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轮旅游业的定义是什么?
邮轮旅游业是一种以大型豪华游船为载体,以海上巡游为主要形式,以船上活动和岸上休闲旅游为主要内容的高端旅游活动
这一产业的发展历程一般可以分为引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
(1)引进期(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20世纪60年代,喷气式飞机开启了飞跃大西洋的商业服务,邮轮业被迫从海上客运转型至海上旅游。挪威邮轮公司的“向阳号”邮轮于1966年投入运营,随后,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和嘉年华邮轮集团等公司也陆续参与进来。这一时期,邮轮旅游这一概念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但是仅在本国范围内有市场。
(2)成长期(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期),在这一时期人们对现代邮轮的认识提升,特点有旅游选择和产品服务丰富化,市场细分化,需求增大等,这一时期虽然还是以本国市场为主,但是国际游客的数量有了显著的增加;
(3)成熟期(20世纪90年代中晚期-至今),邮轮旅游业呈现了繁荣的局面,邮轮产品种类丰富,市场分割加剧,竞争激烈。
未来几年世界邮轮发展趋势
邮轮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整体实现平稳有序发展
2017年全球邮轮旅游将会是丰收之年:大量邮轮将载客入海,高达68亿美元的总额将全力投入全新的生产与服务。同时,全球邮轮公司计划在2017年推出26艘远洋邮轮、河轮及特色游轮,其中包括两艘即将在中国巡航的邮轮。我们认为,行业或将在明年迎来不凡表现。为贯彻落实市委关于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要求,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全力打响“四大品牌”。
全球邮轮游行业增长稳健,经济带动效应强大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邮轮旅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共有2320万旅客选择邮轮旅游,全行业收入规模达到385.9亿美元,同比增长5.9%,增速有一定程度放缓(近十年收入CAGR在8.0%水平),但相对于全球旅游业3.6%的规模增速仍然领先,体现行业欣欣向荣状态。且游轮游拥有非常强大的就业及经济带动效益(来自船上及岸上服务、餐饮、娱乐、购物需求),根据国际邮轮协会估算,2015年全球邮轮行业提供了93.9万工作机会,带来了1199亿美元的整体经济效益。
邮轮旅游产业实现平稳有序发展
去年以来,实验区努力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完善邮轮港口设施,提升管理服务水平,邮轮旅游产业实现平稳有序发展。2017年,上海邮轮港共接待邮轮512艘次,占全国总量的43.3%;接待旅客吞吐量近300万人次,占全国总量的60%,继续保持“亚洲第一、全球第四”的领先水平。截至2018年6月底,上海港接待国际邮轮177艘次,邮轮旅客吞吐量达110.58万人次,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
邮轮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加快集聚产业要素,延伸邮轮产业链
上游推动浦东重点发展邮轮制造,实现邮轮产业新突破;中游推进上海国际邮轮服务贸易示范基地建设,扩大产业总部经济;下游着力打造邮轮服务品牌,不断激发邮轮带动效应。鼓励各区合理布局,差异化发展船舶制造、港口服务、后勤保障、交通运输、游览观光、餐饮购物等邮轮上下游产业,加快建设成为引领长三角邮轮产业链协同创新基地。
全面提升邮轮港口管理与服务水平
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优化服务流程,着力推进上海邮轮船票试点、上海邮轮口岸诚信体系建设、长江口区邮轮气象观测数据共享平台建设、邮轮气象智能化预报预警保障系统建设、推进邮轮旅游服务贸易特色示范区创建等工作。
激发市场需求,推进国际邮轮消费品集聚地建设
推动邮轮产业品牌发展,争创市级知名品牌示范区,培育邮轮服务和节庆品牌,举办“2018
Seatrade亚太邮轮大会”、上海邮轮旅游节等活动。依托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加快上海邮轮航线向北、向南进一步延伸,丰富邮轮旅游产品。四是完善邮轮产业政策体系,自上而下突破发展瓶颈。
加强与上海自贸区对接联动,为邮轮船供、维修制造、融资租赁、跨境电商、保税展示交易等关联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创新载体。进一步完善邮轮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在规范市场发展、丰富邮轮航线、提升旅游体验、培育本土邮轮、降低企业经营税负等方面实现突破,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邮轮旅游获政策红利支持
国家不断出台利好政策,加大对邮轮支持力度。审批了关于加快推动上海市邮轮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将上海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邮轮中心、邮轮母港接待量跻身世界邮轮港口第一方阵、邮轮旅游经济贡献显著增效、国际邮轮游客比例明显提升等发展目标,内容涵盖推动邮轮旅游市场培育、打造国际一流邮轮旅游产品、建立良好邮轮旅游市场秩序、提升邮轮旅游社会经济贡献等方面。
