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给菜品的好评应该怎么写?

1、味道真的不错,朋友都喜欢吃今天还是比较幸运的,外卖很快就送来了。量也是绝对是够的。

2、好吃,赞,这家店自己已经回购很多次了,包括周围的朋友都被自己疯狂安利,他们也说味道不错,一来是食物好吃,而且食材新鲜,而且分量也够吃。

3、每一次都服务很好,烧烤就是避免不了烤焦部分,但是这家店铺,还是相对我觉得可以的,有机会大家可以去试试看。

4、味道超赞,而且一看就让人觉得很有食欲,但是分量不大,属于比较精致的类型。胜在菜品也很新鲜,味道咸淡适中,而且火候掌握的刚好。外卖小哥服务周到,送的及时,好评!

5、味道美好,颜色漂亮,送餐及时,经济实惠,下次一定会继续光顾。

6、食物十分好吃,色香味俱全。骑手来的速度很快。

二、如何评价《忘不了餐厅》?

豆瓣评分9.4,《忘不了餐厅》可能是国内评分最高的综艺节目了。

这个节目的形式看起来和《中餐厅》有点像,一群明星到某个地方开餐厅体验生活。但主题实在是大相径庭,《中餐厅》还停留在“明星的另一种生活”这种带有综艺的刻板印象的主题,而《忘不了餐厅》的主题则是全方位无死角适应各个年龄段和人种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老去。后者比前者动人得多。

常驻明星嘉宾暂时看了有三位:黄渤(店长),宋祖儿(收银员),张元坤(跑堂的?存在感比较低)。这三位嘉宾张元坤实在没有什么综艺感,黄渤和宋祖儿都非常好。但是这三位明星也并不是这部综艺的主角,明星光环并没有在这里奏效。主角是五位患有认知障碍的老人,他们担任这家“忘不了餐厅”的服务员。

虽然是一家餐厅,明星和老人们也都担任着工作人员的角色,可实际上这更像是一家特殊的“老人院”,三位明星是医生,老人们是患者,每一个去这家餐厅吃饭的人都是他们的特别医师。这是这部综艺特别的第二点,职能分配上看似没有什么创新,但每个人甚至参与进去的普通人都有了特别的使命。

《忘不了餐厅》我是一直含着泪看下来的。看着一群就要忘记这个世界的老人们那么努力的活着,努力地面对着老去必然带来的困境,很难不感动。

公主奶奶是最活泼的一位老人,这个名字也是她取给自己的。她爱和顾客聊天,爱说爱笑,对自己的病情也很坦然。

在营业的第一天,气氛担当公主奶奶就拉着一个来吃饭的可爱的小姑娘跳起了秧歌。

然而第二天,就要离开这座城市的小女孩和母亲特意来向公主奶奶告别的时候,公主奶奶已经忘记了这一切。她无法自控地失去了昨天的笑容,如同记忆也不受她控制一样。

她感到困惑、陌生,也感到自责。

她真的不记得了。

“习惯”遗忘的不止公主奶奶,还有小敏爷爷。

坐在最前面的这桌客人是小敏爷爷多年前的同事和好友,这桌客人并不是小敏爷爷负责,黄渤知道了这件事后一直在给小敏爷爷接触他们的机会,但小敏爷爷并没有认出来这位多年的好友。

因为遗忘,这对多年好友开始一段非常陌生的对话。

小敏爷爷说“你们是上海过来的呀?我也是上海人。”

他们聊到曾住在同一条街,曾在一个地方工作。小敏爷爷依然没有想起来。

于是两个一起工作了十年的好友,变成了“你猜我是谁”的游戏。

直到好友说出自己名字。小敏爷爷激动地上前握住他的手,一直重复着:我想起来了。我想起来了。

这大概就是老去最写实的样子,总是会忘记,忘记昨天,忘记昨天的昨天,忘记给过自己快乐的路人,忘记几十年的朋友。

这部综艺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是,它对老去的不避讳。不避讳的第一步上述所说袒露的残酷,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面对它的残酷。

