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邮轮旅游市场特征及发展趋势
中国邮轮行业发展放缓
2019年中国邮轮市场处于波动性变化形势,2019年全国沿海邮轮共接待国际邮轮811艘次,邮轮出入境旅客合计4164599人次。其中母港邮轮735艘次,母港旅客3986028人次;访问港邮轮76艘次,访问旅客178571人次。
各大邮轮港中,上海、天津、广州邮轮港旅客接待量仍位于前三,上海、厦门、天津邮轮港邮轮接待量仍位于前三。2018和2019年全国邮轮靠泊岩缺闷艘次数与出入境人次数首次下跌,但可以看到出入境人次降幅远低于靠泊艘次数降幅,这是因各邮轮公司运力优化而来,意味着中国邮轮市场已经告别简单增长而进入理性发展阶段。
而港口游客接待量方面,2019年,我国邮轮出入境旅客合计416.46万人次,同比下降-14.78%。其中母港旅客398.60万人次,同比减少15.44%;访问港旅客17.86万人次,同比增长3.18%。
全国重点港口城市整体发展前景
1、上海港口整体发展趋势
上海正从上、中、下游整体推进邮轮产业建设。在产业链上游,上海积极推动邮轮设计建造,与中船、芬坎蒂尼、招商局等深化战略合作,推动中船与嘉年华、芬坎蒂尼签订总价近50亿
美元
的“2+4”艘大型邮轮制造合同,国产大型邮轮制造正式启动。在产业链中游,上海推动邮轮总部基地建设,吸引占据全球82%市场份额的前四大邮轮公司--嘉年华集团、皇家加勒比集团、诺唯真集团、地中海邮轮先后在上海开启亚洲首航。在产业链下游,上海不断完善邮轮港购物休闲配套,近两年口岸出境免税店营业额年均1.2亿元。
随着上海市加大对邮轮旅游产业的资金、人力投入,未来上海市发展前景广阔,且将持续是中国邮轮旅游行业的第一大市场。
2、厦门市邮轮旅游行业发展趋势
目前,厦门国际邮轮母港正在升级“2.0版本”。未来几年,厦门将投入上百亿元建设全新的邮轮母港。其中,母港岸线长度粗弯超过1400米,可同时停靠3-4艘中大型邮轮,并可满足22万吨的世界大型豪华邮轮的靠泊;规划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实现"船、港、旅"三位一体发展。
伴随着丽星“双子星”号正式开卖,厦门打造出全国首个以“邮轮+”为主导的海铁联运、海空联运发展模式。2018年6月出台《关于促进厦门自贸试验区邮轮船供服务业发展的暂行办法》,进一步强化厦门邮轮产业邮轮物资供应链,吸引国际邮轮来厦常态化,推动国际邮轮在厦门就地采购或者中转直供,助力厦门邮轮产业加速发展。
3、天津市邮轮旅游业总体发展趋势
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国际邮轮母港,拥有丰富的腹地旅游资源和较广的客源市场。2017年12月28日起,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正式对奥地利、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53个国家持有国际旅行证件和144小时内确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国(地区)联程客票的外国人,实施过境免办签证政策。政策的带动下,未来以邮轮为出行方式来到天津旅游的游客量将会大幅提升。
4、深圳市邮轮旅游行业整体发展趋势
深圳具有发展邮轮产业的雄厚基础,发展邮轮经济是深圳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机遇、推进港口转型升级的具体举措,也是落实水路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将对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人员往来、旅游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深圳发展邮轮旅游产业前景良好。
新冠疫情对邮轮旅扮喊游行业的影响
2020年春节期间,本是邮轮旅游市场火爆之时,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作猛烈。世界卫生组织将此次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随着“世界梦”号邮轮和“钻石公主”号邮轮分别确诊新冠肺炎病例,疫情对邮轮业的影响已扩展到了全球,预计全球2021年新冠疫情得到控制之后,邮轮旅游行业才有望复苏。
在中国邮轮产业发展转向“提质增效”和邮轮全产业链实质性启动的关键时期,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中国邮轮旅游产业甚至是整个亚太地区的邮轮旅游产业蒙上了厚重的阴影。为控制疫情蔓延,政府宣布延长企业复工时间,邮轮航次何时重启仍是未知,疫情考验着邮轮企业面对突发应急事件的应对能力和政府调控、部署、引导能力。邮轮行业各方应如何渡过此次难关,如何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如何重新“扬帆启航”,在行业复苏后快速实现中国邮轮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同频同步,这场全行业的战“疫”同样也是当前阶段中国邮轮旅游产业面临的艰辛历练。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邮轮旅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邮轮母港的介绍