同时,明确将在邮轮签证便利化、通关便捷化、多港挂靠、无目的地游、船票船舶供应、购置税补贴、国际邮轮注册、邮轮综合保税区、航线审批等方面,积极争取邮轮发展政策创新。
国内邮轮旅游经济的发展前景
全国重点港口城市整体发展前景
1、上海港口整体发展趋势
上海正从上、中、下游整体推进邮轮产业建设。在产业链上游,上海积极推动邮轮设计建造,与中船、芬坎蒂尼、招商局等深化战略合作,推动中船与嘉年华、芬坎蒂尼签订总价近50亿
美元
的“2+4”艘大型邮轮制造合同,国产大型邮轮制造正式启动。在产业链中游,上海推动邮轮总部基地建设,吸引占据全球82%市场份额的前四大邮轮公司--嘉年华集团、皇家加勒比集团、诺唯真集团、地中海邮轮先后在上海开启亚洲首航。在产业链下游,上海不断完善邮轮港购物休闲配套,近两年口岸出境免税店营业额年均1.2亿元。
随着上海市加大对邮轮旅游产业的资金、人力投入,未来上海市发展前景广阔,且将持续是中国邮轮旅游行业的第一大市场。
2、厦门市邮轮旅游行业发展趋势
目前,厦门国际邮轮母港正在升级“2.0版本”。未来几年,厦门将投入上百亿元建设全新的邮轮母港。其中,母港岸线长度超过1400米,可同时停靠3-4艘中大型邮轮,并可满足22万吨的世界大型豪华邮轮的靠泊;规划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实现"船、港、旅"三位一体发展。
伴随着丽星“双子星”号正式开卖,厦门打造出全国首个以“邮轮+”为主导的海铁联运、海空联运发展模式。2018年6月出台《关于促进厦门自贸试验区邮轮船供服务业发展的暂行办法》,进一步强化厦门邮轮产业邮轮物资供应链,吸引国际邮轮来厦常态化,推动国际邮轮在厦门就地采购或者中转直供,助力厦门邮轮产业加速发展。
3、天津市邮轮旅游业总体发展趋势
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国际邮轮母港,拥有丰富的腹地旅游资源和较广的客源市场。2017年12月28日起,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正式对奥地利、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53个国家持有国际旅行证件和144小时内确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国(地区)联程客票的外国人,实施过境免办签证政策。政策的带动下,未来以邮轮为出行方式来到天津旅游的游客量将会大幅提升。
4、深圳市邮轮旅游行业整体发展趋势
深圳具有发展邮轮产业的雄厚基础,发展邮轮经济是深圳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机遇、推进港口转型升级的具体举措,也是落实水路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将对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人员往来、旅游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深圳发展邮轮旅游产业前景良好。
新冠疫情对邮轮旅游行业的影响
2020年春节期间,本是邮轮旅游市场火爆之时,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作猛烈。世界卫生组织将此次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随着“世界梦”号邮轮和“钻石公主”号邮轮分别确诊新冠肺炎病例,疫情对邮轮业的影响已扩展到了全球,预计全球2021年新冠疫情得到控制之后,邮轮旅游行业才有望复苏。
在中国邮轮产业发展转向“提质增效”和邮轮全产业链实质性启动的关键时期,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中国邮轮旅游产业甚至是整个亚太地区的邮轮旅游产业蒙上了厚重的阴影。为控制疫情蔓延,政府宣布延长企业复工时间,邮轮航次何时重启仍是未知,疫情考验着邮轮企业面对突发应急事件的应对能力和政府调控、部署、引导能力。邮轮行业各方应如何度过此次难关,如何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如何重新“扬帆启航”,在行业复苏后快速实现中国邮轮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同频同步,这场全行业的战“疫”同样也是当前阶段中国邮轮旅游产业面临的艰辛历练。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邮轮旅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分析邮轮旅游市场特征及发展趋势。
中国邮轮行业发展放缓
2019年中国邮轮市场处于波动性变化形势,2019年全国沿海邮轮共接待国际邮轮811艘次,邮轮出入境旅客合计4164599人次。其中母港邮轮735艘次,母港旅客3986028人次;访问港邮轮76艘次,访问旅客178571人次。
各大邮轮港中,上海、天津、广州邮轮港旅客接待量仍位于前三,上海、厦门、天津邮轮港邮轮接待量仍位于前三。2018和2019年全国邮轮靠泊艘次数与出入境人次数首次下跌,但可以看到出入境人次降幅远低于靠泊艘次数降幅,这是因各邮轮公司运力优化而来,意味着中国邮轮市场已经告别简单增长而进入理性发展阶段。
而港口游客接待量方面,2019年,我国邮轮出入境旅客合计416.46万人次,同比下降-14.78%。其中母港旅客398.60万人次,同比减少15.44%;访问港旅客17.86万人次,同比增长3.18%。
全国重点港口城市整体发展前景
1、上海港口整体发展趋势
上海正从上、中、下游整体推进邮轮产业建设。在产业链上游,上海积极推动邮轮设计建造,与中船、芬坎蒂尼、招商局等深化战略合作,推动中船与嘉年华、芬坎蒂尼签订总价近50亿
美元
的“2+4”艘大型邮轮制造合同,国产大型邮轮制造正式启动。在产业链中游,上海推动邮轮总部基地建设,吸引占据全球82%市场份额的前四大邮轮公司--嘉年华集团、皇家加勒比集团、诺唯真集团、地中海邮轮先后在上海开启亚洲首航。在产业链下游,上海不断完善邮轮港购物休闲配套,近两年口岸出境免税店营业额年均1.2亿元。