蒲公英奶奶曾是一名英语教师,在得病之后,依然教老年人英语,学习画画和钢琴。

“忘不了餐厅”来了一桌外国客人,作为英语老师的蒲公英奶奶成为了招待他们的服务员,这是她第一次袒露心声,也是第一次说出自己患病的情况。

当蒲公英奶奶用纯正的英式英语说出“欢迎来到我们的餐厅”时,泪点低的我又一次忍不住泪目了。他们总是很害怕自己的病会让自己成为一个没有用的人,可是当她年轻时学会的技能再次派上用场的时候,你会为她而开心,为她找到自己的价值而感动。在与外国人对话的时候,蒲公英奶奶向他们用英文介绍了这家餐厅的特殊服务员们,这段话让我非常感动:

我们热爱生命,也爱我们的孩子,我们的亲人,

我们非常享受我们的人生。

这是我们来这工作的原因。

这是一个尝试,展示给和我们一样的老人,

我们不能只是等在家里,只是等待着死亡。

 

蒲公英奶奶的这段话大概这部综艺的主题最具象的体现,让这些老人有了一些英雄色彩——勇敢地面对老去,确实是最英雄的事啊~

所以《忘不了餐厅》能获得这么高的评价并非没有道理,从节目的编排到立意都是近几年的综艺里最优秀的。当然更重要的是,它戳中了观众的心,在一定会到来、正在到来的苍老面前给了我们勇气,时间的流逝在这里不再是件悲伤的事,变成了一件温暖的关于成长的故事——当我们知道老去也是一种成长的时候,老去似乎就不再可怕了。

三、吃遍扬州的旅游博主带你来扬州最好的十家餐厅,人均200吃到爽

作者:南十字星丫丫

今年元旦为了拍雪景,三月为了拍樱花分别来了两次扬州,每次都呆了将近一周。几乎吃遍了扬州大部分著名餐厅,而且是每天吃四顿的节奏。

现在就让我给大家来解惑下大家最关注的问题: 去哪里吃、怎么吃和如何排队等位 。要知道淮扬菜好吃得太多,远不止一个扬州炒饭和早茶。

下面介绍的这些餐厅可以说代表了扬州当地淮扬菜最有名、最高品质、最上档次的餐厅代表了,但是人均却只有100-300元不等,是不是很心动?

首先要给大家隆重推出的就是著名的“扬城一味”旗下的几家餐厅。来扬州吃饭,但凡报的上名号的排队最火的几家餐厅几乎都属于扬城一味。

扬城一味旗下共有四个牌子的餐厅,家家都好吃,没有一家踩雷的。但就是有几家等位时间很长,一定要有心理准备。所以如何吃到好吃的,又尽量少排队绝对是个学问。

各店特色

网上拿号和排队

如果想第一时间落座,只有到现场排队而且要比开餐早半至一小时到。

如果不想在现场等太久的话,趣园、扬州宴和7吃8吧都强烈建议先在“扬州一味的”公号上先拿号,但是即使拿号也要卡好时间在手机上拼手速,然后等时间差不多排到你的号时再过去。比如趣园,我从早上六点多开始刷,7:02分拿到号,7:05我再刷的时候已经显示号已放完,并且前面已有49位等待,一直到9:30才轮到我们落座。

各店介绍

1 趣园瘦西湖店:这家名气最响,因为在“风味人间2”里面出现过,名声远播,是最难排队的,就在迎宾馆的8号楼旁边。基本是早上7点左右开始放号,但很多吃客真的是早上五六点就去现场等位了。9点到只能等吃午饭了。这家是先放号给到现场排队的人,等现场都落座了,才开始网上放号。

我上次为了来吃这家,特地住在了隔壁迎宾馆的8号楼,早上7点网上拿到号后还可以睡个回笼觉,等9点多差不多排到自己的号时再笃悠悠逛过去。而且这家满贴心的一点是万一过号,按照你到达时的号再顺延三桌依旧可以进去吃。

