55、6、28、8路新南门下,从汽车总站那往人民南路走) 肖家河有一家黄辣丁,味道异常鲜美,地盘也好,就坐在肖家河堤上凭栏而吃,可惜河水有点臭。但不影响鱼的鲜嫩美味,吃完鱼后再喊老板开火下素菜,特别推荐藕片和黄瓜,我们每一次吃到最后都有人要脱下裤子下锅去捞干净才罢休。(93路) 玉林中学(高中部)旁边的小街上有个大盘鸡,28元(小份,送三盘手工面,送三个二两白酒),四个人可以吃饱。(109、61、11路) 玉林菜市有一家重庆盆盆虾,可以,好吃,有微辣,中辣和特辣三个味,还有田螺,(老板说是胡(音)螺,不懂哈)爽!!!(16、99路) 在菊乐路一家蒋排骨,原家在郫县,味道也不错。(72、45路) 锦江区 四川大学东区电信科斜后方有家卖饺子的,什么馅都有,而且好吃,每天中午人爆满。(19、35路) 锦江区红旗橡胶厂后门处有家饺子馆叫"春阳水饺",有点历史了,有红味和清汤两种,分饺子和抄手,味道巴士惨了,好霸道哦,呵呵。 郭家桥西街上有个“老捏儿”每天晚上摆一盆“钵钵鸡”,比那个廖记棒棒鸡好吃多了!(19、35路) 盐市口广场斜对面的小巷里头那家荞面是全成都最好吃的。(55、1、43、56、38、45路) 华兴煎蛋面的红糖粽子好吃得不得了。(109、61路) 玉林华兴煎蛋面附近有家中餐馆的招牌肉园子好吃!(109、61路) 文化宫背后旦旦面那条小巷里面,有家沙锅饭,冬天去吃正爽。(4、98、58、81、45路) 昂煨峭枚 毕嘈藕芏嗳硕枷 谩?好象拆迁了)金家坝有家光头鱼火锅,用花链肉烫,味道比较正宗,不过相对辣一点,而且铺面很小,稍晚就没有位置了。烟袋巷的火锅粉,好吃。伊藤楼下的牛肉粉。好吃。(6、28路) 何氏冷锅鱼。总府街王府井背后,即春熙路之马路正对面,有小巷,不知名。且行且看,路遇全城闻名之王嫂串串香,目斜视,即睹冷锅鱼。店上牌匾只写冷锅鱼三字,名头却是浩大,曰王府井背后\"s冷锅鱼,妇孺皆知。所谓冷锅鱼,即红汤煮沸之鱼片也。味极美,鲜中带辣,辣中带鲜。且有新鲜笋干辅之,更具风味。汝问何鱼?不晓得也。(4、98、81、58路) 赖汤圆。此店遍布成都城,其密集程度麦当劳亦不及。吾最爱其中珍珠圆子,个小,入口冰凉,糯而不腻。厌甜食者忌。(4、98、81、58路-老字号之一)大慈寺,锦江区政府旁边的小街上有一家云南过桥米线,味道不错!(4、98、81、58路) 盐市口广场,大业百货的对门,有一家张烤鸭,不错。(55、1、43、56、38、45路) 在龙舟路有一家孔亮鳝鱼火锅,味道鲜美!价格合理,是我吃过众多中比较好的一家。(6、28、55、49、76路,又,在二环路成温立交桥下也有一家) 金牛区 会展中心背后,有两家川菜很有名,朋辈餐当家菜牛肉园子汤和凉拌白肉,好吃。另外有家“红删福川菜馆”,锅碗瓢盆都是川西风格,每道菜都别具风味,个人觉得:“酸辣荞面”“土豆番茄汇面皮”“蒜香小排”“牛肉焯澜取薄傲拱杪懿犯伞奔 ?113、83、56、75、87路) 会展中心旁边有家朋辈餐,只两道菜好吃:元子汤,鸡米芽菜。(113、83、87、75、56路) 西延线金牛区法院背后有家乐山牛华麻辣烫,是用沙锅堡汤料,我自己觉得比啥子玉林麻辣烫好吃多了,而且比较卫生。玉林麻辣烫我最反感的就是及其不卫生。乱七八糟的。(113、48路) 北门张家巷有家“江门荤豆花”,两道菜:“泡豇豆炒牛肉末”“鱼香茄子”,鱼香茄子是先用油跑过一道,再淋汁,是绝对正宗的川菜做法。沙湾的膳鱼火锅,新开,味道还不错(27、34、70、75、63、3路) 城郊 植物园旁边的“何氏豆腐”,绝对的豆腐第一。推荐“番茄豆腐”。(87、9路) 温江公平镇的“胬菜一绝”,沿街摆满超过200张桌子。清江路上“盆盆虾”,“板凳抄手”都是好东西。(13路) 温江通往金马的路上,有个农家乐,卖“蒙氏叫化鸡”,好吃。都江堰夜啤酒上有卖“荞面馍馍”,每次我都要打包。新津的“胖大姐”黄辣丁,90年代初就有了,后来没落过一段时间,但最近去了几次,发现生意又火爆起来,新菜:“家常水米子”尤其值得尝试。 西出西延线,不要上成灌高速,取道郫县,在红光镇吃“蒋排骨”,排骨少吃一点,多喝两碗稀饭,巴适。双流中心场河滨路,肉德娃火锅,可品尝到新鲜田鸡,价格公道,童叟无欺。要早点去,去完了没车位。成都西郊,四川工业学院旁边有家镇江飘汤,巨好吃!!!!(213路) 关于农家乐,高家村附近的啜园很不错,环境饮食卫生状况都算是农家乐中的精品。96路到高家村下车(往高新西区方向)54路目前的终点站附近。 双流白衣小区旁边有家叫”乔一乔的怪味鹅唇和兔头好吃,而且价格便宜。去了双流的人一定要去吃哦。否则太对不起自己了。都江堰有一家尤氏兔头和双流的兔头有比头哦! 其他遍步全成都的东东。叶儿耙。此物更神奇,外包糯米粉,内夹白糖或肉馅。夹白糖者无甚特色,且过腻,惟咸耙耐食。耙外裹叶清香,故称叶儿耙。无店,皆流动小贩,推一永久コ?后绑两巨桶,一路高呼“叶儿耙”,汝即可冲之,买之,吃之。锅魁。蜀人谓之中国pizza,吾谓之成都肉夹馍。但皮脆馅鲜,非肉夹馍所能及。内夹卤肉者,最为闻名。店亦遍布成都,随处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