随着上海市加大对邮轮旅游产业的资金、人力投入,未来上海市发展前景广阔,且将持续是中国邮轮旅游行业的第一大市场。
2、厦门市邮轮旅游行业发展趋势
目前,厦门国际邮轮母港正在升级“2.0版本”。未来几年,厦门将投入上百亿元建设全新的邮轮母港。其中,母港岸线长度超过1400米,可同时停靠3-4艘中大型邮轮,并可满足22万吨的世界大型豪华邮轮的靠泊;规划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实现"船、港、旅"三位一体发展。
伴随着丽星“双子星”号正式开卖,厦门打造出全国首个以“邮轮+”为主导的海铁联运、海空联运发展模式。2018年6月出台《关于促进厦门自贸试验区邮轮船供服务业发展的暂行办法》,进一步强化厦门邮轮产业邮轮物资供应链,吸引国际邮轮来厦常态化,推动国际邮轮在厦门就地采购或者中转直供,助力厦门邮轮产业加速发展。
3、天津市邮轮旅游业总体发展趋势
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国际邮轮母港,拥有丰富的腹地旅游资源和较广的客源市场。2017年12月28日起,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正式对奥地利、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53个国家持有国际旅行证件和144小时内确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国(地区)联程客票的外国人,实施过境免办签证政策。政策的带动下,未来以邮轮为出行方式来到天津旅游的游客量将会大幅提升。
4、深圳市邮轮旅游行业整体发展趋势
深圳具有发展邮轮产业的雄厚基础,发展邮轮经济是深圳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机遇、推进港口转型升级的具体举措,也是落实水路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将对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人员往来、旅游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深圳发展邮轮旅游产业前景良好。
新冠疫情对邮轮旅游行业的影响
2020年春节期间,本是邮轮旅游市场火爆之时,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作猛烈。世界卫生组织将此次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随着“世界梦”号邮轮和“钻石公主”号邮轮分别确诊新冠肺炎病例,疫情对邮轮业的影响已扩展到了全球,预计全球2021年新冠疫情得到控制之后,邮轮旅游行业才有望复苏。
在中国邮轮产业发展转向“提质增效”和邮轮全产业链实质性启动的关键时期,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中国邮轮旅游产业甚至是整个亚太地区的邮轮旅游产业蒙上了厚重的阴影。为控制疫情蔓延,政府宣布延长企业复工时间,邮轮航次何时重启仍是未知,疫情考验着邮轮企业面对突发应急事件的应对能力和政府调控、部署、引导能力。邮轮行业各方应如何渡过此次难关,如何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如何重新“扬帆启航”,在行业复苏后快速实现中国邮轮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同频同步,这场全行业的战“疫”同样也是当前阶段中国邮轮旅游产业面临的艰辛历练。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邮轮旅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0年后邮轮工作三五年内的发展前景如何?
预计2020年中国邮轮旅游经济损失巨大
邮轮旅游从最初的小众市场到这几年成为新兴旅游产品,再到进入下滑期,邮轮旅游产业链原本计划在今年可以进入格局和市场产品升级调整期,然而一场始料未及的疫情打破了所有的规划,而各大邮轮公司、旅行社、平台、港口运营者等都受到波及,业者预计今年邮轮旅游经济损失巨大,下半年是否能全面恢复,还要看全球疫情的控制以及游客心理的恢复情况。
市场何时恢复尚未可知
与最初时的繁荣不同,其实邮轮行业在经过了价格战、包船模式后,市场定位和价格已经降低。且欧美大部分邮轮的主要收益是靠船上的酒水或其他消费,而中国游客喜欢一价全包,不是非常愿意额外再消费餐饮,但中国游客在邮轮上的免税商品购物的消费比较高,船票价格不算高。
公开资料显示,在经历了游客量增速持续性放缓后,我国邮轮行业在2018年旅客量最终还是步入下降通道,整个行业也进入“寒冬”。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CCYIA)和中国港口协会邮轮游艇码头分会联合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接待邮轮数量和邮轮旅客量双双下滑。另有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13个邮轮港共接待邮轮969艘次,同比下降17.95%,邮轮出入境旅客合计490.7万人次,同比下降0.98%。其中,母港邮轮艘次、母港旅客人次、访问港邮轮艘次均出现下降,尤其是母港邮轮艘次,同比下降近两成。
此次,中国始发港的邮轮公司、沿海邮轮码头及旅游公司针对疫情,迅速做出反应,采取了港口严密防控,邮轮停航退款,旅游企业配合跟进等“战时”应急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疫情终会过去,如何采用更为先进更为科学的方法应对可能再次出现的新型病毒和其他各类传染病,是邮轮“港航旅”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邮轮旅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