推荐菜:

这里的菜几乎可以闭着眼睛点,没有踩雷的。「蟹黄汤包」「千层油糕」「虾籽阳春面」「五丁包」「虾籽馄饨」「灌汤蒸饺」这几样是我最爱的几样。尤其蟹黄汤包和灌汤蒸饺,吃的时候一定要小心,里面的汁水真的好多。

2 趣园宋城店:如果不想排长队,可以来试试这家,在宋城度假酒店的一楼。多是套餐,品种没有瘦西湖店丰富。所以这次来扬州,我就选择了住在宋城度假酒店,酒店的早餐就是在趣园,八点下楼吃早餐也不用像瘦西湖店大排长队。

3 7吃8吧:个人非常喜欢的一家。特别淮扬菜吃多了后,这家可以点些不同菜色,而且因为创新菜居多。所以虽然还是淮扬菜,但做法却和其他家略有不同。

推荐菜:

这里有我在扬州吃到过的最好吃的扬州炒饭,没有之一。还有鸦片鱼也是每桌必点。

4 扬州宴瘦西湖店:就在瘦西湖的东门,是所有扬州宴里最最最火的一家,没有之一。“十二道锋味”曾在这里拍摄过。排队几乎2小时起,包房200一人起,大堂没有最低消费。所以,如果这家排队很长的时候,完全可以去其他几家扬州宴。

推荐菜:

臭豆腐、狮子头、盐水老鹅、酥饼

5 扬州宴宋城山庄店:这家宝藏餐厅开了两年多,深藏在宋夹城公园里,所以环境非常好,一路走来像来公园里踏青。这家离瘦西湖也不远,但来的游客较少。当瘦西湖店人很多的时候,赶紧来这里。这两家店其实离得不远。包房300一人起,大堂没有最低消费。而且这里的服务员都是朝鲜人哦,会讲一点点普通话。

推荐菜:

盐水老鹅头是这家的特色,还利用了很多当季食材,如春笋、马兰头、水芹、扁豆等

6 扬州宴运河店:离东关街较近。包房大都面着古运河。这家菜式和摆盘也最为传统精致,不会像瘦西湖店排队那么长。其实如果想吃扬州宴,完全不必去瘦西湖店排队等位,来这里就行了。

推荐菜:

虾冻,红烧鲍鱼和蛋炒饭是这家我最爱的几道菜。

7 扬州宴三湾店:靠近三湾景区,离瘦西湖和市区有些距离。如果来三湾景区,可以来这家店,人比较少。

8 素慧:就在虹桥坊商业圈,周围出行方便, 娱乐 设施很多。这里每道菜都如艺术品般精致,完全感觉不到在吃素食,色香味俱全。包房也是300元一人。

扬州早茶有三春三园之说,三春(共和春、冶春和富春)。早茶必打卡的除了趣园,就是这三春,其中又以冶春最好,运河、水榭、戏台都是其特色。

1 冶春:一定要来冶春茶社,也就是总店,在乾隆下江南的御码头旁边,风景环境都极好,早茶的地方在运河边。很多细节和精致度不输趣园。广场上的戏台还有当地戏迷自发在演出,还售卖很多当地的小工艺品,实在是太有生活气息了。

2 皮包水:东关街上的皮包水有好几家,但一定要去可以喝早茶的这家,可以一边吃早茶一边听扬剧。这家的价格要比上面介绍的这些平民化很多,也是当地人更爱来的地方。

南十字星丫丫 ,海外工商管理硕士,环球旅行作家— 著有 《畅游澳大利亚 旅游 攻略+实用口语》 、微博10大海外 旅游 博主。在过去十几年间深度游历了5洲4海40多国500多座城市,足迹已遍布了中国所有34个省市行政区。依旧行走在路上,想看遍这世界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