邮轮塌亮母港码头是指具备多艘大型邮轮停靠及其进出所需的综合服务设施设备条件,能够为邮轮经济发展提供全程、综合的服务及其配套。是邮轮的基地,邮轮在此进行补给、废物处理、维护与修理,邮轮公司在母港所在地设立地区总部或公司总部。邮轮母港对所在区域的经济具有较强的推动力,母港的经济收益一般是停靠港的10-14倍。2014年9月,交通运输部发函,将在天津、上海、厦门、三亚四港开展邮轮运输试点示范工作,先行先试开展邮轮产业发展各项工作,为促进我国邮轮运输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积累经验、做好示范。12015年04月22日,交通运输部公布《全国沿海邮轮港口布局规划方案》,发布国内沿海邮轮港口布局方案:辽宁沿海重点发展大连港,津冀沿海以天津港为始发港,山东沿海以青岛港和烟台港为始发港,长江三角洲以上海港为始发港、相应发展宁波舟山团悄宽港,东南沿海以厦门港为始发港,珠江三角洲近期重点发展深圳港、相应发展广州港,西南沿运轮海以三亚港为始发港、相应发展海口港和北海港。
沿海港口的布局分析
首先从它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在从它的地形和气候来分析应该怎样布防,要有强大的海军和炮兵还有无敌的陆军,高射炮群,防止敌人的空隙,海陆空三军立体防卫,有如铁桶。
港口布局是确定港口合理分布及其规模、性质,并进行具体规划活动的总称。其具体内容包括港址选择、岸线分配、港区划分、码头和陆域布置及其规模的确定。港口布局主要受下列因素的制约:①自然条件。包括潮位、波浪、海流、水位以及水文地质、地貌、气象、水质等;②历史条件。历史上的港口分布是当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发展水平在港口方面的反映,对于现今的港口布局有重要参考作用。研究现有港口的改建与扩建,必须了解其历史上的动态变化;③经济条件。港口建设主要为促进经济发展,故全国或区域的运输需求是港口布局的基本前提。另外,区域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港口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经济保证。在影响港口发展的区域背景中,以腹地范围、腹地内资源的数量及组合特点、腹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码仿与结构和港口所依托的城镇规模为最重要迟埋纤。在研究港口布局时,应遵循:保证全国或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港口体系的整体结构与组织着眼,与河流、海洋的综合开发利用治理相结合,考虑综合运输网的要求,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原有港液裤口设施等原则。
我国已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水运大国,港口规模在全世界排名第几?
在6月24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也是举行了发布会,在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的副部长也是表示,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个水运大国,港口规模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是排在第一的。
交通运输部的副部长表示一直到目前为止,我国其实还差轮是在稳步的去开启交通强国的新征程。首先我们国家的港口规模是稳居世界第一的吵胡,在2020年的时候,我国的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了145.5亿吨,而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则是达到了2.6亿标箱,这两个数据目前都是暂时排在全世界第一的。其次我国的海运团队规模其实还是在持续的壮大当中,一直到2020年底的时候,目前我国的海运团队动力规模其实已经达到了3.1亿载重吨,这个数据在全世界范围内则是排在第二。
还有一点就是目前我国的内河货运量也是排在世界第1位的,并且这个数据是连续多年排在世界第1位。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的结果来看,在2020年的时候,我们国内的合货运量达到了惊人的38.15亿吨。最后一点就是,目前我国的科技创新其实也是属于全世界的先进水平,在2020年的时候,我国累计是完成了9个全自动化的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另外还有7个码头正在建设当中,这个数据同样也是非常惊人的升庆拦,要知道现在我国的港口机械装备制造技术确实已经成为了世界领先水平,在这方面我们完全是领头羊。
当然了,交通运输部的副部长也是表示,未来我们肯定会推动水运的发展质量,把更多的工作重心放在我们自己的短板上,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构建新发展的格局。
邮轮母港的交通运输部四大试点母港
2014年9月,交通运输部发函,将在天津、上海、厦门、三亚四港开展邮轮运输试点示范工作,先行先试开展邮轮产业发展各项工作,为促进我国邮轮运输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积累经验、做好示范。
新建的天津国际邮轮母港位于天津港东疆港区南端,与我国目前最大保税港区之一——东疆保税港区毗邻,天津国际邮轮母港2010年6月26日正式开港,随着意大利歌诗达“浪漫”号、美国皇家加勒比“海洋神话”号以天津作为母港首航,今年预计将有40余艘次国际邮轮来港,接待进出境旅客8万人次。诸多国际豪华邮轮为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带来了巨大的商机,滨海新区邮轮经济即将启航。 上海港现拥有2座邮轮码头,分别位于宝山区的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和位于虹口区的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是上海重要的城市基础功能,弥补了上海港无大型邮轮专用码头的缺陷,与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实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共同形成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国际邮轮母港,成为我国邮轮产业中心。
其中,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一期岸线长度774米,建有2个大型邮轮泊位,同时可靠泊1艘10万吨级邮轮和1艘25万吨级邮轮。邮轮港于2008年12月20日开工建设,于2010年4月27日成功试靠11.6万吨“钻石公主”号,2011年10月正式开港运营。2012年接靠大型邮轮62艘次、2013年接靠128艘次、2014年接靠217艘次,2015年计划靠泊国际邮轮284艘次,已成为亚太地区最为繁忙的国际邮轮母港。目前,该港正积极筹划码头后续工程的建设,建成后将可实现四艘大型国际邮轮同时靠泊。
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项目包括改建850米岸线的国际客运码头,形成开放的公共滨江绿化和观景岸线。新建国际客运综合大楼、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办公楼、以及与国际客运配套的宾馆、商务、办公建筑等设施,规划核定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包括铺占整个建设基地面积闷昌的地下二层停车场和车辆通道)。 2015年04月22日,交通运输部公布《全国沿海邮轮港口布局规划方案》,发布国内沿海邮轮港口布局方案:
——辽宁沿海,重点发展大连港,服务汪罩桐东北地区,开辟东北亚航线。 ——津冀沿海,以天津港为始发港,服务华北及其它地区,积极拓展东北亚等始发航线和国际挂靠航线,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吸引邮轮要素集聚。 ——山东沿海,以青岛港和烟台港为始发港,服务山东省,开辟东北亚航线。 ——长江三角洲,以上海港为始发港,服务长江三角洲及其它地区,大力拓展东北亚、台湾海峡等始发航线和国际挂靠航线,开辟环球航线,逐步构建完善的航线网络体系,健全邮轮服务功能,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和邮轮要素集聚程度。相应发展宁波—舟山港。 ——东南沿海,以厦门港为始发港,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及其它地区,加快发展台湾海峡航线,拓展东北亚始发航线和国际挂靠航线,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吸引邮轮要素集聚。 ——珠江三角洲,近期重点发展深圳港,服务珠江三角洲地区,开辟南海诸岛、东南亚等航线。相应发展广州港。 ——西南沿海,以三亚港为始发港,服务西南及其它地区,拓展东南亚始发航线及国际挂靠航线,加快开辟南海诸岛航线,扩大市场辐射范围,提升综合服务水平。相应发展海口港和北海港,拓展东南亚等始发航线。
除已开展邮轮运输试点的上海港、天津港、厦门港和三亚港困坦外,另有8个始发港被纳入《全国沿海邮轮港口布局规划方案》。 大连,位于中国辽东半岛最南端、我国海岸线的东北部,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处于环渤海地区的圈首,是京津的门户,北依中国东北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广大腹地,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与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相邻,具有绝佳的区位优势。以大连为中心,邮轮可以在一两日内到达国内的青岛、上海、宁波、厦门、香港等地,以及韩国、日本等旅游胜地,特别是邮轮能够兼顾陆地与海洋两大空间的优势,为人们提供一种以海洋为舞台、以船舶为载体、以海陆互动休闲和旅游为内涵的新生活方式,能够吸引更多的东北及其他地区的游客来大连旅游休闲。
其次,港口地区的气候是母港选择的条件之一。大连位于北纬38°~39°之间,属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四季分明,港口终年不淤不冻。目前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邮轮母港地处比大连更北的高纬度、属寒温带气候的地区,如伦敦港,位于北纬50°附近;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港,位于北纬53°附近;德国的基尔港,位于北纬55°附近等等,都在大连以北,这些母港成功的经营经验值得大连借鉴。
再次,从邮轮母港之间的距离来看,各港之间既有竞争,又有竞合。在中国,就其经济的发达程度,上海会率先成为邮轮母港,但这并不会妨碍大连的规划预期。上海与大连之间相距563海里,在世界上现有的30多个邮轮母港所在城市中,有些相互之间远远小于这一距离,如旧金山与洛杉矶之间370海里、温哥华与西雅图之间162海里、纽约与波士顿之间324海里、伦敦与阿姆斯特丹之间和哥本哈根与基尔港之间均为270海里。而且,在以600海里为直径的范围内,聚集了伦敦、基尔和阿姆斯特丹3个邮轮母港。因此,上海正在建立中的国际邮轮母港对大连来说也是一个机遇。,由于两港距离较近,且在基础条件等方面互有优势,游客资源和船队资源可以实现互享。
大连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客源丰富
由于吸引游客的不是港口,而是旅游产品。邮轮公司在选择目的地港口时,除了考虑港口条件和所在城市的基础设施外,首先考虑的是当地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在邮轮靠泊的一、两天里,既要把城市最有特色的一面展现给游客,又要考虑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必须在向大多数游客提供旅游精品组合线路和项目的同时,也提供一些个性化的旅游项目和产品。大连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和旅游热点城市,不仅有“半个中国近代史天然博物馆”的人文历史旅游资源,还有许多风景奇秀的自然旅游资源,能够满足不同旅客对观光的需要。大连举行已蜚声海内外的国际服装节、商品进出口交易会、烟花爆竹迎春会、赏槐会、国际马拉松赛、冰峪冰灯会等大型活动,这些具有大连城市特色的活动每年都能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到大连观光。另外,大连的旅游业发达,1998年至2004年,全市海外游客从20万人次增至52万人次,在全国各城市中排第15位。特别是1999年~2001年,海外游客和旅游创汇连续3年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在全国创造了一个奇迹,被誉为“大连速度”。国内游客每年增加100多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61亿元增至135亿元,平均每年增加约14.8亿元。
随着大连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参加邮轮消费的趋势开始显现。事实上,大连港历史上已经成为有一定规模的国际邮轮挂靠港。据此,可以对未来大连邮轮的客源做以预测。
大连市拥有比较完备的立体交通网,海、陆、空交通便利
作为邮轮母港,应有方便快捷的市内交通、腹地交通和国内外空中和海上航线。一艘大型邮轮的游客到达目的地游览需要几十辆乃至上百辆大型团队客车,邮轮码头附近应该有足够的停车位置和通道;公共交通线路、轨道交通站和出租车待客区应该尽可能地贴近候船大楼,力争实现零换乘的交通;应该有通达腹地著名旅游区的高速公路或铁路系统;在对外交通方面,应该有通达主要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国内外空中和海上航班。邮轮与城市方便的海陆空交通体系和枢纽相得益彰,共同为邮轮游客提供有利的集散环境。
大连是东北腹地与世界各地之间货物流通的枢纽,已经形成了由海、陆、空交通并存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大连机场国际空运的优势较为明显,至2004年国际旅客吞吐量已跃居全国第五位,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的四大机场。
大连市积极推进区域性枢纽空港建设,以国际先进的空港保障设施为基础,以增加客货运输量为重点,以四通八达的国际、国内航线网络为支撑,努力建成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综合性枢纽空港。大连市陆上交通发达,铁路建设通过“提速”、使大连口岸和腹地联系更加紧密;公路建设完成沈大高速公路改造等一批重大项目,高等级公路沿着大大连的战略方向向北三市展开;通过科学规划城市交通、建设改造和科学管理,大连连续获得国家交通畅通城市的殊荣。另外,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位更为建立邮轮母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最近发布的《旅游绿皮书:2010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中指出,中国旅游发展正在迎来新时期。国内旅游已经成为了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国内旅游三大市场中保持稳定增长最为强劲的主体。
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发展需要,青岛港也在积极进行港口的转型升级,在原有的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加大新型产业的投入和布局。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地处青岛老城区,占地3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投资约50亿元。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启动区共有三个邮轮专用泊位,包含原有六号码头两个泊位,总长度达到1000米。其中,将新建一个泊位,投资8亿元,码头长度约490米,吃水达到-13.5米,世界最大的22.5万吨级邮轮“海洋绿洲号”可全天候自由停靠。
目前,青岛港已经开通至韩国和日本每周5班的国际邮轮航线。今年以来“钻石公主号”、 “欧罗巴”号等外国邮轮频频到港,这些都证明青岛港已经具备停靠大型邮轮的条件和能力。 北海市正全力打造面向东盟国家的区域性国际邮轮母港,包括码头建设、陆上联检设施、接待服务设施在内,总投资预计超过20亿元。
北海二十亿元打造北部湾国际邮轮母港北海市正全力打造面向东盟国家的区域性国际邮轮母港,包括码头建设、陆上联检设施、接待服务设施在内,总投资预计超过20亿元。北海市正全力打造面向东盟国家的区域性国际邮轮母港,包括码头建设、陆上联检设施、接待服务设施在内,总投资预计超过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